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摄类学建构中国自主因明知识体系初探
1
作者
夏吾李加
多杰才让
万代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为指导,以“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总钥匙,立足新征程,着眼国际国内形势,探讨如何建构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根本标识的中国自主因明知识体系。其中首要问题在于明确中国自主因明知识体系主体...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为指导,以“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总钥匙,立足新征程,着眼国际国内形势,探讨如何建构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根本标识的中国自主因明知识体系。其中首要问题在于明确中国自主因明知识体系主体性和原创性的源头活水。唯有如此,在新时代自主建构中国因明知识体系时,才能避免出现对世界三大逻辑体系进行简单重新组装,或仅将西方逻辑进行当代改制新装等系列问题。通过充分发掘摄类学蕴含的逻辑思想和认识理论,能够自主建构具有东方思维特色、彰显中国风格的因明知识体系,有效适应认知科学和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持续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因明破立双轨驱动下的新型文化生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明
摄类学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写本《甘珠尔》形成的历史分期及编纂问题考辨
被引量:
5
2
作者
夏吾李加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7-79,共13页
国内外学术界对《甘珠尔》的研究由来已久,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研究一直主要停留在不同木刻版的比较和编纂史上,很少涉及到写本《甘珠尔》,即便有写本《甘珠尔》的阐述,也只是一笔带过.可写本《甘珠尔》具有形成时间最早、寿命最长...
国内外学术界对《甘珠尔》的研究由来已久,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研究一直主要停留在不同木刻版的比较和编纂史上,很少涉及到写本《甘珠尔》,即便有写本《甘珠尔》的阐述,也只是一笔带过.可写本《甘珠尔》具有形成时间最早、寿命最长、编造数量最多等特点,倘若离开"写本"《甘珠尔》的研究,将无法梳理《甘珠尔》的编纂史。故此,文章把写《甘珠尔》的编纂事件作为切入点,尝试性地把写本《某珠尔》划分为酝酿、形成、系统、艺术创造及修善积德四个编纂阶段予以阐述,还对不同阶段的写本《甘珠尔》编纂过程中存的误区和疑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本
甘珠尔
编纂史
阶段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宗喀巴文集》编纂特点
被引量:
2
3
作者
夏吾李加
尼西措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7,共11页
宗喀巴一生著述卷帙浩繁,始终以因明为叙述方式和逻辑起点,富有理论之高度和思想之深度,故被尊称为“雪域贤哲之冠”。《宗喀巴文集》问世后,相继出现了众多版本,从最初的写本到刻本再到当代版,其编纂程序由简入繁、编纂质量由粗略到精...
宗喀巴一生著述卷帙浩繁,始终以因明为叙述方式和逻辑起点,富有理论之高度和思想之深度,故被尊称为“雪域贤哲之冠”。《宗喀巴文集》问世后,相继出现了众多版本,从最初的写本到刻本再到当代版,其编纂程序由简入繁、编纂质量由粗略到精细,使文集变得有章可循,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文章以全局视角披览《宗喀巴文集》后,发现其编纂具有显著特征,因而把文集编纂特点作为切入点,试着从文集的插图、篇序、后跋、总回向等传统编纂形式和文集的辑编、重编等方面来探讨编纂模式,归纳和总结了文集编纂所遵循的完整性、真实性、权威性三项基本原则,文集分类采用一级和二级层层深入的级别分类法,文集命名方式则有与主题有关的命名方式、与体裁有关的命名方式、与人名有关的命名方式等鲜明特点。循此,以推进《宗喀巴文集》为代表的藏文典籍数字资源一体化建设,必将有历史和现实的多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喀巴文集》
编纂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吐蕃时期的藏文文献编纂问题
4
作者
夏吾李加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82-88,共7页
澄清和梳理吐蕃时期的文献翻译和文献编纂史中的疑难问题,是整个藏文文献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题。藏文史料中明文记载,公元4世纪印度佛教和医学文献正式传入吐蕃;公元7世纪几十部文献正式翻译成藏文,并编纂成《观自在显密二十一部》丛书...
澄清和梳理吐蕃时期的文献翻译和文献编纂史中的疑难问题,是整个藏文文献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题。藏文史料中明文记载,公元4世纪印度佛教和医学文献正式传入吐蕃;公元7世纪几十部文献正式翻译成藏文,并编纂成《观自在显密二十一部》丛书;公元8世纪编纂多种《十万般若》丛书;公元9世纪,将历经两个多世纪翻译的经典文献,先后编纂为三大目录体系。这些吐蕃时期翻译的文献和编纂的丛书,以及三大目录,大部分收入到《甘珠尔》、《丹珠尔》中。文章梳理了吐蕃时期不同阶段的文献编纂史,还引用大量可信而详实的藏文原著中的资料,对当今部分学者的某些误解和质疑进行了纠正和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文献
翻译
编纂
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族量理摄类学证有证无略观
5
作者
夏吾李加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5-46,共12页
以汉译塞氏·摄类学证有证无品立自宗为切入点,通过追溯其背后理论谱系的同时对于不同摄类义项的分类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而辨证的题解,是在剖析历代藏族量理学家对于"里层"概念的不同态度,认为:该词源自藏族医药理论,而...
以汉译塞氏·摄类学证有证无品立自宗为切入点,通过追溯其背后理论谱系的同时对于不同摄类义项的分类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而辨证的题解,是在剖析历代藏族量理学家对于"里层"概念的不同态度,认为:该词源自藏族医药理论,而彰显摄义学所摄内容涉猎藏族传统大小五明学科领域,并非单一的《释量论》。随后围绕"有"与"无"是否存在"邻近属概念"等问题而与西方哲学试着进行了比较,进而归纳和分析每一段辩论的外在形式和内部结构的同时,择其主题和关键词从不同学科层面进行注释和解析,意在表明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强调量识的认知作用和功能,为证悟中观哲学层面的"名言成量"与否的议题而铺好思辨理路。特别在其最为内在的思想理路中抽丝剥茧,寻求摄类学自始至终以"启智觉醒"为终极目标的逻辑源头。这就是属于相属相违体系的"证有证无",必须独立设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有
证无
所知
存在
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噶玛噶举派分支流派在玉树地区的传承及其特色
6
作者
夏吾李加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40,共10页
噶玛噶举派黑帽系衍生的索芒派,汲取宁玛派和息觉派以及噶举派早期耳传法脉,成为噶举派内部首次全面进行交融整合的独立门派。尔后源自噶玛噶举派红帽系的尼多派,在系统传承伏藏文献遗产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民间文化形态潜藏的原始文化资...
噶玛噶举派黑帽系衍生的索芒派,汲取宁玛派和息觉派以及噶举派早期耳传法脉,成为噶举派内部首次全面进行交融整合的独立门派。尔后源自噶玛噶举派红帽系的尼多派,在系统传承伏藏文献遗产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民间文化形态潜藏的原始文化资源,通过日常仪轨的特殊方式推广实践,为保留藏族早期文化遗产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时代变迁它们各自内部又基于这样的传承模式,噶玛噶举派分支流派的主要特点彰显在法脉承前启后和文化整合为核质的诸多层面,这对我们今天进行藏传佛教义理重新阐释和藏族文化传承创新等工作都值得引以为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芒噶举派
尼多噶举派
传承实践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文文献遗产保护机制的创新——以玉树地震灾区为例
7
作者
夏吾李加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73-79,共7页
基于玉树地震灾区藏文文献遗产的特点和受灾实况,文章从建设藏文文献数字化基地、组建藏文文献专业人才库、搭建州县际联席会议平台、成立国家级古籍保护单位和出版地方性典籍文献丛书等几个层面,探讨了藏文文献遗产保护机制的创新问题。
关键词
玉树地震灾区
藏文文献遗产
保护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百舸争流思辩者先——甲曹杰·达玛仁钦生平考略
8
作者
夏吾李加
多登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5,共12页
14-15世纪是雪域高原智者辈出、百家争鸣的又一次黄金时代,诞生在这一时期的甲曹杰·达玛仁钦作为最杰出的辩论者和第一位噶举巴答辩者,以及雪域圣哲之冠宗喀巴的钦定传承人,在因明建构藏传佛教经典哲学五部大论知识体系过程中占据...
14-15世纪是雪域高原智者辈出、百家争鸣的又一次黄金时代,诞生在这一时期的甲曹杰·达玛仁钦作为最杰出的辩论者和第一位噶举巴答辩者,以及雪域圣哲之冠宗喀巴的钦定传承人,在因明建构藏传佛教经典哲学五部大论知识体系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职是之故,文章首次利用十分罕见的《甲曹杰·达玛仁钦传记·功德海》手抄本,运用互证和相互补充等方法解析甲曹杰·达玛仁钦富有思辨且极其励志的治学精神,旨在进一步探索在宗喀巴自主建构以因明作为底层逻辑的藏族传统大小五明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以甲曹杰为首的一代又一代继承者前赴后继,将宗师思想发扬光大的历史经验和理论依据,同时为学界进一步研究甲曹杰生平事迹提供比较可靠的文献资源及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喀巴
甲曹杰·达玛仁钦
人物生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布顿文集》分类编目特征
9
作者
夏吾李加
尕德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87-96,共10页
布顿·仁钦珠在藏文古典文献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文献分类学思想集前人之大成,开启独树一帜的新风,从而直接影响了后期的藏文经典文献学家。历史上《布顿文集》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分类编目体系,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布顿师徒...
布顿·仁钦珠在藏文古典文献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文献分类学思想集前人之大成,开启独树一帜的新风,从而直接影响了后期的藏文经典文献学家。历史上《布顿文集》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分类编目体系,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布顿师徒所编三部《布顿文集目录》、永增·益喜坚赞和隆朵喇嘛分别编纂的《布顿文集目录》,以及拉萨雪木刻版《布顿文集目录》等。其中布顿自编目录开创了藏族学者个人文集编纂之风,采用五明学科体系的文献分类法;智泽巴·仁钦朗杰的两部目录在借鉴布顿所编《佛语及其论释藏译总目》中所用分类法的同时注入了自身对文献分类的独特见解;永增·益喜坚赞和隆朵喇嘛所编目录按函号编目,前者还详细著录了页码数据;拉萨雪刻版目录置于每函之首单独列举书目和页数等信息,并附刻版编纂史,使之形成首尾相通、肢体齐全的编目体系。在此基础上,民族图书馆所编目录则采用藏汉两文著录书籍题目,详列页数、版本类型、部序和藏书编号,与现代图书馆编目需求相吻合。这些作为同一文集的不同版本目录,在藏文典籍文献分类和著录方法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顿文集》
分类标准
著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族量理摄类学认识体略观
10
作者
夏吾李加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43-48,共6页
文章遴选塞氏·摄类学之认识体品为讨论的中心,追溯其背后理论谱系的同时,对于不同摄类义项的分类特征,参照各种版本进行了解析。通常摄类学把"体"的概念置于单独概念之范畴中,仅仅表示自体,丝毫不表示它的个体成分,谓&qu...
文章遴选塞氏·摄类学之认识体品为讨论的中心,追溯其背后理论谱系的同时,对于不同摄类义项的分类特征,参照各种版本进行了解析。通常摄类学把"体"的概念置于单独概念之范畴中,仅仅表示自体,丝毫不表示它的个体成分,谓"色"就是色之体,"瓶"就是瓶之体,由此种概念充当主词组成的单称判断。同时从言语习惯层面,尽管"体"可以分为自体、义体和依体三种,但并非从本质属性上划分。这三类中只有义体才是每个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事物各自的定义,故云"凡是性相皆为义体"。然而义体和依体也非体之本义,只是从诠声类门划分而已。所以"体"就是从同类事物与异类事物中遮回的所依者,意在强调认识每个事物各自之体的方法及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类学
认识
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世嘉木样协巴生平考略
11
作者
夏吾李加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31,共10页
在《四世嘉木样协巴·格桑土登旺秋自传》为主的史料基础上,准确考证出四世嘉木样协巴出生地为今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拉布乡那云村,进而纠正了过去一百多年来史家认为是德格人的误区。四世嘉木样协巴游学参访蒙、藏、汉等地,一路...
在《四世嘉木样协巴·格桑土登旺秋自传》为主的史料基础上,准确考证出四世嘉木样协巴出生地为今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拉布乡那云村,进而纠正了过去一百多年来史家认为是德格人的误区。四世嘉木样协巴游学参访蒙、藏、汉等地,一路建寺讲学;他常怀护国利民的思想,践行弘法利民的大乘菩提之道,坚定不移地维护清廷在藏区至高无上的地位,光绪皇帝颁赐"广济禅师"册印,其最为突出的宏愿是以理塘为据点,向康区各地推广拉卜楞寺的法脉及学统,以便教化边地众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卜楞寺
四世嘉木样协巴
丹玛嘎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寻岭·格萨尔及其诸将相城堡遗址
12
作者
苍王.耿登丹巴
夏吾李加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78,共10页
《格萨尔王传》是青藏高原上口耳相传的英雄史诗,后来被文人学者们将其付之笔端,成为藏文古典文献的组成部分。但是,现有研究成果更多地关注其神话和文学性特征,而藏区随处可见的格萨尔及其相关的历史遗迹的考证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格萨尔王传》是青藏高原上口耳相传的英雄史诗,后来被文人学者们将其付之笔端,成为藏文古典文献的组成部分。但是,现有研究成果更多地关注其神话和文学性特征,而藏区随处可见的格萨尔及其相关的历史遗迹的考证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依据藏文史籍提供的历史线索,在川藏青交汇处实地调查发现,岭·格萨尔王出生地古斯贡、嘉查协噶的城堡遗址·傲群超宗、察象·丹玛向查的城堡遗址夏尔隆日洲、色尔巴·尼本达雅的城堡遗址三洲本凸宗等历史遗迹。这些遗迹不仅至今仍可目睹,还与史诗中的叙述比较吻合。由此看来,《格萨尔王传》绝非纯粹虚构的神话,而其中很多事件是可资探寻的史实。并且,通过历史遗址的调查和史诗文本的甄别,进行系统研究将有助于建构11世纪前后格萨尔史诗在多康地区比较模糊的历史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格萨尔王
诸将相
城堡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摄类学建构中国自主因明知识体系初探
1
作者
夏吾李加
多杰才让
万代草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基金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藏传因明摄类学论典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2&ZD047。
文摘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为指导,以“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总钥匙,立足新征程,着眼国际国内形势,探讨如何建构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根本标识的中国自主因明知识体系。其中首要问题在于明确中国自主因明知识体系主体性和原创性的源头活水。唯有如此,在新时代自主建构中国因明知识体系时,才能避免出现对世界三大逻辑体系进行简单重新组装,或仅将西方逻辑进行当代改制新装等系列问题。通过充分发掘摄类学蕴含的逻辑思想和认识理论,能够自主建构具有东方思维特色、彰显中国风格的因明知识体系,有效适应认知科学和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持续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因明破立双轨驱动下的新型文化生命体。
关键词
因明
摄类学
自主知识体系
Keywords
Hetuvidyā(logic)
Inming
Epistemological Studies(Bsdus-krwa)
Chinese Knowledge System
分类号
B81-092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写本《甘珠尔》形成的历史分期及编纂问题考辨
被引量:
5
2
作者
夏吾李加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藏学文献研究中心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7-79,共13页
基金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文古籍元数据著录标准化研究"(批准号08BT016)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国内外学术界对《甘珠尔》的研究由来已久,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研究一直主要停留在不同木刻版的比较和编纂史上,很少涉及到写本《甘珠尔》,即便有写本《甘珠尔》的阐述,也只是一笔带过.可写本《甘珠尔》具有形成时间最早、寿命最长、编造数量最多等特点,倘若离开"写本"《甘珠尔》的研究,将无法梳理《甘珠尔》的编纂史。故此,文章把写《甘珠尔》的编纂事件作为切入点,尝试性地把写本《某珠尔》划分为酝酿、形成、系统、艺术创造及修善积德四个编纂阶段予以阐述,还对不同阶段的写本《甘珠尔》编纂过程中存的误区和疑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写本
甘珠尔
编纂史
阶段
研究
Keywords
duplicated Ka Gyur
history of compilations
stages
分类号
K2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宗喀巴文集》编纂特点
被引量:
2
3
作者
夏吾李加
尼西措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7,共11页
基金
2021年度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项目“藏文典籍与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RQD2021009。
文摘
宗喀巴一生著述卷帙浩繁,始终以因明为叙述方式和逻辑起点,富有理论之高度和思想之深度,故被尊称为“雪域贤哲之冠”。《宗喀巴文集》问世后,相继出现了众多版本,从最初的写本到刻本再到当代版,其编纂程序由简入繁、编纂质量由粗略到精细,使文集变得有章可循,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文章以全局视角披览《宗喀巴文集》后,发现其编纂具有显著特征,因而把文集编纂特点作为切入点,试着从文集的插图、篇序、后跋、总回向等传统编纂形式和文集的辑编、重编等方面来探讨编纂模式,归纳和总结了文集编纂所遵循的完整性、真实性、权威性三项基本原则,文集分类采用一级和二级层层深入的级别分类法,文集命名方式则有与主题有关的命名方式、与体裁有关的命名方式、与人名有关的命名方式等鲜明特点。循此,以推进《宗喀巴文集》为代表的藏文典籍数字资源一体化建设,必将有历史和现实的多重意义。
关键词
《宗喀巴文集》
编纂
特点
Keywords
The Collected Works of Tsongkhapa
compila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B948-2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吐蕃时期的藏文文献编纂问题
4
作者
夏吾李加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藏学文献研究中心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82-88,共7页
文摘
澄清和梳理吐蕃时期的文献翻译和文献编纂史中的疑难问题,是整个藏文文献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题。藏文史料中明文记载,公元4世纪印度佛教和医学文献正式传入吐蕃;公元7世纪几十部文献正式翻译成藏文,并编纂成《观自在显密二十一部》丛书;公元8世纪编纂多种《十万般若》丛书;公元9世纪,将历经两个多世纪翻译的经典文献,先后编纂为三大目录体系。这些吐蕃时期翻译的文献和编纂的丛书,以及三大目录,大部分收入到《甘珠尔》、《丹珠尔》中。文章梳理了吐蕃时期不同阶段的文献编纂史,还引用大量可信而详实的藏文原著中的资料,对当今部分学者的某些误解和质疑进行了纠正和解答。
关键词
吐蕃
文献
翻译
编纂
目录
Keywords
Tubo
literature
translation
compiling
directory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族量理摄类学证有证无略观
5
作者
夏吾李加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出处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5-46,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中国因明研究"(项目批准号:12&ZD110)
四川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金沙江上游丹玛地区藏传佛教发展史"(项目批准号:SC16A022)
西南民族大学"藏传因明文化的传承实践与应用创新研究团队"建设计划(项目批准号:14CXTD02)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以汉译塞氏·摄类学证有证无品立自宗为切入点,通过追溯其背后理论谱系的同时对于不同摄类义项的分类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而辨证的题解,是在剖析历代藏族量理学家对于"里层"概念的不同态度,认为:该词源自藏族医药理论,而彰显摄义学所摄内容涉猎藏族传统大小五明学科领域,并非单一的《释量论》。随后围绕"有"与"无"是否存在"邻近属概念"等问题而与西方哲学试着进行了比较,进而归纳和分析每一段辩论的外在形式和内部结构的同时,择其主题和关键词从不同学科层面进行注释和解析,意在表明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强调量识的认知作用和功能,为证悟中观哲学层面的"名言成量"与否的议题而铺好思辨理路。特别在其最为内在的思想理路中抽丝剥茧,寻求摄类学自始至终以"启智觉醒"为终极目标的逻辑源头。这就是属于相属相违体系的"证有证无",必须独立设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
证有
证无
所知
存在
里层
Keywords
Realizing Existence
Realizing Non - existence
Realization
Existence
Inner
分类号
B81-0 [哲学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噶玛噶举派分支流派在玉树地区的传承及其特色
6
作者
夏吾李加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40,共10页
基金
国家文化部2011年科技创新项目"玉树地震灾区藏文文献遗产整理保护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基金项目"近代康区藏文古籍整理编纂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科研平台建设项目"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项目批准号:2012SPT002)阶段性成果
文摘
噶玛噶举派黑帽系衍生的索芒派,汲取宁玛派和息觉派以及噶举派早期耳传法脉,成为噶举派内部首次全面进行交融整合的独立门派。尔后源自噶玛噶举派红帽系的尼多派,在系统传承伏藏文献遗产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民间文化形态潜藏的原始文化资源,通过日常仪轨的特殊方式推广实践,为保留藏族早期文化遗产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时代变迁它们各自内部又基于这样的传承模式,噶玛噶举派分支流派的主要特点彰显在法脉承前启后和文化整合为核质的诸多层面,这对我们今天进行藏传佛教义理重新阐释和藏族文化传承创新等工作都值得引以为鉴。
关键词
索芒噶举派
尼多噶举派
传承实践特点
Keywords
Surmang kagyu
nedo kagyu
Features of the inheritance
分类号
B946.6 [哲学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文文献遗产保护机制的创新——以玉树地震灾区为例
7
作者
夏吾李加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73-79,共7页
基金
2011年度国家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玉树地震灾区藏文文献遗产整理保护研究"
2012年度西南民族大学科研平台建设项目"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项目号:2012SPT002)阶段性成果
文摘
基于玉树地震灾区藏文文献遗产的特点和受灾实况,文章从建设藏文文献数字化基地、组建藏文文献专业人才库、搭建州县际联席会议平台、成立国家级古籍保护单位和出版地方性典籍文献丛书等几个层面,探讨了藏文文献遗产保护机制的创新问题。
关键词
玉树地震灾区
藏文文献遗产
保护机制创新
Keywords
the quake-hit area in Yushu
Tibetan-language Litera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mechanism innovation
分类号
G273.3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百舸争流思辩者先——甲曹杰·达玛仁钦生平考略
8
作者
夏吾李加
多登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5,共12页
基金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藏传因明摄类学论典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2&ZD047。
文摘
14-15世纪是雪域高原智者辈出、百家争鸣的又一次黄金时代,诞生在这一时期的甲曹杰·达玛仁钦作为最杰出的辩论者和第一位噶举巴答辩者,以及雪域圣哲之冠宗喀巴的钦定传承人,在因明建构藏传佛教经典哲学五部大论知识体系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职是之故,文章首次利用十分罕见的《甲曹杰·达玛仁钦传记·功德海》手抄本,运用互证和相互补充等方法解析甲曹杰·达玛仁钦富有思辨且极其励志的治学精神,旨在进一步探索在宗喀巴自主建构以因明作为底层逻辑的藏族传统大小五明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以甲曹杰为首的一代又一代继承者前赴后继,将宗师思想发扬光大的历史经验和理论依据,同时为学界进一步研究甲曹杰生平事迹提供比较可靠的文献资源及研究思路。
关键词
宗喀巴
甲曹杰·达玛仁钦
人物生平
Keywords
Tsongkhapa
Gyaltsab Darma Rinchen
biography
分类号
B929.9 [哲学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布顿文集》分类编目特征
9
作者
夏吾李加
尕德草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87-96,共10页
基金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与藏传佛教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7ZDA230。
文摘
布顿·仁钦珠在藏文古典文献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文献分类学思想集前人之大成,开启独树一帜的新风,从而直接影响了后期的藏文经典文献学家。历史上《布顿文集》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分类编目体系,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布顿师徒所编三部《布顿文集目录》、永增·益喜坚赞和隆朵喇嘛分别编纂的《布顿文集目录》,以及拉萨雪木刻版《布顿文集目录》等。其中布顿自编目录开创了藏族学者个人文集编纂之风,采用五明学科体系的文献分类法;智泽巴·仁钦朗杰的两部目录在借鉴布顿所编《佛语及其论释藏译总目》中所用分类法的同时注入了自身对文献分类的独特见解;永增·益喜坚赞和隆朵喇嘛所编目录按函号编目,前者还详细著录了页码数据;拉萨雪刻版目录置于每函之首单独列举书目和页数等信息,并附刻版编纂史,使之形成首尾相通、肢体齐全的编目体系。在此基础上,民族图书馆所编目录则采用藏汉两文著录书籍题目,详列页数、版本类型、部序和藏书编号,与现代图书馆编目需求相吻合。这些作为同一文集的不同版本目录,在藏文典籍文献分类和著录方法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布顿文集》
分类标准
著录方法
Keywords
Budun’s Literature Collection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Cataloguing rules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族量理摄类学认识体略观
10
作者
夏吾李加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43-48,共6页
基金
2014年度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
西南民族大学"藏传因明文化的传承实践与应用创新研究团队"建设计划阶段性成果
项目号:14CXTD02
文摘
文章遴选塞氏·摄类学之认识体品为讨论的中心,追溯其背后理论谱系的同时,对于不同摄类义项的分类特征,参照各种版本进行了解析。通常摄类学把"体"的概念置于单独概念之范畴中,仅仅表示自体,丝毫不表示它的个体成分,谓"色"就是色之体,"瓶"就是瓶之体,由此种概念充当主词组成的单称判断。同时从言语习惯层面,尽管"体"可以分为自体、义体和依体三种,但并非从本质属性上划分。这三类中只有义体才是每个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事物各自的定义,故云"凡是性相皆为义体"。然而义体和依体也非体之本义,只是从诠声类门划分而已。所以"体"就是从同类事物与异类事物中遮回的所依者,意在强调认识每个事物各自之体的方法及其作用。
关键词
摄类学
认识
返体
Keywords
bsdus-grwa
recognition
"body"
分类号
B81-0 [哲学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世嘉木样协巴生平考略
11
作者
夏吾李加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出处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31,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藏文世俗法规古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4ZDB110)
四川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金沙江上游丹玛地区藏传佛教发展史"(项目编号:SC16A022)
西南民族大学"藏传因明文化的传承实践与应用创新研究团队"建设计划(项目编号:14CXTD02)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四世嘉木样协巴·格桑土登旺秋自传》为主的史料基础上,准确考证出四世嘉木样协巴出生地为今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拉布乡那云村,进而纠正了过去一百多年来史家认为是德格人的误区。四世嘉木样协巴游学参访蒙、藏、汉等地,一路建寺讲学;他常怀护国利民的思想,践行弘法利民的大乘菩提之道,坚定不移地维护清廷在藏区至高无上的地位,光绪皇帝颁赐"广济禅师"册印,其最为突出的宏愿是以理塘为据点,向康区各地推广拉卜楞寺的法脉及学统,以便教化边地众生。
关键词
拉卜楞寺
四世嘉木样协巴
丹玛嘎域
Keywords
Keyword:the Labrang Monastery
the Forth Jamyang Shepa
Idan ma sga yul
分类号
K820 [历史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寻岭·格萨尔及其诸将相城堡遗址
12
作者
苍王.耿登丹巴
夏吾李加
机构
成都大吉博物馆
出处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78,共10页
基金
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项目"金沙江上游丹玛地区吐蕃摩崖石刻遗产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四川民族文献研究团队"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编号2015XWD-S0304)阶段性成果
文摘
《格萨尔王传》是青藏高原上口耳相传的英雄史诗,后来被文人学者们将其付之笔端,成为藏文古典文献的组成部分。但是,现有研究成果更多地关注其神话和文学性特征,而藏区随处可见的格萨尔及其相关的历史遗迹的考证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依据藏文史籍提供的历史线索,在川藏青交汇处实地调查发现,岭·格萨尔王出生地古斯贡、嘉查协噶的城堡遗址·傲群超宗、察象·丹玛向查的城堡遗址夏尔隆日洲、色尔巴·尼本达雅的城堡遗址三洲本凸宗等历史遗迹。这些遗迹不仅至今仍可目睹,还与史诗中的叙述比较吻合。由此看来,《格萨尔王传》绝非纯粹虚构的神话,而其中很多事件是可资探寻的史实。并且,通过历史遗址的调查和史诗文本的甄别,进行系统研究将有助于建构11世纪前后格萨尔史诗在多康地区比较模糊的历史演变过程。
关键词
岭·格萨尔王
诸将相
城堡遗址
Keywords
King Gesar
Minister Castle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摄类学建构中国自主因明知识体系初探
夏吾李加
多杰才让
万代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写本《甘珠尔》形成的历史分期及编纂问题考辨
夏吾李加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宗喀巴文集》编纂特点
夏吾李加
尼西措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吐蕃时期的藏文文献编纂问题
夏吾李加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藏族量理摄类学证有证无略观
夏吾李加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噶玛噶举派分支流派在玉树地区的传承及其特色
夏吾李加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藏文文献遗产保护机制的创新——以玉树地震灾区为例
夏吾李加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百舸争流思辩者先——甲曹杰·达玛仁钦生平考略
夏吾李加
多登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试论《布顿文集》分类编目特征
夏吾李加
尕德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藏族量理摄类学认识体略观
夏吾李加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四世嘉木样协巴生平考略
夏吾李加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探寻岭·格萨尔及其诸将相城堡遗址
苍王.耿登丹巴
夏吾李加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