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在自发性腹膜炎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喻长法 叶丽君 +2 位作者 章灵敏 段达荣 徐黔宁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4期617-618,共2页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在自发性腹膜炎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原核微生物16S rRNA基因的高度保守性,设计合成所有细菌、革兰阴性菌(G^-)和革兰阳性菌(G^+)的通用引物,PCR扩增已知的病原菌,检测其特异性。用此...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在自发性腹膜炎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原核微生物16S rRNA基因的高度保守性,设计合成所有细菌、革兰阴性菌(G^-)和革兰阳性菌(G^+)的通用引物,PCR扩增已知的病原菌,检测其特异性。用此方法扩增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腹水标本,将结果与培养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用引物扩增后,已知病原菌均获得371bp产物。G菌通用引物扩增后,G^-菌均获得252bp产物,G^+菌无相应产物;G^+菌通用引物扩增后,G^+菌均获得202bp产物,G^-菌无相应产物。PCR方法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培养法(P〈9.05)。结论PCR检测细菌16SrRNA基因,具有检测速度快、敏感性高和结果准确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腹膜炎 16S RRNA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au-181、IL-1β和AD7c-NTP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黎敏 叶丽君 +2 位作者 喻长法 傅攀 薛玉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1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磷酸化Tau蛋白(P-tau-18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尿液中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在A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6例AD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磷酸化Tau蛋白(P-tau-18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尿液中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在A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6例AD患者为AD组,按照临床痴呆量表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26例,中度组29例,重度组21例。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5名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P-tau-181、IL-1β和尿液中的AD7c-NTP,比较各组P-tau-181、IL-1β和AD7c-NTP表达水平,分析P-tau-181、IL-1β和AD7c-NTP对AD的诊断效能。结果AD组P-tau-181、IL-1β和AD7c-NTP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重度组P-tau-181、IL-1β和AD7c-NTP表达量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P-tau-181、IL-1β和AD7c-NTP表达量高于轻度组(均P<0.05);P-tau-181对AD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为0.898,IL-1β的AUC为0.851,AD7c-NTP的AUC为0.847,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AD患者P-tau181、IL-1β和AD7c-NTP表达量升高,可作为AD临床诊断的检测指标,同时还能对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磷酸化TAU蛋白 白细胞介素-1Β 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黔宁 喻长法 +2 位作者 段达荣 金高明 肖小荣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防治CRBSI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ICU中心静脉留置治疗患者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对其痛原菌及耐药特点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防治CRBSI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ICU中心静脉留置治疗患者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对其痛原菌及耐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栓出19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48.22%,革兰阳性球菌占40.61%,真菌占11.17%。药敏结果显示,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普遍较高;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低的有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未检出耐亚胺培南菌株;对阳性球菌耐药率低的有利福平和呋喃妥因,未检出耐替加环素、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菌株。结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较易引起血流感染,引起血流感染病原菌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且耐药性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病原菌 分布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TD-二聚体和IL-6在评估脓毒血症病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虹 喻长法 段达荣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脓毒血症的诊断及疗效观察的临床价值。方法以68例脓毒血症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PCT,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和酶联免疫双抗...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脓毒血症的诊断及疗效观察的临床价值。方法以68例脓毒血症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PCT,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和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清IL-6,并将各纽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脓毒血症组治疗前PCT、D.二聚体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其恢复期水平(P〈001),恢复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死亡组三个指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三个指标联合检测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6%、96.7%、98.5%和90.6%。结论PCT、D-二聚体和IL-6能够用于脓毒症的早期判断及预警,并可用来判断病情。联合检测可提高灵敏性和特异性,减少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降钙素原 D-二聚体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64指数T细胞亚群与PCT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虹 蔡莎莎 +2 位作者 喻长法 肖小荣 赵兵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5期939-941,共3页
目的评估CD64指数、T细胞亚群和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8月78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健康者34例为对照。入院第1、7天检测cD64指数、TN胞亚群和PCT水平,24h内完成急性生理与... 目的评估CD64指数、T细胞亚群和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8月78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健康者34例为对照。入院第1、7天检测cD64指数、TN胞亚群和PCT水平,24h内完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评分)。结果脓毒症组CD64指数、PCT、APACHE Ⅱ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3+TN胞和CD4+T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64指教、PCT、CD3+T细胞、CD4+T细胞与APACHE Ⅱ评分呈显著相关性(P〈0.05)。PCT诊断脓毒症的灵敏度93.59%.CD64指数诊断脓毒症的特异度88.24%。治疗7d后,预后好转组CD64指数和PCT明显降低(P〈0.05),CD3+T细胞和CD4+T细胞明显升高(P〈0.05),同时恶化组CD64指数和PCT明显升高(P〈0.05),CD3+TN胞和CD4+T细胞明显降低(P〈0.05)。结论CD64指数、T细胞亚群和PCT在脓毒症患者的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CD64指数 T细胞亚群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蔡莎莎 喻长法 +2 位作者 闫李侠 段达荣 蒋亚萍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1期2105-2107,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腹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并提供用药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137例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腹水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共分离出13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2.0%,革兰... 目的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腹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并提供用药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137例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腹水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共分离出13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2.0%,革兰阳性菌35.8%,真菌2.2%。共发现产EsBLs大肠埃希菌28株(60.9%),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6株(31.6%)。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比较敏感,所有革兰阳性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革兰阴性菌是SBP患者最常见病原菌,并对抗生素高度耐药。因此应该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和产ESBLs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耐药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淀粉样蛋白A 16SrRNA在自发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邹金艳 蔡莎莎 +3 位作者 叶丽君 喻长法 段达荣 蒋亚萍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7期1255-1256,1259,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16SrRNA在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肝硬化腹水患者121例,包括52例SBP患者(观察组)和69例非SBP患者(对照组),在使用抗生素前检测患者血清PCT、SAA水平和腹水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16SrRNA在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肝硬化腹水患者121例,包括52例SBP患者(观察组)和69例非SBP患者(对照组),在使用抗生素前检测患者血清PCT、SAA水平和腹水16SrRNA基因序列。结果SBP组血清PCT、SAA水平和16SrRN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CT诊断SBP的敏感性90.38%,特异性82.61%;SAA诊断SBP的敏感性为88.46%,特异性为79.71%;16SrRNA诊断SBP的敏感性82.69%,特异性98.55%。PCT的ROC曲线下面积0.888(95%C10.821-0.955),SAA的ROC曲线下面积0.868(95%C10.796-0.939),16SrRNA的ROC曲线下面积0.906(95%C10.842-0.970)。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CT、SAA和腹水16SrRNA可以为SBP患者提供一个满意的早期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腹膜炎 降钙素原 淀粉样蛋白A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8
作者 徐黔宁 闫李侠 +1 位作者 喻长法 金高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6期1015-1016,共2页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情况及耐药性分析。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发生的258例院内感染患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58例院内感染患者中分离出感染病原菌52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最多为307株,...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情况及耐药性分析。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发生的258例院内感染患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58例院内感染患者中分离出感染病原菌52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最多为307株,占58.37%,革兰阳性球菌198株,占37.64%,真菌21株,占3.99%。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为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呈现多重耐药趋势。提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微生物学检查,依据药敏结果,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使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内感染 病原菌 分布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