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情感化设计在品牌形象中的运用
1
作者 黄超 唐嘉宁 《艺术家》 2025年第2期43-45,共3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进步和科技的持续创新,我们正从传统的数字化时代步入一个更注重人的感官互动的时代。一个出色的设计不仅体现在功能上,更体现在它所能为人们提供的丰富情感体验上。在此趋势下,品牌情感已逐渐成为消费者选购产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进步和科技的持续创新,我们正从传统的数字化时代步入一个更注重人的感官互动的时代。一个出色的设计不仅体现在功能上,更体现在它所能为人们提供的丰富情感体验上。在此趋势下,品牌情感已逐渐成为消费者选购产品的重要参考依据。品牌的定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视觉符号,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哲学和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感官互动 品牌形象 情感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负推力现象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唐嘉宁 李世鹏 王宁飞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5-329,343,共6页
针对水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环境压强高的特点,结合固体推进剂的燃烧特性,采用UDF方法定义喷管入口边界条件,建立了固体推进剂燃气质量生成与水下超音速气体射流的耦合计算模型。将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水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实验测量结果... 针对水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环境压强高的特点,结合固体推进剂的燃烧特性,采用UDF方法定义喷管入口边界条件,建立了固体推进剂燃气质量生成与水下超音速气体射流的耦合计算模型。将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水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实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研究发现,水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在点火初期会出现负推力现象,负推力产生的原因是发动机点火初期,喷管内被过度压缩的燃气冲出喷管后,在喷管尾部形成一个超音速燃气泡,超音速流动使泡内压强降低;同时受到流动惯性作用的影响,气泡持续膨胀使泡内压强进一步大幅降低,发动机前后端面上的压差最终导致负推力现象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固体火箭发动机 负推力 水下气体射流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唐嘉宁 刘向阳 +1 位作者 李世鹏 王宁飞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21,共7页
为研究水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特性,采用CFD方法分析高速燃气射流与周围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多相流流场结构对发动机推力的影响,并对不同水深、不同燃烧室压强以及不同喷管扩张比情况下的推力变化规律进行讨论。研究发现:水下... 为研究水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特性,采用CFD方法分析高速燃气射流与周围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多相流流场结构对发动机推力的影响,并对不同水深、不同燃烧室压强以及不同喷管扩张比情况下的推力变化规律进行讨论。研究发现:水下火箭发动机推力振荡剧烈,间歇性的推力脉冲是由气体射流的颈缩/断裂现象引起的;喷管设计出口压强与环境压强之比是判断推力振荡特性的重要参数,该压强比增大时,振荡频率减小、振荡幅值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固体火箭发动机 推力 水下气体射流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相变的水下超音速燃气射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9
4
作者 唐云龙 李世鹏 +3 位作者 谢侃 唐嘉宁 隋欣 王宁飞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37-1243,共7页
为了对水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典型具有相变过程的复杂流动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依据水-蒸汽相变的热力学原理,建立了蒸发-冷凝过程的判别标准,设计了一种解决水下超音速燃气射流复杂相变过程的计算模型。根据VOF(volume of fluid)模型原理,通... 为了对水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典型具有相变过程的复杂流动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依据水-蒸汽相变的热力学原理,建立了蒸发-冷凝过程的判别标准,设计了一种解决水下超音速燃气射流复杂相变过程的计算模型。根据VOF(volume of fluid)模型原理,通过对基本方程的源项进行修改实现了相变的数值传质、传热过程。经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计算模型仿真结果的可行性和可信度,运用该模型完成了典型工况的水下高温、高速燃气射流问题中相变过程的仿真计算,并对其过程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对解决复杂工况下的相变为题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以为相应的工程问题提供很好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 相变 蒸汽 数值计算 超音速 水下 燃气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切换管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段盈江 赵一帆 +2 位作者 丁广恩 赵毅 唐嘉宁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9-957,共9页
为无人机提供网络连接是未来蜂窝网络系统的一个主要应用,无人机在蜂窝网络中作为移动基站或移动用户设备时,需要在不同的基站之间切换,以保持高速可靠的网络连接。针对无人机移动性强、飞行环境复杂造成无人机在蜂窝基站间发生频繁切... 为无人机提供网络连接是未来蜂窝网络系统的一个主要应用,无人机在蜂窝网络中作为移动基站或移动用户设备时,需要在不同的基站之间切换,以保持高速可靠的网络连接。针对无人机移动性强、飞行环境复杂造成无人机在蜂窝基站间发生频繁切换、切换失败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连接蜂窝网络切换优化方法。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框架,实现无人机自适应基站切换的在线学习和决策,克服了以往算法中当状态空间过大而导致训练时间长、泛化能力差的缺点;融合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切换次数两项指标作为联合奖励函数,保证无人机在稳定蜂窝网络连接的前提下,减少了无人机在蜂窝基站间的无效切换次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经过1000轮训练,无人机的平均切换次数显著降低,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切换,降低了切换失败的概率,提升了无人机连接蜂窝网络时的信号接收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通信 蜂窝网络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连接蜂窝网络的应用与挑战
6
作者 段盈江 赵一帆 +1 位作者 赵毅 唐嘉宁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11期2685-2694,共10页
为了实现无人机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对高速率、低时延的无线通信连接的需求日益增长。蜂窝网络凭借其覆盖范围广和信号带宽高等特点,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有力候选。研究旨在探讨无人机连接蜂窝网络的可行性、主要应用场景和挑战。通过综... 为了实现无人机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对高速率、低时延的无线通信连接的需求日益增长。蜂窝网络凭借其覆盖范围广和信号带宽高等特点,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有力候选。研究旨在探讨无人机连接蜂窝网络的可行性、主要应用场景和挑战。通过综合分析无人机使用蜂窝网络连接的技术路线和实际案例,详细探讨了各个场景连接过程中地面蜂窝基站和空中无人机面临的挑战。进一步,通过对现有文献和案例归纳总结,识别了当前技术的局限性和潜在的改进方向。研究发现,虽然蜂窝网络为无人机提供了可靠的连接支持,确保了通信的高速率和低时延,但在确保连接稳定性、扩展网络覆盖范围以及优化信号传输效率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特别是在高密度无人机应用场景中,如何有效管理和调配蜂窝网络资源成为研究的重点。尽管面临挑战,但通过技术创新和策略调整,蜂窝网络连接无人机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索高效的资源管理方案和更灵活可扩展的网络架构,以支持无人机在更多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无线通信 蜂窝网络 连接挑战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模拟电势场的改进人工势场法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唐嘉宁 潘蓉 +2 位作者 周思达 王文豪 邹汝平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9-73,共5页
针对现有人工势场法在遇到部分典型连续型障碍(U型、L型、一字型等)时,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且无法逃离的问题,借鉴电势场的数学模型,在现有的人工势场法中加入了模拟等势线的概念,重新定义了典型连续型障碍物的斥力场函数,提出了基于模... 针对现有人工势场法在遇到部分典型连续型障碍(U型、L型、一字型等)时,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且无法逃离的问题,借鉴电势场的数学模型,在现有的人工势场法中加入了模拟等势线的概念,重新定义了典型连续型障碍物的斥力场函数,提出了基于模拟等势线的改进人工势场法,有效解决了逃离局部最小值的问题,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无人机的航迹规划。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的合理性,在保障人工势场法速度快、实现简单等优点的同时,解决了人工势场法在无人机面对连续型障碍时规划航迹存在不可行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U型障碍物 L型障碍物 人工势场法 航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边界点驱动的未知三维环境探索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唐嘉宁 刘雨晴 +1 位作者 周思达 李丁奎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8-716,共9页
针对无人机在未知环境中探索程度低、速度慢、重复探索等问题,在边界驱动方法的基础上对边界点的选取进行改进,提出一种适用于无人机在未知环境下快速探索规划方法:在使用深度图像(RGBD)传感器接收环境信息的同时,即时构建已知环境的八... 针对无人机在未知环境中探索程度低、速度慢、重复探索等问题,在边界驱动方法的基础上对边界点的选取进行改进,提出一种适用于无人机在未知环境下快速探索规划方法:在使用深度图像(RGBD)传感器接收环境信息的同时,即时构建已知环境的八叉树地图,把常见室内环境划分为6个局部环境类型,无人机根据搭载的RGBD相机观察到的局部环境类型生成瞬时速度命令,设计复合边界点,从中权衡信息增益最大且偏航角度最小的点作为边界导引点。进行仿真实验并与现有方法比较,针对次最佳视图(NBV)方法中公寓环境,采用文中方法比文献方法的探索时间约减少68.7%,此外,文中设计了4种环境类型,在这些环境中,所提方法比文献方法平均探索时间约减少97.1%,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有效提升探索效率且具有较强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知环境 八叉树地图 局部环境类型 复合边界点 边界导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环境下改进DDQN的无人机探索航迹规划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唐嘉宁 杨昕 +2 位作者 周思达 李罗宇 安城安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27,33,共6页
对未知环境的探索,如搜救、追逃等场景,无人机需要一边探索(感知)环境一边完成当前的航迹规划(动作选择)。针对上述场景,为了提高无人机对未知环境的探索范围,提出了结合长短期记忆的改进深度双Q网络探索航迹规划方法:搭建仿真地图,以... 对未知环境的探索,如搜救、追逃等场景,无人机需要一边探索(感知)环境一边完成当前的航迹规划(动作选择)。针对上述场景,为了提高无人机对未知环境的探索范围,提出了结合长短期记忆的改进深度双Q网络探索航迹规划方法:搭建仿真地图,以无人机视野内的环境信息作为输入,引入长短期记忆网络,输出动作方向的选择;设置探索经验样本优先级,提高训练效率;加入飞行动力学约束,设计合理的状态、动作空间及单步奖励函数。运用所提算法,无人机可以自主规划出一条无碰撞且对环境探索范围大的航迹。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未知环境下,所提算法得到的探索面积比、单步探索平均奖励值等指标均优于传统的DDQN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长短期记忆网络 深度双Q网络 未知环境探索 航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时八叉图下的室内未知环境探索航迹规划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嘉宁 蒋聪成 +2 位作者 周思达 谈海浪 刘雨晴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5-68,共4页
针对无人机机载系统计算能力有限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即时八叉树地图的室内自主探索航迹规划方法。首先利用RGB-D相机得到的深度图为输入,实时构建八叉树地图,同时实时扫描无人机当前视野内的八叉树地图进行场景识别,以自主识别... 针对无人机机载系统计算能力有限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即时八叉树地图的室内自主探索航迹规划方法。首先利用RGB-D相机得到的深度图为输入,实时构建八叉树地图,同时实时扫描无人机当前视野内的八叉树地图进行场景识别,以自主识别的场景为基础,针对性地设计了在不同场景下规划下一目标点时所用的方法,有效降低了机载系统的计算量,实现了室内未知环境的自主探索。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性高且在计算复杂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探索 航迹规划 场景识别 八叉树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网络和边缘检测融合的大规模三维单目视觉建图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嘉宁 郭川 +1 位作者 周思达 谈海浪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0期182-186,共5页
针对基于双目视觉的室外大规模地图构建计算时间长、实时性不足、设备要求高等问题,以及无人系统有限的搭载能力和计算力对设备轻便性、计算效率需求的不断提高,文中提出一种深度网络和边缘检测融合的大规模三维单目视觉建图方法。首先... 针对基于双目视觉的室外大规模地图构建计算时间长、实时性不足、设备要求高等问题,以及无人系统有限的搭载能力和计算力对设备轻便性、计算效率需求的不断提高,文中提出一种深度网络和边缘检测融合的大规模三维单目视觉建图方法。首先,针对单目深度值和位姿的计算问题,以SC-SfMLearner方法为基础,利用端对端的深度网络直接从单目中获取单目图像对应的深度值和位姿;其次,针对单目图像边缘检测中可能存在的边缘特征不明显等问题,通过高斯滤波平滑原始图,利用Canny算子对环境物体边缘特征进行提取,总和高斯加权二值化得到边缘特征图,实现边缘特征的优化;最后,融合特征的深度值和位姿信息,以八叉树为数据结构构建场景地图。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对KITTI数据集进行地图构建可得到可靠的八叉树地图,与未进行边缘检测相比,效率提高50%。该算法可行、有效,能够满足无人系统室外应用中对三维地图实时构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构建 深度网络 边缘检测 边缘特征 三维单目视觉 高斯滤波 八叉树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过载下气-粒两相流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过程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官典 郭亚雯 +2 位作者 李世鹏 唐嘉宁 王宁飞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92-1807,共16页
固体火箭高速自旋诱发的过载环境会引起燃烧室内流动、传热和燃烧耦合关系的改变,致使发动机点火特性区别于常规点火,对点火可靠性和弹体安全产生潜在威胁。为了研究过载下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过程特性,建立耦合颗粒惯性过载场、颗粒碰... 固体火箭高速自旋诱发的过载环境会引起燃烧室内流动、传热和燃烧耦合关系的改变,致使发动机点火特性区别于常规点火,对点火可靠性和弹体安全产生潜在威胁。为了研究过载下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过程特性,建立耦合颗粒惯性过载场、颗粒碰撞推进剂增强传热、推进剂侵蚀/过载耦合燃烧、流场惯性过载场效应的综合点火模型。对不同横向过载方向、大小以及颗粒粒径下点火过程进行计算,给出了动态气-粒分布特征,分析了颗粒粒径与过载大小对点火峰值压力p_(max)、点火滞后时间ξ_(1)、火焰传播时间ξ_(2)和火焰填充时间ξ_(3)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点火过程中过载方向引发气-粒分布规律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影响推进剂传热与内弹道在时域的缩短规律;相同过载环境下,粒径减小,点火滞后时间ξ_(1)和火焰传播时间ξ_(2)缩短,而对火焰填充时间ξ_(3)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在大长径比发动机中,点火颗粒粒径不变,点火延迟时间ξ随过载增加而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横向过载 颗粒碰撞传热 数值计算 点火建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线跟踪加速欧几里德符号距离场的地图构建
13
作者 唐嘉宁 刘志聪 +3 位作者 李孟霜 彭志祥 谢翠娟 陈云浩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8-165,共8页
针对现有小型无人飞行器在复杂未知环境中执行自主探索任务时,存在机载端GPU计算资源不足,在线建图速度慢、探索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在传统欧几里德符号距离场(ESDF)方法的基础上,融合光线跟踪原理,加速构建ESDF地图,以提高飞行器在复杂... 针对现有小型无人飞行器在复杂未知环境中执行自主探索任务时,存在机载端GPU计算资源不足,在线建图速度慢、探索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在传统欧几里德符号距离场(ESDF)方法的基础上,融合光线跟踪原理,加速构建ESDF地图,以提高飞行器在复杂未知环境中的探索效率.首先使用整数运算提高光线跟踪遍历体素的速度,从而加速体素占用概率的更新;然后通过调整哈希数据结构,减少地图占用内存;最后使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BFS)实现地图更新与融合.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在公开数据集、仿真环境和真实环境下,与当前前沿的建图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三种不同情况下的地图平均更新时间分别减少了72.37%、60.80%和56.79%,显著提高了建图速度,为小型无人飞行器在线探索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构建 光线跟踪 符号距离场 梯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无人车自主探索未知环境下的协同任务规划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思达 李丁奎 +2 位作者 唐嘉宁 刘雨晴 李成阳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78,共6页
针对未知环境下多无人车协同自主探索分配任务不合理、执行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波前算法的分布式多无人车协同探索方法。首先,设计基于市场机制任务分配方法的先验判决函数,结合波前算法对边界点进行相似度最大化预处理,使边界... 针对未知环境下多无人车协同自主探索分配任务不合理、执行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波前算法的分布式多无人车协同探索方法。首先,设计基于市场机制任务分配方法的先验判决函数,结合波前算法对边界点进行相似度最大化预处理,使边界导引点脱离局部最优,同时引入min-max评估函数对边界点进行评估;其次,通过波前算法对Dijkstra路径规划算法进行改进,使无人车移动轨迹更精确,减少路径拐点。最后,在多种仿真环境下将所提方法和文献[12]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在环境全覆盖时,所提方法探索时长平均减少了35.69%;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提升探索覆盖率,减少重复路径、缩短探索时间,提高了多无人车协同探索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算法 协同任务分配 边界导引点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生物信息素的改进稀疏A^(*)探索航迹规划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思达 王文豪 +1 位作者 唐嘉宁 潘蓉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30,共5页
针对已知起点和终点、而环境信息未知情况下的探索航迹规划问题,提出了融合生物信息素的改进稀疏A^(*)无人机探索航迹规划算法。以激光雷达获取的局部地图信息为基础,通过引入生物信息素,对稀疏A^(*)算法中的代价函数进行优化,实现未知... 针对已知起点和终点、而环境信息未知情况下的探索航迹规划问题,提出了融合生物信息素的改进稀疏A^(*)无人机探索航迹规划算法。以激光雷达获取的局部地图信息为基础,通过引入生物信息素,对稀疏A^(*)算法中的代价函数进行优化,实现未知环境下自主规避障碍物,并避免环境重复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的物理实施途径。通过“回”字形场景下的仿真实验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可避免环境重复探索的有效性。此外,在“回”字形基础上,将所提算法推广应用于柱状障碍物场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融合生物信息素的改进稀疏A*探索航迹规划算法能有效实现未知环境探索航迹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规划 生物信息素 稀疏A* 环境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特征的双目视觉室外地图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思达 谈海浪 +1 位作者 唐嘉宁 蒋聪成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2期37-42,共6页
针对基于双目深度图的室外大规模地图构建计算冗长,而在无人系统的有限算力下,计算效率需求显著的情况,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立体匹配的三维地图构建方法。首先针对由立体匹配算法及原图引入的噪声误差等问题,采用双线性插值优化视... 针对基于双目深度图的室外大规模地图构建计算冗长,而在无人系统的有限算力下,计算效率需求显著的情况,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立体匹配的三维地图构建方法。首先针对由立体匹配算法及原图引入的噪声误差等问题,采用双线性插值优化视差图;其次通过中值滤波以平滑视差图;最后利用Sobel算子实现对环境物体边缘特征点的提取,并二值化边缘特征图,优化深度值计算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图构建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KITTI数据集的地图构建,可得到的良好八叉树地图,效率提高了50%,证明了文中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能够满足无人系统在室外路径探索对三维地图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地图 双目视觉 地图构建 视差图优化 边缘特征提取 立体匹配 深度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的飞行自组网分类切换MAC协议
17
作者 陈虎 赵一帆 +3 位作者 吴波 范菁 闫涛 唐嘉宁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87-2195,共9页
飞行自组织网络(Flying Ad Hoc Network,FANET)具有节点高速移动、拓扑频繁变化的特点,单一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难以满足FANET的多样化业务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飞行自组织网络(Flying Ad Hoc Network,FANET)具有节点高速移动、拓扑频繁变化的特点,单一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难以满足FANET的多样化业务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FANET分类切换MAC(SDS-MAC)协议。通过融合吞吐量、延迟和丢包率进而提出通信质量因子作为数据集标签的标定准则,解决了指标类型、量纲不一致的问题,以网络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整体最优为目标构建基于SVM的MAC分类切换器。SDS-MAC考虑使用2种备选MAC协议联合控制,在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中,使全网无人机节点实时选择当下QoS整体更优的备选MAC协议。仿真实验表明,SDS-MAC与ML-MAC相比较,最佳协议运行时间比提高了2.3%,平均吞吐量提高了1.4%,平均端到端时延降低了24.9%,平均丢包率降低了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自组织网络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自适应MAC 支持向量机 指标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