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O_(2)/H_(2)O吸附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唐进京
鲁军辉
+1 位作者
李俊明
王随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16-2226,共11页
CO_(2)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该文实验研究了298、348K的单组分CO_(2)和298、313K的CO_(2)/H_(2)O双组分气体,在活性炭、活性氧化铝、3A、13X中的等温吸附和动态吸附特性。基于Langmuir、LRC、Toth、DA、Freundlich吸附模型...
CO_(2)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该文实验研究了298、348K的单组分CO_(2)和298、313K的CO_(2)/H_(2)O双组分气体,在活性炭、活性氧化铝、3A、13X中的等温吸附和动态吸附特性。基于Langmuir、LRC、Toth、DA、Freundlich吸附模型,对单组分CO_(2)吸附预测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CO_(2)/H_(2)O吸附过程进气水蒸气含量、流量、温度对4种吸附剂的穿透曲线和吸附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组分CO_(2)吸附量:13X>活性炭>活性氧化铝>3A,CO_(2)/H_(2)O穿透时间随流量增大和温度升高而缩短;沸石类穿透时间随水蒸气含量增多而缩短,其他吸附剂表现相反;水蒸气含量增加会抑制CO_(2)吸附;3A具有较好的CO_(2)/H_(2)O吸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CO_(2)/H_(2)O
吸附剂
穿透曲线
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湿CO_(2)/H_(2)O混合气体吸附特性实验
2
作者
任可欣
鲁军辉
+1 位作者
王随林
唐进京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698-6710,共13页
CO_(2)捕集、封存及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为将碳捕集后的低湿CO_(2)/H2O进行CO_(2)提纯和资源化利用,采用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303K、313K)、H2O含量(0.7%~3.0%)的CO_(2)/H2O在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分子筛3A和13X...
CO_(2)捕集、封存及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为将碳捕集后的低湿CO_(2)/H2O进行CO_(2)提纯和资源化利用,采用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303K、313K)、H2O含量(0.7%~3.0%)的CO_(2)/H2O在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分子筛3A和13X四种吸附剂上的动态吸附穿透曲线、吸附床温度分布、吸附量,分析了CO_(2)/H2O分离系数和吸附热。结果表明,在CO_(2)/H2O动态吸附过程中,吸附床温度与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相同。H2O饱和时间随进气温度升高而缩短;H2O含量增加,抑制CO_(2)吸附;活性炭和氧化铝中H2O的饱和时间随H2O含量增加而增长,但分子筛3A和13X饱和时间缩短。H2O吸附量随H2O含量增加而增加,吸附热随吸附量增加而减小,CO_(2)则相反。分子筛3A对CO_(2)吸附量最小且CO_(2)/H2O分离系数最大。H2O含量小于1%时,CO_(2)吸附量最大的分子筛13X分离系数大于活性氧化铝,分子筛3A和13X适合分离低湿CO_(2)/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CO_(2)/H_(2)O
吸附
活性炭
活性氧化铝
分子筛3A和13X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_(2)/H_(2)O吸附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唐进京
鲁军辉
李俊明
王随林
机构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16-2226,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0600105)
北京学者计划项目资助(2015No.022)
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项目(2021-zz-112)。
文摘
CO_(2)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该文实验研究了298、348K的单组分CO_(2)和298、313K的CO_(2)/H_(2)O双组分气体,在活性炭、活性氧化铝、3A、13X中的等温吸附和动态吸附特性。基于Langmuir、LRC、Toth、DA、Freundlich吸附模型,对单组分CO_(2)吸附预测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CO_(2)/H_(2)O吸附过程进气水蒸气含量、流量、温度对4种吸附剂的穿透曲线和吸附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组分CO_(2)吸附量:13X>活性炭>活性氧化铝>3A,CO_(2)/H_(2)O穿透时间随流量增大和温度升高而缩短;沸石类穿透时间随水蒸气含量增多而缩短,其他吸附剂表现相反;水蒸气含量增加会抑制CO_(2)吸附;3A具有较好的CO_(2)/H_(2)O吸附选择性。
关键词
吸附
CO_(2)/H_(2)O
吸附剂
穿透曲线
吸附量
Keywords
adsorption
CO_(2)/H_(2)O
adsorbents
breakthrough curve
adsorption amount
分类号
O647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湿CO_(2)/H_(2)O混合气体吸附特性实验
2
作者
任可欣
鲁军辉
王随林
唐进京
机构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698-6710,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究计划(2016YFB0600105)
北京学者计划(2015 NO.022)
+1 种基金
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经费项目(2021-ZZ-112)
北京建筑大学市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X21016)。
文摘
CO_(2)捕集、封存及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为将碳捕集后的低湿CO_(2)/H2O进行CO_(2)提纯和资源化利用,采用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303K、313K)、H2O含量(0.7%~3.0%)的CO_(2)/H2O在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分子筛3A和13X四种吸附剂上的动态吸附穿透曲线、吸附床温度分布、吸附量,分析了CO_(2)/H2O分离系数和吸附热。结果表明,在CO_(2)/H2O动态吸附过程中,吸附床温度与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相同。H2O饱和时间随进气温度升高而缩短;H2O含量增加,抑制CO_(2)吸附;活性炭和氧化铝中H2O的饱和时间随H2O含量增加而增长,但分子筛3A和13X饱和时间缩短。H2O吸附量随H2O含量增加而增加,吸附热随吸附量增加而减小,CO_(2)则相反。分子筛3A对CO_(2)吸附量最小且CO_(2)/H2O分离系数最大。H2O含量小于1%时,CO_(2)吸附量最大的分子筛13X分离系数大于活性氧化铝,分子筛3A和13X适合分离低湿CO_(2)/H2O。
关键词
碳捕集
CO_(2)/H_(2)O
吸附
活性炭
活性氧化铝
分子筛3A和13X
选择性
Keywords
carbon capture
CO_(2)/H_(2)O
adsorption
activated carbon
activated alumina
zeolite 3A and 13X
selectivity
分类号
TQ028.2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O_(2)/H_(2)O吸附分离特性研究
唐进京
鲁军辉
李俊明
王随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低湿CO_(2)/H_(2)O混合气体吸附特性实验
任可欣
鲁军辉
王随林
唐进京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