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根管治疗方法根管内消毒效果的循证医学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夏文薇 马瑞 梁景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08-208,211,共2页
关键词 根管治疗 根管内消毒 循证医学 临床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板层刀制瓣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婧 姜洋 +3 位作者 李莹 王忠海 金玉梅 夏文薇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比较角膜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和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治疗的近视患者300例600眼,其中接受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M-LA... 目的比较角膜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和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治疗的近视患者300例600眼,其中接受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M-LASIK组)和FEMTOLDV飞秒激光制瓣LASIK(F-LASIK组)各150例300眼。观察手术后1个月内角膜瓣愈合、视力、干眼的3项客观指标[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和角膜荧光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S)评分]、角膜地形图和主观症状的问卷评估。结果两组术后角膜瓣均一期愈合,F-LASIK组有1只眼术后第1天角膜瓣细皱,冲洗后好转;所有眼均达到手术前预期矫正视力。术后1个月两组角膜地形图角膜曲率值K1、K2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两组BUT、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均明显下降,FS评分明显增加(P<0.05)。术后1个月F-LASIK组BUT明显高于M-LASIK组(P=0.045),泪液分泌试验、F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ASIK组主观症状的评分总和明显低于M-LASIK组(Z=-0.989,P=0.043);满意度明显高于M-LASIK组(Z=-2.316,P=0.021)。结论传统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和现代FEMTOLDV飞秒激光制瓣LASIK均可以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术后视力及生活视觉质量,而飞秒激光制瓣术后满意度更高,且可以减少术后干眼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飞秒激光 干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预处理硬化牙本质对树脂粘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康钧棠 李婷婷 夏文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采用微拉伸试验比较EDTA(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e Acid,乙二胺四乙酸)预处理硬化牙本质前后的离体牙树脂粘结强度。方法:选择24颗具有典型楔状缺损的离体牙,12颗离体牙的楔状缺损处为Ⅲ级以上硬化牙本质,其余12颗为正常牙本... 目的:采用微拉伸试验比较EDTA(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e Acid,乙二胺四乙酸)预处理硬化牙本质前后的离体牙树脂粘结强度。方法:选择24颗具有典型楔状缺损的离体牙,12颗离体牙的楔状缺损处为Ⅲ级以上硬化牙本质,其余12颗为正常牙本质。以平分楔状缺损为标准对离体牙进行纵剖,随机分为硬化牙本质对照组A与实验组B;正常牙本质对照组C与实验组D。实验组均使用EDTA(Glyde File Prep EDTA)预处理牙本质表面,再行自酸蚀树脂粘结。测定4组样本的微拉伸粘结强度。结果:微拉伸实验显示测得A、B、C、D,4组样本的微拉伸强度分别为(9.49±2.23)MPa、(10.50±2.16)MPa、(10.89±4.76)MPa、(10.99±5.21)MPa。实验组B的粘结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A,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D的粘结强度略高于对照组C,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EDTA预处理能提高硬化牙本质的自酸蚀树脂粘结强度,但对正常牙本质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牙本质 乙二胺四乙酸 微拉伸 自酸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预处理硬化牙本质前后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婷婷 孙敏敏 +1 位作者 康钧棠 夏文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6-507,510,共3页
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硬化牙本质经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预处理前后的差异,在超微结构下分析硬化牙本质的结构改变,为临床应用EDTA预处理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0颗具有硬化牙本质(视觉分类Ⅲ级... 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硬化牙本质经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预处理前后的差异,在超微结构下分析硬化牙本质的结构改变,为临床应用EDTA预处理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0颗具有硬化牙本质(视觉分类Ⅲ级及以上)的离体牙,经扫描电镜观察比较EDTA预处理前后硬化牙本质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扫描电镜所拍摄的图片显示,经EDTA预处理后硬化牙本质表面的超矿层以及接近牙本质小管开口5μm内的钙盐沉积物全部或大部分溶解,且不破坏管口处的管周牙本质,而在牙本质小管深部,可见到较小的散在晶体。结论:EDTA能有效清除溶解牙本质小管内的矿盐沉积晶体,改善硬化牙本质的不良粘结表面,提高粘结修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牙本质 乙二胺四乙酸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充填术与分层充填术对树脂微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潘悦萍 夏文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03-1205,共3页
目的:扫描电镜下比较声波充填术与分层充填术对树脂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个离体牙在邻牙合面制备3mm×4mm x5mm窝洞,利用Sonicfill声波充填及分层充填术充填窝洞,光固化后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用2%亚甲基蓝溶液浸染1周,扫描电... 目的:扫描电镜下比较声波充填术与分层充填术对树脂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个离体牙在邻牙合面制备3mm×4mm x5mm窝洞,利用Sonicfill声波充填及分层充填术充填窝洞,光固化后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用2%亚甲基蓝溶液浸染1周,扫描电镜下观察试件剖面(近远中向),观察染液渗入深度,评价微渗漏程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声波充填术比分层充填术更节省操作时间,可获得与分层充填术相当的边缘封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充填 树脂 微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结处理时间对第七代粘结剂剪切强度的影响
6
作者 潘悦萍 夏文薇 关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2-294,共3页
比较第七代自酸蚀粘结系统Ibond涂布牙本质表面后3种不同的静置时间对其剪切强度的影响。选用人前磨牙96颗制成96个牙本质试件,Ibond按涂布粘结剂后不同的静置时间15s、30s、45s分为A、B、C三组进行树脂粘结修复,然后测试各组的剪切强度... 比较第七代自酸蚀粘结系统Ibond涂布牙本质表面后3种不同的静置时间对其剪切强度的影响。选用人前磨牙96颗制成96个牙本质试件,Ibond按涂布粘结剂后不同的静置时间15s、30s、45s分为A、B、C三组进行树脂粘结修复,然后测试各组的剪切强度(SBS)。实验结果表明,对健康牙本质而言,15s静置时间可能已达到与静置30s、45s相当的剪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酸蚀粘结系统 剪切强度 复合树脂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根管冲洗液的浓度对冲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燕申 夏文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3-445,共3页
关键词 根管冲洗液 浓度 抗菌作用 根尖周组织 生物相容性 坏死组织 润滑作用 次氯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凝胶和氯亚明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燕申 夏文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138-1140,共3页
目的:探讨EDTA凝胶(EDTA gel)和氯亚明(chloramine-T)对人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PDLC)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影响。方法:将5种不同浓度的EDTA凝胶和氯亚明溶液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PDLC。MT... 目的:探讨EDTA凝胶(EDTA gel)和氯亚明(chloramine-T)对人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PDLC)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影响。方法:将5种不同浓度的EDTA凝胶和氯亚明溶液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PDLC。MTT法观察PDLC的增殖情况,酶动力学方法检测PDLC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浓度为0.005%、0.0025%和0.00125%的EDTA凝胶溶液及浓度为0.0025%和0.00125%的氯亚明对PDLC的增殖和ALP活性无抑制作用。浓度为0.02%和0.01%的EDTA凝胶溶液及浓度为0.02%、0.01%和0.005%的氯亚明对PDLC的增殖和ALP活性有抑制作用(P<0.05),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结论:EDTA凝胶和氯亚明对PDLC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细胞 EDTA凝胶 氯亚明 MTT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牙髓源性根尖周病鉴别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康瑞 夏文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5-508,共4页
非牙髓源性根尖周病是一组发生在根尖周区域的病变,易与牙髓来源性根尖周炎混淆,导致误诊误治。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牙髓活力测试。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病变的性质,根尖受累情况,牙髓活力等因素。本文就非牙髓源性根... 非牙髓源性根尖周病是一组发生在根尖周区域的病变,易与牙髓来源性根尖周炎混淆,导致误诊误治。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牙髓活力测试。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病变的性质,根尖受累情况,牙髓活力等因素。本文就非牙髓源性根尖周病鉴别诊断和相关受累牙的治疗选择进行综述,旨在加深对疾病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炎 受累牙 非牙髓源性 鉴别诊断 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果糖玉米糖浆对变形链球菌粘附能力的影响
10
作者 康琼屹 王舒婷 +1 位作者 马瑞 夏文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以目前食品加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为研究对象,通过与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较,研究高果糖玉米糖浆对变形链球菌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变形链球菌UA159分别接种于0.25%、0.5%、1%、3%、5%五组不同浓度TSB糖培... 目的:以目前食品加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为研究对象,通过与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较,研究高果糖玉米糖浆对变形链球菌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变形链球菌UA159分别接种于0.25%、0.5%、1%、3%、5%五组不同浓度TSB糖培养基培养18h后,用磷酸盐缓冲液洗脱2次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540nm检测各试管中的A值,计算粘附比,行方差分析,比较粘附力。结果:4种饮食糖培养基的粘附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HFCS组的变形链球菌粘附比显著低于蔗糖组,与葡萄糖和果糖组之间无显著差异;5组浓度糖培养基的变形链球菌粘附比之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FCS对变形链球菌粘附力的促进弱于蔗糖,与葡萄糖和果糖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粘附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黄、冰片和珍珠粉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赵燕申 夏文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924-926,930,共4页
目的:探讨雄黄、冰片和珍珠粉按1∶3∶1的重量比配伍组成的自制复方中药制剂对人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PDLC)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影响。方法:将5种不同浓度的复方中药制剂作用于体... 目的:探讨雄黄、冰片和珍珠粉按1∶3∶1的重量比配伍组成的自制复方中药制剂对人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PDLC)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影响。方法:将5种不同浓度的复方中药制剂作用于体外培养的PDLC。MTT法观察PDLC的增殖情况,酶动力学方法检测PDLC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氢氧化钙溶液作为对照组。结果:将浓度在0.00125%-0.02%范围内的复方中药制剂分别作用于PDLC24、48和72h后,发现PDLC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抑制作用最大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分别为0.02%和72h。结论:自制复方中药制剂对PDLC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细胞 中药 MTT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