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地覆盖对雷竹林土壤CO_(2)排放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飞强 周泽敏 +6 位作者 申展 张林平 邱盛媛 陈豪 傅志强 唐林韬 黎祖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84,共10页
【目的】探索林地覆盖措施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为减少竹林覆盖对环境的影响及探寻高效低碳覆盖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设计3种发热物质(新鲜鸡粪7.50 t·hm^(-2)、枯饼3.75 t·hm^(-2)、麦灰45.00 t·hm^(-2))、3种谷... 【目的】探索林地覆盖措施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为减少竹林覆盖对环境的影响及探寻高效低碳覆盖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设计3种发热物质(新鲜鸡粪7.50 t·hm^(-2)、枯饼3.75 t·hm^(-2)、麦灰45.00 t·hm^(-2))、3种谷壳层厚度(15、25、35 cm)和3种覆盖前林地补水量水平(浇水至湿润土层10 cm、15 cm、20 cm),采用考虑交互作用的L_(27)(9^(13))正交试验设计进行雷竹林冬季覆盖试验,采用Li-8100A土壤碳通量自动测定系统定期测定土壤CO_(2)排放速率。【结果】雷竹林覆盖期(11月25日至3月16日)内土壤CO_(2)排放速率呈单峰型曲线动态变化,林地覆盖显著提高了土壤CO_(2)的排放速率和排放量。谷壳层厚度和覆盖前林地补水量对土壤CO_(2)的排放速率和排放量影响显著;谷壳层越厚,土壤CO_(2)排放速率越高,15、25和35 cm 3种谷壳层厚度之间土壤CO_(2)排放速率差异极显著;覆盖前林地补水至湿润土层10 cm时,土壤CO_(2)排放速率显著高于湿润土层15 cm和20 cm;发热物质主要影响土壤CO_(2)的排放动态,鸡粪作为发热物质时土壤CO_(2)排放峰值出现在第3周,且峰值较高,并在第10周又出现小幅上升,枯饼和麦灰作为发热物质的排放峰值出现在第5周。发热物质、谷壳层厚度和覆盖前林地补水量3个覆盖因子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土壤CO_(2)的排放速率影响显著。【结论】雷竹林林地覆盖增加了土壤CO_(2)的排放量并改变了排放速率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麦灰或枯饼作为发热物质,谷壳层厚度25 cm,覆盖前对林地补水至湿润土壤15 cm左右的林地覆盖模式,可以降低土壤CO_(2)的排放峰值和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林 覆盖 土壤CO_(2) 排放速率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