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某现代化肉牛屠宰加工过程中肠杆菌科细菌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堵舒桐 彭斌 +4 位作者 王金泉 张晓红 马玉辉 姚刚 王志琴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4-348,共5页
【目的】肠杆菌科细菌作为食品卫生指标菌较大肠菌群等指标菌更敏感,更准确,有着更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检测新疆某现代化肉牛屠宰加工过程中肠杆菌科细菌,为有效对生产加工环节的风险关键点加以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SN/T 0... 【目的】肠杆菌科细菌作为食品卫生指标菌较大肠菌群等指标菌更敏感,更准确,有着更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检测新疆某现代化肉牛屠宰加工过程中肠杆菌科细菌,为有效对生产加工环节的风险关键点加以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SN/T 0738-1997中的肠杆菌科细菌检测方法,对新疆某现代化屠宰厂屠宰、分割全过程中牛胴体表面及修整人员手、刀具、围裙,修整操作台及传输带等环节肠杆菌科细菌的污染状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冲洗工序可使肠杆菌科细菌从1.64 log cfu/cm2极显著降低到1.27 log cfu/cm2(P<0.01),经排酸后又极显著升高到2.46 log cfu/cm2,分割肉表面的肠杆菌科细菌为3.55 log cfu/cm2,极显著高于分割前(P<0.01)。在分割环节中尤以修整工人的围裙和修整操作台污染较重。【结论】该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存在一定的肠杆菌科细菌污染隐患,应将排酸环节,分割环节中修整工人围裙和修整操作台作为肠杆菌科细菌污染的主要风险关键点加以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屠宰加工 胴体 肠杆菌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