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SBA-15用于乙烯/乙烷吸附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唐晓泯 罗仕忠 +2 位作者 费德君 董文文 党亚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80,82,共5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介孔材料SBA-15和Al-SBA-15,分别以2种材料为载体,以3 mmol(Ag NO3)/(g载体)等体积浸渍负载,得样品Ag-SBA-15和Ag-Al-SBA-15。通过N2吸附、TEM等表征方法发现,Al的掺杂并未改变SBA-15规整的孔道结构,Ag NO3在2种载体上均... 采用水热法合成介孔材料SBA-15和Al-SBA-15,分别以2种材料为载体,以3 mmol(Ag NO3)/(g载体)等体积浸渍负载,得样品Ag-SBA-15和Ag-Al-SBA-15。通过N2吸附、TEM等表征方法发现,Al的掺杂并未改变SBA-15规整的孔道结构,Ag NO3在2种载体上均出现部分团聚现象,由于Al-SBA-15的亲水性更好,Ag NO3在载体Al-SBA-15上分散更为均匀。BET分析表明,Al-SBA-15比SBA-15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可达752.0 m2/g。等温吸附测试结果显示:SBA-15和Al-SBA-15对乙烯吸附选择性均较差,对乙烯/乙烷的分离比分别为1.25、1.10。2种载体负载Ag NO3后,乙烯吸附量在低压下大幅增大,分离系数显著增加,样品Ag-Al-SBA-15在298 K、0.07 MPa时分离系数高达14.9,Ag-Al-SBA-15的分离效果优于AgSBA-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SBA-15 Al-SBA-15 乙烯 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液膜萃取Cr(Ⅲ)的内相反萃步骤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向楠 党亚固 +2 位作者 费德君 唐晓泯 陈霞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29,共5页
文章采用恒界面法对乳化液膜分离Cr(Ⅲ)的液膜内相反萃步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搅拌速度、温度、界面面积、水相p H值、DEHPA[二(2-乙基己基)磷酸]浓度和络合物浓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得到反萃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数据,并推导出反萃的反... 文章采用恒界面法对乳化液膜分离Cr(Ⅲ)的液膜内相反萃步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搅拌速度、温度、界面面积、水相p H值、DEHPA[二(2-乙基己基)磷酸]浓度和络合物浓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得到反萃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数据,并推导出反萃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大于0.45 m/s时出现与搅拌强度无关的化学反应控制"坪区",且反萃速率与界面面积成正比,此时反应属于扩散和化学反应共同控制,并且反应主要发生在相界面上;由温度与反萃速率的关系得知,该反萃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的活化能Ea=24.25 k J/mol,焓变ΔH=-55.85 k J/mol,熵变ΔS=-566.37 J/mol,在T=308 K时ΔG=118.59 k J/mol;在控制步骤反应式中,DEHPA反应级数为0,络合物浓度和水相氢离子的反应级数为1,并推导出反萃反应的控制步骤的方程式为r=k0[Cr(OH)2HL2(o)][H+(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萃 动力学 恒界面池 DEHPA Cr(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