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渗流影响下冻结法施工地表冻胀变形规律与优化研究
1
作者
林涌劼
林文彬
+6 位作者
江武涛
夏博洋
胡俊
高国耀
张京京
郎瑞卿
姜学军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1期200-203,共4页
人工地层冻结法作为隧道工程中一种常用的土层加固技术,其冻结效果易受地下水渗流影响,渗流作用使得地表冻胀变形值及位置变化,潜在引发临近建筑物发生病害。针对渗流场对冻结过程中温度发展的影响机制,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
人工地层冻结法作为隧道工程中一种常用的土层加固技术,其冻结效果易受地下水渗流影响,渗流作用使得地表冻胀变形值及位置变化,潜在引发临近建筑物发生病害。针对渗流场对冻结过程中温度发展的影响机制,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不同渗流速度对冻结帷幕形成及地表冻胀变形的影响,揭示渗流-冻胀变形相互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渗流通过削弱上游区域冻结效率,使隧道上下游土体冷量分布严重失衡,形成沿隧道纵向的非对称温度梯度分布;地表冻胀变形量随地下水流速增大呈非线性递增趋势,且下游侧土体冻胀过度容易导致地表呈现显著的不均匀变形,可能诱发邻近道路及地下结构的稳定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地层冻结法
冻胀变形
渗流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筋箍长度及刚度对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夏博洋
郑刚
+3 位作者
周海祚
杨新煜
于晓旋
赵佳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209-212,共4页
针对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中桩体性能,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进而变换加筋长度,研究分析了复合基础下端承加筋单桩与群桩的极限承载能力和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筋材强度较低时,加筋长度不会对...
针对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中桩体性能,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进而变换加筋长度,研究分析了复合基础下端承加筋单桩与群桩的极限承载能力和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筋材强度较低时,加筋长度不会对桩体破坏模式产生影响,对极限承载能力提高有限;随着筋材强度不断提高,碎石桩在加筋体以下区域发生剪切破坏,并且随着加筋长度的增加向更深土层发展,基础的极限承载能力线性增长。加筋长度对群桩复合地基不同位置处桩体的破坏模式影响不同。相较于边桩,中心桩在桩身较深位置处发生剪切破坏,筋材需达到较深的长度才发挥约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极限承载能力
破坏模式
加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桩体刚度对复合地基支承路堤失稳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郑刚
郭知一
+4 位作者
杨新煜
周海祚
于晓旋
赵佳鹏
夏博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49-52,共4页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理想塑性、脆性拉裂两种破坏后性状对应桩体的抗弯、抗剪承载力的进行了分析比较,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可以更好地反映桩体弯曲破坏后抗弯及抗剪承载力的降低。对于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表明,路堤荷载...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理想塑性、脆性拉裂两种破坏后性状对应桩体的抗弯、抗剪承载力的进行了分析比较,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可以更好地反映桩体弯曲破坏后抗弯及抗剪承载力的降低。对于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表明,路堤荷载、桩体材料弹性模量不同时桩体受力以及路堤失稳时桩体的破坏模式并不相同,当桩体弹性模量、路堤荷载较大时,桩体发生受拉弯曲破坏,需考虑桩体的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以描述桩体抗弯、抗剪承载力的降低以及不同位置桩的连续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破坏后性状
破坏模式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内外高速公路、铁路地基处理技术回顾
被引量:
8
4
作者
郑刚
赵佳鹏
+3 位作者
周海祚
于晓旋
夏博洋
王金山
《地基处理》
2021年第2期91-99,共9页
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快速建设阶段。为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地基的低变形性和高稳定性产生了较高的要求。天然软弱地基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而在具有低抗剪强度、高压缩性和低渗透性的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
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快速建设阶段。为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地基的低变形性和高稳定性产生了较高的要求。天然软弱地基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而在具有低抗剪强度、高压缩性和低渗透性的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路基容易出现沉降和稳定两方面问题。合理运用地基处理技术可以起到改善路堤变形性能、提高路堤稳定性的作用,在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同时满足工程高效性和经济性的平衡。本文对高速公路、铁路已有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和回顾,综述了不同地基处理方法的沉降和稳定研究进展。选取了国内外的典型高速公路、铁路建设案例对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讨论。分析了现有路堤沉降预测方法和稳定性计算方法的缺陷及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地基处理技术在高速公路、铁路建设中的应用前瞻,以期为今后高速公路、铁路地基处理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高速公路
高速铁路
沉降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渗流影响下冻结法施工地表冻胀变形规律与优化研究
1
作者
林涌劼
林文彬
江武涛
夏博洋
胡俊
高国耀
张京京
郎瑞卿
姜学军
机构
福州地铁六号线东调段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海南大学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铁十八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1期200-203,共4页
基金
福州地铁科技资助计划(JS6D-XM-KY-2024-001)。
文摘
人工地层冻结法作为隧道工程中一种常用的土层加固技术,其冻结效果易受地下水渗流影响,渗流作用使得地表冻胀变形值及位置变化,潜在引发临近建筑物发生病害。针对渗流场对冻结过程中温度发展的影响机制,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不同渗流速度对冻结帷幕形成及地表冻胀变形的影响,揭示渗流-冻胀变形相互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渗流通过削弱上游区域冻结效率,使隧道上下游土体冷量分布严重失衡,形成沿隧道纵向的非对称温度梯度分布;地表冻胀变形量随地下水流速增大呈非线性递增趋势,且下游侧土体冻胀过度容易导致地表呈现显著的不均匀变形,可能诱发邻近道路及地下结构的稳定性风险。
关键词
人工地层冻结法
冻胀变形
渗流
耦合
Keywords
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
frost heave deformation
seepage
coupling
分类号
U231.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455.49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筋箍长度及刚度对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夏博洋
郑刚
周海祚
杨新煜
于晓旋
赵佳鹏
机构
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209-212,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8054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30641,51708405)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6YDLJSF00040)
文摘
针对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中桩体性能,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进而变换加筋长度,研究分析了复合基础下端承加筋单桩与群桩的极限承载能力和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筋材强度较低时,加筋长度不会对桩体破坏模式产生影响,对极限承载能力提高有限;随着筋材强度不断提高,碎石桩在加筋体以下区域发生剪切破坏,并且随着加筋长度的增加向更深土层发展,基础的极限承载能力线性增长。加筋长度对群桩复合地基不同位置处桩体的破坏模式影响不同。相较于边桩,中心桩在桩身较深位置处发生剪切破坏,筋材需达到较深的长度才发挥约束效果。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极限承载能力
破坏模式
加筋
Keywords
composite foundation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failure mode
stability
geosynthetics
分类号
TU473.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桩体刚度对复合地基支承路堤失稳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郑刚
郭知一
杨新煜
周海祚
于晓旋
赵佳鹏
夏博洋
机构
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49-52,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8054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30641)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6YDLJSF00040)
文摘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理想塑性、脆性拉裂两种破坏后性状对应桩体的抗弯、抗剪承载力的进行了分析比较,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可以更好地反映桩体弯曲破坏后抗弯及抗剪承载力的降低。对于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表明,路堤荷载、桩体材料弹性模量不同时桩体受力以及路堤失稳时桩体的破坏模式并不相同,当桩体弹性模量、路堤荷载较大时,桩体发生受拉弯曲破坏,需考虑桩体的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以描述桩体抗弯、抗剪承载力的降低以及不同位置桩的连续破坏。
关键词
复合地基
破坏后性状
破坏模式
稳定性
Keywords
composite foundation
post-failure simulation
failure mode
stability
分类号
U416.1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内外高速公路、铁路地基处理技术回顾
被引量:
8
4
作者
郑刚
赵佳鹏
周海祚
于晓旋
夏博洋
王金山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天津大学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基处理》
2021年第2期91-9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8337,51708405,41630641)。
文摘
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快速建设阶段。为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地基的低变形性和高稳定性产生了较高的要求。天然软弱地基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而在具有低抗剪强度、高压缩性和低渗透性的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路基容易出现沉降和稳定两方面问题。合理运用地基处理技术可以起到改善路堤变形性能、提高路堤稳定性的作用,在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同时满足工程高效性和经济性的平衡。本文对高速公路、铁路已有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和回顾,综述了不同地基处理方法的沉降和稳定研究进展。选取了国内外的典型高速公路、铁路建设案例对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讨论。分析了现有路堤沉降预测方法和稳定性计算方法的缺陷及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地基处理技术在高速公路、铁路建设中的应用前瞻,以期为今后高速公路、铁路地基处理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基处理
高速公路
高速铁路
沉降
稳定
Keywords
ground improvement
highway
high-speed railway
settlement
stability
分类号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渗流影响下冻结法施工地表冻胀变形规律与优化研究
林涌劼
林文彬
江武涛
夏博洋
胡俊
高国耀
张京京
郎瑞卿
姜学军
《科学技术创新》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筋箍长度及刚度对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分析
夏博洋
郑刚
周海祚
杨新煜
于晓旋
赵佳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桩体刚度对复合地基支承路堤失稳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
郑刚
郭知一
杨新煜
周海祚
于晓旋
赵佳鹏
夏博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国内外高速公路、铁路地基处理技术回顾
郑刚
赵佳鹏
周海祚
于晓旋
夏博洋
王金山
《地基处理》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