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土质文物盐害中硫酸钠的研究--从微观到宏观
被引量:
26
1
作者
靳治良
陈港泉
+7 位作者
夏寅
胡红岩
容波
夏娅娜
张尚欣
苏伯民
周铁
吕功煊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62,共9页
土遗址和壁画遗址可溶盐主要为NaCl和Na_2SO_4,其中Na_2SO_4是破坏程度最严重的盐。一般认为,硫酸钠只有在温度、湿度变化时才不稳定,才发生得失结晶水引起的晶型及体积变化。为研究土质文物盐害的形成机制及内在原因,调研了全国几处典...
土遗址和壁画遗址可溶盐主要为NaCl和Na_2SO_4,其中Na_2SO_4是破坏程度最严重的盐。一般认为,硫酸钠只有在温度、湿度变化时才不稳定,才发生得失结晶水引起的晶型及体积变化。为研究土质文物盐害的形成机制及内在原因,调研了全国几处典型土遗址和壁画遗址的盐害状况并取样分析。分析发现:1)土遗址和壁画遗址中硫酸钠的形貌、结构是动态变化的(无论在任何极端干燥环境甚至真空条件下);2)环境因素如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只是加剧上述变化进程。硫酸钠结晶析出时,其体积膨胀约4倍。这一系列的过程,深刻影响着硫酸钠的相变复杂性和对依存土质文物本体的破坏性。本工作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探讨了这些发现,并通过不同盐分(不同浓度氯化钠、硫酸钠)侵蚀破坏模拟试验、不同温度条件下模拟试验、不同相对湿度下模拟试验,从宏观层面印证了上述微观机制在土遗址和壁画遗址本体的外在表现。本研究发现土遗址中硫酸钠的形貌、结构是动态变化的,该工作弥补了以往研究和认识上的局限。本研究将对阻止、延缓及预测土质文物盐害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文物
盐害
硫酸钠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新型双膦亚磷酸酯配体的合成及在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夏娅娜
宋河远
+2 位作者
陈静
童进
刘建华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5,共7页
以4,4'-二羟基二苯丙烷和2,4-二叔丁基苯酚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双膦亚磷酸酯配体,并用此配体和Rh(acac)(CO)2原位形成的催化体系催化1-己烯的氢甲酰化反应.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P/Rh和溶剂四种反应参数对催化体系的催化性能...
以4,4'-二羟基二苯丙烷和2,4-二叔丁基苯酚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双膦亚磷酸酯配体,并用此配体和Rh(acac)(CO)2原位形成的催化体系催化1-己烯的氢甲酰化反应.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P/Rh和溶剂四种反应参数对催化体系的催化性能影响.选择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在铑浓度为0.75×10-3mol/L、P/Rh比为10、温度100℃、压力(H2/CO=1)2.0MPa的条件下反应1.0h,在溶剂甲苯中1-己烯的转化率可达到100%,醛选择性为98.7%,TOF为3498.6h-1.在相同的条件下与以三苯基膦和单膦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为配体的铑催化剂相比较,以新型双膦亚磷酸酯为配体的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是PPh3的1.6倍,而与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的催化活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膦亚磷酸酯
氢甲酰化反应
烯烃
咬角
螯合物
原文传递
均相烯烃氢甲酰化铑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3
作者
夏娅娜
李峰
吴彪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2-482,共11页
关键词
均相催化
氢甲酰化
铑催化剂
膦配体
氮杂环卡宾
原文传递
题名
土质文物盐害中硫酸钠的研究--从微观到宏观
被引量:
26
1
作者
靳治良
陈港泉
夏寅
胡红岩
容波
夏娅娜
张尚欣
苏伯民
周铁
吕功煊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62,共9页
基金
“973”计划资助(2012CB720901,2012CB72090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2012BAKl4B02A)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1177021)
国家文物局文物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资助(20110207)
文摘
土遗址和壁画遗址可溶盐主要为NaCl和Na_2SO_4,其中Na_2SO_4是破坏程度最严重的盐。一般认为,硫酸钠只有在温度、湿度变化时才不稳定,才发生得失结晶水引起的晶型及体积变化。为研究土质文物盐害的形成机制及内在原因,调研了全国几处典型土遗址和壁画遗址的盐害状况并取样分析。分析发现:1)土遗址和壁画遗址中硫酸钠的形貌、结构是动态变化的(无论在任何极端干燥环境甚至真空条件下);2)环境因素如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只是加剧上述变化进程。硫酸钠结晶析出时,其体积膨胀约4倍。这一系列的过程,深刻影响着硫酸钠的相变复杂性和对依存土质文物本体的破坏性。本工作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探讨了这些发现,并通过不同盐分(不同浓度氯化钠、硫酸钠)侵蚀破坏模拟试验、不同温度条件下模拟试验、不同相对湿度下模拟试验,从宏观层面印证了上述微观机制在土遗址和壁画遗址本体的外在表现。本研究发现土遗址中硫酸钠的形貌、结构是动态变化的,该工作弥补了以往研究和认识上的局限。本研究将对阻止、延缓及预测土质文物盐害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土质文物
盐害
硫酸钠
作用机理
Keywords
Earthen Relics
Salt damage
Sodium Sulfate
Ac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K879.2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新型双膦亚磷酸酯配体的合成及在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夏娅娜
宋河远
陈静
童进
刘建华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5,共7页
文摘
以4,4'-二羟基二苯丙烷和2,4-二叔丁基苯酚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双膦亚磷酸酯配体,并用此配体和Rh(acac)(CO)2原位形成的催化体系催化1-己烯的氢甲酰化反应.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P/Rh和溶剂四种反应参数对催化体系的催化性能影响.选择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在铑浓度为0.75×10-3mol/L、P/Rh比为10、温度100℃、压力(H2/CO=1)2.0MPa的条件下反应1.0h,在溶剂甲苯中1-己烯的转化率可达到100%,醛选择性为98.7%,TOF为3498.6h-1.在相同的条件下与以三苯基膦和单膦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为配体的铑催化剂相比较,以新型双膦亚磷酸酯为配体的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是PPh3的1.6倍,而与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的催化活性相当.
关键词
双膦亚磷酸酯
氢甲酰化反应
烯烃
咬角
螯合物
Keywords
bisphosphite
hydroformylation
Olefin
bite angle
complex
分类号
O643.32 [理学—物理化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均相烯烃氢甲酰化铑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3
作者
夏娅娜
李峰
吴彪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出处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2-482,共11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资助
关键词
均相催化
氢甲酰化
铑催化剂
膦配体
氮杂环卡宾
分类号
O603.3 [理学—化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土质文物盐害中硫酸钠的研究--从微观到宏观
靳治良
陈港泉
夏寅
胡红岩
容波
夏娅娜
张尚欣
苏伯民
周铁
吕功煊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6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新型双膦亚磷酸酯配体的合成及在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
夏娅娜
宋河远
陈静
童进
刘建华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5
原文传递
3
均相烯烃氢甲酰化铑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夏娅娜
李峰
吴彪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