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花蒿蜡油叶绿素含量及其铜钠盐制备工艺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晓蓉 唐雯熙 +2 位作者 刘继旋 李杰 李心怡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7-130,共4页
基于蜡油重要利用价值,优化蜡油叶绿素提取条件,分析蜡油叶绿素含量,设计酸化铜代、中和成盐二步法制备蜡油叶绿素铜钠工艺,并实时分析工艺效果,对蜡油叶绿素铜钠产品质量进行评价。低温(-10℃)条件下,料液比1:20—22(g:mL... 基于蜡油重要利用价值,优化蜡油叶绿素提取条件,分析蜡油叶绿素含量,设计酸化铜代、中和成盐二步法制备蜡油叶绿素铜钠工艺,并实时分析工艺效果,对蜡油叶绿素铜钠产品质量进行评价。低温(-10℃)条件下,料液比1:20—22(g:mL),以无水乙醇为溶剂萃取蜡油叶绿素为最佳萃取条件;蜡油叶绿素含量为3.0%;经酸化铜置、中和成盐二步工艺可有高效制备蜡油叶绿素铜钠,工艺产率达63.0%,产品各项重要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蜡油叶绿素含量丰富,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油 叶绿素 叶绿素铜钠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蒿青蒿酸制备及其生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定华 唐雯熙 +2 位作者 张晓蓉 李杰 刘继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57-1561,共5页
基于青蒿酸重要的药用和开发价值,采用溶剂法、吸附分离法从黄花蒿植物制备青蒿酸,采用光谱、质谱和熔点法表征青蒿酸晶体,采用HPLC法分析其生物稳定性。通过制备工艺获得纯度为96%的青蒿酸结晶,产率为61.7%。4℃、室温、60℃以及自然... 基于青蒿酸重要的药用和开发价值,采用溶剂法、吸附分离法从黄花蒿植物制备青蒿酸,采用光谱、质谱和熔点法表征青蒿酸晶体,采用HPLC法分析其生物稳定性。通过制备工艺获得纯度为96%的青蒿酸结晶,产率为61.7%。4℃、室温、60℃以及自然光照条件下保存30 d青蒿酸具有较好的生物稳定性;植物体内外青蒿酸均能稳定保存一年,含量基本不变。紫外光照条件下青蒿酸易光解,6 h后基本检测不出青蒿酸。通过制备工艺获得高纯度的青蒿酸结晶,青蒿酸对温度和自然光照较为稳定,在植物体内外均可保存一年。紫外光对青蒿酸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青蒿酸 制备工艺 生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调控双水相萃取色素蛋白复合体及其分配行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唐雯熙 张晓蓉 +1 位作者 段静 吴湘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1-667,684,共8页
为发展色素蛋白复合体分离纯化新方法,探究pH调控PEG1000/柠檬酸钾双水相系统萃取分离纯化色素蛋白复合体。优化萃取条件,光谱法研究其分配行为,检测产物纯度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调节pH9.0,相组成CPEG100019.0%/C柠檬酸... 为发展色素蛋白复合体分离纯化新方法,探究pH调控PEG1000/柠檬酸钾双水相系统萃取分离纯化色素蛋白复合体。优化萃取条件,光谱法研究其分配行为,检测产物纯度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调节pH9.0,相组成CPEG100019.0%/C柠檬酸钾20.0%,蛋白质加量3.42 mg/g,K和萃取率达到最大,分别为8.8及86.0%。响应面分析法揭示,PEG1000和柠檬酸钾质量浓度及pH对分配系数和萃取率影响显著。调节pH7.0,反萃取分配系数和反萃取率最小为0.15及86.6%。蛋白质总回收率为74.2%。pH对色素蛋白复合体分配行为具有调控作用,pH大于8.5体系,色素蛋白趋于分配上相,反之分配于下相,PEG1000/柠檬酸钾以及蛋白质加入量不影响色素蛋白复合体分配于上相。电泳表征发现,萃取(pH9.0)上相存在2个蛋白质组分,相对分子量(MW)为7.0 kD及14.0 kD。反萃取(pH7.0)使相对分子量7.0 kD蛋白质组分分配于下相,该组分为LH2β亚基,经萃取和反萃取产物生物活性稳定。pH可调控PEG1000/柠檬酸钾双水相系统萃取分离色素蛋白复合体,产物纯度高,生物活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蛋白复合体 双水相萃取系统 分离因素 萃取率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