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仿真基地粮食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建设分析
1
作者 刘强 侯帅 +3 位作者 王康旭 赵思琪 唐培安 丁超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2期61-63,83,共4页
粮食安全直接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经济高速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的基石。粮食领域高质量发展亟需复合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输出,新工科背景下粮食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创新势在必行。文章深度分析高校粮食工程专业实践现有模式存在... 粮食安全直接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经济高速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的基石。粮食领域高质量发展亟需复合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输出,新工科背景下粮食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创新势在必行。文章深度分析高校粮食工程专业实践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以期在建立虚拟仿真基地方面创新。结合新工科理念下工程教育要求,探索应用型粮食工程专业虚拟仿真的创新模式,分析虚拟仿真基地构建的必要性,为地方高校粮食工程专业的创新发展与人才实践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工程 虚拟仿真基地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鼻检测玉米象不同虫态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唐培安 侯晓燕 +2 位作者 孔德英 吴学友 宋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7-91,97,共6页
针对粮堆中储粮害虫玉米象检测技术落后,检测结果不可靠等问题,利用电子鼻对玉米象不同虫态及虫态组合进行检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判别因子分析法(DFA)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可以对不同密度的玉米象成虫进行有效... 针对粮堆中储粮害虫玉米象检测技术落后,检测结果不可靠等问题,利用电子鼻对玉米象不同虫态及虫态组合进行检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判别因子分析法(DFA)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可以对不同密度的玉米象成虫进行有效的识别,但当虫口密度高于20头/瓶时,无法进行区分;使用电子鼻检测玉米象不同虫态时,PCA分析法的重复间数据较分散,区分度不高,而DFA分析法可将各虫态有效区分;电子鼻检测玉米象混合虫态时,DFA分析法可将不同组合有效区分,而PCA分析法无法区分,因此将电子鼻检测结合DFA分析法用于玉米象不同虫态及虫态组合的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玉米象 密度 虫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印度谷螟微卫星位点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唐培安 陶冶心 +1 位作者 薛昊 袁明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48,75,共7页
基于印度谷螟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其功能微卫星(EST-SSR)分子标记,设计该虫的微卫星(SSR)引物并验证其适用性。用MicroSAtellite微卫星搜索软件查找印度谷螟转录组中微卫星的数量、重复次数以及所有微卫星的位置信息,采用Primer Premier ... 基于印度谷螟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其功能微卫星(EST-SSR)分子标记,设计该虫的微卫星(SSR)引物并验证其适用性。用MicroSAtellite微卫星搜索软件查找印度谷螟转录组中微卫星的数量、重复次数以及所有微卫星的位置信息,采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设计SSR引物,并进行PCR验证。结果表明含EST-SSR的序列3 173个,占总搜索序列的8.52%,平均每13kb中就出现1个EST-SSR。共发现192种微卫星类型,其中重复单元为单碱基、二碱基和三碱基的比例较高,依次是28.21%、39.84%、25.43%。除单碱基重复单元外,出现频率最高的是AT/AT,有593次。在66对印度谷螟EST-SSR引物中,有28对PCR扩增成功。这说明基于印度谷螟转录组数据开发微卫星标记是可行的,本研究获得的印度谷螟EST-SSR位点为今后开展该虫的种群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 高通量测序 螟蛾科 微卫星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乙酯对米象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唐培安 邓永学 王进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7,共4页
报道了甲酸乙酯对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的活性影响,甲酸乙酯对米象表现出很高的毒力,25℃下熏蒸处理24 h的LC50为28.65μL/L。亚致死剂量的甲酸乙酯可以使米象成虫体内AChE的比活力显... 报道了甲酸乙酯对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的活性影响,甲酸乙酯对米象表现出很高的毒力,25℃下熏蒸处理24 h的LC50为28.65μL/L。亚致死剂量的甲酸乙酯可以使米象成虫体内AChE的比活力显著下降,用20μL/L的浓度处理24 h,AChE的比活力由15.684 nmol/mg.min下降至9.530 nmol/mg.min;酶动力学研究表明,甲酸乙酯可使米象成虫体内AChE的Km值明显增加。对于羧酸酯酶,在活体条件下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的规律,离体条件下则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大抑制率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乙酯 乙酰胆碱酯酶 羧酸酯酶 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赤扁谷盗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唐培安 薛昊 +2 位作者 孔德英 宋伟 吴海晶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77,88,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锈赤扁谷盗触角感器进行观察,发现其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鞭节分9个亚节。雄虫触角各节均显著长于雌虫,而直径除鞭节5、7、8、9四节外,其余各节均显著大于雌虫。成虫触角感器主要有刺形感器、毛形感器和Bhm氏鬃... 利用扫描电镜对锈赤扁谷盗触角感器进行观察,发现其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鞭节分9个亚节。雄虫触角各节均显著长于雌虫,而直径除鞭节5、7、8、9四节外,其余各节均显著大于雌虫。成虫触角感器主要有刺形感器、毛形感器和Bhm氏鬃毛3种主要类型。其中,刺形感器具有4种形态,主要分布于鞭节第7、8、9节,毛形感器有2种形态,毛形感器Ⅰ各节都有分布,毛形感器Ⅱ仅有1根,位于柄节腹面,Bhm氏鬃毛主要分布于柄节与梗节连接处。雌、雄虫感器的类型、分布无明显差异,雄虫感器密度略大于雌虫。结合感受器的形态、分布和已报道的触角电位反应数据,对各感受器的功能进行了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赤扁谷盗 触角 感器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拟谷盗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唐培安 吴海晶 +2 位作者 孔德英 薛昊 宋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9-105,共7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杂拟谷盗成虫触角形态及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杂拟谷盗成虫触角为棒形,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又分为9个亚节,不存在雌雄二型现象。雌、雄成虫触角上均存在以下6类14种感器,包括Bhm氏鬃毛、3种毛形感器、... 利用扫描电镜对杂拟谷盗成虫触角形态及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杂拟谷盗成虫触角为棒形,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又分为9个亚节,不存在雌雄二型现象。雌、雄成虫触角上均存在以下6类14种感器,包括Bhm氏鬃毛、3种毛形感器、1种栓锥形感器、6种锥形感器、1种刺形感器、2种指形感器。雌雄个体之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长度、基部直径没有明显差异。结合感器的形态、分布和已报道的触角电位反应数据,对杂拟谷盗触角各类感器的功能进行了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拟谷盗 触角 感器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虫书虱β-actin基因克隆及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7
作者 唐培安 王进军 宋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1-75,共5页
旨在建立嗜虫书虱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方法,为嗜虫书虱基因的定量分析提供技术支持。利用RT-PCR方法,从嗜虫书虱体内克隆获得了β-actin基因cDNA片段(GenBank登录号:FJ041117),该基因片段长度为822 bp,编码273个氨基酸残基(从第3个碱... 旨在建立嗜虫书虱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方法,为嗜虫书虱基因的定量分析提供技术支持。利用RT-PCR方法,从嗜虫书虱体内克隆获得了β-actin基因cDNA片段(GenBank登录号:FJ041117),该基因片段长度为822 bp,编码273个氨基酸残基(从第3个碱基开始编码)。根据此β-actin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基于SYBR Green I染料技术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建立的嗜虫书虱β-acti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扩增效率高、检测范围广、检测周期短,为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进行嗜虫书虱功能基因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虫书虱 Β-ACTIN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 PCR内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角扁谷盗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唐培安 李非凡 +2 位作者 段锦艳 吴海晶 陶冶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65,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长角扁谷盗雌、雄成虫触角形态及感器进行观察,分析了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形态与分布。结果表明,长角扁谷盗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9个亚节组成。成虫触角上共有3类感受器,可将其分为8种,分别... 利用扫描电镜对长角扁谷盗雌、雄成虫触角形态及感器进行观察,分析了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形态与分布。结果表明,长角扁谷盗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9个亚节组成。成虫触角上共有3类感受器,可将其分为8种,分别是:刺形感器(Ⅰ、Ⅱ、Ⅲ、Ⅳ)、毛形感器(Ⅰ、Ⅱ、Ⅲ)以及B9hm氏鬃毛。比较发现,雄虫触角每节的长度均显著长于雌虫,雌、雄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相似,类型基本相同。结合长角扁谷盗触角感器的形态、分布和已报道的锈赤扁谷盗的相关研究等,对长角扁谷盗成虫触角各类感器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与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角扁谷盗 扫描电镜 触角 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乙酯与氮气混合熏蒸对赤拟谷盗的毒力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唐培安 吴学友 宋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82,共5页
采用广口瓶密闭熏蒸法,系统研究了氮气浓度、甲酸乙酯浓度、处理时间、温度等影响因子对熏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浓度的提高可显著增加甲酸乙酯对赤拟谷盗的熏蒸效果(P<0.05),在12μL/L的甲酸乙酯浓度下,78%的氮气浓度中,赤拟... 采用广口瓶密闭熏蒸法,系统研究了氮气浓度、甲酸乙酯浓度、处理时间、温度等影响因子对熏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浓度的提高可显著增加甲酸乙酯对赤拟谷盗的熏蒸效果(P<0.05),在12μL/L的甲酸乙酯浓度下,78%的氮气浓度中,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为5.6%,而在95%的氮气浓度中,校正死亡率达到91.7%;不同氮气浓度下,甲酸乙酯均显示出良好的速效性,在24 h内即可发挥很好的熏蒸活性;温度对氮气和甲酸乙酯混用的熏蒸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所有供试温度条件下(15.0~32.5℃),低温下氮气与甲酸乙酯的熏蒸效果显著优于高温(P<0.05);在25.0℃条件下熏蒸24 h,氮气浓度为78%、87%、90%和95%时,甲酸乙酯对赤拟谷盗的LC50分别为20.72、17.49、14.77、9.00μ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拟谷盗 氮气气调 甲酸乙酯 熏蒸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Ab/Cry1Ac基因大米粉饲喂印度谷螟后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培安 陶冶心 +2 位作者 王康旭 吴学友 陈二虎 《粮油食品科技》 2020年第6期104-110,共7页
转Cry1Ab/Cry1Ac基因作物可以有效防治害虫。以世界性的储粮害虫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Hübener)为研究对象,借助高通量测序法研究试虫中与Bt毒蛋白密切相关的基因,以期初步揭示转Bt稻谷的杀虫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对印... 转Cry1Ab/Cry1Ac基因作物可以有效防治害虫。以世界性的储粮害虫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Hübener)为研究对象,借助高通量测序法研究试虫中与Bt毒蛋白密切相关的基因,以期初步揭示转Bt稻谷的杀虫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对印度谷螟非胁迫种群和转Bt基因大米粉胁迫种群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经De novo组装后共得到37246个Unigene,其中有23310个Unigene获得注释。随后,通过比较分析上述两种品系试虫基因表达量,共筛选出34466条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在胁迫品系中有15741条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另有18725条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一方面大大扩充了针对该物种的基因信息,另一方面为转基因稻谷抗印度谷螟的相关机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稻谷 印度谷螟 转录组分析 高通量测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谷螟18S rDNA的克隆及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11
作者 唐培安 吴海晶 +2 位作者 薛昊 孔德英 宋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9-105,共7页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印度谷螟幼虫体内克隆获得了18S rDNA的基因全长序列(1 888 bp,GenBank登录号为KJ836335)。利用邻位连接法(neighbor-joining)分别构建了基于18S rDNA基因全长、保守序列Ⅱ以及多变区的系统发育树,比较了与其他已...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印度谷螟幼虫体内克隆获得了18S rDNA的基因全长序列(1 888 bp,GenBank登录号为KJ836335)。利用邻位连接法(neighbor-joining)分别构建了基于18S rDNA基因全长、保守序列Ⅱ以及多变区的系统发育树,比较了与其他已知昆虫18S rDNA基因的同源性和遗传距离。与其他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相比,其全长序列的系统发育树更能反映鳞翅目昆虫的亲缘关系,印度谷螟与大蜡螟的亲缘关系最近。此外,建立了以18S rDNA为内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谷螟 18SrDNA 系统发育树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稻谷储藏适宜性及机理
12
作者 唐培安 《粮油食品科技》 2020年第6期I0011-I0011,共1页
专栏主持唐培安博士,教授,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粮食储运工程与技术”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粮食储藏、储粮害虫防治、转基因稻谷的储藏安全性评估等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 专栏主持唐培安博士,教授,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粮食储运工程与技术”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粮食储藏、储粮害虫防治、转基因稻谷的储藏安全性评估等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财经大学 科技创新团队 江苏省高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博士 食品科学与工程 粮食储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糙米黄曲霉毒素污染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沈飞 吴启芳 +4 位作者 姜大峰 魏颖琪 唐培安 刘兵 宋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6-151,共6页
为验证电子鼻技术用于粮食真菌毒素污染快速检测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Fox3000型电子鼻对受黄曲霉毒素侵染的糙米样品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建立了电子鼻响应信号与黄曲霉毒素水平的相关关系模型。结果显示,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 为验证电子鼻技术用于粮食真菌毒素污染快速检测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Fox3000型电子鼻对受黄曲霉毒素侵染的糙米样品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建立了电子鼻响应信号与黄曲霉毒素水平的相关关系模型。结果显示,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可较好区分不同黄曲霉毒素含量水平的糙米样品,模型的留一交互验证正确率高于80%。PLS回归分析显示电子鼻响应信号与糙米中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及总量之间呈现较高相关性,其中对黄曲霉毒素B1的预测精度最高,预测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达到0.808和127.3μg/kg。进一步,通过对电子鼻各气体传感器响应信号的载荷分析确定了各传感器贡献率的差异,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揭示了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糙米样品的挥发性组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酮醛类、醇类、芳香烃类和烷烃类上。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对糙米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快速检测具有一定可行性,为粮食真菌毒素污染的早期预警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黄曲霉毒素 电子鼻 快速检测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霉菌挥发性物质的电子鼻与GC-MS检测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沈飞 吴启芳 +2 位作者 魏颖琪 都立辉 唐培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8-152,156,共6页
为建立粮食受霉菌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电子鼻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6种谷物中常见霉菌在不同生长阶段(1、2、5、13 d)的特征挥发性气味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GC-MS结果显示不同霉菌的挥发性物质成分存在差异,且在生... 为建立粮食受霉菌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电子鼻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6种谷物中常见霉菌在不同生长阶段(1、2、5、13 d)的特征挥发性气味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GC-MS结果显示不同霉菌的挥发性物质成分存在差异,且在生长后期差异更加显著。基于电子鼻信号的主成分分析(PCA)法能够有效区分生长中后期(5、13 d)不同菌属的霉菌样品。线性判别分析(LD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对黄曲霉类、寄生曲霉类和青霉类样品的整体判别正确率分别达到100%和97.4%。结果表明,运用电子鼻与GC-MS技术对粮食霉菌污染情况进行快速鉴定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霉菌污染 电子鼻 GC—MS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对糙米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慧萍 李常钰 +1 位作者 唐培安 王超超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采用富集γ-氨基丁酸(GABA)的优化糙米发芽工艺条件,研究糙米发芽前后内部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变化,主要包括膨胀度、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沉特性、糊化特性及质构特性等。结果表明:糙米发芽后,膨胀度增大,且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透光率... 采用富集γ-氨基丁酸(GABA)的优化糙米发芽工艺条件,研究糙米发芽前后内部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变化,主要包括膨胀度、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沉特性、糊化特性及质构特性等。结果表明:糙米发芽后,膨胀度增大,且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透光率比发芽前升高了20%;冻融稳定性提高,凝沉特性得到改善,这说明发芽使糙米不易老化,有助于食品货架期的延长;峰值黏度降低,糊化温度基本不变;糙米发芽后凝胶黏性有所提高,硬度和胶凝性均降低;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发芽后整个米粒结构变得较疏松。通过对糙米淀粉酶活力的测定,表明发芽后糙米淀粉酶活力上升。综上得出,发芽对糙米的理化特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糙米 内部结构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游离脂肪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
16
作者 邵小龙 李慧 +3 位作者 赵琳琳 汪楠 唐培安 宋伟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5年第12期71-74,共4页
游离脂肪酸值是粮食储藏系统评价谷物储藏品质的重要指标。简述了谷物游离脂肪酸值标准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步骤;介绍了标准方法发展概况,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介绍了近红外、嗅觉可视化和电子鼻等快速检测新技术,并对每... 游离脂肪酸值是粮食储藏系统评价谷物储藏品质的重要指标。简述了谷物游离脂肪酸值标准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步骤;介绍了标准方法发展概况,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介绍了近红外、嗅觉可视化和电子鼻等快速检测新技术,并对每种方法的优劣势进行了比较;为将来研发游离脂肪酸的快速测定技术及仪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游离脂肪酸 快速检测 电子鼻 嗅觉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米中黄曲霉毒素B_1的ATR-FTIR快速测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飞 吴启芳 +2 位作者 唐培安 邵小龙 姜大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7-191,共5页
拟建立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的糙米中微量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快速检测方法。首先将16份糙米样品经辐射灭菌后接种... 拟建立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的糙米中微量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快速检测方法。首先将16份糙米样品经辐射灭菌后接种产毒菌株并在适宜条件下(28℃、相对湿度85%)贮藏30 d,测定其AFB1含量。其次将受AFB1污染样品磨粉后与空白糙米样品按质量比例进行精确混合,获得AFB1含量在0-890.20μg/kg内的糙米样品共计128份。ATR-FTIR建模分析结果显示,依据AFB1含量高低将样品划分为4类,临近算法判别分析模型的预测整体正确率达到83.3%。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立的定量模型精度最优,预测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相对分析误差值分别为0.970、70.8μg/kg和4.0。结果表明,ATR-FTIR技术用于糙米黄曲霉毒素污染程度的快速分析与筛选具有一定可行性,但需进一步研究来提升对低AFB1含量样品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糙米 黄曲霉毒素B1(AFB1)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黑粉盗与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对磷化氢的耐受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雷雨昊 王殿轩 +2 位作者 赵超 徐皓琦 唐培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潜在危害的储粮害虫大黑粉盗Cynaeus angustus研究缺乏,掌握其磷化氢耐受力有助于科学治理。采用快速击倒和FAO推荐方法测定了磷化氢对大黑粉盗的KT_(50)值和毒力方程,并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和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 潜在危害的储粮害虫大黑粉盗Cynaeus angustus研究缺乏,掌握其磷化氢耐受力有助于科学治理。采用快速击倒和FAO推荐方法测定了磷化氢对大黑粉盗的KT_(50)值和毒力方程,并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和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进行了比较,测定了100、200、300、400、500 mL/m^(3)磷化氢体积分数下3种害虫卵、幼虫、蛹和成虫不同时间的死亡率。磷化氢对大黑粉盗、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KT 50值分别为7、127、3736 min,相应毒力方程斜率值(b)为3.67、8.28和9.94,相应LC 50值为0.008、1.34和5.88 mg/L。不同害虫虫态在100~500 mL/m^(3)下的半数致死时间LT 50值于大黑粉盗卵为4~2 h、幼虫4~1 h、蛹4~1 h、成虫3~1 h,于赤拟谷盗为卵12~5 d、幼虫11~5 d、蛹13~7 d、成虫10~4 d,于锈赤扁谷盗为卵28~13 d、幼虫为18~9 d,蛹26~11 d,成虫17~9 d。相应的完全致死时间(LT_(100))于大黑粉盗卵为21~6 h、幼虫8~3 h、蛹9~6 h、成虫5~3 h,于赤拟谷盗卵为21~18 d、幼虫21~15 d、蛹27~18 d、成虫21~12 d,于锈赤扁谷盗卵为54~30 d、幼虫42~30 d、蛹48~30 d、成虫36~25 d。所测大黑粉盗为磷化氢敏感品系,其各虫态对磷化氢的耐受力为卵>蛹>幼虫>成虫,其耐受力远小于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磷化氢抗性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黑粉盗 赤拟谷盗 锈赤扁谷盗 磷化氢 耐受力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调杀虫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许俊亚 吕建华 +3 位作者 白春启 唐培安 郭超 张来林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28,共8页
粮食在储藏期间极易遭受储粮害虫为害,目前全世界主要采用以磷化氢熏蒸为主的方式防治储粮害虫。但是,由于长期单一使用化学杀虫剂,储粮害虫抗药性逐渐增强,害虫防治面临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气调作为替代化学杀虫剂的一种绿色储粮害... 粮食在储藏期间极易遭受储粮害虫为害,目前全世界主要采用以磷化氢熏蒸为主的方式防治储粮害虫。但是,由于长期单一使用化学杀虫剂,储粮害虫抗药性逐渐增强,害虫防治面临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气调作为替代化学杀虫剂的一种绿色储粮害虫防治方式逐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文对气调杀虫的发展历程、杀虫机理、影响因素和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应用气调技术防治储粮害虫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害虫 气调 杀虫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融合翻转课堂模式在粮食干燥与通风课程中的应用
20
作者 刘强 丁海臻 +1 位作者 唐培安 丁超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2年第6期57-59,共3页
粮食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在国家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粮食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势在必行。粮食干燥与通风课程作为粮食工程专业主干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文章基于国家级虚拟... 粮食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在国家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粮食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势在必行。粮食干燥与通风课程作为粮食工程专业主干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文章基于国家级虚拟仿真在线课程建设平台,采用虚拟仿真实验融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传统专职教师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展情景化、互动式学习方式,确保教学工作安全高质量执行,以期为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粮食人才提供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干燥与通风 虚拟仿真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