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影像组学模型鉴别周围型肺腺癌与肺鳞状细胞癌
1
作者 陈泽 郝磊 +6 位作者 朱丽静 赵捷 赵鑫 王博娟 土继政 张凯 王兴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9-1532,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灰阶超声声像图的影像组学模型鉴别周围型肺腺癌与肺鳞状细胞癌(简称肺鳞癌)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且肺超声清晰显示的88例单发周围型肺腺癌及58例单发周围型肺鳞癌患者资料,按照7∶3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 目的观察基于灰阶超声声像图的影像组学模型鉴别周围型肺腺癌与肺鳞状细胞癌(简称肺鳞癌)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且肺超声清晰显示的88例单发周围型肺腺癌及58例单发周围型肺鳞癌患者资料,按照7∶3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103)与测试集(n=43)。基于训练集灰阶超声声像图提取、筛选可用于鉴别诊断的影像组学特征;分别以支持向量机(SVM)、线性判别分析(LDA)、logistic回归(LR)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结合logistic回归(LASSO-LR)4种分类器建立模型,并以10折交叉验证下表现最佳者作为相应类型影像组学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鉴别诊断效能,并以DeLong检验进行比较,获取最大约登指数下最佳截断值的鉴别诊断准确率。结果SVM、LDA、LR及LASSO-LR最佳影像组学模型鉴别测试集周围型肺腺癌与肺鳞癌的AUC分别为0.864、0.867、0.880及0.8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模型在相应最佳截断值下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6.05%、83.72%、88.37%及86.05%。结论基于灰阶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可用于鉴别周围型肺腺癌与肺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鳞状细胞 超声检查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恶性占位性病变的Sonazoid超声造影和增强CT增强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土继政 张少飞 +5 位作者 梁华 张凯 王博娟 朱丽静 郝磊 王兴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788-793,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肾恶性占位性病变的Sonazoid超声造影(Sonazoid-CEUS)和增强CT(CECT)的增强特征,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劣势,提高对肾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病理学确诊的30例肾恶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共32个病灶为研究对象,分别... 目的:对比研究肾恶性占位性病变的Sonazoid超声造影(Sonazoid-CEUS)和增强CT(CECT)的增强特征,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劣势,提高对肾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病理学确诊的30例肾恶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共32个病灶为研究对象,分别行Sonazoid-CEUS和CECT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病灶峰值增强程度、增强形态分级及增强模式,其中增强形态分级分为1~4级:1级:周边细线样增强;2级:周边不规则厚环形增强;3级:整体不均匀增强;4级:均匀弥漫增强。结果:(1)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Sonazoid-CEUS和CECT增强特征比较:28个ccRCC的Sonazoid-CEUS始增时间均<30 s,CECT从30 s开始断层扫描,无法获得病灶准确的始增时间点;26个ccRCC的Sonazoid-CEUS和CECT峰值增强程度均多呈富血供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个ccRCC的Sonazoid-CEUS增强形态为4级病灶的比例明显高于CE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个ccRCC的Sonazoid-CEUS和CECT增强模式均多呈快进快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肾盂尿路上皮癌(RPUC)的Sonazoid-CEUS和CECT增强特征比较:4个RPUC的Sonazoid-CEUS始增时间均<30 s,3个RPUC的SonazoidCEUS峰值增强程度呈富血供(2个)和乏血供(1个),4个RPUC的CECT峰值增强程度均呈乏血供表现。结论:Sonazoid-CEUS和CECT均能有效显示肾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血流灌注特点且优势互补,熟练掌握两种方法的增强特征可提高对肾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西源 朱丽静 +4 位作者 土继政 王博娟 张凯 郝磊 王兴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799-802,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CECT)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2例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患者共72个病灶的CEUS与CECT图像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比较二者对周围型肺局灶性...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CECT)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2例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患者共72个病灶的CEUS与CECT图像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比较二者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并对CEUS、CECT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72个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中,恶性病灶44个:包括肺腺癌24个,肺鳞癌9个,肺小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和肉瘤样癌各2个,转移癌、低分化非小细胞癌、非典型类癌、低分化癌和低度恶性孤立性纤维瘤各1个;良性病灶28个,包括局灶性肺炎12个,肺结核9个,机化性肺炎5个,肺脓肿和淀粉样变性各1个。CEUS、CECT对良恶性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1%和93.2%、71.4%和64.3%、79.2%和81.9%,二者诊断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25、0.687和0.754)。CEUS和CECT对于良恶性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诊断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559(P<0.001)和0.602(P<0.001)。结论:CEUS和CECT在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方面均有较高价值,两者结合有助于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的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结核性淋巴结炎与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梁华 王博娟 +5 位作者 土继政 张凯 郝磊 徐景竹 张少飞 王兴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结核性淋巴结炎与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124例淋巴结肿大病人(结核组51例,转移组73例)的检查资料,分析比较二者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结果:动脉期结核组患者主要表现为离心性灌注型...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结核性淋巴结炎与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124例淋巴结肿大病人(结核组51例,转移组73例)的检查资料,分析比较二者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结果:动脉期结核组患者主要表现为离心性灌注型和无灌注型,转移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向心性灌注型和混合性灌注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质期两组患者均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增强型;两组患者灌注缺损区比较,形态、边界及灌注特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结核性淋巴结炎和转移性淋巴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淋巴结 淋巴结炎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硬度 被引量:7
5
作者 杜洋 王兴华 +4 位作者 土继政 韩梅 郝磊 郭西源 梁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8-652,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对于检测大鼠急性肝衰竭(ALF)和指导预防性用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8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即对照组(8只)、模型组(8只)、乳果糖组(6只)和美常安组(6只)。实验第1~8天,对美常安组予以美常安... 目的探讨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对于检测大鼠急性肝衰竭(ALF)和指导预防性用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8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即对照组(8只)、模型组(8只)、乳果糖组(6只)和美常安组(6只)。实验第1~8天,对美常安组予以美常安稀释后灌胃,乳果糖组予以乳果糖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第6、7天,对模型组、乳果糖组和美常安组大鼠均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第8天,采用2D-SWE技术测量4组大鼠肝脏硬度值(LSM)。构建ROC曲线,根据AUC选出准确率最高的LSM进行组间比较。实验第9天,取大鼠肝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模型组主要病理表现为炎症、坏死;美常安组及乳果糖组炎症坏死程度较模型组减轻;对照组表现为正常肝组织。根据模型组LSM构建的ROC曲线中,平均值诊断效能最佳;以8.44 kPa为截断值,其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68、100%和62.50%。模型组LSM较其他3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ALF大鼠LSM增高。2D-SWE对检测ALF及预防性用药后疗效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急性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指数与大鼠肝炎症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郝磊 王兴华 +2 位作者 土继政 石颖 刘小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15-1619,共5页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数(LF Index)与大鼠肝炎症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对45只雄性SD大鼠尾静脉注射猪血清诱导免疫性肝炎,7只雄性SD大鼠注射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组。于造模的第2、4、6、8、10、12和14周,从造模组与正常对照组分别随机取6只和...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数(LF Index)与大鼠肝炎症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对45只雄性SD大鼠尾静脉注射猪血清诱导免疫性肝炎,7只雄性SD大鼠注射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组。于造模的第2、4、6、8、10、12和14周,从造模组与正常对照组分别随机取6只和1只大鼠进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得到LF Index。随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进行肝炎症分级。依照炎症分级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G0亚组、G1亚组、G2亚组、G3亚组和G4亚组,比较各组的LF Index。结果 42只大鼠造模成功,其中炎症分级为G0级、G1级、G2级、G3级和G4级的各有6、12、10、10和4只。LF Index与炎症分级具有相关性(r=0.768,P<0.05)。以LF Index绘制肝炎症分级的ROC曲线,≥G1、≥G2、≥G3、G4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0.911、0.928和0.853。结论炎症分级与LF Index具有相关性,炎症分级会影响LF Index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和增强CT增强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少飞 张凯 +4 位作者 土继政 王博娟 郝磊 朱丽静 王兴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并总结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的增强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26例患者的30个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EUS和CECT图像,分别比较两种方法的增强时间、动脉期增强模式、增强特点... 目的:对比研究并总结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的增强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26例患者的30个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EUS和CECT图像,分别比较两种方法的增强时间、动脉期增强模式、增强特点及诊断符合率。增强时间观察始增时间与廓清时间。动脉期的增强模式为1~3级:1级:周边增强;2级:不均匀增强;3级:整体均匀增强。增强特点为动脉期分支状高增强、廓清范围较常规超声范围扩大、门脉期片状强化及延迟期持续向心性强化。结果:30个肝内胆管细胞癌,CEUS始增时间和廓清时间均较早,始增时间均<30 s,廓清时间均<60 s,CECT从30 s开始断层扫描,无法获得病灶准确的始增时间点和廓清时间点。CEUS和CECT动脉期增强模式均以乏血供(1或2级)为主,分别为25个和27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动脉期分支状高增强、廓清范围较常规超声范围扩大的增强特点多于CECT,CECT门脉期片状强化、延迟期持续向心性强化的增强特点多于CEU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EUS和CECT诊断符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EUS和CECT增强特征不同,并且熟练掌握两种方法的增强特征能有效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上皮癌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