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日地L1点近地小行星天基观测系统的天地协同观测效能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冯思亮
喻志桐
+6 位作者
胡馨然
田坤黉
李彬
杜菲
宋政吉
尚海滨
刘志敏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8-386,共9页
小行星天基监测预警是未来行星的防御重要发展方向。开展天地协同观测可充分发挥天基、地基望远镜优势,提高系统整体的小行星天基监测预警观测效能。构建了近地小行星观测模型,分析设计了日地L1点轨道的天基观测系统方案并提出了效能评...
小行星天基监测预警是未来行星的防御重要发展方向。开展天地协同观测可充分发挥天基、地基望远镜优势,提高系统整体的小行星天基监测预警观测效能。构建了近地小行星观测模型,分析设计了日地L1点轨道的天基观测系统方案并提出了效能评估方法,基于危地小行星数据库仿真了日地L1点轨道观测系统的协同观测效能,计算分析了相关预警效能并提出了区域和时域分工协同观测的设计构想,对未来不同天基观测系统效能评估和天地协同观测研究具有参考意义。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阈值为5的条件下,日地L1点红外、可见光系统在1年时间可对库中危地小行星编目完备率达到49.4%和38.2%,均能较好开展监测;加入地基观测站开展协同观测后,对应的系统编目完备率可分别达到58.9%和50.6%,是协同前的1.19倍和1.35倍,说明协同观测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观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小行星
日地L1点
天基观测系统
天地协同
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日地L1点近地小行星天基观测系统的天地协同观测效能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冯思亮
喻志桐
胡馨然
田坤黉
李彬
杜菲
宋政吉
尚海滨
刘志敏
机构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出处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8-386,共9页
基金
空间碎片与近地小行星防御科研项目(KJSP2020020102)。
文摘
小行星天基监测预警是未来行星的防御重要发展方向。开展天地协同观测可充分发挥天基、地基望远镜优势,提高系统整体的小行星天基监测预警观测效能。构建了近地小行星观测模型,分析设计了日地L1点轨道的天基观测系统方案并提出了效能评估方法,基于危地小行星数据库仿真了日地L1点轨道观测系统的协同观测效能,计算分析了相关预警效能并提出了区域和时域分工协同观测的设计构想,对未来不同天基观测系统效能评估和天地协同观测研究具有参考意义。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阈值为5的条件下,日地L1点红外、可见光系统在1年时间可对库中危地小行星编目完备率达到49.4%和38.2%,均能较好开展监测;加入地基观测站开展协同观测后,对应的系统编目完备率可分别达到58.9%和50.6%,是协同前的1.19倍和1.35倍,说明协同观测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观测效能。
关键词
近地小行星
日地L1点
天基观测系统
天地协同
效能评估
Keywords
near-Earth asteroid
Sun-Earth L1 point
space-based observation system
collaborative space-and groundbased observations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分类号
P185.7 [天文地球—天文学]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日地L1点近地小行星天基观测系统的天地协同观测效能分析
冯思亮
喻志桐
胡馨然
田坤黉
李彬
杜菲
宋政吉
尚海滨
刘志敏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