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组织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唐军民 魏民 +3 位作者 张兰芬 董芳 徐玉敏 王小方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皮肤组织学 计算机 多媒体教学课件 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磁珠技术在分离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唐岩 唐军民 +2 位作者 李银生 伊焕发 戴燕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8-300,共3页
近年来细胞分离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分离主要根据各种细胞的不同的物理性状及表面受体或抗原的差异而采取不同的分离技术。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 IMB)技术是由20世纪70年代起步,80年代兴起的国内外应用较多的一种新技术。……
关键词 免疫磁珠技术 外周血 树突状细胞 细胞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二项分布可靠度的经验Bayes估计 被引量:3
3
作者 唐军民 王成名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39-1047,共9页
本文在平方损失下,给出了负二项分布可靠度θ的Bayes估计、Bayes置信下限,同时构造了θ的渐近最优的经验Bayes(EB)估计,并证明了该EB估计的收敛速度为O(n-1)。
关键词 负二项分布 经验BAYES估计 渐近最优 收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乳腺癌细胞融合细胞 被引量:4
4
作者 伊焕发 唐军民 +4 位作者 唐岩 孙红亚 甄昱 戴燕 秦屹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肿瘤细胞融合细胞的形态特性,为研制融合细胞疫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将免疫磁珠法分离的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融合,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扫描电镜观察树突状细胞、融合细胞的表面超微结构。结...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肿瘤细胞融合细胞的形态特性,为研制融合细胞疫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将免疫磁珠法分离的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融合,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扫描电镜观察树突状细胞、融合细胞的表面超微结构。结果:树突状细胞与MCF7细胞接10:1比例融合后,一个乳腺癌细胞可以与一个或多个树突状细胞相融合;扫描电镜下可见分离的树突状细胞表面有突起,树突状细胞/MCF7融合细胞具两种亲代细胞的表面超微结构特点。结论:树突状细胞与人乳腺癌细胞融合后无明显的形态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树突状细胞 融合细胞 疫苗 免疫磁珠法 瑞氏-姬姆萨染色法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对移植于裸鼠的人皮肤增生性瘢痕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枫 陈东明 +6 位作者 乔晋琳 孙东杰 唐岩 唐军民 赵霞 毕振伍 梁艳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1期1038-1041,共4页
目的探讨小针刀对移植于裸鼠皮下人增生性瘢痕真皮组织Ⅰ、Ⅲ型胶原蛋白的作用。方法将6例人无表皮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分别移植于24只裸鼠背部皮下,建立增生性瘢痕裸鼠动物模型。术后10天,分为对照组、0.1mg/ml曲安奈德组、0.2mg/ml曲安... 目的探讨小针刀对移植于裸鼠皮下人增生性瘢痕真皮组织Ⅰ、Ⅲ型胶原蛋白的作用。方法将6例人无表皮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分别移植于24只裸鼠背部皮下,建立增生性瘢痕裸鼠动物模型。术后10天,分为对照组、0.1mg/ml曲安奈德组、0.2mg/ml曲安奈德组和小针刀组,每组6只,14天取材,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变化。结果Ⅰ、Ⅲ型胶原分布于各组成纤维细胞的胞浆及组织中。图像分析结果,0.1mg/ml曲安奈德组和0.2mg/ml曲安奈德组Ⅰ、Ⅲ型胶原含量(0.09±0.03,0.11±0.05;0.12±0.02,0.11±0.01)低于对照组(0.17±0.04,0.19±0.03)(P<0.05);小针刀组Ⅰ、Ⅲ型胶原含量(0.12±0.02,0.12±0.02)与曲安奈德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针刀可降低移植于裸鼠皮下增生性瘢痕真皮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裸鼠 增生性瘢痕 胶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巢上皮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表型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徐立新 冯捷 +4 位作者 唐军民 钱和年 唐岩 姚煜 李枫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8,共8页
目的 :观察人卵巢上皮癌中CD1c、S 1 0 0树突状阳性细胞数和表达强度及癌局部微环境中细胞表型抗原的变化 ,探讨其与卵巢上皮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为临床生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结果 :在卵巢... 目的 :观察人卵巢上皮癌中CD1c、S 1 0 0树突状阳性细胞数和表达强度及癌局部微环境中细胞表型抗原的变化 ,探讨其与卵巢上皮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为临床生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结果 :在卵巢上皮癌中 ,CD1c+ 、S 1 0 0 + 细胞数明显减少 ,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无关 ;卵巢上皮癌中D1c、S 1 0 0阳性细胞表达强度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较明显减弱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结论 :人卵巢上皮癌局部微环境中 ,树突状细胞表型抗原表达总量下降 ,说明树突状细胞在抗卵巢上皮癌的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癌 树突状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表型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损伤后大鼠胰岛B、D细胞和血糖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武俊芳 李艳萍 +1 位作者 唐军民 唐岩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2-293,共2页
脑损伤后高血糖现象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Sarrat提出海马与胰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但脑损伤后大鼠胰岛B、D细胞的变化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脑损伤大鼠模型,观察脑损伤后大鼠胰岛B、D细胞的变化,旨在探讨脑损伤对胰岛B、D细胞分... 脑损伤后高血糖现象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Sarrat提出海马与胰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但脑损伤后大鼠胰岛B、D细胞的变化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脑损伤大鼠模型,观察脑损伤后大鼠胰岛B、D细胞的变化,旨在探讨脑损伤对胰岛B、D细胞分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大鼠 胰岛B 胰岛D细胞 血糖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松解法对移植于裸鼠的人皮肤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唐岩 聂芳菲 +4 位作者 陈东明 赵霞 李枫 毕振伍 唐军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法对移植于裸鼠皮下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antigen,PCNA)、Ⅰ、Ⅲ型胶原、bcl-2和bax的作用,探讨其对移植于裸鼠皮下的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法对移植于裸鼠皮下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antigen,PCNA)、Ⅰ、Ⅲ型胶原、bcl-2和bax的作用,探讨其对移植于裸鼠皮下的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取6例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削去瘢痕表皮及皮下组织,将每例增生性瘢痕组织分成重约0.2 g的3块,每只裸鼠移植1块,共移植于18只裸鼠背部皮下,建立增生性瘢痕裸鼠动物模型。移植后10 d在瘢痕组织内分3点分别注射生理盐水0.1 ml(对照组)、注射0.1 mg/ml曲安奈德0.1 ml(曲安奈德组)、将小针刀刺进瘢痕组织内,在瘢痕内向四周切割剥离至瘢痕周边(针刀松解组)进行治疗,每组6只。治疗后14 d取材,利用HE染色计数分析各组成纤维细胞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PCNA、Ⅰ、Ⅲ型胶原、bcl-2和bax表达阳性成纤维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HE染色结果:与对照组成纤维细胞数量(913.33±148.95)个/mm2相比,曲安奈德组(853.33±62.82)个/mm2和针刀松解组(863.33±75.28)个/mm2均降低,但是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曲安奈德组和针刀松解组PCNA、Ⅰ、Ⅲ型胶原蛋白阳性的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bcl-2和bax阳性的成纤维细胞数量以及bcl-2/bax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针刀松解法具有抑制移植于裸鼠皮下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分泌合成的能力;针刀松解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bcl-2和bax表达及其比率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松解法 裸鼠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时中缝背核5-HT变化的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春云 郭泽云 +2 位作者 李素华 李枫 唐军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沙土鼠脑缺血时中缝背核神经元5-HT的变化。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及图象分析对沙土鼠脑缺血不同时间以及缺血10分钟后再灌不同时间其中缝背核神经元5-HT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脑缺血10分钟、30分钟时,沙土鼠脑中缝背核5-H... 目的:探讨沙土鼠脑缺血时中缝背核神经元5-HT的变化。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及图象分析对沙土鼠脑缺血不同时间以及缺血10分钟后再灌不同时间其中缝背核神经元5-HT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脑缺血10分钟、30分钟时,沙土鼠脑中缝背核5-HT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光密度值(OD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缺血4小时时则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缺血10分钟后,再灌流30分钟,5-HT下降不明显,而4小时时则明显降低(P<0.05),至24小时时达最低水平(P<0.05),36小时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当缺血至一定时间或缺血10分钟再灌流到一定时间时,中缝背核神经元内5-HT的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中缝背核 沙土鼠 5-HT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复康对脊髓半横断大鼠背根节CGR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凤岳 唐军民 +6 位作者 刘卫东 唐岩 张平 苏衍萍 常超英 曲鹏 刘恩 《中国骨伤》 CAS 1999年第3期14-17,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髓复康对脊髓损伤后,背根节(DRG)神经元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探讨髓复康效应的机理。方法造成下胸髓半横断损伤的Wistar大鼠模型,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定量图像分析法检查CGRP表达的变... 目的研究中药髓复康对脊髓损伤后,背根节(DRG)神经元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探讨髓复康效应的机理。方法造成下胸髓半横断损伤的Wistar大鼠模型,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定量图像分析法检查CGRP表达的变化。结果①脊髓半横断引起同侧首、尾侧各3个DRG内,CGRP表达的明显和持续性下调;②损伤后给服髓复康冲剂,可以明显减轻,但不能完全阻止,脊髓损伤诱发的CGRP表达下调;③损伤后给服中药补阳还五汤(或用大剂量的氢化考地松)治疗,不能减轻脊髓损伤诱发的CGRP表达下调;④脊髓损伤后服用髓复康的大鼠,其脊髓损伤区有明显的修复再生。结论结果不仅表明CGRP表达的变化与脊髓组织的损伤和再生有一定的关联;而且也表明,髓复康通过对CGRPmRNA表达的调制,影响神经元DNA的合成,可能是它促进脊髓损伤组织的修复再生的机理之一。此假设还需进一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脊髓再生 背根神经节 CGRP表达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及褪黑素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海英 郑建盛 +2 位作者 陈少强 刘文革 唐军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4-728,752,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分化情况以及褪黑素对软骨内成骨的影响。方法:建立速发型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1月组、3月组、糖尿病1月组、3月组。采用H—E染色、增殖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分化情况以及褪黑素对软骨内成骨的影响。方法:建立速发型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1月组、3月组、糖尿病1月组、3月组。采用H—E染色、增殖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软骨细胞的增殖情况。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衰老相关半乳糖苷试剂盒检测软骨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甲苯胺蓝染色显示软骨基质代谢,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检测褪黑素受体(MT1、MT2)的表达。结果:糖尿病1月组与正常组相比无变化。糖尿病3月组生长板软骨细胞柱密度均明显小于正常组;PCNA阳性表达在增殖层和肥大层降低,TUNEL阳性表达、半乳糖苷酶在增殖层明显增多,蛋白聚糖水平低于正常组。MT1、MT2在生长板及钙化区组织表达减弱。结论:糖尿病大鼠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同步提高,以增殖层为主的细胞凋亡在糖尿病软骨的生长发育中转为主导作用。细胞外基质降解,早期软骨细胞增殖活跃,晚期增殖能力下降。褪黑素能抑制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软骨细胞 增殖 凋亡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位末端标记 半乳糖苷酶 褪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胃癌大鼠肾上腺皮质3β-HSD和SDH组织化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史福军 李艳萍 +1 位作者 唐军民 唐岩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观察硒在预防大鼠实验性胃粘膜癌变过程中肾上腺皮质组织化学的变化。方法:用断乳雄性Wistar大鼠,分为盐水对照组、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和Selenite+MNNG组,用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大鼠肾上腺皮质的变化。结果:补硒... 目的:观察硒在预防大鼠实验性胃粘膜癌变过程中肾上腺皮质组织化学的变化。方法:用断乳雄性Wistar大鼠,分为盐水对照组、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和Selenite+MNNG组,用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大鼠肾上腺皮质的变化。结果:补硒组大鼠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和网状带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SDH)和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的组化反应减弱,与MNNG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略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MNNG组大鼠SDH和3β-HSD的反应增强,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硒在预防大鼠实验性胃癌过程中,可能参与了肾上腺皮质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肾上腺皮质 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培养、冻存及复苏过程中的工作体会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岩 唐军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1-562,共2页
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笔者接触到一些人的肿瘤细胞株,如白血病细胞株K562、U937、HL-60、肝癌SMMC-7721、乳腺癌MCF-7、卵巢癌SKOV3、肺鳞癌LTEP-S-1等,现将笔者在肿瘤细胞株的培养、冻存和复苏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如下。
关键词 肿瘤细胞培养 复苏过程 冻存 白血病细胞株K562 SMMC-7721 肿瘤细胞株 HL-60 MCF-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树突状细胞摄取量子点后的表面标志与超微结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岩 战军 +5 位作者 常昕莹 陈丽 董静霞 毕振伍 沙印林 唐军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3-586,共4页
目的:观察人树突状细胞体外摄取量子点后,其形态、表面标志、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两种量子点与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体外共孵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量子点在树突状细胞内的分布;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扫描电镜及透射... 目的:观察人树突状细胞体外摄取量子点后,其形态、表面标志、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两种量子点与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体外共孵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量子点在树突状细胞内的分布;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树突状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量子点共培养的树突状细胞的细胞质内充满了较强荧光颗粒,共培养前后的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均呈阳性反应.扫描电镜下可见树突状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典型树枝样的突起.透射电镜下可见树突状细胞以胞饮的方式摄入量子点,形成有膜包被的囊泡分布在细胞质内.结论:树突状细胞是通过胞饮作用摄取量子点,且量子点对树突状细胞的形态、表面标志及超微结构没有影响,生物相容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树突状细胞 荧光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腺胃癌大鼠甲状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免疫组织化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凤侠 唐军民 +1 位作者 唐岩 苏衍萍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9-651,共3页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因患胃癌而死亡者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甲状腺是体内的大内分泌腺,因此它与机体各部存在着密切关系。一般认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普遍存在于各个组织,参与机体许多重要生理功能的调节,在一些...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因患胃癌而死亡者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甲状腺是体内的大内分泌腺,因此它与机体各部存在着密切关系。一般认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普遍存在于各个组织,参与机体许多重要生理功能的调节,在一些疾病的发病和治疗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甲状腺内CGRP与早期胃癌的关系至今未见报道。因此本实验通过大鼠腺胃癌模型来观察甲状腺CGRP的免疫组织化学变化,进一步了解胃癌与甲状腺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为探讨机体自然抗病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实验性腺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鼠甲状腺 恶性肿瘤 CGRP 甲状腺结构 内分泌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周膜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劼 孟焕新 +3 位作者 唐军民 唐岩 张凤秋 李盛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体外定向诱导人牙周膜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探讨人牙周膜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用地塞米松、吲哚美辛、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和胰岛素诱导其向脂肪细胞定向分化。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 目的:体外定向诱导人牙周膜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探讨人牙周膜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用地塞米松、吲哚美辛、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和胰岛素诱导其向脂肪细胞定向分化。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结构的变化,采用油红O染色法进行鉴定。结果:经成脂诱导分化培养后6 d,人牙周膜细胞内有脂滴出现。随着诱导培养时间的延长,脂滴逐渐增多并融合成脂泡,细胞由梭形变为圆形和椭圆形,体积增大。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见脂泡。油红O染色显示细胞内有中性脂肪形成。结论:人牙周膜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细胞 脂肪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与快速扩张后狗皮肤组织形态学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东明 牛星焘 +2 位作者 唐军民 吴连存 王长征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2-256,共5页
对常规与快速扩张后的狗皮肤进行了形态结构的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常规扩张后的皮肤与正常皮肤相比较,其表皮细胞间隙轻度增宽.其厚度、DNA积分光密度及平均光密度无显著性差异.扩张后第1天,可见真皮内成纤维细胞与正常皮肤真皮相比较... 对常规与快速扩张后的狗皮肤进行了形态结构的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常规扩张后的皮肤与正常皮肤相比较,其表皮细胞间隙轻度增宽.其厚度、DNA积分光密度及平均光密度无显著性差异.扩张后第1天,可见真皮内成纤维细胞与正常皮肤真皮相比较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胶原纤维光密度增加;而扩张后第3天,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小,胶原纤维光密度降低.快速扩张后的皮肤与正常皮肤相比较,其表皮明显增厚,细胞间隙增宽,DNA平均光密度不变,但积分光密度增加;其真皮内成纤维细胞数量也增多、体积增大,但胶原纤维光密度降低.常规与快速扩张后,弹性纤维光密度与正常皮肤相比较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组织 形态学 皮肤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剂、封片剂、温度及除菌方式对量子点标记细胞的影响
18
作者 唐岩 唐军民 +4 位作者 李枫 战军 陈丽 赵承军 沙印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0,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固定剂、封片剂、温度及除菌方式对3种量子点标记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正常皮肤的影响。方法:利用发射波长为610、523和576nm的3种量子点,以具有吞噬能力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正常皮肤为载体,观察不同的固定剂、封片剂、温... 目的:观察不同固定剂、封片剂、温度及除菌方式对3种量子点标记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正常皮肤的影响。方法:利用发射波长为610、523和576nm的3种量子点,以具有吞噬能力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正常皮肤为载体,观察不同的固定剂、封片剂、温度及除菌方式对量子点标记细胞及组织的影响。结果:3种量子点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皮肤组织没有明显的毒性,并且在6~72h内保持荧光不衰减。高于56℃的温度会使量子点失去发射荧光的特性。较好的除菌方式为^(60)Co照射和微孔滤膜过滤。最稳定的封片剂为水溶性的ClearmountTM。吞噬了量子点523的巨噬细胞,可使用多种固定液固定。结论:不同波长量子点标记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皮肤组织的效能受固定剂、封片剂、温度和除灭菌方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巨噬细胞 皮肤 固定剂 封片剂 温度 除灭菌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和Bax蛋白在Wistar大鼠胃粘膜的表达及其意义
19
作者 苏衍萍 杜长青 +1 位作者 刘立伟 唐军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0-231,共2页
关键词 Bcl-2 大鼠胃粘膜 WISTAR BAX蛋白 其意义 表达及 凋亡调节基因 细胞凋亡 BAX基因 凋亡作用 发病机理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N甲基-N-硝基-N亚硝胍诱导大鼠胃癌形成的作用及其对TGFβRⅡ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苏衍萍 唐军民 +1 位作者 唐岩 高慧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2,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胃癌形成过程中硒的作用及其对TGFβⅡ表达的影响。 方法 :用N甲基 N 硝基 N亚硝胍 (MNNG ,2 0mg/kg)诱导大鼠胃癌形成。用HE染色、显微镜观察和AB PAS方法比较硒在MNNG诱导Wistar大鼠胃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用免疫组化SP法... 目的 :探讨胃癌形成过程中硒的作用及其对TGFβⅡ表达的影响。 方法 :用N甲基 N 硝基 N亚硝胍 (MNNG ,2 0mg/kg)诱导大鼠胃癌形成。用HE染色、显微镜观察和AB PAS方法比较硒在MNNG诱导Wistar大鼠胃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在此过程中TGFβⅡ表达的变化 ,并进行定性、定位、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饮水中加入 2mg/L和 4mg/L的亚硒酸钠加重胃粘膜的糜烂、出血 ,促进胃粘膜肠上皮化生 ,在MNNG诱癌过程中发生了浆膜下平滑肌瘤 ,亚硒酸钠可以增加平滑肌瘤的发生率。TGFβRⅡ阳性产物主要分布在胃粘膜腺体 ,在实验对照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加硒组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结论 :亚硒酸钠并不能降低大鼠胃癌的发生率 ,其机制可能与TGFβ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 胃癌 表达 大鼠 亚硒酸钠 MNNG 胃粘膜 显微镜观察 形成过程中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