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YCOM模拟的南海西北部环流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冬琳 陈波 唐声全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641-646,共6页
为研究北部湾在内的南海西北部海域环流结构的时空特征,本文基于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HYCOM)模式和气象强迫数据,通过三重嵌套模拟研究南海西北部环流在风力强迫下的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南海西北部流场受季风... 为研究北部湾在内的南海西北部海域环流结构的时空特征,本文基于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HYCOM)模式和气象强迫数据,通过三重嵌套模拟研究南海西北部环流在风力强迫下的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南海西北部流场受季风影响较大,冬季基本为西南向流,夏季基本为东向流,流场结构复杂,外海涡旋众多,Ekman运动特征较为明显;(2)北部湾流场呈现出较强的密度流特征,冬季基本为气旋式环流,夏季同时存在较小尺度的气旋式和反气旋式环流;7月湾口表层的气旋式环流结构向下直接影响到海底;(3)北部湾的海表面盐度受蒸发降雨影响较大,盐度分布西低东高,这与湾口和琼州海峡入侵的南海高盐海水有关;(4)在热盐作用和季风驱动下,琼州海峡的表、底层流冬季为西向流,夏季为东向流,冬季广东沿海地区的富营养化海水可能通过琼州海峡影响广西近海海域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北部湾 琼州海峡 环流 HYC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道太平洋SMOS海表盐度数据的评估及借助神经网络的订正
2
作者 曾智 陈学恩 +3 位作者 唐声全 王炜东 高荣璐 原楠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5-41,共7页
文章对土壤湿度和海洋盐度(soil moisture and ocean salinity, SMOS)卫星遥感所得2011-2012 年赤道太平洋海域海表盐度数据进行了质量控制并首次分析了盐度反演误差的海洋动力过程影响因子, 在此基础上引入神经网络方法对同时期的盐... 文章对土壤湿度和海洋盐度(soil moisture and ocean salinity, SMOS)卫星遥感所得2011-2012 年赤道太平洋海域海表盐度数据进行了质量控制并首次分析了盐度反演误差的海洋动力过程影响因子, 在此基础上引入神经网络方法对同时期的盐度数据进行了订正.研究发现, 降水及其诱发的表面波会使盐度误差向负方向显著增长; 海面风场导致的海面粗糙度会增大盐度误差, 风速与盐度误差呈微弱正相关; 海表温度变化则对盐度反演无影响.考虑降雨、风速等主要海洋动力过程影响因子, 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对2011 年12 月赤道太平洋海域的海表盐度数据进行了订正, 其均方根误差由0.3837 降到0.2441.结果发现, 订正后的盐度数据不但消除了因降水等动力过程导致的盐度误差, 亦在赤道太平洋海域揭示了原SMOS 数据无法刻画的高盐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OS卫星 海表盐度 神经网络 赤道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南半岛近海偶极子演变过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裘是 陈学恩 唐声全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32-1343,共12页
中南半岛近海偶极子结构是指在夏季与越南离岸流伴生的一对中尺度涡现象,其中气旋涡位于离岸流北侧,反气旋涡位于离岸流南侧,偶极子结构对于中南半岛近海水文要素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卫星高度计数据和HYCOM海洋模式的模拟结果,以201... 中南半岛近海偶极子结构是指在夏季与越南离岸流伴生的一对中尺度涡现象,其中气旋涡位于离岸流北侧,反气旋涡位于离岸流南侧,偶极子结构对于中南半岛近海水文要素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卫星高度计数据和HYCOM海洋模式的模拟结果,以2012年为例研究了该偶极子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偶极子结构7月出现,9月初鼎盛,10月消失;鼎盛时,两个涡旋直径均大于300km,在温跃层引起的最大位温异常可达±5℃。垂向结构上,反气旋涡呈中心对称,而气旋涡有非对称性,且影响深度大于反气旋涡。在200m以下,气旋涡有随深度增加向东倾斜的趋势,而反气旋涡有随深度增加向西偏移的趋势,但该趋势在200m层以上并不显著。对偶极子涡旋区域进行能量分析,结果表明偶极子能量主要来自于越南离岸流提供的正压和斜压能量,即越南离岸流区域是偶极子结构的主要能量源,局地风场对偶极子结构的维持也具有重要作用。能量既可以由离岸流输送给涡旋,也可以从涡旋向离岸流转化,但总体上是离岸流向涡旋提供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涡 偶极子结构 越南离岸流 风应力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