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IM59、Akt及MMP-9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夏修良 薛栋 +3 位作者 相亭海 宋德坤 王建强 李新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8期599-602,共4页
目的 :探讨三结构域蛋白59(TRIM59)、蛋白激酶B(Ak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及预后评价。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回顾性分析TRIM59、Akt及MMP-9蛋白在98例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各指标与临床病... 目的 :探讨三结构域蛋白59(TRIM59)、蛋白激酶B(Ak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及预后评价。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回顾性分析TRIM59、Akt及MMP-9蛋白在98例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各指标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应用Spearman等级检验分析TRIM59与Akt、MMP-9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织中TRIM59、Akt及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3.5%、65.3%、61.2%,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P<0.05)。研究发现TRIM59、Akt及MMP-9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包膜完整、肿瘤分化、血管侵犯和TNM分期明显相关(P均<0.05)。肝癌组织中TRIM59与Akt、MMP-9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Akt和MMP-9表达也呈正相关(P<0.05)。生存分析表明,TRIM59可作为肝癌预后的一个独立性因素。结论:TRIM59、Akt和MMP-9在肝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TRIM59过表达与肝癌恶性进展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提示TRIM59是肝癌患者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三结构域蛋白59 蛋白激酶B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同军 薛栋 +3 位作者 王建强 李梦宇 夏修良 巩本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中,单纯保守治疗组9例,介入治疗组13例,手术治疗组14例,其中急诊行肝癌切除术8例,出血局部缝扎加肝动脉结扎4例,大网膜填塞缝扎... 目的: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中,单纯保守治疗组9例,介入治疗组13例,手术治疗组14例,其中急诊行肝癌切除术8例,出血局部缝扎加肝动脉结扎4例,大网膜填塞缝扎2例。结果:保守治疗组术后再出血3例,其中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介入治疗组均彻底止血,围手术期无肝功能衰竭发生;外科手术组术后均彻底止血,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保守治疗组9例中,生存1年者3例,2年者1例,3年者1例;介入治疗组13例,生存1年者8例,2年者5例,3年者3例;外科手术组14例中,生存1年者9例,2年者7例,3年者3例。结论:手术及介入治疗均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介入治疗止血满意,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不能行切除手术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肝功能状态、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争取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自发性 破裂出血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栓形成过程中血液流变性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刚 夏修良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脑血栓形成过程中血液流变性的变化,为脑疾病的诊断与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检测脑癌组(n=60)、脑梗死组(n=40)、缺血性脑血管病组(n=30)与健康对照组(n=60)个体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 目的观察脑血栓形成过程中血液流变性的变化,为脑疾病的诊断与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检测脑癌组(n=60)、脑梗死组(n=40)、缺血性脑血管病组(n=30)与健康对照组(n=60)个体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计数、纤维蛋白原(FIB)、蛋白C(PC)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等。结果脑癌组的APTT、PT、TT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脑梗死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的APTT、PT、T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组、脑梗死组和脑癌组的PLT均低于对照组,但脑癌组高于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组、脑梗死组的FIB低于对照组;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和脑梗死组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组、脑梗死组和脑癌组血浆PC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但脑癌组高于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和脑癌组的PAI-1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形成的过程中,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和脑癌患者在凝血、抗凝和血小板功能及血栓前状态的表现存在差异,血液流变学的相关分子标记可作为监测脑癌早期血栓形成高危状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形成 血液流变学 凝血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10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同军 薛栋 +2 位作者 张成德 成丕光 夏修良 《肝胆外科杂志》 2012年第3期196-198,共3页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以其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目前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在LC开展早期阶段,因医生个人技术原因,适应症较少,影响了手术的开展,急性胆囊炎、结石嵌顿等是LC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以其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目前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在LC开展早期阶段,因医生个人技术原因,适应症较少,影响了手术的开展,急性胆囊炎、结石嵌顿等是LC的绝对或相对禁忌证。随着设备器械不断完善更新、以及术者经验积累和技术不断提高,其手术适应症逐步扩大,急性胆囊炎由于组织水肿粘连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5
5
作者 巩本刚 夏修良 +2 位作者 张同军 王建强 成丕光 《肝胆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416-417,共2页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手术方式。方法 对近 6年来收治的 31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例的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手术治疗的病例中 ,行根治性切除 7例 ,姑息性切除 5例 ,总切除率为 38.7%。行各种引流术 17例 ,包括外引...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手术方式。方法 对近 6年来收治的 31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例的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手术治疗的病例中 ,行根治性切除 7例 ,姑息性切除 5例 ,总切除率为 38.7%。行各种引流术 17例 ,包括外引流 2例 ,内引流 15例 ,占总数的 5 4 .8%。探查术 2例 ,占总数的 6 .5 %。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一旦确诊 ,应积极手术治疗 ,尽管有根治性切除率低、手术风险大等 ,但即使姑息性切除 ,甚至引流术也可有效解除黄疸、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vin、VEGF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薛栋 张同军 +6 位作者 李新军 张成德 王建强 成丕光 夏修良 巩本刚 陈雨信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L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两步法检测70例甲状腺癌、18例甲状腺瘤及1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Livin、VEGF的表达,并对其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 目的:探讨L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两步法检测70例甲状腺癌、18例甲状腺瘤及1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Livin、VEGF的表达,并对其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70例甲状腺癌中Livin、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65.7%、61.4%,与甲状腺瘤、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中Livin、VEGF的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表明,Livin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4,P<0.001)。结论:Livin和VEGF的异常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甲状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L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的预防
7
作者 巩本刚 王建强 +1 位作者 夏修良 张同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漏 预防 壶腹周围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