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盟“和平、自由和中立区”战略构想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喻常森 方倩华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29-35,共7页
为了维护东南亚地区各国的主权和独立,避免外部大国的威胁和干涉,东盟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了“和平、自由和中立区”战略构想。80年代,由于发生了越南入侵柬埔寨事件,使东盟中立区构想遭遇极大挫折。冷战结束以后,地区安全结构发生... 为了维护东南亚地区各国的主权和独立,避免外部大国的威胁和干涉,东盟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了“和平、自由和中立区”战略构想。80年代,由于发生了越南入侵柬埔寨事件,使东盟中立区构想遭遇极大挫折。冷战结束以后,地区安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正在形成,东盟及时调整其安全战略,组建了“东盟地区论坛”,实现了由“中立”到“中心”的历史性转变。本文主要就东盟中立区战略构想的宗旨和主要原则、发展演变历程和外部大国的反应等方面做较为全面的探讨。指出,东盟安全战略的基本思路是,在大国均势格局下实现地区安全事务的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 和平、自由和中立区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政府组织与东南亚国家政治发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喻常森 《南洋问题研究》 2003年第3期32-39,共8页
非政府组织在东南亚国家社会政治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已经渗透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许多方面。本文在简单回顾东南亚各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各国对待非政府组织的态度和政策,及其形成这些政策... 非政府组织在东南亚国家社会政治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已经渗透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许多方面。本文在简单回顾东南亚各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各国对待非政府组织的态度和政策,及其形成这些政策的原因。随着东南亚国家政治的转型,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政策也处于进一步的调整之中,其基本趋势是,相互包容,相互促进,共谋国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东南亚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中国-日本-东盟战略互动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喻常森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9年第2期10-16,23,共8页
中国、日本与东盟是目前东亚地区权力结构中的三大主导力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决定着东亚国际关系格局的基本走向。本文主要借鉴国际政治研究中的三角关系分析方法,分析当前中国-日本-东盟三角关系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东盟 三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者不惑,强者必趋——简评《国际政治中“弱者”的逻辑——东盟与亚太地区大国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喻常森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1年第2期97-98,共2页
近年来,随着东盟在亚太地区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强,学术界对东盟以及东盟对外关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作为国际政治研究中的两大主要流派——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围绕地区一体化以及国际关系中的一系列核... 近年来,随着东盟在亚太地区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强,学术界对东盟以及东盟对外关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作为国际政治研究中的两大主要流派——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围绕地区一体化以及国际关系中的一系列核心命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现实主义被划归为物质主义和个体主义范畴,而建构主义则被划分到整体主义和理念主义范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政治研究 亚太地区 东盟 大国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 智者 逻辑 弱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地区合作与国际新秩序的建构 被引量:1
5
作者 喻常森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2-86,共5页
文章从冷战结束以后亚太地区经济与安全合作的理论与实践出发,分析地区合作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的影响。指出,亚太地区合作不仅极大地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且有力推动了国际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成员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关键词 APEC 东盟地区论坛 亚太地区合作 国际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关系正常化后东盟国家对华外交战略的调整 被引量:1
6
作者 喻常森 王妃燕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6,共5页
20世纪70年代初,冷战以来形成的中美紧张关系出现缓和并走向正常化,使两极对立的冷战格局开始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随着这一国际环境的改变,东盟国家过去采取的“亲美(西)反共(华)”的外交战略发生动摇。东盟国家开始重新制订对华政策... 20世纪70年代初,冷战以来形成的中美紧张关系出现缓和并走向正常化,使两极对立的冷战格局开始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随着这一国际环境的改变,东盟国家过去采取的“亲美(西)反共(华)”的外交战略发生动摇。东盟国家开始重新制订对华政策,力图构建“新小国外交”的战略。文章以美国的盟国——泰国、英国的盟国——马来西亚和走“独立外交”道路的印度尼西亚为例,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东盟国家所造成的冲击及其各自相应做出的对华外交战略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东盟国家 对华外交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知识界对中国崛起的认知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云 喻常森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29,80,共5页
冷战结束后,中日关系几经起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双方认知差异或者政策误读所致。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日关系发生了一些结构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随着中国的强势崛起,日本的实力相对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必须重新调整思维,深入了解和... 冷战结束后,中日关系几经起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双方认知差异或者政策误读所致。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日关系发生了一些结构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随着中国的强势崛起,日本的实力相对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必须重新调整思维,深入了解和倾听彼此的关切。只有这样,中日关系才能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据此考虑,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第一手的访谈记录,从经济与军事、中美日三边关系和东亚区域合作等多个关键视角,展示和分析当前日本知识界对中国崛起的观点论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 日本知识界 认知 中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东盟高度一体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白续辉 喻常森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44-51,97,共9页
《东盟宪章》的顺利签署表明,东盟各国正在努力改变东盟的松散状态,试图将其建设成为更有凝聚力的地区实体。本文在考察中国的东南亚地区利益结构后认为,一个在经济上实现了内部高度整合,但在政治上仍旧保持内部多元决策机制的东盟较为... 《东盟宪章》的顺利签署表明,东盟各国正在努力改变东盟的松散状态,试图将其建设成为更有凝聚力的地区实体。本文在考察中国的东南亚地区利益结构后认为,一个在经济上实现了内部高度整合,但在政治上仍旧保持内部多元决策机制的东盟较为符合中国的利益。即一个经济上强大但政治上较弱、经济上联系紧密但政治上相对松散的东盟对地区格局的冲击会相对较小。因此,对东盟当前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应持欢迎态度;但对东盟未来的政治安全一体化进程,中国应保持高度关注,并提早与东盟进行良性互动,以维护彼此的合理利益和地区稳定,防止出现某些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 一体化 中国 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与马来西亚关于沙巴的主权纠纷 被引量:5
9
作者 郭剑 喻常森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29-37,共9页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关于沙巴的主权纠纷由来已久,是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事件。通过分析本文认为,1878年英国和苏禄缔结条约的翻译问题是引起沙巴主权纠纷的主要原因。此外,100多年的时间里领土变化带来的权利继承关系混乱,是沙巴主权...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关于沙巴的主权纠纷由来已久,是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事件。通过分析本文认为,1878年英国和苏禄缔结条约的翻译问题是引起沙巴主权纠纷的主要原因。此外,100多年的时间里领土变化带来的权利继承关系混乱,是沙巴主权纠纷另一个主要原因。特别是主权纠纷和政治、经济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沙巴问题更加难以彻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 马来西亚 沙巴 主权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知识界对中国崛起的认知
10
作者 张云 喻常森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9-250,共2页
张云、喻常森撰文《日本知识界对中国崛起的认知》指出,作为亚洲最早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日本在过去的100多年时问里始终在实力上强于中国,而在近20年特别是最近10年时间里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出现了中日同强的局面,这在中日关系... 张云、喻常森撰文《日本知识界对中国崛起的认知》指出,作为亚洲最早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日本在过去的100多年时问里始终在实力上强于中国,而在近20年特别是最近10年时间里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出现了中日同强的局面,这在中日关系史上尚属首次。这种巨大的结构性变化,再加上中日地理相近,双方关系跌宕起伏等使得日本对于中国崛起的感受比其他国家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 知识界 日本 认知 工业国家 中日关系史 结构性变化 双方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