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凌源野猪沟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1
作者 李彦钊 韩跃新 +1 位作者 高鹏 唐志东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3期17-24,共8页
辽宁凌源野猪沟地区铁矿资源丰富,赋存形式多样,地质成因复杂,至今难以开发利用。科学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是高效开发该地区铁矿石的重要前提。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铁物相分析和SEM-EDS分析等手段对该地区铁矿石进行... 辽宁凌源野猪沟地区铁矿资源丰富,赋存形式多样,地质成因复杂,至今难以开发利用。科学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是高效开发该地区铁矿石的重要前提。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铁物相分析和SEM-EDS分析等手段对该地区铁矿石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铁矿石TFe品位为31.86%,铁元素主要赋存于褐铁矿中,其分布率达到90.76%,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绿泥石和云母等。褐铁矿主要以粒状、不规则状、胶状及针状集合体的形式产出,粒度分布不均匀,多分布于微细粒中,-74μm粒级含量高达76.00%;单体解离度仅为12.75%,主要以连生体形式存在,富连生体含量为79.22%。褐铁矿与软锰矿紧密共生,Fe、Mn常以类质同象形式相互取代,物理选矿方法难以实现有效分离;与石英和绿泥石等脉石矿物连生关系复杂,过磨容易出现泥化现象,影响选别效果。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氢基矿相转化-预先抛尾-磨矿-磁选工艺对该矿石中的铁元素进行回收,在还原温度550℃、还原时间20 min、H_(2)浓度20%、气体流量600 mL/min、磨矿细度-25μm含量占95%及磁场强度为127.324 kA/m的条件下,可获得TFe品位55.16%、回收率74.16%的铁精矿,实现了铁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有效分离。研究对于该地区铁矿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矿物学 褐铁矿 类质同象 嵌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磁化焙烧炉四腔室反应器内气固流动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范成军 李志明 +2 位作者 周阳 雷顺林 唐志东 《现代矿业》 2025年第4期66-71,共6页
悬浮磁化焙烧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处理复杂难选铁矿资源的新工艺,具有传热传质效率高、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四腔室反应器作为悬浮磁化焙烧炉的核心装置,涉及气固两相流动和矿物转化等复杂的物理化学耦合过程。为了研究四腔室反应... 悬浮磁化焙烧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处理复杂难选铁矿资源的新工艺,具有传热传质效率高、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四腔室反应器作为悬浮磁化焙烧炉的核心装置,涉及气固两相流动和矿物转化等复杂的物理化学耦合过程。为了研究四腔室反应器内的气固流动特性,基于欧拉双流体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改变流化风速、松动风速和给料速率等操作参数,分析了这些参数对四腔室反应器内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化风速、松动风速和给料速率作为关键操作参数,直接影响颗粒的流动状态。增加流化风速和松动风速可以增强颗粒流动,减少反应器内的颗粒浓度;而增加给料速率则会导致颗粒浓度增加。数值模拟结果与冷态试验数据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磁化焙烧炉 四腔室反应器 气固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反应室内铁矿石的临界流化特性
3
作者 李志明 韩跃新 +1 位作者 孙永升 唐志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2-599,共8页
U型反应室是悬浮焙烧装备的核心部件,明确其内物料的临界流化特性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为此,自行搭建了冷态试验系统,并以赤铁矿粉、氧化铝粉为原料,研究了松动风量、物料性质对物料临界流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原有经验公式进行了修正.... U型反应室是悬浮焙烧装备的核心部件,明确其内物料的临界流化特性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为此,自行搭建了冷态试验系统,并以赤铁矿粉、氧化铝粉为原料,研究了松动风量、物料性质对物料临界流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原有经验公式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临界流化气速随物料粒度、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松动室床层为固定床的条件下,临界流化气速随松动风量的增大而减小;修正后的过程方程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可用于反应室内物料流化行为的预测.研究结果利于悬浮磁化焙烧技术实体化,对该技术工业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磁化焙烧炉 流化床反应室 冷态试验 降速法 临界流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阳钒钛磁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唐志东 李文博 +1 位作者 高鹏 韩跃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69-1774,共6页
采用传统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结合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化学分析等分析手段,对朝阳地区钒钛磁铁矿石的化学组成、元素赋存状态、矿物组成、矿物间的嵌布关系及粒度分布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该铁矿石中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钛磁... 采用传统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结合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化学分析等分析手段,对朝阳地区钒钛磁铁矿石的化学组成、元素赋存状态、矿物组成、矿物间的嵌布关系及粒度分布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该铁矿石中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钛磁铁矿和钒磁铁矿,长石是最主要的脉石矿物.矿石中主要矿物嵌布关系复杂,磁铁矿与钛磁铁矿颗粒结合紧密,大多结合成连生体,不利于铁矿物与钛矿物之间单体解离;主要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磁铁矿嵌布粒度相对较粗,钛磁铁矿和钒磁铁矿嵌布粒度相对较细.该研究为该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矿物学 矿物组成 嵌布特征 元素赋存状态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家村铁矿尾矿再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唐志东 韩跃新 +2 位作者 李艳军 高鹏 栗艳锋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0,共5页
袁家村铁矿选矿厂综合尾矿TFe品位17.50%,主要含铁矿物为赤(褐)铁矿和磁铁矿,有害元素硫、磷含量很低,铁矿物嵌布粒度细小,回收难度较大。为了给该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对其进行了预富集-磁化焙烧-磁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磨... 袁家村铁矿选矿厂综合尾矿TFe品位17.50%,主要含铁矿物为赤(褐)铁矿和磁铁矿,有害元素硫、磷含量很低,铁矿物嵌布粒度细小,回收难度较大。为了给该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对其进行了预富集-磁化焙烧-磁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37 mm75%(不磨),强磁选粗选背景磁场强度为478 kA/m,强磁选精选背景磁场强度为398 kA/m的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为23.24%、铁作业回收率为86.38%的强磁选预富集精矿;强磁选预富集精矿在气体流量5 m3/h、CO浓度30%、磁化焙烧温度560℃、焙烧时间15min、焙烧产物磨矿细度为-0.037 mm90%、弱磁选磁场强度为88 kA/m的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61.82%、铁作业回收率80.91%、对原矿回收率55.98%的铁精矿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尾矿 强磁选预富集 磁化焙烧 弱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钢东部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唐志东 陈国岩 +1 位作者 曲孔辉 韩跃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113,共5页
鞍钢矿业集团东部尾矿属于高硅、含铁、低硫磷型尾矿,具有较大的潜在回收价值,为给该尾矿中铁矿物回收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化学分析、物相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试样铁品位为10.... 鞍钢矿业集团东部尾矿属于高硅、含铁、低硫磷型尾矿,具有较大的潜在回收价值,为给该尾矿中铁矿物回收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化学分析、物相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试样铁品位为10.60%,铁主要赋存于赤铁矿和磁铁矿中,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试样的结构主要为交代结构、自形—半自形晶结构、填隙结构和包含结构;主要构造为片状构造、网格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脉状穿插构造。试样主要矿物嵌布关系复杂,赤铁矿沿磁铁矿的边缘和孔隙交代磁铁矿,以片状、格状沿磁铁矿解理分布并与之形成连生颗粒;磁铁矿多数呈细小粒状嵌布,少量呈自形、半自形粒状包裹在脉石矿物中;褐铁矿含量较低,主要沿赤铁矿的裂隙、孔洞充填形成连生体。赤铁矿、磁铁矿和脉石矿物的单体解离度分别为57.55%、42.05%、73.79%,有用矿物单体解离度较低,多以连生体形式存在,主要包括赤铁矿—脉石矿物型连生体、磁铁矿—脉石矿物型连生体、赤铁矿—磁铁矿型连生体和赤铁矿—磁铁矿—脉石矿物型连生体。铁矿物嵌布粒度细小,在-0.037 mm粒级有明显的富集现象。推荐采用磁选预先抛尾—磨矿—弱磁选—强磁选的预富集工艺流程,研究结果为该尾矿的回收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尾矿 矿物学 矿物组成 嵌布特征 赋存状态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某普通铁精矿制备超级铁精矿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唐志东 李文博 +1 位作者 李艳军 韩跃新 《矿产保护与利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6-61,共6页
山东某普通铁精矿TFe品位65.46%,主要脉石成分SiO_2,有害元素S、P微量。铁主要以磁铁矿的形式存在,分布率占96.40%。为利用该普通铁精矿制备超级铁精矿,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选矿工艺研究,最终确定采用预先抛尾—阶段磨矿阶段磁选—反浮选... 山东某普通铁精矿TFe品位65.46%,主要脉石成分SiO_2,有害元素S、P微量。铁主要以磁铁矿的形式存在,分布率占96.40%。为利用该普通铁精矿制备超级铁精矿,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选矿工艺研究,最终确定采用预先抛尾—阶段磨矿阶段磁选—反浮选工艺流程,并获得了TFe品位为71.88%、回收率为63.98%的超级铁精矿产品,其中二氧化硅含量为0.30%、酸不溶物含量为0.19%,其他杂质含量均在达标范围内。采用上述工艺流程处理该普通铁精矿获得了指标理想的超级铁精矿,对类似性质的铁精矿制备超级铁精矿产品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铁精矿 预先抛尾 阶段磨选 反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脉动法探究U型还原室内床层流化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志东 韩跃新 +1 位作者 高鹏 李二垒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60-1165,共6页
U型还原室是铁矿悬浮磁化焙烧炉的核心装置其内部物料流化特性尚不明确.为此搭建冷态试验系统采用压力脉动法探讨了初始床层高度、松动风速及物料粒度对流化室内物料流化特性的影响通过功率谱密度分析了流化机理.结果表明:松动风速和物... U型还原室是铁矿悬浮磁化焙烧炉的核心装置其内部物料流化特性尚不明确.为此搭建冷态试验系统采用压力脉动法探讨了初始床层高度、松动风速及物料粒度对流化室内物料流化特性的影响通过功率谱密度分析了流化机理.结果表明:松动风速和物料粒度是影响初始流化速度的主要因素而初始床层高度影响不大流化室内压力脉动随初始床层高度和松动风速增大而减小随物料粒度增大而增大功率谱分析揭示了气泡形成、聚并及破碎是导致压力脉动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为悬浮磁化焙烧试验过程中操作参数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化 颗粒物料 初始流化速度 压力脉动 两相流 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鞍山含碳酸盐正浮选尾矿悬浮焙烧—弱磁选试验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文博 唐志东 +2 位作者 杨光 韩跃新 李艳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7,共5页
东鞍山含碳酸盐正浮选尾矿铁品位为43.53%,主要含铁矿物为赤铁矿、磁铁矿和菱铁矿。为给该正浮选尾矿高效回收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悬浮焙烧—磁选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在气体流量为12 m3/h、H2浓度为40%、焙烧温度为600℃、焙烧... 东鞍山含碳酸盐正浮选尾矿铁品位为43.53%,主要含铁矿物为赤铁矿、磁铁矿和菱铁矿。为给该正浮选尾矿高效回收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悬浮焙烧—磁选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在气体流量为12 m3/h、H2浓度为40%、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8 s条件下进行悬浮焙烧试验,焙烧产品磨细至-0.043 mm占95%,在磁场强度为85.1 k A/m条件下弱磁选,可获得铁品位为60.52%、回收率为78.68%的精矿。对悬浮焙烧前后物料的磁性检测、XRD分析可知,试样中弱磁性的含铁矿物经悬浮焙烧后转变为强磁性的磁铁矿,磁性增强,扩大了铁矿物与脉石矿物的磁性差异,可通过弱磁选进行有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浮选尾矿 悬浮焙烧 菱铁矿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西沟难选菱铁矿石综合利用新工艺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小龙 韩跃新 +1 位作者 李艳军 唐志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8-253,共6页
采用强磁预选—磁化焙烧—磁选联合工艺对大西沟难选菱铁矿石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74μm占55%、强磁粗选磁场强度318 k A/m、强磁扫选磁场强度717 k A/m的条件下,可得到TFe品位为28.47%、回收率为96.78%的强磁精矿;强磁精... 采用强磁预选—磁化焙烧—磁选联合工艺对大西沟难选菱铁矿石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74μm占55%、强磁粗选磁场强度318 k A/m、强磁扫选磁场强度717 k A/m的条件下,可得到TFe品位为28.47%、回收率为96.78%的强磁精矿;强磁精矿在中性气氛中于焙烧温度700℃、焙烧时间40 min、磨矿细度-43μm占95%、弱磁选磁场强度104 k A/m的综合条件下,获得TFe品位为59.29%、回收率87.50%的精矿产品.XRD、光学显微镜和VSM等分析结果表明:难选菱铁矿和褐铁矿经焙烧后转变为易选磁铁矿,新生成的磁铁矿表面疏松多孔,多呈胶状,与脉石矿物紧密共生,其磁化强度和比磁化系数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铁矿 强磁预选 磁化焙烧 磁铁矿 比磁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种皮色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志东 鲁军雄 袁玉辉 《作物研究》 2013年第2期197-202,共6页
不同颜色油菜种皮含有不同类型的色素,研究种皮颜色与其色素之间的关系能够为黄籽油菜的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介绍油菜种皮中色素种类、主要色素的含量及测定方法,为黄籽油菜的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菜 种皮 色素 黄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剂及工艺优化对吉林某低品位硅藻土提纯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莹 韩跃新 +1 位作者 陈晓龙 唐志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7-81,共5页
吉林临江低品位硅藻土属高烧失三级硅藻土,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钠长石。为提高该硅藻土纯度,对其进行了浮选分散剂选择试验,并对最佳浮选条件下所得浮选精矿进行了焙烧—酸浸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浆温度为40℃、p H为9、十二胺为捕收剂... 吉林临江低品位硅藻土属高烧失三级硅藻土,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钠长石。为提高该硅藻土纯度,对其进行了浮选分散剂选择试验,并对最佳浮选条件下所得浮选精矿进行了焙烧—酸浸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浆温度为40℃、p H为9、十二胺为捕收剂条件下浮选,三聚磷酸钠作为分散剂时浮选指标最佳。以三聚磷酸钠作为分散剂、十二胺为捕收剂,经1粗2精浮选获得了Si O2品位为79.38%、Al2O3品位为5.04%的硅藻土浮选精矿。该浮选精矿在600℃条件下焙烧1 h后,在室温条件下采用20%的硫酸浸出1.5 h,获得了Si O2品位为89.57%、Al2O3品位为4.77%、Fe2O3品位为0.71%的硅藻土精矿,达到了一级土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分散剂 三聚磷酸钠 焙烧 酸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临江低品位硅藻土反浮选提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莹 韩跃新 +1 位作者 陈晓龙 唐志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5-68,共4页
吉林临江低品位硅藻土为高烧失三级硅藻土,其中的硅藻以圆筛藻为主,有少量直链藻,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钠长石。为了提高该硅藻土的品级,同时又克服擦洗、酸浸、焙烧等常规硅藻土提纯方法所存在的生产周期长、耗酸和耗水量大、能耗高、... 吉林临江低品位硅藻土为高烧失三级硅藻土,其中的硅藻以圆筛藻为主,有少量直链藻,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钠长石。为了提高该硅藻土的品级,同时又克服擦洗、酸浸、焙烧等常规硅藻土提纯方法所存在的生产周期长、耗酸和耗水量大、能耗高、污染环境等缺陷,对其进行了反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0℃、氢氧化钠调pH为8的矿浆环境中,以焦磷酸钠为分散剂、十二胺为捕收剂,只需经过1次粗选、2次精选,即可获得SiO2品位为79.39%、Al2O3含量为4.92%、SiO2回收率为45.00%,质量达到二级硅藻土标准的硅藻土精矿。该试验结果不仅证实了反浮选工艺对硅藻土提纯的有效性,同时显示了反浮选工艺在生产效率、耗酸、耗水、耗能及环境污染等方面与常规硅藻土提纯工艺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硅藻土 反浮选提纯 十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料形式对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栗艳锋 韩跃新 +2 位作者 孙永升 李国峰 唐志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37,共6页
为考察物料形式对深度还原效果的影响,以湖北官店鲕状赤铁矿为原料,考察了造块和散料两种物料形式对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块物料还原产品铁金属化率和磁选精矿指标均优于散料还原产品铁金属化率和磁选精矿指标;随... 为考察物料形式对深度还原效果的影响,以湖北官店鲕状赤铁矿为原料,考察了造块和散料两种物料形式对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块物料还原产品铁金属化率和磁选精矿指标均优于散料还原产品铁金属化率和磁选精矿指标;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还原时间的延长和给料粒度的减小,两种物料形式还原产品铁金属化率和磁选指标均逐渐提高。造块物料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和微细空隙结构,使其深度还原效果较好,金属铁颗粒粒度较大,颗粒形状也较规则。对还原产品SEM分析结果表明:造块物料经深度还原后金属铁颗粒粒度明显大于散料,物料造块焙烧后对鲕粒的破坏更加显著,说明物料造块后更加有利于铁矿物的还原。造块能够使热量更快传导,铁氧化物界面保持较高浓度的还原气氛,进而加快了金属化反应进程。试验结果可以为深度还原工艺给料形式选择及还原工艺条件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料形式 鲕状赤铁矿 深度还原效果 金属铁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石生物质流态化焙烧过程中物料临界流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天佑 孙永升 +1 位作者 唐志东 韩跃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95,共6页
生物质流态化焙烧是一种处理难选铁矿石的清洁高效技术。然而,由于生物质与矿石密度差异较大,气固流化特性是生物质流态化焙烧的核心。针对生物质流态化焙烧的临界流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颗粒临界流化风速随着秸秆颗粒粒度与矿石... 生物质流态化焙烧是一种处理难选铁矿石的清洁高效技术。然而,由于生物质与矿石密度差异较大,气固流化特性是生物质流态化焙烧的核心。针对生物质流态化焙烧的临界流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颗粒临界流化风速随着秸秆颗粒粒度与矿石颗粒粒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生物质质量分数增大而减小,而床层高度与床层面积对临界流化风速影响较小,建立了临界流化风速预测模型。研究结果对生物质流态化焙烧过程调控和新装备研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型生物质 赤铁矿 流态化 流态化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籽油酸合成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浩文 唐志东 +1 位作者 谭勇俊 刘忠松 《作物研究》 2012年第3期288-294,共7页
提高油酸含量是油菜品质育种的重要目标。简要介绍了脂肪酸的合成途径和与油菜种子中油酸合成与分解代谢相关的基因,对新技术和新方法与研究控制油酸基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关键词 油菜 油酸 基因 FAD2 FA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磁化焙烧炉四室还原腔气固流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峰 高鹏 +1 位作者 唐志东 王一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73,共6页
四室还原腔是悬浮磁化焙烧炉的核心部件,为探明四室还原腔内气固流动特性规律,搭建了四室还原腔冷态试验系统,探究了流化风速、松动风速和给料速率对流化室内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流化风速、松动风速的增大,流化室内... 四室还原腔是悬浮磁化焙烧炉的核心部件,为探明四室还原腔内气固流动特性规律,搭建了四室还原腔冷态试验系统,探究了流化风速、松动风速和给料速率对流化室内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流化风速、松动风速的增大,流化室内床层同一高度处,压强呈减小趋势;随着给料速率的增大,流化室内床层同一高度处,压强呈增大趋势。在不同操作条件下,流化室内颗粒浓度分布区间为0.40~0.54,沿轴向均呈“S”型分布。床层同一高度处颗粒浓度随着流化风速和松动风速的增大而减小,颗粒浓度随着给料速率的增大而提高。研究结果对悬浮焙烧炉四室还原腔的结构优化和参数调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磁化焙烧炉 四室还原腔 气固两相流 压力特性 颗粒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M的悬浮磁化焙烧主炉气固流动传热数值模拟
18
作者 蔡玉节 孙永升 +2 位作者 高鹏 张琦 唐志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1-176,共6页
为探明悬浮磁化焙烧主炉内气相温度场分布、颗粒流动特性以及颗粒升温速率等信息,基于CFD理论,对悬浮磁化焙烧主炉内稀相气固流动以及传热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文中气相计算采用欧拉方法,固相计算采用Discrete Phase Model(DPM),并考... 为探明悬浮磁化焙烧主炉内气相温度场分布、颗粒流动特性以及颗粒升温速率等信息,基于CFD理论,对悬浮磁化焙烧主炉内稀相气固流动以及传热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文中气相计算采用欧拉方法,固相计算采用Discrete Phase Model(DPM),并考虑气固两相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悬浮磁化焙烧主炉温度在径向呈现炉心温度高、近壁温度低的分布特征,在轴向逐渐趋于均匀。矿石颗粒进入主炉后,在气流的拖曳作用下迅速上升,1.0 s时颗粒可到达主炉顶部,1.2 s时颗粒在顶部弯管处出现逃逸现象;颗粒进入主炉后,自身温度迅速上升达到峰值。由于颗粒相和气相不断进行热量交换,在主炉上部低温区域,颗粒温度有所降低。颗粒在主炉内停留时间呈现“早出峰、长拖尾”的分布特征,其中95%以上的颗粒在1.2~3.6 s内完成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温度场 停留时间 颗粒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属重要作物的比较基因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罗宝 谭永俊 唐志东 《作物研究》 2012年第4期399-403,共5页
从比较基因组学的概念和内容、芸薹属重要作物的比较遗传作图、比较QTL定位等方面阐述了各物种间基因组的共线性关系、染色体内和染色体间的同源性、重要性状基因在QTL区域的映射,对芸薹属作物分子育种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芸薹属 比较基因组学 共线性 同源性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焙烧炉内嵌逆流柱型风帽阻力特性研究
20
作者 王一同 高鹏 唐志东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3年第3期75-81,共7页
采用床层压降—气量法,系统地开展了内嵌逆流柱型风帽在悬浮焙烧炉运行过程中的阻力特性研究。通过冷态实验探索了风帽数量以及风帽芯帽管小孔数量对内嵌逆流柱型风帽布风装置阻力特性的影响,并根据相似理论推导出不同温度条件下内嵌逆... 采用床层压降—气量法,系统地开展了内嵌逆流柱型风帽在悬浮焙烧炉运行过程中的阻力特性研究。通过冷态实验探索了风帽数量以及风帽芯帽管小孔数量对内嵌逆流柱型风帽布风装置阻力特性的影响,并根据相似理论推导出不同温度条件下内嵌逆流柱型风帽的阻力特性。结果表明:内嵌逆流柱型风帽布风装置的阻力随着风帽数量和风帽芯管小孔数量的增多而减小,颗粒临界风量随着矿石颗粒粒度的增大而增大,而矿石床层高度对临界风量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悬浮焙烧炉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操作参数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焙烧炉 内嵌逆流柱型风帽 阻力特性 临界风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