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衬底温度对热丝CVD法沉积氧化钨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旭 郭丛 +2 位作者 陈涛 俞健 唐水花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5-341,共7页
通过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氧化钨(WOx)薄膜,并将其应用于无掺杂异质结太阳电池。研究表明,衬底温度在沉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衬底温度从室温升高到200℃,WOx薄膜的表面颗粒尺寸减小,薄膜更加致密;功函数先升高再迅速下降;透过率在15... 通过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氧化钨(WOx)薄膜,并将其应用于无掺杂异质结太阳电池。研究表明,衬底温度在沉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衬底温度从室温升高到200℃,WOx薄膜的表面颗粒尺寸减小,薄膜更加致密;功函数先升高再迅速下降;透过率在150℃以内无明显变化,继续升高温度后迅速降低。通过取代p型非晶硅层,将其应用于无掺杂硅异质结太阳电池中作为空穴选择接触层。在衬底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利用高透明的WOx层,获得最佳转换效率为14.63%的太阳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硅太阳电池 钨化合物 薄膜 化学气相沉积 温度 衬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氟偕二硝基乙基)-3,4-二硝胺呋咱(LLM-209)的晶体结构及热分解性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杰 马卿 +1 位作者 唐水花 范桂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6,91,共7页
0℃下,用发烟硝酸(98%)/乙酸酐(体积比10∶8)体系对N,N′-二(氟偕二硝基乙基)-3,4-二氨基呋咱(LLM-208)进行硝化,由LLM-208得到硝胺化合物N,N′-二(氟偕二硝基乙基)-3,4-二硝胺呋咱(LLM-209)。在无水甲醇中挥发培养,获得LLM-209的单晶,... 0℃下,用发烟硝酸(98%)/乙酸酐(体积比10∶8)体系对N,N′-二(氟偕二硝基乙基)-3,4-二氨基呋咱(LLM-208)进行硝化,由LLM-208得到硝胺化合物N,N′-二(氟偕二硝基乙基)-3,4-二硝胺呋咱(LLM-209)。在无水甲醇中挥发培养,获得LLM-209的单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试了其单晶结构。通过热重及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研究了LLM-209的热分解性能,用热重-红外联用仪测试了其气态分解产物,用EXPLO5(V6.02)程序预估了其爆速和爆压,用感度测试仪测试了其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结果表明,LLM-209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n,298 K下的晶体密度为1.94 g·cm^(-3)。LLM-209有一个熔化吸热峰(94.27℃)和两个明显的分解放热峰(179.96℃和233.86℃)。LLM-209的气态分解产物主要为NO_2、CO_2、CO和N_2O。LLM-209的理论爆速和爆压分别为8981 km·s^(-1)和40.3 GPa。LLM-209的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分别为4 J和48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N N′‐二(氟偕二硝基乙基)‐3 4‐二硝胺呋咱(LLM‐209) 晶体结构 热分解 热重‐红外分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_2CO_2/Al_2O_3上H_2吸附及CO和H_2共吸附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耀强 龚茂初 +2 位作者 祝小红 明虹 唐水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5-717,共3页
CO加氢反应机理一直是许多化学工作者感兴趣的课题. Rh催化剂因其优良的性能而被用于CO加氢机理研究. CO在Rh上的吸附态已证实存在线式、桥式和孪生3种吸附方式[1], 但对CO加氢反应的另一反应物H2的吸附态的研究则很少. 1991年Worley[2... CO加氢反应机理一直是许多化学工作者感兴趣的课题. Rh催化剂因其优良的性能而被用于CO加氢机理研究. CO在Rh上的吸附态已证实存在线式、桥式和孪生3种吸附方式[1], 但对CO加氢反应的另一反应物H2的吸附态的研究则很少. 1991年Worley[2]利用高压超纯氢首次在2.2%Rh/Al2O3膜上观测到一个出现在2 013 cm-1的Rh-H谱带. Chen等[3,4]曾初步研究了3%Rh/SiO2和Rh-V/SiO2上氢的化学吸附. 在CO加氢反应条件下, 文献[5~8]报道了'线式CO'谱带和'桥式CO'谱带, 但这两个谱带的波数比CO单独吸附时的线式和桥式CO谱带的波数低. 一些研究者[7,8]将CO加氢反应条件下的'线式CO'和'桥式CO'谱带与CO单独吸附时的线式和桥式CO谱带等同起来; 另一些研究者[5,6] 则将'线式CO'谱带归属为羰基氧化物(HRhCO), 并认为是CO加氢反应的一个重要中间物, 而将'桥式CO'谱带等同于CO单独吸附时的线式CO谱带.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 采用超纯H2 , 利用FTIR动态方法对Rh2Co2/Al2O3上H2的化学吸附及CO和H2在各吸附中心上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2Co2/Al2O3 催化剂 H2 吸附 CO 共吸附 羰基氢化物 FTIR 一氧化碳 氢气 加氢反应 羰基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V/SiO_2上H_2的化学吸附方式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耀强 唐水花 +2 位作者 张爱民 张爱莲 龚茂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119-1121,共3页
CO加氢反应机理是许多研究者感兴趣的课题.负载的Rh是CO加氢反应的优良催化剂.CO在Rh上吸附态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1~7],而对H2有关的吸附态的研究却少见报道.Worley等[8]利用高压超纯H2在2.2%Rh... CO加氢反应机理是许多研究者感兴趣的课题.负载的Rh是CO加氢反应的优良催化剂.CO在Rh上吸附态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1~7],而对H2有关的吸附态的研究却少见报道.Worley等[8]利用高压超纯H2在2.2%Rh/Al2O3膜上首次观测到Rh—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吸附 化学吸附 一氧化碳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_(0.45)Zr_(0.45)Y_(0.07)La_(0.03)O_(1.95)/La-Ba-Al_2O_3质量比对整体式铁基催化剂上稀薄甲烷燃烧的影响(英文)
5
作者 陈永东 王磊 +3 位作者 唐水花 曹红岩 龚茂初 陈耀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37-1242,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和胶溶法分别制备了高性能的储氧材料Ce0.45Zr0.45Y0.07La0.03O1.95(OSM)和耐高温高比表面的La-Ba-Al2O3,并以它们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整体式铁基催化剂.考察了该系列催化剂对甲烷稀薄燃烧的催化性能.并用低温N2吸附-脱附,... 采用共沉淀法和胶溶法分别制备了高性能的储氧材料Ce0.45Zr0.45Y0.07La0.03O1.95(OSM)和耐高温高比表面的La-Ba-Al2O3,并以它们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整体式铁基催化剂.考察了该系列催化剂对甲烷稀薄燃烧的催化性能.并用低温N2吸附-脱附,储氧量(OSC)测试,X射线衍射(XRD)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测试手段考察了不同Ce0.45Zr0.45Y0.07La0.03O1.95/La-Ba-Al2O3质量比对催化剂特性的影响.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当Ce0.45Zr0.45Y0.07La0.03O1.95/La-Ba-Al2O3质量比为1:1时新鲜和老化催化剂的活性均最好,新鲜催化剂可在50000h-1的高空速条件下使含量为1%(体积分数)的甲烷在446℃起燃,553℃完全转化;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结果和H2-TPR表明,不同的Ce0.45Zr0.45Y0.07La0.03O1.95/La-Ba-Al2O3质量比使催化剂表现出不同的织构性能和还原性能;XRD测试结果表明,OSM以均一固溶体存在,Fe高度分散在载体上.综合以上表征手段得出:合适的Ce0.45Zr0.45Y0.07La0.03O1.95/La-Ba-Al2O3质量比导致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稀薄甲烷催化燃烧活性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基整体式催化剂 OSM/La-Ba-Al2O3质量比 稀薄甲烷催化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感含能材料N-(氟偕二硝基乙基)-1,5-二氨基四唑-1H的晶体结构及其热稳定性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杰 张国杰 +2 位作者 马卿 唐水花 范桂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45-950,共6页
以1,5?二氨基四唑?1H、氟偕二硝基乙醇为原料,在常温下通过曼尼希反应一步合成了N?(氟偕二硝基乙基)?1,5?二氨基四唑?1H。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征了其单晶结构,表明其属于斜方晶系,空间群Pca2_1,173 K下的晶体密度为1.77 g·cm^... 以1,5?二氨基四唑?1H、氟偕二硝基乙醇为原料,在常温下通过曼尼希反应一步合成了N?(氟偕二硝基乙基)?1,5?二氨基四唑?1H。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征了其单晶结构,表明其属于斜方晶系,空间群Pca2_1,173 K下的晶体密度为1.77 g·cm^(-3);采用Hirshfeld表面对晶体中各种作用进行了分析,晶体内占主导地位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其分布为(R为比例缩写):R_(O···H/H···O)=27.0%,R_(N···H/H···N)=21.5%,R_(F···O/O···F/F···H/H···F/N···F/F···N)=15.9%,主要为氢键及卤键作用;采用热重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研究了其热稳定性,5℃·min^(-1)升温速率下,只有一个尖锐的分解峰温177.32℃,质量损失为92.53%,化合物分解较完全;用Kissinger法与Ozawa法分别计算了其活化能E_K=213.228 k J·mol^(-1),E_O=209.984 k J·mol^(-1)。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了产物的微观形貌,其具有类似空间网状的多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氟偕二硝基乙基)-1 5-二氨基四唑-1H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Hirshfeld表面分析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材料导热系数及热扩散率的微热量热法测定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学林 楚士晋 +1 位作者 秦蛟 唐水花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6-33,共8页
建立了用Joule效应径向加热与Peltier效应致冷补偿相结合,在微量热量计上测定含能材料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的装置及方法。利用该装置测定了聚四氟乙烯、有机玻璃、石英玻璃、高密聚乙烯四种标准物质及JH-9105、JO... 建立了用Joule效应径向加热与Peltier效应致冷补偿相结合,在微量热量计上测定含能材料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的装置及方法。利用该装置测定了聚四氟乙烯、有机玻璃、石英玻璃、高密聚乙烯四种标准物质及JH-9105、JOB-9003、JO-9159、JO-9185、JB-9001、JOB-9006六种塑料粘结炸药在298.2K下的导热系数及热扩散率,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误差分析。四种标准物质的导热系数及热扩散率与文献值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0.8%及0.4%。测定不平衡热及径向热流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及0.1%,导热系数及热扩散率的测定总相对标准偏差在1.2%以内。圆简体试样内外半径和不平衡热的测量误差是影响导热系数及热扩散率测定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热扩散率 微热量热法 含能材料 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炸药导热系数的非补偿微热量热法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学林 楚士晋 +1 位作者 唐水花 秦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6-270,共5页
建立了非补偿微热量热法测定圆筒体炸药试样导热系数的实验装置和方法,测定了聚四氟乙烯、有机玻璃、高密聚乙烯三种标准物质及JH-9105、JOB-9003、JO-9159、JO-9185、JOB-9006、JB-9001... 建立了非补偿微热量热法测定圆筒体炸药试样导热系数的实验装置和方法,测定了聚四氟乙烯、有机玻璃、高密聚乙烯三种标准物质及JH-9105、JOB-9003、JO-9159、JO-9185、JOB-9006、JB-9001等六种塑料粘结炸药在298.2K下的导热系数,对非补偿测定法与补偿测定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非补偿法与补偿法测试准确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补偿法 微热量热法 导热系数 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