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节水高产冬小麦育种技术研究
1
作者
黎天骥
白小娟
+2 位作者
雷红
萍
苏月琴
喇晓萍
《河北农机》
2025年第3期91-93,共3页
本文对节水高产冬小麦育种的生长环境、育种原理和具体措施进行了研究。生长环境如气候特点、水资源状况以及农业用水需求,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育种原理主要包括优化叶片构造、提高根系吸收能力和改善抗旱性能,以提高冬小...
本文对节水高产冬小麦育种的生长环境、育种原理和具体措施进行了研究。生长环境如气候特点、水资源状况以及农业用水需求,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育种原理主要包括优化叶片构造、提高根系吸收能力和改善抗旱性能,以提高冬小麦的生产能力。具体措施涉及土壤选择整理、播种时机、施肥和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方法。结果表明,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可以在保持产量的同时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从而实现冬小麦的节水高产。结合病害、虫害和杂草的综合防治,为冬小麦育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高产
冬小麦
育种技术
土壤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归不同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喇晓萍
苏月琴
韩志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7期77-77,81,共2页
为了筛选出当归高效种植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当归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归双沟垄栽各物候期和生育期适中,早薹率中等,各项农艺性状最佳,产量、特等归和一等归比例最高,建议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当归
种植模式
生育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液态地膜的发展历程及应用情况简述
3
作者
喇晓萍
曾有韬
+3 位作者
魏添梅
覃志春
苏月琴
房涛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9期90-92,共3页
简述了液态地膜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液态地膜
发展历程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筋小麦新品种——临麦39号
被引量:
1
4
作者
魏添梅
雷红
萍
+3 位作者
喇晓萍
房涛
白小娟
黎天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临麦39号是2007年甘肃省临夏州农科院以临麦33号为母本、98211为父本选育出的春小麦新品种,2022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220006。1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性,全生育期106 d,比对照陇春23号晚熟2 d。幼苗直立...
临麦39号是2007年甘肃省临夏州农科院以临麦33号为母本、98211为父本选育出的春小麦新品种,2022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220006。1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性,全生育期106 d,比对照陇春23号晚熟2 d。幼苗直立叶色深绿。株高98 cm,旗叶上举,株型较紧凑,抗倒性好,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呈卵圆形,饱满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筋小麦
临夏州
春性
特征特性
抗倒性
春小麦新品种
旗叶
饱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铃薯种植技术分析与推广发展探索
被引量:
7
5
作者
徐国平
喇晓萍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2期149-149,共1页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饮食也具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食品具有绿色、无公害的特点。就马铃薯种植技术分析与推广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
马铃薯
种植技术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夏州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现状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
2
6
作者
魏添梅
李永平
+2 位作者
苏月琴
喇晓萍
曾有韬
《中国种业》
2018年第2期22-25,共4页
通过考察甘肃省临夏州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的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综合评价优质专用小麦市场前景和需求,借鉴和参考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临夏州优质专用小麦产...
通过考察甘肃省临夏州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的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综合评价优质专用小麦市场前景和需求,借鉴和参考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临夏州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夏州
优质专用小麦
产业化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夏州春小麦品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
2
7
作者
覃志春
魏添梅
+4 位作者
李永平
谭璀榕
雷红
萍
喇晓萍
曾有韬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10期11-13,共3页
以临麦33号为对照,在临夏县对12个春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增产差异达显著水平以上的有3个品系,分别为06-66-12、08-007、06-43,平均折合产量5 180~5 480 kg/hm2,增幅为16.93%~23.70%。3个品系综合性状好,落黄正常...
以临麦33号为对照,在临夏县对12个春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增产差异达显著水平以上的有3个品系,分别为06-66-12、08-007、06-43,平均折合产量5 180~5 480 kg/hm2,增幅为16.93%~23.70%。3个品系综合性状好,落黄正常,抗逆性较强、适宜当地种植。品系06-111-10、99106-2、03-66-12、99209-18-3和97114表现较好,其余品系表现一般,有待继续试验或进一步改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品比试验
临夏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7号
8
作者
魏添梅
李永平
+2 位作者
苏月琴
雷红
萍
喇晓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64-1264,共1页
临麦37号(原品系代号06-066-12)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农作物育种所以辽春6号为母本,以临麦3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南繁北育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201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90003。
关键词
春小麦新品种
农作物育种
农业科学院
临夏回族自治州
南繁北育
优质高产
临麦32
审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9个春小麦品系鉴定结果初报
被引量:
1
9
作者
苏月琴
喇晓萍
+2 位作者
魏添梅
李永平
雷红
萍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年第11期7-9,共3页
以临麦33号为对照,对39个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鉴定试验。结果有24个品系比对照临麦33号增产,其中增产前10位的品系分别是03-066-3、08-012-18、12-002-14、10-044-11、10-031-21、10-019-6、0416-9、12-033-18、02-06-17-12、12-063-17、...
以临麦33号为对照,对39个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鉴定试验。结果有24个品系比对照临麦33号增产,其中增产前10位的品系分别是03-066-3、08-012-18、12-002-14、10-044-11、10-031-21、10-019-6、0416-9、12-033-18、02-06-17-12、12-063-17、08-011-12、03-01-10,折合产量分别是4 950.23 kg/hm^2、4 500.23 kg/hm^2、4 375.2 kg/hm^2、4 000.2 kg/hm^2、3 825.23 kg/hm^2、3 750.23 kg/hm^2、3 750.23 kg/hm^2、3 700.2 kg/hm^2、3 625.2 kg/hm^2、3 575.18 kg/hm^2、3 575.18 kg/hm^2、3 500.18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88.57%、63.63%、59.09%、52.38%、45.71%、36.36%、42.86%、40.95%、38.09%、36.19%、36.19%、33.33%,这些品种(系)增产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品系
鉴定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8号
10
作者
魏添梅
李永平
+2 位作者
苏月琴
喇晓萍
雷红
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1-911,共1页
临麦38号(原代号06-43)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6年以贵农22号为母本、9726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200004。1特征特性临麦38号...
临麦38号(原代号06-43)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6年以贵农22号为母本、9726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200004。1特征特性临麦38号春性,全生育期106d,比对照陇春23号晚熟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新品种
农业科学院
春性
特征特性
临夏回族自治州
高产优质
全生育期
粮食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弱筋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5号
11
作者
李永平
谭璀榕
+2 位作者
王兰芳
喇晓萍
苏月琴
《中国种业》
2014年第3期82-83,共2页
小麦是甘肃省西南部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临夏地区常年播种面积在4.0万hm2以上,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加之生产上应用的优质、抗病、丰产的新品种较少,品种单一,导致小麦种植效益较低,严重制约了...
小麦是甘肃省西南部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临夏地区常年播种面积在4.0万hm2以上,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加之生产上应用的优质、抗病、丰产的新品种较少,品种单一,导致小麦种植效益较低,严重制约了小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继续加强中早熟、抗病品种的选育研究,培育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成为小麦生产的迫切需要和育种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也是该区实现大面积可持续增产,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临夏州农业科学院坚持以“优质、丰产、抗病”为春小麦育种目标,通过南繁北育,提高选择效率,加快育种进程,选育出适宜临夏地区种植的优质弱筋、抗病、丰产、广适、落黄好的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5号(原代号98248),为该区优质专用型小麦的发展提供了品种保障,并于201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13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优质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抗病品种
农业产业结构
播种面积
临夏地区
种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8个春小麦新品系鉴定结果初报
12
作者
曾有韬
喇晓萍
+3 位作者
魏添梅
谭璀榕
李永平
雷红
萍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8期43-48,共6页
以临麦33号为对照,对58个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鉴定试验。结果有32个品系比对照临麦33号增产,其中07-04-10、06-118-18、97元10-2矮选、06-111-5、08-053-12、08-010-18、06-075-12、03-24-18、08-009-8、08-099-2、05-53-25、04-39-17、0...
以临麦33号为对照,对58个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鉴定试验。结果有32个品系比对照临麦33号增产,其中07-04-10、06-118-18、97元10-2矮选、06-111-5、08-053-12、08-010-18、06-075-12、03-24-18、08-009-8、08-099-2、05-53-25、04-39-17、08-59-8平均折合产量为5 950~6 650 kg/hm2,比对照增产15.09%~73.61%,居前10位,且均抗倒伏、较抗病、综合性状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品系鉴定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节水高产冬小麦育种技术研究
1
作者
黎天骥
白小娟
雷红
萍
苏月琴
喇晓萍
机构
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出处
《河北农机》
2025年第3期91-93,共3页
文摘
本文对节水高产冬小麦育种的生长环境、育种原理和具体措施进行了研究。生长环境如气候特点、水资源状况以及农业用水需求,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育种原理主要包括优化叶片构造、提高根系吸收能力和改善抗旱性能,以提高冬小麦的生产能力。具体措施涉及土壤选择整理、播种时机、施肥和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方法。结果表明,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可以在保持产量的同时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从而实现冬小麦的节水高产。结合病害、虫害和杂草的综合防治,为冬小麦育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关键词
节水高产
冬小麦
育种技术
土壤选择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归不同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喇晓萍
苏月琴
韩志强
机构
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7期77-77,81,共2页
文摘
为了筛选出当归高效种植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当归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归双沟垄栽各物候期和生育期适中,早薹率中等,各项农艺性状最佳,产量、特等归和一等归比例最高,建议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当归
种植模式
生育性状
产量
分类号
S567.2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液态地膜的发展历程及应用情况简述
3
作者
喇晓萍
曾有韬
魏添梅
覃志春
苏月琴
房涛
机构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9期90-92,共3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支撑项目(1304NKCN125)
临夏州科技项目(2011-N-Y-01)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简述了液态地膜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液态地膜
发展历程
应用现状
分类号
S15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筋小麦新品种——临麦39号
被引量:
1
4
作者
魏添梅
雷红
萍
喇晓萍
房涛
白小娟
黎天骥
机构
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1CX6NN244)。
文摘
临麦39号是2007年甘肃省临夏州农科院以临麦33号为母本、98211为父本选育出的春小麦新品种,2022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220006。1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性,全生育期106 d,比对照陇春23号晚熟2 d。幼苗直立叶色深绿。株高98 cm,旗叶上举,株型较紧凑,抗倒性好,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呈卵圆形,饱满度较好。
关键词
中筋小麦
临夏州
春性
特征特性
抗倒性
春小麦新品种
旗叶
饱满度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铃薯种植技术分析与推广发展探索
被引量:
7
5
作者
徐国平
喇晓萍
机构
临夏州农业科学院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2期149-149,共1页
文摘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饮食也具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食品具有绿色、无公害的特点。就马铃薯种植技术分析与推广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
马铃薯
种植技术
推广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夏州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现状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
2
6
作者
魏添梅
李永平
苏月琴
喇晓萍
曾有韬
机构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出处
《中国种业》
2018年第2期22-25,共4页
基金
甘肃省重大专项项目(17ZD2NA016)
临夏州科技项目(2015-N-5-003)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通过考察甘肃省临夏州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的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综合评价优质专用小麦市场前景和需求,借鉴和参考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临夏州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策略。
关键词
临夏州
优质专用小麦
产业化
对策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夏州春小麦品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
2
7
作者
覃志春
魏添梅
李永平
谭璀榕
雷红
萍
喇晓萍
曾有韬
机构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10期11-13,共3页
基金
甘肃省重大专项(1203NKDF018)
甘肃省科技支撑项目(1304NKCN125)
临夏州科技项目(2011-N-Y-01)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以临麦33号为对照,在临夏县对12个春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增产差异达显著水平以上的有3个品系,分别为06-66-12、08-007、06-43,平均折合产量5 180~5 480 kg/hm2,增幅为16.93%~23.70%。3个品系综合性状好,落黄正常,抗逆性较强、适宜当地种植。品系06-111-10、99106-2、03-66-12、99209-18-3和97114表现较好,其余品系表现一般,有待继续试验或进一步改良利用。
关键词
春小麦
品比试验
临夏县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7号
8
作者
魏添梅
李永平
苏月琴
雷红
萍
喇晓萍
机构
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64-1264,共1页
基金
甘肃省重大专项(17ZD2NA016)
甘肃省小麦产业体系专项(GARS-01-04)
文摘
临麦37号(原品系代号06-066-12)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农作物育种所以辽春6号为母本,以临麦3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南繁北育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201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90003。
关键词
春小麦新品种
农作物育种
农业科学院
临夏回族自治州
南繁北育
优质高产
临麦32
审定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9个春小麦品系鉴定结果初报
被引量:
1
9
作者
苏月琴
喇晓萍
魏添梅
李永平
雷红
萍
机构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年第11期7-9,共3页
基金
甘肃省重大专项项目(17ZD2NA016)
临夏州科技项目(2015-N-5-003)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以临麦33号为对照,对39个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鉴定试验。结果有24个品系比对照临麦33号增产,其中增产前10位的品系分别是03-066-3、08-012-18、12-002-14、10-044-11、10-031-21、10-019-6、0416-9、12-033-18、02-06-17-12、12-063-17、08-011-12、03-01-10,折合产量分别是4 950.23 kg/hm^2、4 500.23 kg/hm^2、4 375.2 kg/hm^2、4 000.2 kg/hm^2、3 825.23 kg/hm^2、3 750.23 kg/hm^2、3 750.23 kg/hm^2、3 700.2 kg/hm^2、3 625.2 kg/hm^2、3 575.18 kg/hm^2、3 575.18 kg/hm^2、3 500.18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88.57%、63.63%、59.09%、52.38%、45.71%、36.36%、42.86%、40.95%、38.09%、36.19%、36.19%、33.33%,这些品种(系)增产差异显著。
关键词
春小麦
品系
鉴定
试验
分类号
S512.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8号
10
作者
魏添梅
李永平
苏月琴
喇晓萍
雷红
萍
机构
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1-911,共1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1CX6NN244)。
文摘
临麦38号(原代号06-43)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6年以贵农22号为母本、9726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200004。1特征特性临麦38号春性,全生育期106d,比对照陇春23号晚熟2d。
关键词
春小麦新品种
农业科学院
春性
特征特性
临夏回族自治州
高产优质
全生育期
粮食作物
分类号
S512.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弱筋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5号
11
作者
李永平
谭璀榕
王兰芳
喇晓萍
苏月琴
机构
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院
出处
《中国种业》
2014年第3期82-83,共2页
基金
甘肃省重大专项(1203NKDF018)
甘肃省农牧厅科技创新(GNCX-2011-30)
临夏州科技项目(2011-N-Y-01)
文摘
小麦是甘肃省西南部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临夏地区常年播种面积在4.0万hm2以上,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加之生产上应用的优质、抗病、丰产的新品种较少,品种单一,导致小麦种植效益较低,严重制约了小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继续加强中早熟、抗病品种的选育研究,培育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成为小麦生产的迫切需要和育种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也是该区实现大面积可持续增产,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临夏州农业科学院坚持以“优质、丰产、抗病”为春小麦育种目标,通过南繁北育,提高选择效率,加快育种进程,选育出适宜临夏地区种植的优质弱筋、抗病、丰产、广适、落黄好的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5号(原代号98248),为该区优质专用型小麦的发展提供了品种保障,并于201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13003。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优质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抗病品种
农业产业结构
播种面积
临夏地区
种植面积
分类号
S512.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8个春小麦新品系鉴定结果初报
12
作者
曾有韬
喇晓萍
魏添梅
谭璀榕
李永平
雷红
萍
机构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8期43-48,共6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支撑项目(1304NKCN125)
临夏州科技项目(2011-N-Y-01)部分内容
文摘
以临麦33号为对照,对58个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鉴定试验。结果有32个品系比对照临麦33号增产,其中07-04-10、06-118-18、97元10-2矮选、06-111-5、08-053-12、08-010-18、06-075-12、03-24-18、08-009-8、08-099-2、05-53-25、04-39-17、08-59-8平均折合产量为5 950~6 650 kg/hm2,比对照增产15.09%~73.61%,居前10位,且均抗倒伏、较抗病、综合性状好。
关键词
春小麦
品系鉴定
产量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节水高产冬小麦育种技术研究
黎天骥
白小娟
雷红
萍
苏月琴
喇晓萍
《河北农机》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当归不同种植模式研究
喇晓萍
苏月琴
韩志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液态地膜的发展历程及应用情况简述
喇晓萍
曾有韬
魏添梅
覃志春
苏月琴
房涛
《甘肃农业科技》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筋小麦新品种——临麦39号
魏添梅
雷红
萍
喇晓萍
房涛
白小娟
黎天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马铃薯种植技术分析与推广发展探索
徐国平
喇晓萍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临夏州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现状与发展策略
魏添梅
李永平
苏月琴
喇晓萍
曾有韬
《中国种业》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临夏州春小麦品比试验初报
覃志春
魏添梅
李永平
谭璀榕
雷红
萍
喇晓萍
曾有韬
《甘肃农业科技》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7号
魏添梅
李永平
苏月琴
雷红
萍
喇晓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39个春小麦品系鉴定结果初报
苏月琴
喇晓萍
魏添梅
李永平
雷红
萍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8号
魏添梅
李永平
苏月琴
喇晓萍
雷红
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优质弱筋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5号
李永平
谭璀榕
王兰芳
喇晓萍
苏月琴
《中国种业》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58个春小麦新品系鉴定结果初报
曾有韬
喇晓萍
魏添梅
谭璀榕
李永平
雷红
萍
《甘肃农业科技》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