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丙氨酰-L-谷氨酰胺的合成反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唐蓉萍 周艳青 +2 位作者 韩庆荣 吕维华 伍家卫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1-524,共4页
以L-乳酸乙酯和L-谷氨酰胺为原料,通过L-乳酸乙酯氯化、水解、酰化得到D-2-氯-丙酰基氯,再将D-2-氯-丙酰基氯与4-谷氨酰胺缩合后氨解,得到目标化合物,总收率43%,纯度(HPLC)大于98%。缩合反应的溶剂甲苯不需要脱水处理。重点讨论了中间体... 以L-乳酸乙酯和L-谷氨酰胺为原料,通过L-乳酸乙酯氯化、水解、酰化得到D-2-氯-丙酰基氯,再将D-2-氯-丙酰基氯与4-谷氨酰胺缩合后氨解,得到目标化合物,总收率43%,纯度(HPLC)大于98%。缩合反应的溶剂甲苯不需要脱水处理。重点讨论了中间体D-2-氯-丙酸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丙氨酰-L-谷氨酰胺 合成 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唐蓉萍 伍家卫 +1 位作者 杨兴锴 郭亚玲 《中国建材科技》 2010年第6期61-66,共6页
概述了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作用、类型、分子结构特点,讨论了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方法、作用机理以及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研究与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聚羧酸系减水剂 合成 结构与性能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噁嗪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唐蓉萍 伍家卫 +2 位作者 尚秀丽 吕维华 杨兴锴 《中国建材科技》 2014年第2期36-38,共3页
通过萘并噁嗪环上引入不同类型的取代基,合成了两种螺噁嗪光致变色化合物,并将其应用于涂料,配备出光致变色聚氨酯涂料。研究了涂料的光致变色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涂膜在紫外灯照射下由无色变为蓝色,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并且具有... 通过萘并噁嗪环上引入不同类型的取代基,合成了两种螺噁嗪光致变色化合物,并将其应用于涂料,配备出光致变色聚氨酯涂料。研究了涂料的光致变色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涂膜在紫外灯照射下由无色变为蓝色,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并且具有较高的抗疲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噁嗪 光致变色化合物 聚氨酯光致变色涂料 抗疲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环境现状及保护:甘肃省临洮县红旗乡调研
4
作者 唐蓉萍 张海亮 李胜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5期123-125,269,共4页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农民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问卷调查,主要研究了甘肃省临洮县红旗乡的环境污染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农村环境保护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 环境污染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凹凸棒石/聚砜复合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索陇宁 尚秀丽 +3 位作者 吴海霞 唐蓉萍 周艳青 胡中爱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45,共3页
采用化学原位聚合法合成了盐酸掺杂聚苯胺/凹凸棒石(PANI/ATP)纳米导电复合材料。以聚砜(PSF)为成膜剂制得聚合物溶液,并定量滴加到玻碳电极上制得PANI/ATP/PSF复合膜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形貌、结构进... 采用化学原位聚合法合成了盐酸掺杂聚苯胺/凹凸棒石(PANI/ATP)纳米导电复合材料。以聚砜(PSF)为成膜剂制得聚合物溶液,并定量滴加到玻碳电极上制得PANI/ATP/PSF复合膜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及恒电流充放电技术研究其电容性能。结果表明,多孔结构的PANI/ATP/PSF复合材料在1mol/L H2SO4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电容性能,在0.5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可达到465F/g,且该超级电容器具有较小的内阻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凹凸棒石 原位聚合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交联无皂硅丙乳液在隔热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吕维华 夏德强 +3 位作者 杨兴锴 唐蓉萍 李锐 伍家卫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6,共6页
在无乳化剂情况下,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有机硅单体,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钠)和烯丙基羟乙基醚共聚物替代乳化剂,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二步法制备高硅含量自交联无皂硅丙乳液。通过L9(34)正交试验进... 在无乳化剂情况下,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有机硅单体,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钠)和烯丙基羟乙基醚共聚物替代乳化剂,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二步法制备高硅含量自交联无皂硅丙乳液。通过L9(34)正交试验进行配方优化,结果表明,当体系p H值=5±0.5,引发剂[m(K2S2O8)∶m(Na HSO3)=2∶1]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5%时,单体的最佳配比为:m(MAA)∶m(AOE)∶m(YDH)∶m(V4)∶m(MMA)=8∶9∶4∶20∶59;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知,环硅烷已开环,且所有单体均已参加共聚反应;用TEM、粒径表征和热重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配料工艺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在相同配方条件下,采用二步法和一步法制备的乳液平均粒径分别为145 nm、158 nm,PDI分别为0.024、0.031,Zeta电位分别为-54.1 m V、-53.9 m V,最大热分解温度分别为479℃、468℃,说明二步法制备的乳液的粒径和热稳定性均优于一步法。在乳液中添加幻彩珠光粉制成的高装饰性隔热涂料隔热性能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硅丙乳液 自交联 隔热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硫脲分子钳的合成及对阴离子的识别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伍家卫 唐蓉萍 +3 位作者 索陇宁 杨兴锴 魏太保 周艳青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74-1279,共6页
合成了2个新型氨基硫脲分子钳主体3a(1,3-二(o-甲苯氧乙酰氨基硫脲甲酰基)苯)和3b(1,3-二(p-甲苯氧乙酰氨基硫脲甲酰基)苯),利用UV-Vis和1H NMR测试其对F-、AcO-、Cl-、Br-和I-的阴离子识别性质。结果表明,主体分子在DMSO溶液中对F-和A... 合成了2个新型氨基硫脲分子钳主体3a(1,3-二(o-甲苯氧乙酰氨基硫脲甲酰基)苯)和3b(1,3-二(p-甲苯氧乙酰氨基硫脲甲酰基)苯),利用UV-Vis和1H NMR测试其对F-、AcO-、Cl-、Br-和I-的阴离子识别性质。结果表明,主体分子在DMSO溶液中对F-和AcO-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识别。1H NMR光谱证明,主体分子与阴离子之间以氢键相结合,结合Job曲线得出主体分子与阴离子之间形成1:1型氢键缔合物。讨论了NH识别位点数及空间结构对识别性质的影响。与硫脲对比,主体3a具有多个NH结合位点,可形成多个氢键,结合常数(Ks)更大。与化合物3b相比,主体3a较大的空间位阻阻碍了其与阴离子的结合,因此两种主体分子与F-和AcO-结合常数均体现为Ks(F-)>Ks(A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钳 氨基硫脲 阴离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自交联硅丙乳液工艺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伍家卫 杨兴锴 +3 位作者 李锐 唐蓉萍 杨智 吕维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3,共4页
在无乳化剂条件下,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V4)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YDH-171)为硅源,与烯丙基羟乙基醚(AOE)和甲基丙烯酸(MAA)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得到超支化自交联硅丙乳液;用L9(3)4确定最佳配方质量比为MAA∶... 在无乳化剂条件下,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V4)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YDH-171)为硅源,与烯丙基羟乙基醚(AOE)和甲基丙烯酸(MAA)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得到超支化自交联硅丙乳液;用L9(3)4确定最佳配方质量比为MAA∶AOE∶YDH-171∶V4∶MMA=8∶9∶4∶20∶59,通过改变聚合工艺,得到具有不同性能的3种无皂硅丙乳液(HB-A、HB-B和HB-C),红外光谱显示核壳乳液HB-C中硅单体开环交联程度优于先开后共聚乳液HB-B和开环共聚同时进行乳液HB-A,粒径分析和TEM微观形貌显示乳液粒径HB-C(70nm)<HB-B(141nm)<HB-A(158nm),热重分析表明乳液热稳定性顺序为HB-C>HB-B>H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 硅丙乳液 自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装修材料中甲醛污染物的检测与防治方法 被引量:14
9
作者 尚秀丽 冯文成 +2 位作者 索陇宁 陈淑芬 唐蓉萍 《中国建材科技》 2013年第5期12-16,共5页
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城市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装修材料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入空气,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本文介绍了室内装修中空气污染物甲醛的来源、特点及检测方法,提出了降解室内甲醛污染物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室内空气污染 甲醛 检测方法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甲酚废渣制备高装饰性酚醛-聚氨酯耐高温漆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维华 伍家卫 +3 位作者 何小荣 吕江平 杨兴锴 唐蓉萍 《中国建材科技》 2012年第5期13-16,共4页
在甲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渣,废渣的主要成分为混合酚,含酚量约为总渣量的20~30%,难以进一步提取和有效利用,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生命健康。本文公开了一种有效利用废渣生产酚醛-聚氨酯耐高温漆的方法。介绍了用... 在甲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渣,废渣的主要成分为混合酚,含酚量约为总渣量的20~30%,难以进一步提取和有效利用,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生命健康。本文公开了一种有效利用废渣生产酚醛-聚氨酯耐高温漆的方法。介绍了用不饱和单体改性高羟基酚醛树脂及用TDI和HDI制成的聚氨酯三聚体树脂的制备工艺;研究了有机溶剂和颜基比对涂料黏度、外观、干燥时间、热稳定性等性能影响很大,综合各项因素,确定用甲苯、醋酸丁酯和环己酮配成的混合溶剂为涂料稀释剂;通过热重分析和涂料检测,结果表明提高涂料颜基比有利于涂层热稳定性、硬度和干燥性能提高;详述了树脂聚合反应原理和涂料成膜原理,从而解释了涂层具有优良耐热性和防腐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酚 废渣 酚醛 耐高温漆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生活污油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淑芬 张春兰 +2 位作者 尚秀丽 吕维华 唐蓉萍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10期126-129,共4页
将生活污油回收并用活性白土脱色处理,以自制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ZLH为催化剂,与甲醇进行酯化/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生活污油适合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在醇油摩尔比12:1、催化剂(w%)为总物料1.4%、反应温度230℃和... 将生活污油回收并用活性白土脱色处理,以自制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ZLH为催化剂,与甲醇进行酯化/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生活污油适合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在醇油摩尔比12:1、催化剂(w%)为总物料1.4%、反应温度230℃和反应时间4.0 h的条件下,生物柴油酯化率达到97.3%。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产品成分和纯度,测定生物柴油的特征指标并与国标0#柴油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油 稀土 固体超强酸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粘度高分散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有朋 唐蓉萍 +4 位作者 刘世聪 王佳鹏 漆福全 姜娥 刘伟强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0年第4期1-5,共5页
以丙烯酸等单体为原料,合成含有多种极性基团的低粘度聚羧酸减水剂,以水泥净浆流动度和减水剂粘度为主要评价标准,考察不同因素对聚羧酸减水剂粘度和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佳原料配比、反应条件下合成的低粘度聚羧酸减水剂具有优异... 以丙烯酸等单体为原料,合成含有多种极性基团的低粘度聚羧酸减水剂,以水泥净浆流动度和减水剂粘度为主要评价标准,考察不同因素对聚羧酸减水剂粘度和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佳原料配比、反应条件下合成的低粘度聚羧酸减水剂具有优异的分散、保坍、抗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粘度 高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氯化聚乙烯银包铜防腐导电涂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维华 伍家卫 +3 位作者 唐蓉萍 杨兴锴 苏晓云 夏德强 《中国建材科技》 2012年第1期63-67,共5页
介绍了以高氯化聚乙烯为主要成膜物,自制高固体分醇酸树脂为增韧改性树脂,用化学镀技术制成的银包铜粉为导电填料的防腐导电涂料的配方工艺;研究了增塑剂、有机溶剂、银包铜粉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韧改性树脂用量为涂料总质... 介绍了以高氯化聚乙烯为主要成膜物,自制高固体分醇酸树脂为增韧改性树脂,用化学镀技术制成的银包铜粉为导电填料的防腐导电涂料的配方工艺;研究了增塑剂、有机溶剂、银包铜粉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韧改性树脂用量为涂料总质量的20±5%、银包铜粉为干膜质量的40±5%,稀释剂为醋酸丁酯、醋酸乙酯、丙酮和甲苯组成的混合溶剂时所得涂层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涂料 银包铜 防腐 高氯化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氧烷自乳化硅丙乳液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兴锴 吕维华 +3 位作者 夏德强 周艳青 伍家卫 唐蓉萍 《中国建材科技》 2014年第4期59-62,共4页
报道了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有机硅单体,在无乳化剂情况下,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钠)和烯丙基羟乙基醚共聚物替代乳化剂制备自乳化硅丙乳液的方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进行配方优化,结果表明当体... 报道了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有机硅单体,在无乳化剂情况下,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钠)和烯丙基羟乙基醚共聚物替代乳化剂制备自乳化硅丙乳液的方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进行配方优化,结果表明当体系pH=5±0.5,引发剂为K2S2O8:NaHSO3=2:1,用量为单体总量0.5%时,最佳配方为MAA:AOE:YDH:V4:MMA=8:9:4:20:59,凝胶率0.18%,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知环硅烷已开环,且所有单体均已参加共聚反应;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无皂硅丙乳液热稳定性好,最大热分解温度为449℃;通过TEM和SEM对乳液及胶膜微观形貌进行表征,乳液平均粒径158nm,PDI=0.031,Zeta=-53.9mV,粒径分布窄,具有单分散性,乳液成膜性好,胶膜平整细腻,适于制备建筑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乳化 硅丙乳液 有机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尚秀丽 索陇宁 +2 位作者 唐蓉萍 马雯 吕维华 《中国建材科技》 2014年第6期80-81,共2页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由于其优良的使用性能和环境友好特性,在建筑防水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该类涂料的组成、制备方法、防水机理及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该类防水涂料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聚合物水泥 防水涂料 组成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酚残渣制备水性酚醛树脂胶黏剂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有朋 梁斌 +3 位作者 唐蓉萍 张文强 张浩斌 何乾 《中国建材科技》 2016年第4期50-51,73,共3页
甲酚生产残渣由于产量大,成分复杂成为环境污染的源头。本研究将甲酚残渣合成水性酚醛树脂胶黏剂,以胶黏剂的黏度为评价指标,讨论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物料比对缩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甲酚残渣可以制备性能合格... 甲酚生产残渣由于产量大,成分复杂成为环境污染的源头。本研究将甲酚残渣合成水性酚醛树脂胶黏剂,以胶黏剂的黏度为评价指标,讨论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物料比对缩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甲酚残渣可以制备性能合格的水性酚醛树脂胶黏剂,该研究为甲酚残渣的有效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胶黏剂 甲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氧化与CTS-ATP吸附协同处理炼化废水中苯酚
17
作者 夏德强 唐蓉萍 +3 位作者 甘黎明 张远欣 王守伟 郑晓明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73,共4页
研究了Fenton氧化与CTS-ATP吸附协同工艺对炼化废水中苯酚的处理效果,探索了该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苯酚初始浓度为93.2 mg/L,pH值为3.5,反应温度为20℃,H2O2投加量为12 mL/L,反应时间为20 min,FeSO4投加量为450 mg/L时,废水中... 研究了Fenton氧化与CTS-ATP吸附协同工艺对炼化废水中苯酚的处理效果,探索了该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苯酚初始浓度为93.2 mg/L,pH值为3.5,反应温度为20℃,H2O2投加量为12 mL/L,反应时间为20 min,FeSO4投加量为450 mg/L时,废水中苯酚的去除率为83.16%。在此基础上,当反应温度为40℃,CTS-ATP吸附剂的投加量为1 g/L,pH值为6时,吸附40 min后苯酚的去除率达99%以上。CTS-ATP对废水中苯酚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根据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苯酚在CTS-ATP上的吸附焓变为2.21 kJ/mol,ΔG<0,ΔS>0,表明CTS-ATP对苯酚的吸附是一自发的熵增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 壳聚糖 FENTON氧化 苯酚 炼化废水 吸附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高值化利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唐蓉萍 李秀壮 +2 位作者 朱一剑 吴贝贝 李树龙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1期143-146,共4页
玉米秸秆是产量最大的农作物秸秆,利用不好既浪费资源又影响农业环境,而研究采用先进技术开展玉米秸秆高值化利用才是解决玉米秸秆问题的有效措施,目前玉米秸秆的高值化利用主要包括提取天然产物,生产生物燃料,制备生物炭、水凝胶、纳... 玉米秸秆是产量最大的农作物秸秆,利用不好既浪费资源又影响农业环境,而研究采用先进技术开展玉米秸秆高值化利用才是解决玉米秸秆问题的有效措施,目前玉米秸秆的高值化利用主要包括提取天然产物,生产生物燃料,制备生物炭、水凝胶、纳米纤维素薄膜等,其研究和利用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也存在科技含量不够、缺少专业技术人才、产业规模不稳定等问题,不过随着各级政策的大力支持、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秸秆高值化利用研究还会取得更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高值化利用 天然产物 生物燃料 生物炭 纳米纤维素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4在超支化纳米核壳硅丙乳液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吕维华 李锐 +3 位作者 杨兴锴 唐蓉萍 伍家卫 杨智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4年第9期81-85,89,共6页
在无乳化剂条件下,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硅源,与烯丙基羟乙基醚和丙烯酸类单体进行无皂核壳乳液聚合,得到超支化纳米核壳硅丙乳液;通过试验确定聚合反应温度为80±2℃,搅拌速度为200±50 r/min,水... 在无乳化剂条件下,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硅源,与烯丙基羟乙基醚和丙烯酸类单体进行无皂核壳乳液聚合,得到超支化纳米核壳硅丙乳液;通过试验确定聚合反应温度为80±2℃,搅拌速度为200±50 r/min,水量50%;红外光谱显示V4已开环聚合且与其他单体完成共聚;TEM显示乳液平均粒径70 nm,热重分析表明乳液为核壳结构,核段失重峰426.6℃,壳段5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 硅丙乳液 核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缕石处理方法对高吸水材料的性能研究
20
作者 王有朋 唐蓉萍 李薇 《山西建筑》 2013年第30期105-106,共2页
将不同方式处理的坡缕石应用于复合高吸水材料,以正交法测试了产品的吸液性能,并通过红外光谱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钠基坡缕石/聚丙烯酸(钠)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吸液倍率及良好的耐盐性。
关键词 坡缕石 有机改性 高吸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