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恩替卡韦联合乳果糖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HBV-DNA、KLF2和TNFSF15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洪贵
唐仕炜
郑咏池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6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乳果糖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锌指样转录因子2(krüppel-like factor 2,KLF2)和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5(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member 15,TNFSF15)的...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乳果糖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锌指样转录因子2(krüppel-like factor 2,KLF2)和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5(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member 15,TNFSF15)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9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5例。观察组予恩替卡韦+乳果糖+常规治疗,对照组予恩替卡韦+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记录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肝功能相关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肝纤维化相关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细胞因子相关指标(KLF2、TNFSF15)的水平变化,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血清HBV-DNA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ALT、TB、HA、LN、PC-Ⅲ、KLF2水平下降,TNFSF15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ALT、TB、HA、LN、PC-Ⅲ、KLF2水平下降,TNFSF15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血清HBV-DNA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3、6个月血清HBV-DNA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血清HBV-DNA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予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恩替卡韦联合乳果糖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降低血清HBV-DNA水平,调控细胞因子的表达,且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乳果糖
透明质酸
层黏连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
锌指样转录因子2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恩替卡韦联合乳果糖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HBV-DNA、KLF2和TNFSF15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洪贵
唐仕炜
郑咏池
机构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6期33-37,共5页
基金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17PJ571)。
文摘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乳果糖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锌指样转录因子2(krüppel-like factor 2,KLF2)和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5(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member 15,TNFSF15)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9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5例。观察组予恩替卡韦+乳果糖+常规治疗,对照组予恩替卡韦+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记录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肝功能相关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肝纤维化相关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细胞因子相关指标(KLF2、TNFSF15)的水平变化,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血清HBV-DNA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ALT、TB、HA、LN、PC-Ⅲ、KLF2水平下降,TNFSF15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ALT、TB、HA、LN、PC-Ⅲ、KLF2水平下降,TNFSF15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血清HBV-DNA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3、6个月血清HBV-DNA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血清HBV-DNA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予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恩替卡韦联合乳果糖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降低血清HBV-DNA水平,调控细胞因子的表达,且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乳果糖
透明质酸
层黏连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
锌指样转录因子2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5
Keywords
Liver cirrhosis
Hepatitis B
Entecavir
Lactulose
Hyaluronic acid
Laminin
Hepatitis B virus
Krüppel-like factor 2
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member 15
分类号
R575.29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恩替卡韦联合乳果糖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HBV-DNA、KLF2和TNFSF15的影响
王洪贵
唐仕炜
郑咏池
《临床误诊误治》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