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盘州地区峨眉山玄武岩组煤夹层储层特征初探
1
作者 唐代学 王艇 +1 位作者 冯运富 田永红 《煤炭技术》 CAS 2025年第1期111-115,共5页
通过松河井田煤层气探井及相关资料,论证了该区峨眉山玄武岩组煤系夹层32^(#)煤层发育情况、煤层特征等;对比分析了玄武岩组煤系夹层32^(#)煤与龙潭组3^(#)煤在煤体结构、煤层厚度、渗透率、含气性等煤储层特征,认为玄武岩组32^(#)煤层... 通过松河井田煤层气探井及相关资料,论证了该区峨眉山玄武岩组煤系夹层32^(#)煤层发育情况、煤层特征等;对比分析了玄武岩组煤系夹层32^(#)煤与龙潭组3^(#)煤在煤体结构、煤层厚度、渗透率、含气性等煤储层特征,认为玄武岩组32^(#)煤层气抽采前景较好,可作为龙潭组煤层气地面抽采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组 煤系夹层 储存特征 松河井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松河井田煤层气注入/压降测试 被引量:1
2
作者 唐代学 娄毅 +2 位作者 冯运富 邵林杰 阳富芹 《油气井测试》 2022年第1期74-78,共5页
黔西松河井田主采煤层注入/压降测试时,施工设计、现场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导致测试分析结果与真实值存在偏差,影响煤层气储层评价的客观性。以12^(#)煤层为例,介绍了松河井田注入/压降测试、原地应力测试设备、解释方法及施工过程,对注入... 黔西松河井田主采煤层注入/压降测试时,施工设计、现场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导致测试分析结果与真实值存在偏差,影响煤层气储层评价的客观性。以12^(#)煤层为例,介绍了松河井田注入/压降测试、原地应力测试设备、解释方法及施工过程,对注入/压降、原地应力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获取了储层物性特征及地应力参数。结果表明,黔西松河井田12^(#)煤层储层压力、破裂压力及闭合压力梯度均为正常压力系统,拟合计算渗透率0.0725 mD,为低渗储层;通过分析井筒储集系数认为,封隔器失效或井下关井失败是造成该煤层测试曲线失真的主要原因,同时封隔段内的围岩也可能对测试结果造成偏差。该分析方法为后续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河井田 煤层气 注入/压降测试 原地应力测试 储层物性 效果评价 封隔器 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河井田多煤层产气潜力定量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唐代学 娄毅 《煤炭技术》 CAS 2020年第10期27-30,共4页
在等温吸附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临储压差、临废压差、有效解吸量、解吸效率等指标,对松河井田中上煤组主要煤层进行有效的煤层气产出潜力定量评价。结果表明:①松河井田M9煤层临储压差为1.54 MPa,0.2~0.7 MPa废弃压力下临废压差为1.23~1.7... 在等温吸附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临储压差、临废压差、有效解吸量、解吸效率等指标,对松河井田中上煤组主要煤层进行有效的煤层气产出潜力定量评价。结果表明:①松河井田M9煤层临储压差为1.54 MPa,0.2~0.7 MPa废弃压力下临废压差为1.23~1.73 MPa,对应的有效解吸量为5.40~9.93 m3/t,最大解吸效率为6.93~11.87 m3/(t·MPa),具有较大的产气潜力,可为煤层气开发主要目标层位:②松河井田M1、M5、M12煤层临储压差、临废压差、有效解吸量、解吸效率等指标均次于M9煤层,可作为次要目标层位:③松河井田各煤层只经历敏感解吸阶段,解吸效率高,煤层吸附时间短,产气量很快会达到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潜力 有效解吸量 解吸效率 松河井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县土城、金佳区块煤层气参数井钻井液应用实践
4
作者 童强 吴博 +1 位作者 杨丕祥 唐代学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0年第9期55-58,共4页
结合以往钻井液的使用经验和理论知识,针对盘县土城、金佳区块煤层气勘查参数井施工区域的地质特征及钻井施工中出现因钻井液导致的施工问题,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探索出适合的钻井液配方应用于钻井施工。经过4口参数井检验,钻井液配... 结合以往钻井液的使用经验和理论知识,针对盘县土城、金佳区块煤层气勘查参数井施工区域的地质特征及钻井施工中出现因钻井液导致的施工问题,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探索出适合的钻井液配方应用于钻井施工。经过4口参数井检验,钻井液配方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具有良好抑制性、造壁好、稳定性高等特点,达到了减少孔内事故,提高钻进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参数井 钻井液 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靶区勘查及开发施工若干技术分析与探索
5
作者 冯运富 唐代学 《能源与环境》 2020年第3期37-39,共3页
通过煤层勘查开发工作中的靶区选择,井眼工程、煤层气增产改造技术(压裂)、排采等程序进行分别分析与探索,有效提高煤层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率。同时,加强地质评价,结合靶区煤层气条件,合理确定煤层气生产潜力,明确井眼施工以及煤层气增... 通过煤层勘查开发工作中的靶区选择,井眼工程、煤层气增产改造技术(压裂)、排采等程序进行分别分析与探索,有效提高煤层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率。同时,加强地质评价,结合靶区煤层气条件,合理确定煤层气生产潜力,明确井眼施工以及煤层气增产改造技术(压裂)工艺和煤层气排采降压等核心技术要点,为今后煤层气勘查及研究提供有利的技术保障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勘查开发 程序 分析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