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苯酞联合山楂叶总黄酮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进玲 唐树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山楂叶总黄酮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为丁苯酞组和联合用药组各43例。丁苯酞...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山楂叶总黄酮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为丁苯酞组和联合用药组各43例。丁苯酞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恩必普)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山楂叶总黄酮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临床疗效较丁苯酞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5.148 2,P〈0.01;χ^2=4.073 7,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均P〈0.01),且联合用药组TG、TC及LDL-C水平的降低更为显著,而HDL-C水平的升高更为显著(分别t=3.128 4、3.524 3、2.043 1、2.223 9,P〈0.05或P〈0.01);同时,联合用药组患者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好转情况明显优于丁苯酞组,NSE水平降低也更为显著(分别χ^2=3.902 5,P〈0.05;t=5.148 2,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联合山楂叶总黄酮治疗中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减轻患者的神经损伤,逆转大脑中动脉狭窄,不良反应轻微,而且能够有效降低NSE蛋白表达水平,能够为患者病情的治疗提供参考,也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效果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狭窄 丁苯酞 山楂叶总黄酮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释性语言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祝全香 唐树芝 +3 位作者 李颖 耿旭 刘桂红 李晓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解释性语言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住院期间认知行为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性地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解释性语言干预,每天至少一次,连续10 d,以科学为依据正确地解释和判断患者提出的问题及其与疾病有关的事项。自制问卷调查表,对... 目的探讨解释性语言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住院期间认知行为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性地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解释性语言干预,每天至少一次,连续10 d,以科学为依据正确地解释和判断患者提出的问题及其与疾病有关的事项。自制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情况。结果经过解释性语言干预,干预组患者能够坚持疗程治疗,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P<0.001)。经过住院观察及离院后追踪调查脑病的发生率,干预组为5.46%,对照组为18.18%,干预组的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干预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解释性语言的干预,使患者认知行为偏差得以矫正,能够正确面对疾病,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坚持疗程治疗,延长了住院时间,有效地降低了脑病的发生率,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性语言 一氧化碳中毒 认知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秩序的本质
3
作者 潘海青 吴宏林 唐树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16-1218,共3页
经济秩序本质上是一种行为模式,各种经济主体的行为都需要这种行为模式,也只有在这种模式里才能够正常进行。经济秩序赋予了各经济主体一定程度的可预见性,增强了各经济主体对其及其他主体行为的预期能力。经济主体行为的连续性、一致... 经济秩序本质上是一种行为模式,各种经济主体的行为都需要这种行为模式,也只有在这种模式里才能够正常进行。经济秩序赋予了各经济主体一定程度的可预见性,增强了各经济主体对其及其他主体行为的预期能力。经济主体行为的连续性、一致性和确定性在以经济秩序为载体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秩序 经济秩序 连续性 一致性 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