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链球菌2型SodA、TrxA和TrxC基因的功能研究
1
作者 李熙 刘剑英 +2 位作者 方丽华 印遇龙 唐宇龙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8-1436,共9页
【目的】探讨猪链球菌2型超氧化物歧化酶A(SodA)、硫氧还蛋白A(TrxA)和TrxC基因在调控氧化应激和参与致病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比较猪链球菌2型3个突变菌株ΔSodA、ΔTrxA和ΔTrxC对抗应激能力和毒力的调控作用。通过应激存活试... 【目的】探讨猪链球菌2型超氧化物歧化酶A(SodA)、硫氧还蛋白A(TrxA)和TrxC基因在调控氧化应激和参与致病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比较猪链球菌2型3个突变菌株ΔSodA、ΔTrxA和ΔTrxC对抗应激能力和毒力的调控作用。通过应激存活试验,分别检测SodA、TrxA和TrxC基因对不同氧化应激处理(0.04%过氧化氢(H 2O 2)、10 mol/L百草枯(PQ))的抗氧化应激能力以及不同温度(4、43℃)的抗温度应激能力;将不同基因缺失株与猪肠道上皮细胞(IPEC-J2)、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探究3个基因对细胞黏附和抗吞噬功能的影响;通过小鼠攻毒试验,测定各组织载菌量和血清抗氧化酶与肝功能指标,探明SodA、TrxA和TrxC基因在抗氧化应激以及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抗应激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氧化应激和不同温度应激条件下,ΔSodA和ΔTrxC菌株存活能力均极显著低于野生菌株(P<0.01),ΔTrxA菌株在43℃高温刺激下存活能力极显著低于野生菌株(P<0.01)。细胞黏附试验结果显示,SodA和TrxA基因缺失导致细菌黏附能力降低55%~65%,极显著低于野生菌株(P<0.01)。细胞抗吞噬试验结果显示,ΔSodA、ΔTrxC和ΔTrxA菌株在吞噬细胞中的存活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野生菌株(P<0.01;P<0.05)。动物攻毒试验结果显示,与野生菌株相比,ΔSodA、ΔTrxA和ΔTrxC菌株毒力均极显著下降(P<0.01);ΔSodA、ΔTrxA和ΔTrxC菌株组小鼠死亡率分别为10%、50%和20%,组织载菌量分别为3.6 lg CFU/g~4.4 lg CFU/g、4.2 lg CFU/g~5.1 lg CFU/g和3.1 lg CFU/g~4.1 lg CFU/g;野生菌株组小鼠死亡率为90%,组织载菌量为6.4 lg CFU/g~7.8 lg CFU/g。小鼠感染ΔSodA、ΔTrxC和ΔTrxA菌株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高于野生菌株(P<0.01),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低于野生菌株(P<0.01)。【结论】猪链球菌2型SodA和TrxC基因通过中和菌体内超氧根离子和维持蛋白稳态对抗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从而介导细菌毒力,而TrxA可能作为一个调控基因参与抗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抗氧化应激 SodA基因 TrxA基因 TrxC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菀有效成分分析及生物碱的提取与体外抑菌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小武 刘湘新 +2 位作者 唐宇龙 刘亚林 徐康辉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采用试管法和圆形滤纸层析法分析鉴定了紫菀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紫菀主要含有生物碱、有机酸、黄酮类、多糖、酚类、鞣质、植物三萜和挥发油等。用醇类溶剂提取法从300 g生药中提取总生物碱0.4520 g,得率为0.1506%。用试管稀释法和纸... 采用试管法和圆形滤纸层析法分析鉴定了紫菀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紫菀主要含有生物碱、有机酸、黄酮类、多糖、酚类、鞣质、植物三萜和挥发油等。用醇类溶剂提取法从300 g生药中提取总生物碱0.4520 g,得率为0.1506%。用试管稀释法和纸片法对紫菀乙醇提取物和生物碱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紫菀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猪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和沙门氏杆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20±1.30 mm、17.00±2.55 mm、12.40±2.07 mm、14.60±1.82 mm、16.00±4.36 mm;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80 g/m l、0.05 g/m l、0.50 g/m l、0.20 g/m l和0.20 g/m l;紫菀生物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猪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和沙门氏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4 mg/m l、2 mg/m l、6 mg/m l、4 mg/m l和4 m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菀 化学成分分析 生物碱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溶血素基因缺失株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吴炜 张晓燕 +2 位作者 唐宇龙 方丽华 方维焕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26,共5页
猪链球菌溶血素(SLY)是较早确定的猪链球菌毒力因子之一,具有细胞毒性,在猪链球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猪链球菌2型(SS2)sly基因缺失的突变株SS2-Δsly,缺失株的体外溶血活性消失,对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 猪链球菌溶血素(SLY)是较早确定的猪链球菌毒力因子之一,具有细胞毒性,在猪链球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猪链球菌2型(SS2)sly基因缺失的突变株SS2-Δsly,缺失株的体外溶血活性消失,对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显著低于亲本菌株(P<0.01),但不影响猪链球菌2型在巨噬细胞中的存活。该菌株可以用于研究SS2溶血素在感染细胞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溶血素基因缺失株 溶血性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花清瘟药渣及发酵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广 龚成燕 +6 位作者 牛凯敏 张硕 陶灯 马军 吴信 印遇龙 唐宇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81-1299,共19页
旨在研究连花清瘟药渣和发酵产物的生物学活性,探明自然发酵、优化发酵1(4MYL)和优化发酵2(Y4ML)三种发酵方式对药渣中营养成分的改变以及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抑菌效果及抗病毒效果的差异。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药渣发酵前后不同提取物... 旨在研究连花清瘟药渣和发酵产物的生物学活性,探明自然发酵、优化发酵1(4MYL)和优化发酵2(Y4ML)三种发酵方式对药渣中营养成分的改变以及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抑菌效果及抗病毒效果的差异。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药渣发酵前后不同提取物对猪副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猪链球菌二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肠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3种致病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分别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非洲绿猴胚胎肾细胞(MARC-145)、猪肾细胞(PK-15),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病变,同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和定量作为药物体外抗病毒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连花清瘟原药渣的乙醇和水提取物对HPS和SS2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但对ETEC无抑制作用;对3种试验病毒均表现出抗病毒活性,但抗病毒活性存在一定区别。发酵后乙醇和水提取物增强了抗菌抗病毒活性,同时对ETEC表现出抑制作用。综上表明,连花清瘟药渣提取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抗病毒作用,能有效抑制猪养殖过程中HPS、SS2等常见的致病菌和病毒,发酵后能增强抗菌和抗病毒效果,具有开发成动物饲料或饲料添加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清瘟药渣 发酵 抗菌 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猪瘟疫苗类型及剂量的抗体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毛文杰 陈宁 +2 位作者 曲健 唐宇龙 方维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0,共4页
随机选择3个猪场,从9头母猪生下的仔猪中挑选81头仔猪。随机分成9组,每组又分为3个小组,每小组3头,分别免疫猪瘟组织苗(A)、猪瘟细胞苗(B)和猪瘟脾淋苗(C),各疫苗分别采用1头份、2头份和3头份3个剂量。于25日龄首免疫前后不同时间点采血... 随机选择3个猪场,从9头母猪生下的仔猪中挑选81头仔猪。随机分成9组,每组又分为3个小组,每小组3头,分别免疫猪瘟组织苗(A)、猪瘟细胞苗(B)和猪瘟脾淋苗(C),各疫苗分别采用1头份、2头份和3头份3个剂量。于25日龄首免疫前后不同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应用ELISA和IHA两种方法分别对采集的540份血清检测猪瘟抗体。不同类型的猪瘟疫苗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猪瘟脾淋苗免疫效果较好,但不同疫苗之间的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不同免疫剂量的试验结果显示:3种疫苗以3头份的剂量免疫后抗体反应略高于1头份和2头份,二免后都能获得较高的抗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疫苗 抗体水平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正向间接血凝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称非线性函数的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
6
作者 肖玮 刘思蔚 +1 位作者 唐宇龙 李明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6-72,85,共8页
为解决自适应最小均方误差(least mean squares,LMS)滤波算法难以平衡稳态误差和收敛速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对称非线性函数的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通过自变量取绝对值、叠加非线性拉伸量改进Sig-moid函数,构造一个对称非线性函数... 为解决自适应最小均方误差(least mean squares,LMS)滤波算法难以平衡稳态误差和收敛速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对称非线性函数的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通过自变量取绝对值、叠加非线性拉伸量改进Sig-moid函数,构造一个对称非线性函数用于刻画步长因子与稳态误差的非线性关系。该对称非线性函数具有能够根据误差动态调整步长、更快达到收敛状态的特点。根据构造的对称非线性函数和输入信号功率生成归一化变步长因子,解决噪声逐级放大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滤波效果同时,加速收敛。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低信噪比、信噪比变化、信号频率变化、滤波器阶数变化、延迟采样点数变化条件下均具有更好的滤波效果、更优的稳定性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非线性函数 归一化变步长因子 变步长LMS算法 SIGMOID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