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稻褐变穗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1
作者
杜娟
曹季禺
+4 位作者
杨瑞
哈孜拉·赛依里汗
姚兆群
张学坤
张莉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9期80-85,共6页
对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基地水稻病穗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形态学、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和组蛋白3基因序列对分离病原物进行分析及致病性测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引起水稻穗部褐色病斑的病原为链格孢菌(Alternari...
对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基地水稻病穗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形态学、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和组蛋白3基因序列对分离病原物进行分析及致病性测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引起水稻穗部褐色病斑的病原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通过致病性测定,分离菌株均可导致水稻穗部出现与采样稻穗类似的症状,且从发病的水稻穗部分离出同样的链格孢菌。该病原菌最适生长培养基是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最适pH 5~7,最适生长温度29~32℃,最适生长光照24 h全光。综上,本试验中水稻褐变穗病是由链格孢菌(A.alternata)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褐变穗
链格孢菌
形态学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褐变穗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1
作者
杜娟
曹季禺
杨瑞
哈孜拉·赛依里汗
姚兆群
张学坤
张莉
机构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绿洲农业病虫害治理与植保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新疆生产兵团第一师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9期80-85,共6页
文摘
对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基地水稻病穗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形态学、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和组蛋白3基因序列对分离病原物进行分析及致病性测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引起水稻穗部褐色病斑的病原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通过致病性测定,分离菌株均可导致水稻穗部出现与采样稻穗类似的症状,且从发病的水稻穗部分离出同样的链格孢菌。该病原菌最适生长培养基是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最适pH 5~7,最适生长温度29~32℃,最适生长光照24 h全光。综上,本试验中水稻褐变穗病是由链格孢菌(A.alternata)引起。
关键词
水稻褐变穗
链格孢菌
形态学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rice brown panicle disease
Alternaria alternata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molecular b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435.11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稻褐变穗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杜娟
曹季禺
杨瑞
哈孜拉·赛依里汗
姚兆群
张学坤
张莉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