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细Sn和SnO_2与碳复合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刚
高明霞
+2 位作者
唐渊波
刘永锋
潘洪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6-561,605,共7页
采用溶液法以SnCl4.5H2O和葡萄糖为原料合成了颗粒尺寸为几个纳米的超细Sn及SnO2颗粒分布于无定形碳基体的复合材料,并在溶液过程中引入少量石墨。采用XRD、SEM和TEM等材料结构分析方法和恒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测试方法分析研究了前驱体...
采用溶液法以SnCl4.5H2O和葡萄糖为原料合成了颗粒尺寸为几个纳米的超细Sn及SnO2颗粒分布于无定形碳基体的复合材料,并在溶液过程中引入少量石墨。采用XRD、SEM和TEM等材料结构分析方法和恒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测试方法分析研究了前驱体的煅烧温度和石墨的引入对获得产物的结构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500~700℃的煅烧温度下获得的Sn/C及含少量SnO2的Sn/SnO2/C复合材料,由于其中的Sn及SnO2的超细纳米尺寸及碳基体的缓冲有效减小了Sn在脱嵌锂过程中的应变和粉化,使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石墨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经500℃煅烧的复合电极材料相对于其它材料具有更高的容量,其首次可逆容量达520mAh/g,经初始几个循环后,容量趋于稳定,经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在350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锡基负极材料
溶液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米CuO/Cu负极材料的热氧化制备及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
2
2
作者
冯冉
高明霞
+3 位作者
王朋
唐渊波
刘永锋
潘洪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5-250,279,共7页
采用纳米铜粉为原材料,通过直接在空气气氛中氧化的方法制备了含有微量Cu的纳米CuO/Cu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XRD、SEM、TEM等材料结构分析方法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技术对在250~500℃不同氧化温度下获得产物的结构和电化...
采用纳米铜粉为原材料,通过直接在空气气氛中氧化的方法制备了含有微量Cu的纳米CuO/Cu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XRD、SEM、TEM等材料结构分析方法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技术对在250~500℃不同氧化温度下获得产物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50~500℃下氧化4小时,纳米Cu粉基本氧化为CuO,其含量在94wt.%以上,并保持初始Cu粉的纳米尺寸。经250~450℃氧化的产物中有微量的Cu(3~4wt.%)保留下来,而500℃氧化的样品中未发现有Cu。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CuO/Cu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其中,经450℃氧化的材料表现出最高的循环稳定性。经8个循环活化后,容量达到423mAh/g,经8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有377mAh/g,容量保持率接近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CUO
热氧化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细Sn和SnO_2与碳复合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刚
高明霞
唐渊波
刘永锋
潘洪革
机构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6-561,605,共7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4080190)
浙江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8C24002)
文摘
采用溶液法以SnCl4.5H2O和葡萄糖为原料合成了颗粒尺寸为几个纳米的超细Sn及SnO2颗粒分布于无定形碳基体的复合材料,并在溶液过程中引入少量石墨。采用XRD、SEM和TEM等材料结构分析方法和恒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测试方法分析研究了前驱体的煅烧温度和石墨的引入对获得产物的结构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500~700℃的煅烧温度下获得的Sn/C及含少量SnO2的Sn/SnO2/C复合材料,由于其中的Sn及SnO2的超细纳米尺寸及碳基体的缓冲有效减小了Sn在脱嵌锂过程中的应变和粉化,使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石墨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经500℃煅烧的复合电极材料相对于其它材料具有更高的容量,其首次可逆容量达520mAh/g,经初始几个循环后,容量趋于稳定,经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在350mAh/g。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锡基负极材料
溶液法
电化学性能
Keywords
lithium ion battery
Sn-based anode
solution method
electrochemie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CuO/Cu负极材料的热氧化制备及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
2
2
作者
冯冉
高明霞
王朋
唐渊波
刘永锋
潘洪革
机构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5-250,279,共7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4080190)
浙江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9C34012)
文摘
采用纳米铜粉为原材料,通过直接在空气气氛中氧化的方法制备了含有微量Cu的纳米CuO/Cu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XRD、SEM、TEM等材料结构分析方法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技术对在250~500℃不同氧化温度下获得产物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50~500℃下氧化4小时,纳米Cu粉基本氧化为CuO,其含量在94wt.%以上,并保持初始Cu粉的纳米尺寸。经250~450℃氧化的产物中有微量的Cu(3~4wt.%)保留下来,而500℃氧化的样品中未发现有Cu。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CuO/Cu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其中,经450℃氧化的材料表现出最高的循环稳定性。经8个循环活化后,容量达到423mAh/g,经8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有377mAh/g,容量保持率接近90%。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CUO
热氧化
电化学性能
Keywords
lithium ion battery
anode
CuO
thermal oxidation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细Sn和SnO_2与碳复合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王刚
高明霞
唐渊波
刘永锋
潘洪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纳米CuO/Cu负极材料的热氧化制备及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冯冉
高明霞
王朋
唐渊波
刘永锋
潘洪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