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进中国霏雪地玻璃:一项合作研究
1
作者 N.·阿斯垂德·R.·凡·吉芬 薛吕 +2 位作者 格雷戈里·默克尔 哈里·希曼 阚颖浩(译)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80-86,共7页
中国的“霏雪地”玻璃是一种构造特殊的玻璃,内部由透明至半透明的基体玻璃及微小的白色(颗粒)夹杂物和类似落雪的气泡组成。在这项包含42个样品的研究中,确定了三组不同成分的“霏雪地”玻璃类型,暗示了复杂的生产地点和年代。通过视... 中国的“霏雪地”玻璃是一种构造特殊的玻璃,内部由透明至半透明的基体玻璃及微小的白色(颗粒)夹杂物和类似落雪的气泡组成。在这项包含42个样品的研究中,确定了三组不同成分的“霏雪地”玻璃类型,暗示了复杂的生产地点和年代。通过视觉、显微观察、紫外荧光分析及XRF分析对器物进行了分类。关于“霏雪地”玻璃生产技术的研究仍在进行中,包括与专业玻璃制造者的讨论及玻璃实验复制。早期的分析结果显示“霏雪地”玻璃中的白色(颗粒)夹杂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砂子,可能是在第二次重新熔融过程中添加的。策展人、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科学家和玻璃制造者之间的合作研究揭示了“霏雪地”玻璃是如何生产的,以及它如何在18、19世纪中国大范围的玻璃生产中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霏雪地”玻璃 中国玻璃 清代玻璃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紫外荧光分析 玻璃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