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TMRI螺旋桨技术在女性盆腔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冯利敏 周延 +3 位作者 周广金 赵强 和清源 刘剑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桨技术(PROPELLER)在3.0T MRI上减轻女性盆腔成像伪影和提高其整体成像质量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8例女性盆腔患者行矢状面PROPELLER T2WI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扫描,采用相同的成像矩阵、视野、层数、层厚和层间距... 目的探讨螺旋桨技术(PROPELLER)在3.0T MRI上减轻女性盆腔成像伪影和提高其整体成像质量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8例女性盆腔患者行矢状面PROPELLER T2WI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扫描,采用相同的成像矩阵、视野、层数、层厚和层间距,评价与呼吸运动和肠管蠕动相关的运动伪影程度、结合带等盆腔结构的显示以及图像整体的成像质量。结果 PROPELLER T2WI在运动伪影程度和女性盆腔结构显示方面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常规FSE T2WI,且在抑制运动伪影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1名医师在评价盆腔结构显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2名医师对两组序列的整体图像质量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 PROPELLER T2WI在显示结合带等解剖结构、矫正肠管蠕动和呼吸运动伪影及提高图像的整体质量方面均优于常规FSE T2WI,在3.0T MRI上进行女性盆腔检查时,可以考虑用PROPELLER T2WI代替常规FSE T2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 子宫疾病 磁共振成像 放射K空间填充技术 女(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T_2加权成像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2
作者 于广会 和清源 +1 位作者 刘林祥 石春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275-127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MRI一站式诊断可行性以及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T_2*WI联合应用对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的价值。方法选取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337例的CT和MRI影像,对比CT和MRI对脑梗死、脑出血、动脉瘤和脑小血管病(...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MRI一站式诊断可行性以及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T_2*WI联合应用对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的价值。方法选取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337例的CT和MRI影像,对比CT和MRI对脑梗死、脑出血、动脉瘤和脑小血管病(脑微出血、腔隙性脑梗死灶和脱髓鞘变性)显示;对比MRI各扫描序列对病灶的显示,包括常规序列、DWI和T_2*WI。结果 337例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行CT检查208例,MRI检查3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36例,CT示颅内出血76例;CT与MRI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8%vs 75.2%,P<0.01),CT不能显示脑干的急性梗死灶;CT对于脑小血管病的显示明显低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不能显示脑微出血。MRI常规序列与DWI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显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vs 100.0%,P<0.01);脑出血灶各序列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各序列对脑微出血T_2*WI显示病灶715个(100.0%),DWI显示635个(88.8%),常规序列图像少部分微出血灶信号异常,但是不能定性诊断。结论 MRI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危重症患者除外诊断中一站式诊断可行,联合应用DWI和T_2*WI对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显示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血流动力学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后脑卒中好发区组织液流动速率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朱凯 和清源 韩鸿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0期20-24,共5页
目的应用MRI示踪技术,定量分析与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后脑卒中好发脑区(丘脑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细胞外间隙的解剖与组织液流动速率的变化规律,探讨该法对脑卒中神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丘脑放血组... 目的应用MRI示踪技术,定量分析与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后脑卒中好发脑区(丘脑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细胞外间隙的解剖与组织液流动速率的变化规律,探讨该法对脑卒中神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丘脑放血组、丘脑对照组、尾状核放血组、尾状核对照组,每组各8只。丘脑放血组及尾状核放血组接受手十二井穴放血后,将2μL 10 mmol/L GD-DTPA分别导入成年大鼠丘脑区及尾状核区,在导入前后分别进行脑MRI动态扫描(0,15 min、30 min、1 h、2 h、3 h、4 h、5 h、6 h、7 h),利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定量分析丘脑区及尾状核区脑组织液引流以及脑细胞周围间隙迂曲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丘脑放血组脑组织液流动速率下降,清除时间延长,半衰期达(1.34±0.19)h,长于丘脑区对照组(0.51±0.1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微观清除率为(7.60±4.18)×10-5/s,明显小于丘脑对照组[(14.40±4.50)×10-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丘脑放血组丘脑区脑细胞周围间隙迂曲度为(1.29±0.32),与丘脑对照组(1.28±0.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尾状核放血组及对照组之间的各项参数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井穴刺络放血可明显改变丘脑区组织液流速,但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脑组织液引流速率没有明显影响。由于刺络放血后丘脑区细胞外间隙的迂曲度没有明显变化,因此,其流速下降应与神经元代谢水平的下调有关,而代谢水平的下调可能是卒中时该法神经保护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井穴放血 脑细胞外间隙 GD-DTPA 脑组织液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音乐欣赏的脑功能磁共振激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明 赵晶 +3 位作者 和清源 庞冉 陈云翔 王志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4期569-573,共5页
目的采用血氧水平依赖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OLD-f MRI)技术,研究正常人欣赏欢快音乐时的脑功能区定位,探讨可能的神经网络调节机制。方法选择15例正常健康受试者,年龄25~50岁,在欣赏欢快音乐同时,用BOLD-f MRI技术进行脑功能磁共... 目的采用血氧水平依赖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OLD-f MRI)技术,研究正常人欣赏欢快音乐时的脑功能区定位,探讨可能的神经网络调节机制。方法选择15例正常健康受试者,年龄25~50岁,在欣赏欢快音乐同时,用BOLD-f MRI技术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采用SPM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获得平均激活图,分析激活增高的脑区。结果 15例受试者在欣赏欢快音乐时大脑显著激活了视觉注意网络、默认网络、运动感觉网络、认知记忆网络的相关脑区,这些脑区可能参与了音乐的感知、注意、记忆、情绪反应等过程。结论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音乐欣赏的功能定位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欢快音乐欣赏可激活大脑多种功能神经网络参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定位 音乐欣赏 功能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