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30
1
作者 唐玉斌 陆柱 赵庆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对“环境友好”型水处理技术如膜分离技术、绿色氧化技术、绿色絮凝技术。
关键词 绿色水处理技术 膜分离 氧化 絮凝 中和 进展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枝粉对水中Cr(Ⅵ)离子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唐玉斌 徐娟 +2 位作者 陈芳艳 刘学卿 吴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8-612,共5页
桑枝粉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具有吸附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功能。采用桑枝粉吸附去除水中Cr(Ⅵ)离子,考察pH值、吸附时间、桑枝粉用量、Cr(Ⅵ)离子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测定吸附等温线,对等温吸附规律和吸附动力学过程... 桑枝粉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具有吸附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功能。采用桑枝粉吸附去除水中Cr(Ⅵ)离子,考察pH值、吸附时间、桑枝粉用量、Cr(Ⅵ)离子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测定吸附等温线,对等温吸附规律和吸附动力学过程作数学模拟。结果表明,桑枝粉对水中Cr(Ⅵ)离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吸附量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吸附平衡时间为6 h;桑枝粉用量增加,吸附去除率提高;Cr(Ⅵ)离子溶液初始浓度增大,吸附去除率下降。适宜的吸附条件为:桑枝粉用量5 g/L,pH值1.5,温度25℃,吸附时间6 h,Cr(Ⅵ)离子溶液初始浓度为10 mg/L。桑枝粉对Cr(Ⅵ)离子的等温吸附规律符合Freundlich、Langmuir和Temkin模式,吸附呈单分子层形式,吸附性能良好,吸附易于进行。吸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式进行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粉 六价铬离子 生物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Fenton氧化—混凝法对焦化废水的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唐玉斌 吕锡武 +2 位作者 陈芳艳 陆敏 付薛红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20,共4页
采用US/Fenton氧化—混凝法对高浓度焦化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了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500 W,H2O2投加质量浓度为6.0 g/L,Fe2+为400 mg/L,pH 3,Al2(SO4)3、PAM投加量分别为480、4.0 mg/L的条... 采用US/Fenton氧化—混凝法对高浓度焦化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了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500 W,H2O2投加质量浓度为6.0 g/L,Fe2+为400 mg/L,pH 3,Al2(SO4)3、PAM投加量分别为480、4.0 mg/L的条件下,COD、NH3-N、CN-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75.1%、53.4%、62.8%和83.1%,废水的COD由处理前的4 799 mg/L降至1 195 mg/L,BOD/COD由0.196提高到0.373,出水可生化性良好。US/Fenton氧化—混凝法可作为高浓度焦化废水的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FENTON试剂 焦化废水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改性累托石微球对水中染料橙黄Ⅱ的吸附 被引量:8
4
作者 唐玉斌 吕华 +2 位作者 陈芳艳 步源源 陆润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17,共5页
旨在为提高累托石对染料的吸附效率,便于其在工业中的应用,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对天然累托石进行改性,并利用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等材料固定改性累托石粉末,制备了微球状吸附剂。考察了固定化改性累托石微球对水中橙黄... 旨在为提高累托石对染料的吸附效率,便于其在工业中的应用,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对天然累托石进行改性,并利用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等材料固定改性累托石粉末,制备了微球状吸附剂。考察了固定化改性累托石微球对水中橙黄Ⅱ的吸附性能以及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等温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式较好地模拟。吸附活化焓ΔH0呈正值,且吸附体系的ΔH0<-TΔS0,整个吸附过程活化熵的影响大于活化焓,适当升温有利于加速吸附反应的进行。吸附动力学规律符合准一级、二级吸附速率模型、Bangham模式和Elovich模型。膜扩散过程是吸附过程的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改性累托石 橙黄Ⅱ 吸附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芳烃蒽、屈在水体中的光解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唐玉斌 王郁 +2 位作者 林逢凯 胥峥 林铸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研究了紫外光和太阳光下蒽、在甲醇一水溶液中的光分解反应结果表明,水中较低浓度葱、的光解表观上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微观上是二级反应的加和蒽和的光解速率常数随着温度升高、光照距离减小及水中溶解氧增加而增大,但与水中急和... 研究了紫外光和太阳光下蒽、在甲醇一水溶液中的光分解反应结果表明,水中较低浓度葱、的光解表观上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微观上是二级反应的加和蒽和的光解速率常数随着温度升高、光照距离减小及水中溶解氧增加而增大,但与水中急和宏的初始浓度无关黄浦江沉积物作为悬浮物加入后蒽和的光解效率下降对蒽和光解速率的比较分析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河流 光解动力学模拟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蒽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唐玉斌 毛莉 +2 位作者 吕锡武 陈芳艳 梁林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13,共3页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蒽的高效降解菌株JUST-1,JUST-1可在以蒽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能利用蒽的最高浓度为70mg/L左右。经形态学观察并进行ITS序列分析,初步判断菌株JUST-1属于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或该菌的一个株系...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蒽的高效降解菌株JUST-1,JUST-1可在以蒽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能利用蒽的最高浓度为70mg/L左右。经形态学观察并进行ITS序列分析,初步判断菌株JUST-1属于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或该菌的一个株系。JUST-1的菌丝呈白色或粉红色,并存在三类孢子,分别为小型分生孢子(microconidia)、大型分生孢子(macroconidia)和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s),但大孢子分隔数较少,隔膜1~2个。JUST-1菌株为好氧菌。投菌量、初始蒽浓度、pH和H_2O_2浓度是影响蒽降解效率的因素。JUST-1菌株对蒽的最适宜降解条件为:蒽浓度40mg/L,投菌量10%~20%,pH7.0~8.0。在此条件下,摇床培养5d后,葸去除率可达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降解菌 分离筛选 ITS序列 水体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芴降解优势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唐玉斌 王晓朝 +2 位作者 陈芳艳 马姗姗 杨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86-1090,共5页
从某焦化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能以芴为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命名为W-2),在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基础上,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学分析的方法,鉴定菌株W-2为微嗜酸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acidaminiphila).考... 从某焦化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能以芴为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命名为W-2),在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基础上,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学分析的方法,鉴定菌株W-2为微嗜酸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acidaminiphila).考察了菌株W-2在液体培养基体系内对芴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该菌株对芴具有良好的降解特性,在初始芴浓度为40mg/L,接种量10%(V/V),pH7.0,温度30℃条件下,接种该菌11d后,芴的降解效率达到86.0%,说明该菌在芴污染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嗜酸寡养单胞菌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碳源和生物激活剂对生物膜修复污染河水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唐玉斌 刘宏伟 +2 位作者 郝永胜 陆柱 赵庆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9-492,共4页
考察了低浓度葡萄糖、乙醇和生物激活剂对生物膜修复污染河水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生物膜去除污染河水的COD均有明显强化作用,葡萄糖的强化作用最为明显。在22~31℃,河水流量为10L/h、气水比为10∶1(V/V)时,与空白相比,加入4.5m... 考察了低浓度葡萄糖、乙醇和生物激活剂对生物膜修复污染河水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生物膜去除污染河水的COD均有明显强化作用,葡萄糖的强化作用最为明显。在22~31℃,河水流量为10L/h、气水比为10∶1(V/V)时,与空白相比,加入4.5mg/L的葡萄糖可使COD去除率提高50.3%,河水COD可由地表水V类水质变为I类水质。加入5mg/L乙醇可使COD去除率提高18.5%。在16~20℃、其他条件不变时,加入3mg/L的生物激活剂可使COD去除率提高17.9%。但3种药剂对于氨氮的去除意义不大,加入4.5mg/L葡萄糖后氨氮的去除率只提高7.7%。加入5mg/L乙醇后氨氮的去除率略有下降,加入3mg/L生物激活剂后,氨氮去除率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强化 生物膜 生物修复 河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河流水质特征及修复方法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唐玉斌 刘宏伟 +1 位作者 陆柱 赵庆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6-139,共4页
考察了上海市几条中小河流的水质特征及生物膜对漕河泾和青春河水的净化效果,对污染河流修复方法作了讨论。结果表明,单靠生化方法难以达到修复中小河流的目的,可采用先生化后混凝或先混凝后生化的方法对其进行修复。
关键词 河流 水质 修复方法 生物膜 微生物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铁降解水中偶氮染料酸性红B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唐玉斌 吕锡武 陈芳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21,共3页
采用硼氢化钠与硫酸亚铁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用制得的纳米铁降解水中偶氮染料酸性红B,对降解动力学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纳米铁对酸性红B的降解过程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表观速率常数随纳米铁用量的增加、pH的降低和反应... 采用硼氢化钠与硫酸亚铁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用制得的纳米铁降解水中偶氮染料酸性红B,对降解动力学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纳米铁对酸性红B的降解过程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表观速率常数随纳米铁用量的增加、pH的降低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观活化能为25.68kJ/mol。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纳米铁对酸性红B的降解速率比普通铁提高了4.7倍,反应活化能降低了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 酸胜红B 反应动力学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有填料的河水修复反应器中氧的传递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玉斌 刘宏伟 +1 位作者 陆柱 赵庆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5-628,636,共5页
考察了曝气方式、填料填充率、填料的结构特性、河水水质等对圆柱形反应器模拟生物桩中氧传递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微孔曝气条件下 ,与无填料时相比 ,氧转移速率在填料填充率为40 %和 6 0 %时有所增加 ,而填充率为 80 %时则下降。... 考察了曝气方式、填料填充率、填料的结构特性、河水水质等对圆柱形反应器模拟生物桩中氧传递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微孔曝气条件下 ,与无填料时相比 ,氧转移速率在填料填充率为40 %和 6 0 %时有所增加 ,而填充率为 80 %时则下降。穿孔曝气时 ,氧转移速率随填充率增加而增大。微孔曝气效果优于穿孔曝气。在填充率分别为 40 %、6 0 %和 80 %时 ,微孔曝气的充氧速率分别是穿孔曝气的 2倍、1 .6 2倍、1 .1倍 ,氧转移率分别是穿孔曝气的 2倍、1 .6 4倍、1 .0 6倍。两种曝气方式下 ,最佳填充率均为 6 0 %。穿孔曝气有利于发挥新型针状填料对氧传递的强化作用。该填料因具有较大孔隙率和比表面积且结构呈针状 ,对大气泡可有效切割 ,氧传递系数较大。在本实验条件下 ,河水的氧传递动力学参数与清水相比差别不大 ,河水中悬浮颗粒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氧传递既有正面作用 ,也有负面影响 ,河水的 α因子值约等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水 曝气 填料 氧传递系数 α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治理制度创新分析——从经济学视角进行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玉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8-64,共7页
尽管水灾害的发生是“天灾”与“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从根源上讲,“人祸”的原因更是我们需要探索和重视的。水灾害的治理及其取得实效,需要从经济、行政、法律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 水灾害 公共物品 制度创新 风险转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让中国广告市场太自由了
13
作者 唐玉斌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广告市场 广告宣传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屑/焦炭/H_2O_2法预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陈芳艳 钟宇 +2 位作者 何军 唐玉斌 倪建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0-92,共3页
采用铁屑/焦炭/H2O2法对焦化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铁炭比、铁炭用量、H2O2用量、废水pH以及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铁屑/焦炭/H2O2法与常规的铁屑内电解法相比,可显著提高焦化废水的... 采用铁屑/焦炭/H2O2法对焦化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铁炭比、铁炭用量、H2O2用量、废水pH以及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铁屑/焦炭/H2O2法与常规的铁屑内电解法相比,可显著提高焦化废水的预处理效果,并缩短反应时间。铁屑/焦炭/H2O2法处理焦化废水的最适条件为:铁炭比为4,铁炭用量为300mg/L铁屑+75mg/L焦炭,H2O2用量为1000mg/L,pH为3,反应时间20min。在此条件下,COD、色度、NH3-N和CN-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61.2%、74.0%、56.2%和74.3%,B/C比由处理前的0.189提高到0.387,处理水可生化性良好。铁屑/焦炭/H2O2可作为焦化废水的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铁屑 H2O2 内电解 FENTON 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活性炭应急处理原水中镉突发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新刚 刘学卿 +4 位作者 陈芳艳 唐玉斌 吕锡武 张东 王绍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3-77,共5页
以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取水口突发镉污染为背景,研究了粉末活性炭(PAC)吸附技术对镉污染源水的应急处理效果。小试考察了PAC投加量、吸附时间对吸附消减镉效果的影响,同时模拟上海松浦原水厂工艺进行中试研究,探寻了PAC吸附对突发镉污染源... 以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取水口突发镉污染为背景,研究了粉末活性炭(PAC)吸附技术对镉污染源水的应急处理效果。小试考察了PAC投加量、吸附时间对吸附消减镉效果的影响,同时模拟上海松浦原水厂工艺进行中试研究,探寻了PAC吸附对突发镉污染源水的实际处理效能。小试结果表明,PAC对低超标倍数的镉突发污染的去除率随投加量的增大显著提高,而针对高含量的镉突发污染,则处理能力有限。中试结果表明,针对超标5倍的镉突发污染,投加40 mg.L-1的PAC,可处理至超标2倍以内;镉分别超标10倍、50倍和100倍时,投加50 mg.L-1的PAC,去除率分别为58%、38%和41%,出水镉含量超标约为5倍、31倍和60倍。可为可能突发的镉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污染 应急处理 粉末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诱导Fenton试剂氧化降解水中对硝基氯苯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芳艳 唐玉斌 +1 位作者 钟宇 倪建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6-49,共4页
采用微波辐射诱导Fenton氧化工艺处理对硝基氯苯模拟废水。考察了H2O2用量、Fe2+用量、溶液pH、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对降解效果的影响;比较了微波诱导Fenton氧化法和单纯的Fenton氧化法对对硝基氯苯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不... 采用微波辐射诱导Fenton氧化工艺处理对硝基氯苯模拟废水。考察了H2O2用量、Fe2+用量、溶液pH、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对降解效果的影响;比较了微波诱导Fenton氧化法和单纯的Fenton氧化法对对硝基氯苯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不仅可以提高对硝基氯苯的去除效率,还可促进对硝基氯苯的矿质化,大大提高COD去除率,并缩短反应时间。微波诱导Fenton氧化降解对硝基氯苯的适宜工艺条件为:H2O2和Fe2+用量分别为3.0g/L和160mg/L、pH为3、微波功率为800W、微波辐射时间为1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对硝基氯苯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8.9%和9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FENTON试剂 氧化 对硝基氯苯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芳烃污染对桑园土壤微生物结构及种群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姜睿玲 杨统一 +1 位作者 唐玉斌 陈芳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55-1661,共7页
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分析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考察了受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桑园3个区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种群多样性的变化.PLFAs分析结果表明,区域2中微生物PLFA总量最高,主要为细菌和真菌;聚类分析揭示,土壤中微生物的... 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分析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考察了受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桑园3个区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种群多样性的变化.PLFAs分析结果表明,区域2中微生物PLFA总量最高,主要为细菌和真菌;聚类分析揭示,土壤中微生物的PLFAs主要分为3大类群;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AHs污染程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一定的影响.DGGE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在PAHs污染较高区域,其电泳条带较多,且3个区域中Shannon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差异达显著水平,区域2种群优势度较高;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区域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园土壤 微生物多样性 多环芳烃 PLFAS PCR-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废催化剂对水中铜(Ⅱ)的吸附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芳艳 张洪林 +2 位作者 唐玉斌 蒋林时 赵庆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利用FCC废催化剂吸附去除废水中的Cu^2+,考察了振荡时间,温度和pH值对Cu63+在FCC废催化上吸收的影响,探讨了吸附机理,并对吸附及吸附剂可再生性作了考察。结果表明,振荡时间,温度及pH值对Cu^2+的吸附效... 利用FCC废催化剂吸附去除废水中的Cu^2+,考察了振荡时间,温度和pH值对Cu63+在FCC废催化上吸收的影响,探讨了吸附机理,并对吸附及吸附剂可再生性作了考察。结果表明,振荡时间,温度及pH值对Cu^2+的吸附效果影响较大。Cu^2+在FCC废催化上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式,吸附呈单分子层形式且易进行,吸附机理是靠静电引力发生交换吸附及化学键力形成羟基络合物而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废催化剂 铜离子 吸附 机理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菲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固定化条件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芳艳 梁林林 +2 位作者 唐玉斌 毛莉 何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21,25,共4页
从取自某焦化厂生物处理装置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菲的降解菌株PH1。经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对PH1进行了菌种鉴定。采用累托石、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作为固定化载体材料,氯化钙作为交联剂,将菲的降解菌包埋制备固定... 从取自某焦化厂生物处理装置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菲的降解菌株PH1。经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对PH1进行了菌种鉴定。采用累托石、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作为固定化载体材料,氯化钙作为交联剂,将菲的降解菌包埋制备固定化微生物小球,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微生物小球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菌株PH1初步鉴定为茄镰孢菌或该菌的一个株系。在微生物包埋量取10%(v/v)的情况下,固定化茄镰孢菌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累托石2.5%,PVA11%,海藻酸钠0.3%,CaCl2 3%。对于初始浓度为40mg/L的菲溶液,游离茄镰孢菌经过108h对菲的降解效率达到49.25%,固定化茄镰孢菌小球可明显提高对菲的去除效果,经32h,去除率可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降解菌 分离鉴定 固定化微生物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强化Fenton氧化法降解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芳艳 施琦 唐玉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3-26,共4页
采用微波/Fenton氧化法降解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比较了微波辐射、Fenton氧化和微波/Fenton氧化3种方法对SDBS的降解效果;考察了H2O2与Fe2+的摩尔比、Fenton试剂投加量、微波功率、溶液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SDB... 采用微波/Fenton氧化法降解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比较了微波辐射、Fenton氧化和微波/Fenton氧化3种方法对SDBS的降解效果;考察了H2O2与Fe2+的摩尔比、Fenton试剂投加量、微波功率、溶液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SDBS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可以强化Fenton试剂对SDBS的氧化作用,明显提高SDBS的降解效率,显著缩短反应时间,并能促进SDBS的矿质化,提高TOC去除率;微波辐射与Fenton氧化对SDBS的矿质化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微波/Fenton氧化法降解SDBS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3,n(H2O2):n(Fe2+)为195,Fenton试剂投加量为140 mmol.L-1,微波功率为500 W,反应时间为1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SDBS和TOC去除率分别可达99%和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FENTON试剂 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氧化 T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