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发酵东北酸菜中植物乳杆菌HUCM115的分离及益生特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国立东 张文文 +4 位作者 刘艳 黄梦玲 门悦 张燕丽 王丽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40-145,共6页
从东北酸菜中分离筛选到1株乳酸菌,经形态学及16S rDNA和pheS基因序列比对分析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并命名为HUCM115。植物乳杆菌HUCM115对酸和胆汁胁迫表现出了较好的耐受能力,pH 2.5或0.5 g/100 mL胆汁环境下分别培养3 h,其存活性无显著... 从东北酸菜中分离筛选到1株乳酸菌,经形态学及16S rDNA和pheS基因序列比对分析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并命名为HUCM115。植物乳杆菌HUCM115对酸和胆汁胁迫表现出了较好的耐受能力,pH 2.5或0.5 g/100 mL胆汁环境下分别培养3 h,其存活性无显著变化,并具有良好的自动聚集能力,室温静置60 min自动聚集百分比近70%。菌株HUCM115在含胆固醇培养基中培养24 h,胆固醇去除率达20.6%,在含谷氨酸培养基中培养48 h,γ-氨基丁酸质量浓度积累至101.3μg/mL。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HUCM115展现出了良好的益生特性,可作为候选益生菌株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菜 植物乳杆菌 益生特性 胆固醇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健康产业需求的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
作者 于纯淼 连莲 +2 位作者 王博 李萌 国立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1期85-89,共5页
食品工业在转型创新和“健康中国2030”浪潮的共同推动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对高校食品专业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大健康背景下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推动中国大健康产业持续健康... 食品工业在转型创新和“健康中国2030”浪潮的共同推动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对高校食品专业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大健康背景下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推动中国大健康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措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剖析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通过社会调研和征求广泛利益方意见,提出依托产教融合构建大健康背景下食品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打造产教融合型师资团队、完善实训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参加竞赛方面提出具体改进措施,旨在培养能满足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健康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国立东 王欣 +2 位作者 杜鹏 赵蕊 霍贵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64,共5页
从内蒙古地区采集的16个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共分离到27株乳酸菌,其中干酪乳杆菌假植物亚种4株,干酪乳杆菌1株,戊糖乳杆菌1株,阿拉伯糖乳杆菌1株,粪肠球菌1株,屎肠球菌2株,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12株,格氏乳球菌2株,野生链球菌3株。分离菌株发... 从内蒙古地区采集的16个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共分离到27株乳酸菌,其中干酪乳杆菌假植物亚种4株,干酪乳杆菌1株,戊糖乳杆菌1株,阿拉伯糖乳杆菌1株,粪肠球菌1株,屎肠球菌2株,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12株,格氏乳球菌2株,野生链球菌3株。分离菌株发酵10%(W/V)脱脂乳的滴定酸度平均为52.3°T,乳杆菌中IML15-1滴定酸度和黏度分别为101.8°T和1307.5mPa·s;乳酸球菌中IMS8-2的黏度达到1567.5m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发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调控体内胆固醇代谢综述 被引量:12
4
作者 国立东 王丽群 +2 位作者 蒋琛 刘晓艳 刘莉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36,共5页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死亡率和发病率的首因,血清胆固醇水平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目前,降低人体内胆固醇水平的方法主要包括膳食干预和药物治疗,但药物通常具有副作用。乳酸菌作为益生菌的主要来源,已通过动物或人体临床试验证实了其...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死亡率和发病率的首因,血清胆固醇水平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目前,降低人体内胆固醇水平的方法主要包括膳食干预和药物治疗,但药物通常具有副作用。乳酸菌作为益生菌的主要来源,已通过动物或人体临床试验证实了其降胆固醇作用,至少能对血清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的一项及以上指标有改善作用。乳酸菌可以通过调控体内胆固醇的吸收转运、分解代谢和/或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机制来降低机体内胆固醇水平。不论是乳酸菌的体内降胆固醇能力还是作用机制,都存在着菌株特异性。文中对上述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旨在为降胆固醇乳酸菌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胆固醇 代谢 调控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降解草酸盐活性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国立东 王丽群 +3 位作者 于纯淼 刘晓艳 焦月华 韩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4-329,共6页
高草酸尿症是人体尿液中含有高浓度草酸盐的慢性疾病,肾脏积聚过量草酸盐会导致形成肾结石,而这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乳酸菌因其具有降解草酸盐活性,可以改善机体尿草酸水平,抑制肾结石的形成,从而备受关注。具有降解草酸盐活性的乳酸... 高草酸尿症是人体尿液中含有高浓度草酸盐的慢性疾病,肾脏积聚过量草酸盐会导致形成肾结石,而这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乳酸菌因其具有降解草酸盐活性,可以改善机体尿草酸水平,抑制肾结石的形成,从而备受关注。具有降解草酸盐活性的乳酸菌主要集中在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肠球菌属,其对草酸盐的降解机制可能是通过透性酶将草酸盐从胞外转运到胞内,再通过甲酰辅酶A转移酶将草酸盐转化为草酰辅酶A,然后草酰辅酶A脱羧酶将草酰辅酶A脱羧形成甲酸盐和CO2,进而完成对草酸盐的降解作用。本文综述了乳酸菌的草酸盐降解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旨在为乳酸菌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乳酸菌 高草酸尿症 降解草酸盐活性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分离及产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12
6
作者 国立东 王永春 +3 位作者 于纯淼 刘维丽 张妍 刘晓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0年第7期53-60,共8页
为了分离筛选高产纤维素酶活性菌株以为食品工业所用,从发酵豆制品及土壤中分离到21株革兰氏阳性细菌,并在含羧甲基纤维素钠琼脂培养基中培养24h,经刚果红染色、盐水脱色后5株细菌菌落周围可形成透明圈,其中以豆豉源F3菌株形成的透明圈... 为了分离筛选高产纤维素酶活性菌株以为食品工业所用,从发酵豆制品及土壤中分离到21株革兰氏阳性细菌,并在含羧甲基纤维素钠琼脂培养基中培养24h,经刚果红染色、盐水脱色后5株细菌菌落周围可形成透明圈,其中以豆豉源F3菌株形成的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最大,即纤维素酶活性最高。F3菌株经形态学特征及16S rDNA与gyrB基因序列比对分析,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ubsp.plantarum)。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F3菌株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其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培养基初始pH为pH7.0,接种量6%,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60h,纤维素酶活力可达21.14U/mL。解淀粉芽孢杆菌F3菌株的酶学性质及其对豆豉营养价值及品质的影响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芽孢杆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分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降胆固醇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国立东 杨丽杰 霍贵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22,共6页
乳酸菌作为益生菌的主要来源,对宿主健康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降低胆固醇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人们已筛选到多种能降低胆固醇的乳酸菌种属,如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肠球菌属菌株,并且这些菌株的降胆固... 乳酸菌作为益生菌的主要来源,对宿主健康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降低胆固醇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人们已筛选到多种能降低胆固醇的乳酸菌种属,如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肠球菌属菌株,并且这些菌株的降胆固醇能力,大部分已通过动物或人体试验证实,但作用机制尚不明晰。文中综述了半个世纪以来乳酸菌降胆固醇机制研究的进展,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加以展望,旨在为乳酸菌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胆固醇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食品分析》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9
8
作者 国立东 张燕丽 +1 位作者 刘晓艳 于纯淼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1年第6期137-140,共4页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思政教育融入高等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即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对培养食品专业大学生的职业与道德素养至关重要。文中从《食品分析》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成果导向教育下《食品分析》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以及思...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思政教育融入高等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即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对培养食品专业大学生的职业与道德素养至关重要。文中从《食品分析》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成果导向教育下《食品分析》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以及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旨在为《食品分析》及相关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食品分析 教学设计 成果导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乳酸乳球菌的降胆固醇特性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国立东 王丽群 +3 位作者 蒋琛 刘晓艳 于纯淼 孟丹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3-55,共3页
探讨了乳酸乳球菌乳亚种HUCM 201的降胆固醇特性及其体外去除胆固醇的机制。乳酸乳球菌乳亚种HUCM 201菌株可从培养基中去除33.1%的胆固醇,其中14.3%的胆固醇发生共沉淀并重新溶解在洗涤液中,18.1%的胆固醇被吸收到菌体细胞内。HUCM201... 探讨了乳酸乳球菌乳亚种HUCM 201的降胆固醇特性及其体外去除胆固醇的机制。乳酸乳球菌乳亚种HUCM 201菌株可从培养基中去除33.1%的胆固醇,其中14.3%的胆固醇发生共沉淀并重新溶解在洗涤液中,18.1%的胆固醇被吸收到菌体细胞内。HUCM201菌株对5种结合型胆酸盐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胆盐水解酶活性,其中对甘氨胆酸钠的水解能力最强,总酶活为0.279 U/m L,比酶活为0.076 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胆固醇 胆盐水解酶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乳酸乳球菌对高胆固醇血症小鼠血脂轮廓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国立东 刘倩 +2 位作者 刘爱芳 刘晓艳 于纯淼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4年第4期26-29,共4页
探讨了乳酸乳球菌乳亚种HUCM 201对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小鼠血脂轮廓的影响。小鼠依据体重随机分成3组:基础组(基础饲料+水)、高脂组(高脂饲料+水)和乳球菌组(高脂饲料+HUCM 201),连续灌胃4周。同高脂组相比,乳球菌组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总... 探讨了乳酸乳球菌乳亚种HUCM 201对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小鼠血脂轮廓的影响。小鼠依据体重随机分成3组:基础组(基础饲料+水)、高脂组(高脂饲料+水)和乳球菌组(高脂饲料+HUCM 201),连续灌胃4周。同高脂组相比,乳球菌组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P<0.05),对血清总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影响(P>0.05),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降低极显著(P<0.01),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AI)极显著升高(P<0.01)。乳酸乳球菌乳亚种HUCM 201可作为预防或辅助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菲尔 乳酸乳球菌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酸面团源乳酸菌的益生特性及其对刺五加叶总皂苷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国立东 李秀萍 +2 位作者 张焕 陈晨 王丽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21-126,共6页
为了评价前期分离的一株酸面团源菌株HUCM105的益生特性及其对刺五加叶总皂苷含量的影响,通过形态学特征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种属,分别于pH2.0、pH2.5和pH3.0的酸性环境及0.5%胆汁环境培养3 h,并监测活菌数变化,于富含胆固醇的... 为了评价前期分离的一株酸面团源菌株HUCM105的益生特性及其对刺五加叶总皂苷含量的影响,通过形态学特征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种属,分别于pH2.0、pH2.5和pH3.0的酸性环境及0.5%胆汁环境培养3 h,并监测活菌数变化,于富含胆固醇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并监测胆固醇含量的变化,以评价菌株HUCM105的益生特性,随后以刺五加叶水提液为唯一基质,经菌株HUCM105静置或振荡培养72 h,同时监测活菌数和刺五加叶总皂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菌株HUCM105被鉴定为短乳杆菌,其对酸和胆汁均展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在pH高于2.5和0.5%胆汁环境下培养3h活菌数均无明显变化。菌株HUCM105体外培养24 h,可去除培养基中26.4%的胆固醇。菌株HUCM105静置或振荡培养于刺五加叶水提液中24 h时活菌数达到最高值,约为5×10^(8) CFU/mL水平。菌株HUCM105静置培养对刺五加叶总皂苷含量无显著影响,而振荡培养可明显提高总皂苷水平,振荡培养48 h时刺五加叶总皂苷含量最高,达42.6μg/mL,较未接种菌株提高了79.0%。总之,短乳杆菌HUCM105展现出了良好的酸和胆汁耐受性及降胆固醇的益生特性,在刺五加叶水提液中生长良好,并可提高其总皂苷水平,在开发刺五加叶益生菌发酵产品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面团 短乳杆菌 刺五加 皂苷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果导向教育下Seminar教学模式在转基因食品与安全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国立东 于纯淼 刘晓艳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9年第6期141-145,共5页
转基因食品走上人类餐桌已有二十余年,其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各界人士对其认识程度不同,因此高校开设转基因食品与安全相关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析了《转基因食品与安全》课程在高等院校开设的必要性,并阐述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以... 转基因食品走上人类餐桌已有二十余年,其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各界人士对其认识程度不同,因此高校开设转基因食品与安全相关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析了《转基因食品与安全》课程在高等院校开设的必要性,并阐述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以学生产出为导向,转基因食品与安全课程Seminar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应用,以及Seminar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旨在为转基因食品与安全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SEMINAR教学模式 转基因食品 专业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菲尔对小鼠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国立东 刘倩 +2 位作者 刘爱芳 刘晓艳 于纯淼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268-269,271,共3页
开菲尔是一种饮用历史悠久的功能性发酵乳制品,为探讨开菲尔对小鼠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开菲尔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高脂模型组和开菲尔组饲喂高脂饲料,开菲尔组每日灌胃开菲尔发酵乳,对照... 开菲尔是一种饮用历史悠久的功能性发酵乳制品,为探讨开菲尔对小鼠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开菲尔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高脂模型组和开菲尔组饲喂高脂饲料,开菲尔组每日灌胃开菲尔发酵乳,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给予无菌蒸馏水,连续灌胃28 d。结果表明,开菲尔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总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极显著降低(P<0.01),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AI)极显著升高(P<0.01)。由此可知,开菲尔能有效降低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小鼠的血清胆固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菲尔 小鼠 胆固醇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乳酸乳球菌产γ-氨基丁酸能力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孟丹 王丽群 +3 位作者 谢国梁 刘晓艳 于纯淼 国立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77,共6页
探讨了乳酸乳球菌乳亚种HUCM 201产γ-氨基丁酸的能力,并初步评价了其安全性。以γ-氨基丁酸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乳酸乳球菌乳亚种HUCM 201菌株产γ-氨基丁酸的发酵条件,即接种量为4%、初始pH值6.5,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 探讨了乳酸乳球菌乳亚种HUCM 201产γ-氨基丁酸的能力,并初步评价了其安全性。以γ-氨基丁酸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乳酸乳球菌乳亚种HUCM 201菌株产γ-氨基丁酸的发酵条件,即接种量为4%、初始pH值6.5,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60 h,其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的质量浓度可达218.7μg/mL。通过硝基还原酶活性检测、生物胺产生能力分析、吲哚试验和溶血性试验,初步评价了菌株HUCM 201的安全性,发现其硝基还原酶阴性,吲哚试验阴性,无溶血,不能产生酪胺、组胺、尸胺和腐胺生物胺类物质,可初步认为是一株安全的益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Γ-氨基丁酸 生物胺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胚米脂质稳定化及其贮藏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丽群 国立东 +3 位作者 周野 陈凯新 郑先哲 卢淑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37-344,共8页
留胚米具有营养全面和蒸煮方便等优点,但其在保质期内表现出的脂肪酸值升高、陈化气味明显等质量问题严重限制了留胚米制品的流通和推广。留胚米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在于稻米碾磨后其表层脂质迅速发生难以控制的水解与氧化,且现有抛光、... 留胚米具有营养全面和蒸煮方便等优点,但其在保质期内表现出的脂肪酸值升高、陈化气味明显等质量问题严重限制了留胚米制品的流通和推广。留胚米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在于稻米碾磨后其表层脂质迅速发生难以控制的水解与氧化,且现有抛光、钝酶及包装等加工技术均不能使留胚米制品达到正常流通要求。为解决留胚米类产品的生产难题,本文在对稻米中脂质稳定性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加工和胁迫条件对稻米脂质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对稻米中脂质氧化与其自身抗氧化系统的协同作用进行了综合评价,旨在为进一步开展留胚米品质劣变机理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探索切实可行的留胚米安全贮藏技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胚米 贮藏 脂质劣变 抗氧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生物转化药食同源植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慧峰 朱钧溢 +1 位作者 国立东 都晓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74-481,共8页
随着人们对营养与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植物基食品尤其是药食同源类植物近年来受到极大关注,其主要活性物质包括皂苷、黄酮、多糖及挥发油等,而作为传统及现代食品发酵工业中常用发酵剂菌种的乳酸菌,属于人体肠道内固有有益微生物,具有... 随着人们对营养与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植物基食品尤其是药食同源类植物近年来受到极大关注,其主要活性物质包括皂苷、黄酮、多糖及挥发油等,而作为传统及现代食品发酵工业中常用发酵剂菌种的乳酸菌,属于人体肠道内固有有益微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转化及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因此,利用具有高安全性的乳酸菌发酵转化药食同源植物以产生更多活性物质来提高功效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生物转化作用及转化机制的角度,重点阐述了乳酸菌对药食同源植物皂苷、黄酮及多糖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作用,旨在为乳酸菌生物转化药食同源植物活性成分的相关研究及其产品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黄酮 皂苷 多糖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在中国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纯淼 廖贤 +2 位作者 于苗苗 国立东 于栋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4-240,共7页
文章主要阐述了刺五加在中国保健食品中的使用依据、应用现状,综述其保健功能相关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刺五加 保健功能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蛋清酶解前处理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晓艳 国立东 +1 位作者 孟丹 吕丹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61,70,共4页
蛋清对蛋白酶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为了以消除或减轻该抑制作用,本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法设计实验,用统计软件SAS进行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以蛋清蛋白水解度作为响应值,对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 蛋清对蛋白酶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为了以消除或减轻该抑制作用,本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法设计实验,用统计软件SAS进行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以蛋清蛋白水解度作为响应值,对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了蛋清最佳酶解前处理条件为:pH11.1、温度81.9℃、时间78.9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清蛋白 抑制作用 复合动物蛋白酶 响应面设计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L1发酵产中性蛋白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晓艳 张晓燕 +1 位作者 杨国力 国立东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8年第3期55-59,共5页
中性蛋白酶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文中以豆粕为主要氮源,探讨了枯草芽孢杆菌L1菌株发酵豆粕产中性蛋白酶的酶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枯草芽孢杆菌L1产中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即豆粕粉浓度为2.0%,葡萄糖为1.0%,... 中性蛋白酶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文中以豆粕为主要氮源,探讨了枯草芽孢杆菌L1菌株发酵豆粕产中性蛋白酶的酶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枯草芽孢杆菌L1产中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即豆粕粉浓度为2.0%,葡萄糖为1.0%,接种量为7%,发酵温度为36℃,其发酵液的中性蛋白酶活力可达68.7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豆粕 中性蛋白酶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品污染菌的基因组学研究及其在生产控制上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丽群 国立东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45,共4页
以全线乳品生产中常见的病原菌和腐败菌为研究对象,对其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同时对用于检测、定量和监测乳制品环境中存在的病原菌和腐败菌的基因组相关方法加以总结。
关键词 病原菌 腐败菌 基因组学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