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33个白杨派无性系综合评价和选择
被引量:
2
1
作者
田书勇
张锋
+8 位作者
商玉冰
乔艳辉
仲伟国
韩友吉
李双云
任飞
李善文
董玉峰
庄若楠
《山东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47-53,共7页
对白杨派无性系进行造林试验,通过多性状综合评价选育出优良无性系。以白杨派的33个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田间试验,测定5年生试验林内各个无性系的胸径、树高、材积、树干通直度等性状,对数据进行遗传变异分...
对白杨派无性系进行造林试验,通过多性状综合评价选育出优良无性系。以白杨派的33个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田间试验,测定5年生试验林内各个无性系的胸径、树高、材积、树干通直度等性状,对数据进行遗传变异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等,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无性系。结果显示,无性系的各个性状存在广泛变异,胸径、树高、材积、树干通直度的变幅分别为7.0~13.6 cm、8.1~13.5 m、0.0111~0.0846 m^(3)、0个~1.6个,变异系数分别是16.5%、11.7%、37.9%、87.0%,重复力分别为0.676、0.645、0.743和0.722,无性系间存在的变异主要受遗传控制。通过多重比较和主成分分析选出5个优良无性系:8、02-8-21、220、15和1316,具有速生、干直等优良特性,材积分别超过对照窄冠白杨3号141.6%、120.9%、109.5%、108.1%、105.8%,分别超过对照LM50杨81.9%、66.2%、57.7%、56.6%、54.9%,遗传增益分别是60.9%、49.2%、42.8%、42.0%、40.7%。无性系02-8-21、220、15和1316均为雄株,无性系8号为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派
无性系
综合评价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snHB13与PsnHB15在小黑杨中的遗传转化与功能分析
2
作者
郑占敏
商玉冰
+3 位作者
周广波
肖迪
刘轶
由香玲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0-350,共11页
PsnHB13与PsnHB15为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周期蛋白PsnCycD1;1过表达株系转录组差异基因。为探究PsnHB13与PsnHB15基因功能,使用InterPro工具对PsnHB13与PsnHB15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对PsnHB13和PsnHB15...
PsnHB13与PsnHB15为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周期蛋白PsnCycD1;1过表达株系转录组差异基因。为探究PsnHB13与PsnHB15基因功能,使用InterPro工具对PsnHB13与PsnHB15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对PsnHB13和PsnHB15蛋白质关联网络分析,酵母双杂交验证互作蛋白,统计转基因植株叶片长宽比、叶片和茎部干质量与鲜质量比值,并对PsnHB13过表达小黑杨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PsnHB13与PsnHB15分属于2个不同亚家族,PsnHB13主要包含HDZipⅠ结构域,PsnHB15主要包含HDZipⅢ结构域。PsnHB13和PsnHB15蛋白质关联网络分析,均筛选到10条互作蛋白,且PsnHB15对家族蛋白具有较高的互作概率。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PsnHB15与PsnHB13互作,PsnHB13与PsnCycD1;1互作。PsnHB13与PsnHB15过表达小黑杨株系在幼苗初期叶片长宽比均明显增加。PsnHB13过表达株系茎部干质量与鲜质量比值显著增加(P<0.05)。PsnHB13过表达小黑杨转录组分析显示,差异基因GO富集主要集中在对化学物质的反应、对有机物的反应、调节RNA代谢过程等方面。KEGG富集在转录因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细胞色素P450等通路。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MADS-box、MYBP、ERF1、GH3、SAUR等家族。PsnHB13与PsnHB15在小黑杨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是探究植物的生长规律、揭示细胞周期与生长调节之间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nHB13
PsnHB15
小黑杨
生物信息学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素形态与温度对鲁西沙区林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庆海
陶宝先
+4 位作者
商玉冰
占敏
李合印
李甘霖
李艳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4-423,共10页
为探讨氮素形态与温度对土壤有机碳(SOC)矿化的交互作用,本研究以鲁西黄河故道沙区黑杨(Populus nigra)人工林为例,采用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不同氮素形态(硝态氮、铵态氮)及不同温度(10、20、30℃)对SOC矿化的单独及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
为探讨氮素形态与温度对土壤有机碳(SOC)矿化的交互作用,本研究以鲁西黄河故道沙区黑杨(Populus nigra)人工林为例,采用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不同氮素形态(硝态氮、铵态氮)及不同温度(10、20、30℃)对SOC矿化的单独及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0℃时铵态氮的输入使SOC累积矿化量比对照(不输入氮)增加11.8%~21.3%,表明该区域SOC矿化受铵态氮限制;随温度升至20℃和30℃,铵态氮输入对SOC矿化的影响转为抑制作用。硝态氮输入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抑制SOC矿化;培养结束时,硝态氮输入处理的SOC累积矿化量比对照降低4.1%~11.5%(10℃)、9.1%~29.3%(20℃)和8.6%~23.7%(30℃)。增温促进SOC矿化。增温和两类氮输入对SOC矿化的交互作用均为负效应,两因素对SOC矿化交互作用的实测值比理论值降低7.9%~21.9%(硝态氮)、16.1%~23.6%(铵态氮),因为两类氮输入有降低SOC矿化温度敏感性的趋势。研究表明,硝态氮、铵态氮对SOC矿化的影响存在差异,增温、氮输入对SOC矿化的交互作用显著小于两因素单独作用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
温度
有机碳矿化
负效应
森林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3个白杨派无性系综合评价和选择
被引量:
2
1
作者
田书勇
张锋
商玉冰
乔艳辉
仲伟国
韩友吉
李双云
任飞
李善文
董玉峰
庄若楠
机构
冠县国有毛白杨林场
莘县国有林场管理服务中心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山东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47-53,共7页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SFGC0205)。
文摘
对白杨派无性系进行造林试验,通过多性状综合评价选育出优良无性系。以白杨派的33个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田间试验,测定5年生试验林内各个无性系的胸径、树高、材积、树干通直度等性状,对数据进行遗传变异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等,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无性系。结果显示,无性系的各个性状存在广泛变异,胸径、树高、材积、树干通直度的变幅分别为7.0~13.6 cm、8.1~13.5 m、0.0111~0.0846 m^(3)、0个~1.6个,变异系数分别是16.5%、11.7%、37.9%、87.0%,重复力分别为0.676、0.645、0.743和0.722,无性系间存在的变异主要受遗传控制。通过多重比较和主成分分析选出5个优良无性系:8、02-8-21、220、15和1316,具有速生、干直等优良特性,材积分别超过对照窄冠白杨3号141.6%、120.9%、109.5%、108.1%、105.8%,分别超过对照LM50杨81.9%、66.2%、57.7%、56.6%、54.9%,遗传增益分别是60.9%、49.2%、42.8%、42.0%、40.7%。无性系02-8-21、220、15和1316均为雄株,无性系8号为雌株。
关键词
白杨派
无性系
综合评价
选择
Keywords
Leuce
clone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election
分类号
S722.3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snHB13与PsnHB15在小黑杨中的遗传转化与功能分析
2
作者
郑占敏
商玉冰
周广波
肖迪
刘轶
由香玲
机构
莘县国有马西林场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0-350,共11页
基金
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GA21B010)。
文摘
PsnHB13与PsnHB15为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周期蛋白PsnCycD1;1过表达株系转录组差异基因。为探究PsnHB13与PsnHB15基因功能,使用InterPro工具对PsnHB13与PsnHB15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对PsnHB13和PsnHB15蛋白质关联网络分析,酵母双杂交验证互作蛋白,统计转基因植株叶片长宽比、叶片和茎部干质量与鲜质量比值,并对PsnHB13过表达小黑杨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PsnHB13与PsnHB15分属于2个不同亚家族,PsnHB13主要包含HDZipⅠ结构域,PsnHB15主要包含HDZipⅢ结构域。PsnHB13和PsnHB15蛋白质关联网络分析,均筛选到10条互作蛋白,且PsnHB15对家族蛋白具有较高的互作概率。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PsnHB15与PsnHB13互作,PsnHB13与PsnCycD1;1互作。PsnHB13与PsnHB15过表达小黑杨株系在幼苗初期叶片长宽比均明显增加。PsnHB13过表达株系茎部干质量与鲜质量比值显著增加(P<0.05)。PsnHB13过表达小黑杨转录组分析显示,差异基因GO富集主要集中在对化学物质的反应、对有机物的反应、调节RNA代谢过程等方面。KEGG富集在转录因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细胞色素P450等通路。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MADS-box、MYBP、ERF1、GH3、SAUR等家族。PsnHB13与PsnHB15在小黑杨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是探究植物的生长规律、揭示细胞周期与生长调节之间的关键基因。
关键词
PsnHB13
PsnHB15
小黑杨
生物信息学
转录组分析
Keywords
PsnHB13
PsnHB15
Populus simonii×P.nigra
bioinformatics-based analyses
transcriptome analysis
分类号
S792.1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素形态与温度对鲁西沙区林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庆海
陶宝先
商玉冰
占敏
李合印
李甘霖
李艳春
机构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农产品区域品牌基地土壤环境与污染防控聊城市重点实验室
莘县国有林场管理服务中心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4-423,共10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MD004)
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M2018X052)
+1 种基金
聊城大学实验技术研究项目(26322170123)
聊城大学基金项目(318051430)。
文摘
为探讨氮素形态与温度对土壤有机碳(SOC)矿化的交互作用,本研究以鲁西黄河故道沙区黑杨(Populus nigra)人工林为例,采用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不同氮素形态(硝态氮、铵态氮)及不同温度(10、20、30℃)对SOC矿化的单独及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0℃时铵态氮的输入使SOC累积矿化量比对照(不输入氮)增加11.8%~21.3%,表明该区域SOC矿化受铵态氮限制;随温度升至20℃和30℃,铵态氮输入对SOC矿化的影响转为抑制作用。硝态氮输入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抑制SOC矿化;培养结束时,硝态氮输入处理的SOC累积矿化量比对照降低4.1%~11.5%(10℃)、9.1%~29.3%(20℃)和8.6%~23.7%(30℃)。增温促进SOC矿化。增温和两类氮输入对SOC矿化的交互作用均为负效应,两因素对SOC矿化交互作用的实测值比理论值降低7.9%~21.9%(硝态氮)、16.1%~23.6%(铵态氮),因为两类氮输入有降低SOC矿化温度敏感性的趋势。研究表明,硝态氮、铵态氮对SOC矿化的影响存在差异,增温、氮输入对SOC矿化的交互作用显著小于两因素单独作用之和。
关键词
氮素形态
温度
有机碳矿化
负效应
森林土壤
Keywords
nitrogen form
temperature
soil organic carbon mineralization
antagonistic effect
forest soil
分类号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33个白杨派无性系综合评价和选择
田书勇
张锋
商玉冰
乔艳辉
仲伟国
韩友吉
李双云
任飞
李善文
董玉峰
庄若楠
《山东林业科技》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snHB13与PsnHB15在小黑杨中的遗传转化与功能分析
郑占敏
商玉冰
周广波
肖迪
刘轶
由香玲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氮素形态与温度对鲁西沙区林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交互作用
陈庆海
陶宝先
商玉冰
占敏
李合印
李甘霖
李艳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