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空停采线胶体防灭火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唐耀勇 袁启新 《煤矿现代化》 2011年第4期24-26,共3页
杨村煤矿315综放工作面轨道顺槽地质条件复杂,工作面掘进沿3个综放工作面停采线施工,煤柱厚度5~6m,沿空侧停采线遗留大量煤炭,为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对沿空侧采取有效防灭火措施和检测分析,保证了工作面正常掘进,杜绝了通风、自燃发火... 杨村煤矿315综放工作面轨道顺槽地质条件复杂,工作面掘进沿3个综放工作面停采线施工,煤柱厚度5~6m,沿空侧停采线遗留大量煤炭,为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对沿空侧采取有效防灭火措施和检测分析,保证了工作面正常掘进,杜绝了通风、自燃发火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打钻注浆 束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沿空掘进老巷预处理技术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邵光磊 唐耀勇 刘焕石 《煤矿现代化》 2020年第6期40-42,共3页
矿井掘进过程中常需要揭露已封闭的临空老巷,因揭露后掘进工作面与采空区直接连通,需立即选取位置对临空老巷进行重新封闭,现阶段多采用充填炉渣袋或构筑砖墙来起到支撑和防漏风的作用,但炉渣较为松散漏风的情况仍然存在,构筑砖墙需时较... 矿井掘进过程中常需要揭露已封闭的临空老巷,因揭露后掘进工作面与采空区直接连通,需立即选取位置对临空老巷进行重新封闭,现阶段多采用充填炉渣袋或构筑砖墙来起到支撑和防漏风的作用,但炉渣较为松散漏风的情况仍然存在,构筑砖墙需时较长,采空区长期暴露,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外溢和采空区的自然发火,杨村煤矿针对以上问题,实验了沿空老巷快速封闭预处理技术,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防火墙 束管监测 温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支架喷雾自动化控制应用与研究
3
作者 唐耀勇 王保齐 王炜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49,共2页
针对采煤工作面粉尘问题,在液压支架上装备FHY型双液控喷雾阀,并实现移架、放煤多组喷雾组合;采煤机机组割煤时,KHC-1型光控喷雾与液控喷雾阀的组合使用,有效降低了综放工作面的粉尘浓度。
关键词 支架喷雾 综合防尘 自动化 综放工作面 工作面支架 喷雾 控制应用 粉尘浓度 采煤工作面 液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防灭火技术在封闭采空区CO超限区域的应用
4
作者 唐耀勇 孔令昌 董晓东 《煤矿现代化》 2008年第1期16-17,共2页
介绍了综合防灭火技术在杨村煤矿305停采线采空区CO超限区域的应用情况,并结合消除CO超限,防止火灾蔓延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综合防灭火技术 采空区 CO 应用 限区 封闭 杨村煤矿 火灾蔓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CO_2惰泡防灭火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唐耀勇 王保齐 《煤矿现代化》 2003年第3期24-25,共2页
1灭火原理与工艺 1.1原理 高效CO2惰泡灭火的材料由多种原料组成,经过分类溶解形成两种溶液.在井下灭火时,可采用钻孔压注方法,将溶液注入自然发火区域.当两种溶液混合后,便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惰气泡,其体积可膨胀8~12倍.惰气泡沫可... 1灭火原理与工艺 1.1原理 高效CO2惰泡灭火的材料由多种原料组成,经过分类溶解形成两种溶液.在井下灭火时,可采用钻孔压注方法,将溶液注入自然发火区域.当两种溶液混合后,便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惰气泡,其体积可膨胀8~12倍.惰气泡沫可迅速向周围空间、漏风通道及煤壁裂隙扩展,充填火区空间,窒息火区,而且惰泡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此外,化学惰泡的落液,还具有较高的阻化能力.当化学惰泡扑灭煤炭自燃火灾后,隋泡落液存留在残煤上,可以有效地抑制残煤的复燃,从而达到防火的目的.其中,产生的化学惰气CO2的纯度为100%,惰泡膨胀倍数8~12倍,泡沫落液的阻化率90%以上.其工艺流程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惰泡防灭技术 灭火原理 工艺流程 移动式灭火装备 灭火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选煤堆自燃特性及危险区域演化判定 被引量:2
6
作者 马砺 马武阳 +3 位作者 姚刚 智荣臻 唐耀勇 张波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8-235,共8页
为研究不同品位煤堆自燃过程的异同,指导洗选煤堆自燃防治,以大浮沉试验筛选出的5种品位长焰煤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煤样自燃特征参数和煤堆堆积过程中的氧浓度场与高温区域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洗选加工使煤... 为研究不同品位煤堆自燃过程的异同,指导洗选煤堆自燃防治,以大浮沉试验筛选出的5种品位长焰煤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煤样自燃特征参数和煤堆堆积过程中的氧浓度场与高温区域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洗选加工使煤自燃危险性增大,随着煤样品位升高,耗氧速率及放热强度增大;煤堆迎风侧上角的低压区使内部风流向上方运移,氧化带处于竖直深度1~3 m的范围;煤堆迎风侧及背风侧各存在一个椭圆状高温区域,最高温度区域随堆放时间推移逐渐由背风侧变为迎风侧;随着煤炭品位提升,升温速率增大,氧化带及高温区域面积减小并向迎风侧迁移约0.8 m,背风侧温度升高20℃;随着风速降低,煤堆堆放40 d时高温区域逐渐由背风侧迁移至迎风侧,风速为0.005 m/s时煤堆内最高温度减小了24℃。较低的环境风速可减小煤炭热值损耗并降低煤堆自燃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洗选加工 煤堆 温度场 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煤层工作面液压支架炮采机装工艺综合防尘技术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先明 唐耀勇 王保齐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58,62,共3页
杨村煤矿薄煤层炮采工作面,原采用单体支柱铰接顶梁支护方式,由于煤厚为0.7~1.2m,受生产工艺及底板泥岩影响,不能采取爆破喷雾,给煤尘防治带来困难。支护方式升级为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后,通过对4601上工作面液压支架炮采机装... 杨村煤矿薄煤层炮采工作面,原采用单体支柱铰接顶梁支护方式,由于煤厚为0.7~1.2m,受生产工艺及底板泥岩影响,不能采取爆破喷雾,给煤尘防治带来困难。支护方式升级为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后,通过对4601上工作面液压支架炮采机装工艺防尘管路、防尘方式、PJD-7型远程冲击波爆破喷雾装置的研制及工作面配风参数的确定,有效控制了工作面粉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炮采机装 爆破喷雾装置 风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村煤矿KJ90X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被引量:4
8
作者 邵光磊 唐耀勇 张皓 《山东煤炭科技》 2018年第11期32-33,36,共3页
KJ90X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将井下分站和传感器安装在井下具有瓦斯、一氧化碳、煤尘等危险气体的环境中,对煤矿井下的各种安全、生产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处理,并将安全、生产参数及时传输到地面中心站。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准确性、... KJ90X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将井下分站和传感器安装在井下具有瓦斯、一氧化碳、煤尘等危险气体的环境中,对煤矿井下的各种安全、生产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处理,并将安全、生产参数及时传输到地面中心站。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准确性、灵敏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维护性,增强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杨村煤矿对安全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技术 安全生产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粉尘综合防治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韩兵 王兵 +1 位作者 唐耀勇 张民 《煤矿现代化》 2017年第1期1-3,共3页
针对杨村煤矿321综放工作面粉尘浓度大的问题,找出综放工作面五个主要产尘源并进行分析,采取了煤层超前静压注水,采煤机内外喷雾及负压降尘、液压支架移架及放煤自动喷雾、转载点喷雾降尘及净化风流综合防尘技术,有效的降低了综放工作... 针对杨村煤矿321综放工作面粉尘浓度大的问题,找出综放工作面五个主要产尘源并进行分析,采取了煤层超前静压注水,采煤机内外喷雾及负压降尘、液压支架移架及放煤自动喷雾、转载点喷雾降尘及净化风流综合防尘技术,有效的降低了综放工作面的粉尘浓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放顶煤 粉尘 综合防尘 煤层注水 负压降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风硐旋转式风量调控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焕石 邵光磊 唐耀勇 《山东煤炭科技》 2015年第11期102-103,共2页
矿井主要通风机性能测试能够掌握通风机的实际运转特性和工况,是矿井通风机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杨村煤矿针对以往通风机性能测试存在的弊端,设计安装了风硐旋转式风量调控装置,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施工安全系数。
关键词 主要通风机 性能测试 风硐 旋转 调控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超限交叉断电控制技术在综放工作面的应用与研究
11
作者 王道广 唐耀勇 王保齐 《煤矿现代化》 2006年第z1期121-122,共2页
综放工作面由于设备系统需要动力电源电压等级较多,供电系统独立性要求高,一般由变电所单独提供多路供电系统。由于电压等级不同,多回路供电,这给瓦斯超限断电控制安装、维护带来较大困难。传统只安装瓦斯断电器的方式不能解决综放工作... 综放工作面由于设备系统需要动力电源电压等级较多,供电系统独立性要求高,一般由变电所单独提供多路供电系统。由于电压等级不同,多回路供电,这给瓦斯超限断电控制安装、维护带来较大困难。传统只安装瓦斯断电器的方式不能解决综放工作面的断电控制,我们充分利用安全监控系统交叉断电功能,并对系统进行改造,有效解决了综放工作面不同电压等级、多回路供电条件下,瓦斯超限断电功能,维护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超限 安全监控系统 交叉断电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