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中秋林地区致密砂岩水平井多簇射孔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1
作者 唐波涛 曾冀 +4 位作者 陈伟华 陈一鑫 王涛 刘成 冯逢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2期337-344,共8页
针对川中秋林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天然裂缝欠发育,低孔、低渗且空间非均质性强的问题,通过室内物模实验确立了“段内多簇+高强度加砂+造长缝”的改造理念,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有效应力理论的井周应力场计算模型,并结合水平井渗流—应力耦合... 针对川中秋林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天然裂缝欠发育,低孔、低渗且空间非均质性强的问题,通过室内物模实验确立了“段内多簇+高强度加砂+造长缝”的改造理念,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有效应力理论的井周应力场计算模型,并结合水平井渗流—应力耦合裂缝延伸模型,明确了簇间距对裂缝竞争扩展及缝间渗流干扰的影响机制,形成了考虑应力干扰及渗流阴影的河道砂体非均匀布缝方法,确定了秋林地区致密砂岩水平井段内多簇射孔最优簇间距为7~12 m,使射孔簇开启率高达92.3%以上,有效提高了致密气储层改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致密砂岩 水平井 多簇射孔 渗流—应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唐波涛 《山西建筑》 2012年第12期177-178,共2页
结合某公路边坡地质条件,针对其边坡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根据大量勘察试验资料,阐述了滑坡的成因及形成机制,并用回归分析进行滑坡稳定性评价,得出了一些指导性结论,并给出相应处理措施,以指导实践。
关键词 公路边坡 破坏模式 滑坡 稳定性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家湾隧道爆破振动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唐波涛 《山西建筑》 2012年第11期195-196,共2页
在中家湾隧道爆破施工过程中进行了爆破振动监测,应用基于Matlab的最小二乘法的回归分析得出了K,α值。根据K,α值获得的爆破振动规律估算出爆破振动达到安全振速时的单段最大允许装药量,以确保高压电塔的安全。
关键词 爆破振动 监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A技术在成兰铁路隧道监控量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生涛 李传富 +3 位作者 蒲小平 周宝春 唐波涛 鲜国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4-588,共5页
通过SAA技术在成兰铁路茂县隧道斜井大变形地段的成功应用,对SAA工作原理、SAA技术用于隧道工程监控量测的测点布设、监测数据表达方式、误差及自动监测预警等进行了全面解析和介绍。SAA监控量测技术对比传统的隧道监控量测技术具有高... 通过SAA技术在成兰铁路茂县隧道斜井大变形地段的成功应用,对SAA工作原理、SAA技术用于隧道工程监控量测的测点布设、监测数据表达方式、误差及自动监测预警等进行了全面解析和介绍。SAA监控量测技术对比传统的隧道监控量测技术具有高度自动化、信息化及实时性的特点,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是隧道围岩量测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对强化隧道监控量测过程管理,降低施工安全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兰铁路 SAA 隧道 变形 监控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致密砂岩螺旋射孔完井压裂优化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范宇 汤继周 +3 位作者 陈伟华 张卓 唐波涛 杨文涛 《测井技术》 CAS 2021年第6期646-656,共11页
川中地区秋林区块沙溪庙组河道致密砂岩储层存在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储层非均质性强、脆性指数低等特征,前期采用水平井分段多簇螺旋射孔改造后,发现射孔效率低、储层改造效果不明显。基于三维离散格子法建立油田尺度水力压裂等效螺旋... 川中地区秋林区块沙溪庙组河道致密砂岩储层存在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储层非均质性强、脆性指数低等特征,前期采用水平井分段多簇螺旋射孔改造后,发现射孔效率低、储层改造效果不明显。基于三维离散格子法建立油田尺度水力压裂等效螺旋射孔模型,分别对致密砂岩储层弹性模量、射孔孔径、相位角以及压裂簇间距开展敏感性参数分析,以便对压裂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川中地区秋林区块沙溪庙组河道致密砂岩储层弹性模量是影响射孔效率及储层改造均匀性的主控因素,在较小模量区域施工所需的破裂压力低,应力阴影作用较小,储层改造体积较均匀;使用较大射孔孔径会明显增大簇间干扰,但整体裂缝改造更均匀,也有利于后续加砂;布孔时采用与地应力方向相同的射孔能有效降低应力阴影影响,而增大射孔相位角会减少流线弯曲进而降低裂缝起裂的难度;较小压裂簇间距会增大裂缝起裂的破裂压力,簇间干扰会更明显,裂缝横向扩展差异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离散元 水力压裂 螺旋射孔 簇间干扰 川中地区秋林区块沙溪庙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高温高压储层酸压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伟华 王瀚成 +4 位作者 唐波涛 刘良 曾冀 陈一鑫 廖毅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1期80-84,88,共6页
四川盆地九龙山构造栖霞~茅口组储层具有高温,高压,裂缝较发育,横向连续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常规酸压工艺适应性差,施工风险大。为提高酸压施工安全性及成功率,建立井周岩石受力模型精准预测破裂压力,采用“前置自生酸、加重酸酸压... 四川盆地九龙山构造栖霞~茅口组储层具有高温,高压,裂缝较发育,横向连续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常规酸压工艺适应性差,施工风险大。为提高酸压施工安全性及成功率,建立井周岩石受力模型精准预测破裂压力,采用“前置自生酸、加重酸酸压、多级交替注入、闭合酸”的酸压改造工艺,优选配套管柱及酸液体系,有效增加施工井底压力及酸液作用距离。现场试验结果表明:L004-6与L004-X2实际破裂压力与预测值相当,破裂压力预测模型准确度高,两口井改造后分别获气127.77×10^(4)m^(3)/d和131.17×10^(4)m^(3)/d,酸压增产效果显著,为后续工艺参数优化与区块天然气资源开发提供了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山 碳酸盐岩 高压 高温 酸压工艺 破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