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瘟病毒荧光定量RT-PCR和RT-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
作者 唐景峰 周康平 +1 位作者 韩振伟 王业富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共5页
建立了应用TaqMan-LNA的荧光定量RT-PCR和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技术检测猪瘟病毒(CSFV)的两种方法。根据对NCBI中CSFV E2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设计了CSFV E2基因的引物和探针,并以E2基因为模板构建了重组质粒。通过梯度稀释阳性... 建立了应用TaqMan-LNA的荧光定量RT-PCR和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技术检测猪瘟病毒(CSFV)的两种方法。根据对NCBI中CSFV E2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设计了CSFV E2基因的引物和探针,并以E2基因为模板构建了重组质粒。通过梯度稀释阳性标准品进行试验表明荧光定量RTPCR和RT-LAMP检测下限分别为102拷贝/μL和101拷贝/μL;特异性试验表明,两种方法对于其他5种病毒不能检出,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临床样本检测同样表明两种方法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说明所建立的Taq Man-LNA荧光定量RT-PCR和RT-LAMP可应用于CSFV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荧光定量RT-PCR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3
2
作者 唐景峰 李晓艳 王兴龙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8期23-27,共5页
RNA干扰是将双链RNA导入细胞引起特异基因mRNA降解的一种细胞反应过程,涉及多种蛋白质共同参与。此干扰机制可在转录、转录后和翻译水平上实现。转录水平上的干扰机制是通过对靶基因染色质结构的改变,使其基因转录受限,导致表达系统的... RNA干扰是将双链RNA导入细胞引起特异基因mRNA降解的一种细胞反应过程,涉及多种蛋白质共同参与。此干扰机制可在转录、转录后和翻译水平上实现。转录水平上的干扰机制是通过对靶基因染色质结构的改变,使其基因转录受限,导致表达系统的关闭。翻译水平上的干扰机制,是通过抑制相应mRNA的翻译,使相应的蛋白质表达受阻。转录后水平则包括siRNA形成阶段和扩增循环阶段。siRNA形成阶段即外源性或内源性dsRNA通过Argonaute家族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识别,进一步诱导双链RNA与Dicer结合。扩增循环阶段即特异性siRNA与靶mR-NA结合后,没有被活性酶切割、降解;而是以siRNA中的一条链为引物,以靶mRNA为模板,在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伸形成新的双链RNA,被Dicer内切酶或相关酶切割为新的21 nt^23 nt siRNA。随着RNA干扰技术的不断进步,RNA干扰可广泛地应用到抗病毒,肿瘤治疗,药物靶点筛选以及免疫性疾病治疗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作用机制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探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唐景峰 郑华平 《华夏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265-267,共3页
医生的职业道德即医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导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准则[1-3]。临床医学研究生是以培养高层次的临床医生为目标,是我国医学高层次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临床医学研究生 医德教育 合格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控缓释局部化疗在颅内恶性肿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莫万彬 杜贻庆 +3 位作者 罗毅 阳永东 唐景峰 周晓坤 《华夏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广谱抗肿瘤药阿霉素对颅内恶性肿瘤术中术灶控缓释化疗及术后局部化疗的效果。方法:术中、术后术灶局部应用阿霉素治疗颅内恶性肿瘤19例,其中胶质瘤17例,转移瘤2例。将肿瘤于显微镜下切除后在术灶垫以含有2~10mg阿霉素的... 目的:探讨广谱抗肿瘤药阿霉素对颅内恶性肿瘤术中术灶控缓释化疗及术后局部化疗的效果。方法:术中、术后术灶局部应用阿霉素治疗颅内恶性肿瘤19例,其中胶质瘤17例,转移瘤2例。将肿瘤于显微镜下切除后在术灶垫以含有2~10mg阿霉素的明胶海绵3~6块,留置Ommaya泵的导管开端置于瘤腔内。术后6~8周开始由Ommaya泵应用阿霉素,每次5mg,间隔6~8周重复使用。结果:术中均行控缓释化疗。术后局部化疗一次者1例,2次者6例,3次者5例,4次以上者7例。随访7~36月。死亡4例,全部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及毒性反应。结论:术中残腔阿霉素控缓释化疗及术后局部化疗,可延长颅内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并发症及毒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恶性肿瘤 阿毒素 局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全脑血管造影阴性SAH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永旺 范学政 +2 位作者 唐景峰 杨保华 郑华平 《华夏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80-83,共4页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临床急危重病症,常见的病因有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烟雾病、海绵状血管瘤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占脑血管疾病的12%~22%,多数情况下通过脑血管造影即可获得明确的病因诊断,但在自...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临床急危重病症,常见的病因有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烟雾病、海绵状血管瘤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占脑血管疾病的12%~22%,多数情况下通过脑血管造影即可获得明确的病因诊断,但在自发的SAH中有15%~20%首次脑血管造影未能发现病变,这些患者一般比动脉瘤性的SAH预后好,但这部分患者中仍有20%可出现再出血、脑缺血、急性脑积水等并发症,10%~30%的患者生活质量较出血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全脑血管造影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曲松钠与地塞米松鞘内应用治疗重症颅内化脓性感染 被引量:2
6
作者 莫万彬 杜贻庆 +3 位作者 唐景峰 阳永东 周晓坤 王文波 《华夏医学》 2005年第6期971-972,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颅内化脓性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观察头孢曲松钠与地塞米松鞘内用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6例经静脉抗炎治疗无效的重症颅内化脓性感染患者予头孢曲松钠鞘内注入,50~200mg/次,1~2次/d.同时子地塞米松2.5~5mg鞘内注入... 目的:探讨重症颅内化脓性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观察头孢曲松钠与地塞米松鞘内用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6例经静脉抗炎治疗无效的重症颅内化脓性感染患者予头孢曲松钠鞘内注入,50~200mg/次,1~2次/d.同时子地塞米松2.5~5mg鞘内注入.结果:鞘内注药后病情明显好转,经治疗颅内化脓性感染均治愈.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鞘内应用头孢曲松钠与地塞米松治疗重症颅内化脓性感染疗效显著,实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钠 地塞米松 重症颅内化脓性感染 鞘内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2
7
作者 杜贻庆 阳永东 +1 位作者 莫万彬 唐景峰 《华夏医学》 2005年第4期553-554,共2页
目的:评估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显微镜的高分辨率和管状光源增加术野清晰度利于血肿清除及止血。结果:本组63例患者6h内手术43例死亡4例,6h后手术20例死亡5例,患者生存质量前者优... 目的:评估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显微镜的高分辨率和管状光源增加术野清晰度利于血肿清除及止血。结果:本组63例患者6h内手术43例死亡4例,6h后手术20例死亡5例,患者生存质量前者优于后者。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损伤轻,操作简单,利用显微镜高分辨率和管状光源提高了血肿清除率,利于止血,6h内减压降低了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 显微镜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底沟通瘤的手术入路与显微切除 被引量:1
8
作者 莫万彬 杜贻庆 +6 位作者 耿宛平 何晓松 王国华 阳永东 唐景峰 周晓坤 王文波 《华夏医学》 2002年第6期755-756,共2页
目的 :对 12例颅底沟通瘤的手术入路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 12例颅底沟通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行 CT或 MRI检查 ,1例行 DSA检查。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和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结果 :手术全切除 10例 ,次全切 2... 目的 :对 12例颅底沟通瘤的手术入路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 12例颅底沟通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行 CT或 MRI检查 ,1例行 DSA检查。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和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结果 :手术全切除 10例 ,次全切 2例 ,手术效果好 ,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颅底沟通瘤症状多样 ,易误诊误治。根据肿瘤位置、侵犯范围选择适当手术入路。采用多学科联合与显微外科技术有利于广泛切除肿瘤。颅底重建是改善手术效果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沟通瘤 手术入路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外侧入路对小脑下前动脉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
9
作者 莫万彬 杜贻庆 +3 位作者 蒋常文 唐景峰 唐乐剑 王文波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1237-1238,共2页
目的:研究小脑下前动脉的显微解剖学特点,为极外侧入路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5具红色乳胶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灌注头颈部标本于极外侧入路下对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分支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结果:发现小脑前下动脉出现率为100%... 目的:研究小脑下前动脉的显微解剖学特点,为极外侧入路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5具红色乳胶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灌注头颈部标本于极外侧入路下对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分支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结果:发现小脑前下动脉出现率为100%,其中分支有中央支、迷路动脉、回返穿通动脉、弓下动脉。中央支供血于脑干,迷路动脉走行面听神经的下方,回返穿通动脉行于面听神经之间,弓下动脉行于面听神经的后上方。结论:小脑下前动脉与脑干、展神经、面听神经关系密切。脑干腹侧及桥小脑角病变手术中应妥善保护小脑下前动脉主干及分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入路 小脑下前动脉 显微应用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下乙状窦后-颌下联合入路显微切除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
10
作者 杜贻庆 唐景峰 +3 位作者 莫万彬 阳永东 黄永旺 夏学巍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枕下乙状窦后-颌下联合入路显微切除5例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5例均经术中证实,术后病理确诊颈...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枕下乙状窦后-颌下联合入路显微切除5例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5例均经术中证实,术后病理确诊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5例肿瘤中,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颌下联合入路能良好显露、安全切除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术中应注意保护好后组颅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孔 哑铃型神经鞘瘤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鞘内注射对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的防治
11
作者 邓航 莫万彬 +2 位作者 杜贻庆 阳永东 唐景峰 《华夏医学》 2004年第6期921-922,共2页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的治疗途径 ,观察尿激酶鞘内用药对脑室出血常见并发症脑积水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 2 6例脑室出血患者予尿激酶鞘内注入 ,5 0 0 0~ 10 0 0 0 U/次 ,每日或隔日 1次 ,至脑脊液基本正常 ,同时予地塞米松 2 .5~ 5 .0 ...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的治疗途径 ,观察尿激酶鞘内用药对脑室出血常见并发症脑积水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 2 6例脑室出血患者予尿激酶鞘内注入 ,5 0 0 0~ 10 0 0 0 U/次 ,每日或隔日 1次 ,至脑脊液基本正常 ,同时予地塞米松 2 .5~ 5 .0 m g鞘内注入。结果 :鞘内注药后所有患者脑室系统通畅 ,近期无梗阻性脑积水 ,远期无交通性脑积水 ,亦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尿激酶鞘内注射能有效防治脑室出血常见并发症脑积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脑出血 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鼻孔入路经蝶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
12
作者 杜贻庆 阳永东 +1 位作者 莫万彬 唐景峰 《华夏医学》 2005年第6期1023-1024,共2页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显微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切除第三脑室肿瘤
13
作者 雷有恩 郑华平 唐景峰 《华夏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771-774,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13例,分析其疗效。结果: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3例,手术均成功。术后出现多尿、多饮、电解质紊乱7例,中枢性高热3...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13例,分析其疗效。结果: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3例,手术均成功。术后出现多尿、多饮、电解质紊乱7例,中枢性高热3例,嗜睡2例,缄默症3例,经处理后1~2周好转出院。结论: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沿解剖间隙进入,肿瘤全切除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第三脑室 胼胝体—穹隆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下极外侧入路椎动脉的显微解剖
14
作者 雷有恩 郑华平 唐景峰 《华夏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832-835,共4页
目的:探讨枕下极外侧入路与椎动脉相关的显微解剖。方法:采用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12例,进行模拟枕下极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手术,测量各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数值及椎动脉颅内段行程等相关参数。结果:该入路中主要的解剖结构有:寰枕关节... 目的:探讨枕下极外侧入路与椎动脉相关的显微解剖。方法:采用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12例,进行模拟枕下极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手术,测量各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数值及椎动脉颅内段行程等相关参数。结果:该入路中主要的解剖结构有:寰枕关节及其周围结构;椎动脉第Ⅱ~Ⅳ段的走行;颅神经根丝及其走行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其中乙状窦、枕髁和椎动脉是该入路重要的解剖标志,左右椎动脉直径和长度均无显著性差异,83.3%的椎动脉在舌下神经腹侧走过,16.7%的椎动脉穿舌下神经上下束之间。结论:采用枕下极外侧入路可以增加术野空间,减少对脑干和重要血管神经的牵拉,是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但要注意对椎动脉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下极外侧入路 椎动脉 显微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景峰 郑华平 魏鹏 《华夏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37-139,共3页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是我国医学高层次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及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不仅要能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临床技能,还要能独立处理专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症,更...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是我国医学高层次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及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不仅要能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临床技能,还要能独立处理专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症,更需要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联合PWI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及预后价值评估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利刚 唐景峰 +1 位作者 张洁 唐建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DWI联合PWI成像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的诊断价值及预后价值评估。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CIS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 目的:探讨DWI联合PWI成像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的诊断价值及预后价值评估。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CIS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PWI)检查,并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积极治疗。以Functool软件计算病变部位及其对侧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egional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ADC)及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比较治疗前后梗死灶及对侧ADC及rADC,比较治疗前后梗死灶面积、异常MTT体积及异常CBV体积。比较核心梗死灶(Region of interest 1,ROI 1)、梗死灶增大区(Region of interest 2,ROI 2)、存活低血供区(Region of interest 3,ROI 3)的rMTT、rADC、rCBV。对比治疗前后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后梗死灶ADC均明显低于对侧ADC(P<0.05),但治疗后梗死灶ADC明显升高,接近对侧ADC,治疗后rADC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对侧ADC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梗死灶面积、异常MTT体积及异常CBV体积均明显下降(P<0.05)。vCI与vCBV、vMTT、vDWI均呈显著正相关(r>0,P<0.05)。rMTT及rCBV对比结果均为ROI1<ROI 2<ROI 3,rADC对比结果为ROI1>ROI 2>ROI 3(P<0.05)。治疗前NIHSS评分高于治疗后(P<0.05)。结论:DWI联合PWI检测可清晰显示急性CIS患者缺血病灶,ADC、MTT、CBV变化值对于缺血组织的危险程度辨别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I PWI 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医院文化建设在21世纪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龙凤 唐景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31期22-24,28,共4页
该文主要围绕医院文化建设在21世纪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展开分析和论述,发现医院文化建设作为医院的文化软实力,不仅能够保证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另外也能够创造良好的医院形象,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能力。但是当下医院在开展文化... 该文主要围绕医院文化建设在21世纪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展开分析和论述,发现医院文化建设作为医院的文化软实力,不仅能够保证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另外也能够创造良好的医院形象,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能力。但是当下医院在开展文化建设时,不仅缺乏重视程度,而且没有有效的载体,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人员也缺乏专业素质,不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因此医院在开展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用精神文化来聚集干事创业的力量,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和体系,推动文化建设的有效落实。最后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塑造良好的形象,全面提高医疗能力,才能够实现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文化建设 概念内涵 重要作用 存在问题 有效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院计划应用于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粟艺红 姚小琼 +5 位作者 唐建勋 唐景峰 李娜 刘娥秋 周祎 毛燕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10期429-432,共4页
脑卒中是临床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我国有着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脑卒中患者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过去以医院为主体进行照护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亟需一种新的照护模式... 脑卒中是临床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我国有着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脑卒中患者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过去以医院为主体进行照护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亟需一种新的照护模式。出院计划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照护模式,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身心健康,提升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整理分析回顾各大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资料,对近5年出院计划应用于脑卒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和总结,旨在充分发挥和运用出院计划应用于脑卒中的优势,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血管疾病 出院计划 生活质量 护理 医疗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