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柑橘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及总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3
1
作者 从彦丽 彭梦雪 +2 位作者 刘冬 孙海燕 唐旭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96-103,共8页
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法模拟柑橘在胃肠道的消化过程,测定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的释放量及总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柑橘多酚主要是游离酚,有机化学提取法释放的多酚高于模拟胃肠消化法。模拟胃消化3 h后,与消化0 ... 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法模拟柑橘在胃肠道的消化过程,测定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的释放量及总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柑橘多酚主要是游离酚,有机化学提取法释放的多酚高于模拟胃肠消化法。模拟胃消化3 h后,与消化0 h相比,宽皮柑、脐橙和金橘的多酚最大释放量是其1.02、0.93、1.21倍,黄酮最大释放量是其1.46、2.37、2.16倍,最大抗氧化活性是其1.10、1.23、1.62倍。体外模拟肠消化4 h后,与胃消化0 h和肠消化0 h相比,宽皮柑、脐橙和金橘的多酚释放量分别为其0.99、0.80、1.29倍和91%、81%、90%,黄酮的最大释放量分别为其73%、39%、64%和51%、17%、39%,最大抗氧化活性分别为其1.67、1.09、1.76倍和1.31、0.88、1.22倍。这表明柑橘在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胃蛋白酶、胰酶、胆汁及胃酸均可以促进抗氧化活性物质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 多酚 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蒸煮结合酶解改性豆渣膳食纤维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丽珍 刘冬 +3 位作者 李艳 孙海燕 唐旭蔚 李世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0,共4页
采用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的方法,改性豆渣不溶性膳食纤维,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以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考察指标,分别对高温蒸煮改性、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改性工艺进行研究,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 采用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的方法,改性豆渣不溶性膳食纤维,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以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考察指标,分别对高温蒸煮改性、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改性工艺进行研究,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改性工艺。结果显示,在优化的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改性的反应条件下,即固液比为1:20 g/mL、酶解温度为45℃、酶底比为0.3%、酶解时间为4 h、pH值为5.0时,改性后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31.89%,明显高于单独采用高温蒸煮法(130℃、60 min)改性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1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膳食纤维 不溶性膳食纤维 高温蒸煮 酶解 豆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水解花生蛋白制备短肽及其降血压活性试验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冬 周丽珍 +4 位作者 李艳 孙海燕 唐旭蔚 从彦丽 万红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23,共6页
对酶法水解花生蛋白制备高水解度短肽的工艺进行研究。选用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分别对单酶水解工艺、复合酶水解工艺及前处理条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单酶水解优化工艺虽可达到较高水解度(27.85%、23.40%),但水解时间长(386.25、... 对酶法水解花生蛋白制备高水解度短肽的工艺进行研究。选用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分别对单酶水解工艺、复合酶水解工艺及前处理条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单酶水解优化工艺虽可达到较高水解度(27.85%、23.40%),但水解时间长(386.25、382.68 min)、底物质量浓度低(1.09、1.07 g/100 mL);所考察的前处理技术中除亚硫酸钠前处理外,热处理、超声处理条件对水解度无显著影响。研究得到理想的酶法水解条件为:以花生蛋白(质量浓度为5 g/100 mL)为原料,先用亚硫酸钠(质量浓度为0.07 g/100 mL)进行前处理;随后进行复合酶酶法水解,调整料液体系至pH 8.0、温度50℃,按加酶量为7 429.79 U/g加入碱性蛋白酶,水解120 min,随后将料液体系调至pH 6.8、温度45℃,按加酶量为7 642.50 U/g加入菠萝蛋白酶,水解120 min,测得蛋白质水解度为(33.21±0.70)%。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的作用试验表明,灌胃剂量在1 000-1500 mg/kg(按体重计)时,给药4 h后,大鼠收缩压显著降低,降压效果可持续8 h,表明酶法水解产物(花生短肽)有明显的降血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水解 短肽 降血压 花生蛋白 动物试验 原发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分离纯化花生蛋白酶解液制备活性短肽 被引量:5
4
作者 周丽珍 李艳 +4 位作者 孙海燕 唐旭蔚 从彦丽 万红霞 刘冬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29,共6页
对膜技术在花生蛋白酶解液分离纯化应用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超滤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3、5 kDa)、超滤压力(0.086、0.121、0.157、0.193 MPa)、超滤温度(30、35、40、45℃)、超滤加水量(0.5-5.5倍)对超滤效果的影响,以... 对膜技术在花生蛋白酶解液分离纯化应用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超滤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3、5 kDa)、超滤压力(0.086、0.121、0.157、0.193 MPa)、超滤温度(30、35、40、45℃)、超滤加水量(0.5-5.5倍)对超滤效果的影响,以及考察加水次数(1-12次)对纳滤脱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滤操作的最适工艺为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 kDa的超滤膜,在超滤压力0.193MPa、超滤温度45℃的条件下进行恒体积超滤,加水量以加入3倍水为最适,此时短肽透过率可达65.01%,透过液中短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283-402 Da之间;纳滤操作在纳滤温度为常温(20℃)、纳滤压力为1.5 MPa的条件下进行,采用间歇式恒容纳滤方式,最适加水次数为10次,此时Na+脱除率为(69.78±0.69)%,短肽损失率仅为2.00%。采用最适的先超滤、后纳滤联用工艺制备的花生短肽液经冻干后,冻干粉对ACE的IC50为0.78 mg/mL,体外抗氧化活性为ORAC值(以Trolox计)(2 359.50±40.43)μmol/g,表明短肽同时具有较强的ACE抑制活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超滤 纳滤 酶解液 生物活性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渣膳食纤维制备中碱法、酶法脱脂比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丽珍 刘冬 +3 位作者 李艳 孙海燕 唐旭蔚 李世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3-65,共3页
对以豆渣为原料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过程中的脱脂工艺进行了研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脱脂率和膳食纤维得率为考察指标,对碱法和碱性脂肪酶法两种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加以比较。结果表明:碱法脱脂最优工艺条件下脱脂率97.13%,膳食纤维得... 对以豆渣为原料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过程中的脱脂工艺进行了研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脱脂率和膳食纤维得率为考察指标,对碱法和碱性脂肪酶法两种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加以比较。结果表明:碱法脱脂最优工艺条件下脱脂率97.13%,膳食纤维得率58.37%;碱性脂肪酶法脱脂最优工艺条件下脱脂率82.20%,膳食纤维得率6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 不溶性膳食纤维 豆渣 碱法 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醇溶蛋白高水解度酶解制备短肽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冬 周丽珍 +4 位作者 李艳 孙海燕 唐旭蔚 从彦丽 万红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6,共6页
以高水解度水解蛋白为目标,对酶解玉米醇溶蛋白制备短肽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选择了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对三种酶的酶解工艺进行了考察,同时还对复合酶水解、理化前处理技术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 以高水解度水解蛋白为目标,对酶解玉米醇溶蛋白制备短肽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选择了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对三种酶的酶解工艺进行了考察,同时还对复合酶水解、理化前处理技术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对三种酶的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明确了三种酶复合水解时,得到的水解度均显著高于单酶水解结果,且其中以"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顺序的复合酶组合得到的水解度最高达(29.95±0.87)%;考察的加热、添加亚硫酸钠、超声等三种理化前处理技术,对玉米醇溶蛋白水解度没有明显的影响。总而言之,应用合适的蛋白酶及酶解方式,玉米醇溶蛋白水解制备短肽,可以达到较高的水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玉米醇溶蛋白 水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面粉的水分、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 被引量:6
7
作者 覃统佳 刘冬 +3 位作者 从彦丽 黄林森 唐旭蔚 周志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6-263,共8页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不同的定量分析方法建立面粉4种组分的快速定量模型。国标法测定68种面粉样品的水分、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含量,并采集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图。选取58个校正集和10个验证集样品,通过马氏距离法剔除异常样品...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不同的定量分析方法建立面粉4种组分的快速定量模型。国标法测定68种面粉样品的水分、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含量,并采集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图。选取58个校正集和10个验证集样品,通过马氏距离法剔除异常样品后,对比17种光谱预处理方式所建立的基于全光谱的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定量模型效果,在最佳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向后区间偏最小二乘法(Backward interval PLS,BiPLS)筛选特征光谱,进一步得到最佳定量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校正集相关系数Rcv均大于0.9650,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均小于0.328;验证集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6,预测均方根误差均低于0.383。因此,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应用于面粉的多指标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面粉 偏最小二乘法(PLS) 向后区间偏最小二乘法(Bi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