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五代泪道内窥镜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唐永哲 吕红玲 +4 位作者 晏世刚 孔祥斌 刘小英 梁康福 梁结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探讨第五代泪道内窥镜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04/2014-07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20例12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微钻联合全泪道置管... 目的:探讨第五代泪道内窥镜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04/2014-07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20例12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微钻联合全泪道置管术)62例62眼,对照组(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58例58眼,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9%,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5.5%,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眼睑水肿发生率分别为19.4%,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第五代泪道内窥镜操作上较传统一体式泪道内窥镜更为灵活,直视病变情况下进行泪道微钻疏通鼻泪管,再联合全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不仅临床疗效好,而且较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更为安全,高效,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可视化微创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内窥镜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微钻 全泪道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咬切器联合新型RS泪道再通管治疗泪小点膜闭 被引量:2
2
作者 唐永哲 吕红玲 +2 位作者 马海智 刘肖霞 梁康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365-1367,共3页
目的:探讨小梁咬切器行泪小点咬切成形联合新型RS泪道再通管置入术治疗泪小点膜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10/2015-10在我院接受诊治的39例39眼泪小点膜闭患者,应用小梁咬切器行泪小点咬切成形联合新型RS泪道再通管置入术,术... 目的:探讨小梁咬切器行泪小点咬切成形联合新型RS泪道再通管置入术治疗泪小点膜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10/2015-10在我院接受诊治的39例39眼泪小点膜闭患者,应用小梁咬切器行泪小点咬切成形联合新型RS泪道再通管置入术,术后3mo后取出RS泪道再通管,拔管后随诊6mo。比较术前与拔管后1、3、6mo的荧光素染色消失试验评级,拔管后6mo评定该术式的疗效。结果:荧光素染色消失试验:拔管后1、3、6mo的荧光素染色消失试验评级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末次随访,治愈35眼(90%),好转4眼(10%),未见复发病例,有效率100%。无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梁咬切器咬切泪小点成形联合RS泪道再通管置入术是一种治疗泪小点膜闭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咬切器 硅胶管 泪小点膜闭 泪小点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三维模型的OpenGL仿真界面程序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永哲 刘辉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3期111-113,共3页
文中尝试用 OpenGL(开放式三维图形函数库),用 Visual c++在 Windows2000环境下制作了一个导弹的计算机仿真图形用户界面。程序以 MATLAB 仿真结果的输出文件作为数据源,将读入的数据转换为导弹的坐标和俯仰角,然后表现在导弹的三维模... 文中尝试用 OpenGL(开放式三维图形函数库),用 Visual c++在 Windows2000环境下制作了一个导弹的计算机仿真图形用户界面。程序以 MATLAB 仿真结果的输出文件作为数据源,将读入的数据转换为导弹的坐标和俯仰角,然后表现在导弹的三维模型运动上并根据数据画出导弹的飞行轨迹。程序运行结果证明这种方案可行并且有比较好的效果。导弹模型可供导弹控制、参数设计人员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GL 计算机仿真 图形用户界面 导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泪道内窥镜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吕红玲 唐永哲 +2 位作者 汤秀容 梁结玲 薛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711-1714,共4页
目的: 探讨泪道内窥镜下泪道微钻疏通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6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及治疗,并联合全泪道置管,拔管后随诊3~6mo,观察疗效。结果: 64眼中45眼治愈,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3眼好转,轻微溢泪... 目的: 探讨泪道内窥镜下泪道微钻疏通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6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及治疗,并联合全泪道置管,拔管后随诊3~6mo,观察疗效。结果: 64眼中45眼治愈,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3眼好转,轻微溢泪,泪道冲洗通而不畅;6眼无效,仍流泪,泪道冲洗不通。总的有效率90.6%。结论: 应用泪道内窥镜系统能在直视下对鼻泪管阻塞的情况进行诊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内窥镜 慢性泪囊炎 全泪道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掠海飞行海浪滤波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广文 唐永哲 王冬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5期18-20,共3页
研究了直升机掠海飞行时海浪滤波器和高度组合系统设计问题,给出了运动坐标系下海浪谱,借鉴直升机海面悬停时精确高度的维纳滤波提取法,利用伯特-香农法设计了掠海飞行海浪滤波器,给出了高度组合系统,结合某型直升机做了仿真,验证了海... 研究了直升机掠海飞行时海浪滤波器和高度组合系统设计问题,给出了运动坐标系下海浪谱,借鉴直升机海面悬停时精确高度的维纳滤波提取法,利用伯特-香农法设计了掠海飞行海浪滤波器,给出了高度组合系统,结合某型直升机做了仿真,验证了海浪滤波器和高度组合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掠海飞行 运动坐标系 海浪谱 伯特-香农法 维纳滤波器 高度组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解耦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任玉清 唐永哲 郝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43,共3页
设计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解耦控制方法,即采用修正的RLS算法辨识系统线性部分的模型,用神经网络来逼近通道间的耦合、非线性及未建模动态项,进而增强了自适应控制的精度和鲁棒性。该方法能解决不确定性系统的多变量耦合问题。最后,给出... 设计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解耦控制方法,即采用修正的RLS算法辨识系统线性部分的模型,用神经网络来逼近通道间的耦合、非线性及未建模动态项,进而增强了自适应控制的精度和鲁棒性。该方法能解决不确定性系统的多变量耦合问题。最后,给出了该算法的实现步骤及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器 解耦 自适应控制 参数辨识 神经网络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黄慧君 晏世刚 +1 位作者 张秀妮 唐永哲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7期544-545,共2页
目的以彩色多普勒成像(colorDopplerimaging,CDI)技术探讨激光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CDI技术检测激光治疗前后DR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与... 目的以彩色多普勒成像(colorDopplerimaging,CDI)技术探讨激光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CDI技术检测激光治疗前后DR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与阻力指数,以及激光治疗前后视力的改变,并作对照比较。结果激光治疗后DR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有所增加,阻力指数稍下降,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或保持不变。结论激光治疗能改善DR患者视网膜的血流灌注,对视力提高及保持原有视力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海智 唐永哲 +1 位作者 周怀胜 晏世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559-561,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2013/2015年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在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5-12期间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的住院患者,以手术方式为"玻璃体腔内注药术"... 目的:回顾分析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2013/2015年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在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5-12期间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的住院患者,以手术方式为"玻璃体腔内注药术"为检索词查阅病历管理系统,排除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及抗生素药物的患者,就其相关疾病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查询相关疾病同年收住院患者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3a间共行239眼注射,男女比例接近,青年、中年及老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a间注射人数逐年增加。行抗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注射的相关疾病主要为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同一年度四类疾病及同种疾病不同年度行抗VEGF注射比率(注射/总数)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其中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患者3a中接受注射程度最高,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则增长最快。结论:抗VEGF玻璃体腔注射作为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新的治疗方式,正日益为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 回顾性分析 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摩擦伺服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娟丽 唐永哲 职晓波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7-79,共3页
针对低速摩擦伺服系统,提出采用指数趋近率的滑模控制方法,以保证运动点在有限时间到达平衡点,缩短了趋近时间。并且通过引入饱和函数以削弱抖振。最后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跟踪特性和较强的鲁棒性。
关键词 低速摩擦伺服系统 滑模变结构控制 指数趋近律 抖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21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凌萍 方咏红 +5 位作者 卲红 黄玉娟 唐永哲 张秀妮 肖泽锋 陈建明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危险因素,以达到预防和治疗早期DR的目的。方法对282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眼科检查,抽血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检验;测量血压;体重指数检查;询问病... 目的通过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危险因素,以达到预防和治疗早期DR的目的。方法对282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眼科检查,抽血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检验;测量血压;体重指数检查;询问病程。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DR与各种影响因素间相关性检验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DR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压、甘油三脂、尿微量蛋白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尿微量蛋白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R的发病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应重视并加强糖尿病危险因素的防治,降低DR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吕红玲 晏世刚 +2 位作者 唐永哲 凌萍 陶海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探讨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50只眼)鼻泪管阻塞合并上泪道阻塞(含泪小点、泪小管和泪总管阻塞)患者进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及治疗,并联合全泪道置管,拔管后随诊3~6月个月,观... 目的探讨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50只眼)鼻泪管阻塞合并上泪道阻塞(含泪小点、泪小管和泪总管阻塞)患者进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及治疗,并联合全泪道置管,拔管后随诊3~6月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50只眼中31只眼治愈,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4只眼好转,轻微溢泪,泪道冲洗通而不畅;5只眼无效,仍流泪,泪道冲洗不通。总有效率90%。结论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是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内窥镜 泪道阻塞 全泪道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元分析的飞控系统故障检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静 唐永哲 梁蕊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8-70,共3页
文中介绍了主元分析算法以及在故障检测方面的应用。利用此方法来检测飞控系统作动器卡死故障。应用实例表明该算法对作动器卡死单一故障和组合故障能够准确识别,并对故障的定位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故障诊断 主元分析 作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新型R-S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 被引量:6
13
作者 吕依洋 吕红玲 +5 位作者 唐永哲 晏世刚 段虎成 孔祥斌 宁晓梅 罗嘉婧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0-1124,共5页
目的:观察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新型R-S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泪小管炎患者31例32眼,置入新型R-S管15例15眼为A组,置入环形泪道引流管16例17眼为B组,所有患者均术后2~3mo... 目的:观察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新型R-S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泪小管炎患者31例32眼,置入新型R-S管15例15眼为A组,置入环形泪道引流管16例17眼为B组,所有患者均术后2~3mo拔管并观察至术后1a,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手术置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鼻腔异物感和鼻腔分泌物增多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为93%,B组为94%,两组无差异(P>0.05)。A组置管时间为2.27±1.335min,B组为5.29±1.404mi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B组为47%;A组术后鼻腔异物感发生率为7%,B组为41%;A组术后鼻腔分泌物增多发生率为0,B组为29%。手术置管时间、术后并发症、鼻腔异物感及鼻腔分泌物增多发生率均有差异(P<0.05)。结论: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新型R-S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效果良好,且新型R-S管具有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和患者舒适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炎 新型R-S管 泪道内窥镜 泪小管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升力控制的阵风载荷减缓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职晓波 唐永哲 马娟丽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2-94,共3页
飞机受到垂直阵风的影响会产生不希望的法向过载。采用了安装直接升力操纵舵面并设计解耦控制器的方案,通过产生的直接升力来减缓阵风引起的载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可行,乘坐品质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关键词 阵风载荷减缓 直接升力控制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向神经网络的导弹自适应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范东 唐永哲 李栋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结合导弹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介绍一种基于经典控制和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以导弹飞行的攻角α和Ma数等为信息,应用BP网络的学习能力求出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控制参数,应用于参数时变的导弹控制系统。其特点是避免了传... 结合导弹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介绍一种基于经典控制和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以导弹飞行的攻角α和Ma数等为信息,应用BP网络的学习能力求出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控制参数,应用于参数时变的导弹控制系统。其特点是避免了传统自适应方法所要进行的繁琐的参数辨识计算。利用Matlab仿真实验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性能良好,而且易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向神经网络 导弹控制系统 自适应控制 非线性模型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模糊控制法改善飞机舵回路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左琰 唐永哲 刘华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9-261,264,共4页
针对飞机舵回路的工作性能受到非线性特性影响和负载力矩反影响,提出了一种将模糊控制和传统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分区间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模糊整定,使得飞机舵回路在每个工作区间都具有较好的响应特性,从而改善舵回路的全局性能。文... 针对飞机舵回路的工作性能受到非线性特性影响和负载力矩反影响,提出了一种将模糊控制和传统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分区间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模糊整定,使得飞机舵回路在每个工作区间都具有较好的响应特性,从而改善舵回路的全局性能。文中给出了分析设计过程和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参数整定 舵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