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哈密市畜间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国新 张晓晓 +11 位作者 买吾兰·孜克牙 杨夷平 杨康 古丽巴哈·卡德尔 陈建豪 坤巴哈斯·沙合依 何波 韩帅斌 玉努斯·阿不都 俞刚 杨帆 马春江 《草食家畜》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目的】旨在全面分析2023年新疆哈密市畜间包虫病感染流行情况及主要风险因素,为哈密市及周边区域包虫病的科学规范防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本研究选用ELISA方法对抽检的912份未免疫羔羊血清样品进行羊包虫病感染抗体检测,选用粪抗... 【目的】旨在全面分析2023年新疆哈密市畜间包虫病感染流行情况及主要风险因素,为哈密市及周边区域包虫病的科学规范防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本研究选用ELISA方法对抽检的912份未免疫羔羊血清样品进行羊包虫病感染抗体检测,选用粪抗原夹心ELISA方法对抽检的180份犬粪样品进行犬包虫病粪抗原检测。【结果】哈密市羊包虫病感染抗体阳性率为8.55%,各区县从高到低依次为巴里坤县(15.38%)、伊吾县(9.06%)、伊州区(6.28%);伊州区与巴里坤县差异显著(P<0.05),伊州区、巴里坤县与伊吾县差异均不显著(P>0.05);犬粪抗原个体阳性率为2.78%,各区县个体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巴里坤县(4.29%)、伊州区(2.86%)、伊吾县(0.00%),伊州区与巴里坤县、伊吾县,巴里坤县与伊吾县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气候条件、驱虫频次、养殖模式、犬只放养模式等可能是导致新疆哈密市畜间包虫病传播的潜在风险因素。建议当地加强包虫病防控知识宣讲,积极落实羊只强制免疫、犬只“月月驱虫”等有效防控措施,同时加大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不断提升综合防控能力,以降低包虫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抗体监测 影响因素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市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2
作者 张国新 张晓晓 +12 位作者 杨帆 李斌 张婉琪 陈建豪 买吾兰·孜克牙 坤巴哈斯·沙合依 古丽巴哈·卡德尔 段进刚 玉努斯·阿不都 何波 俞刚 阿不都热衣木·赛提 张志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8期6-10,共5页
为了解哈密市羊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特点和流行情况,选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2023年采自伊州区、巴里坤县和伊吾县的638份羊粪便样品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检查。结果显示:总感染率为65.83%,共检出12种肠道寄生虫,优势虫种为球虫和细颈线虫;单一感... 为了解哈密市羊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特点和流行情况,选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2023年采自伊州区、巴里坤县和伊吾县的638份羊粪便样品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检查。结果显示:总感染率为65.83%,共检出12种肠道寄生虫,优势虫种为球虫和细颈线虫;单一感染率为31.03%,混合感染率为13.95%,以球虫、细颈线虫与其他虫种混合感染为主;3个区县的羊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巴里坤县最高(60.26%),伊吾县次之(45.08%),伊州区最低(32.75%);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羊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34.54%、42.56%、58.42%、40.43%,夏秋的感染率高于春冬,以秋季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季节(P<0.05)。结果说明:哈密市羊肠道寄生虫感染较为严重且虫种复杂,以细颈线虫和球虫感染为主,同时存在混合感染,不同区县、不同季节的感染特点均存在差异。建议养殖场户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并定期轮换使用不同药物进行驱虫,尤其要注意高温多雨季节及球虫和细颈线虫的药物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寄生虫 感染率 球虫 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市一起疑似牛梨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国新 杨帆 +6 位作者 陈建豪 坤巴哈斯·沙合依 玉努斯·阿不都 何波 张晓晓 张志新 马春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9期9-14,共6页
2023年4月2日,新疆哈密市伊州区某养殖场饲养的奶牛发生高烧并死亡事件。为调查事件基本状况和发生原因,防止疫情扩散,哈密市和伊州区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紧急派专业技术人员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治。调查发现:该养殖场共有... 2023年4月2日,新疆哈密市伊州区某养殖场饲养的奶牛发生高烧并死亡事件。为调查事件基本状况和发生原因,防止疫情扩散,哈密市和伊州区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紧急派专业技术人员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治。调查发现:该养殖场共有9头牛感染,感染率为36.00%(9/25),其中3头犊牛死亡,2头青年牛已被治愈,4头成年牛未表现明显临床症状,但抗凝血姬姆萨染色镜检阳性;养殖场养殖设施简陋,卫生状况较差,在堆粪处及牛体表发现较多蜱虫。综合现场调查信息、病牛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初步推测病因是通过蜱虫叮咬感染了梨形虫导致牛发生高烧不退、贫血以及死亡。针对推断的病因,通过环境整治、全面灭蜱、药物治疗和疫苗免疫等综合措施,该场奶牛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该起牛发病死亡事件提示,应加强养殖人员饲养管理和动物疫病防控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其生物安全防控意识,定期开展环境消杀、药物预防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梨形虫病 感染率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