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旱坡地不同生态农业模式土壤水分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艳鲜
方海东
+5 位作者
潘志贤
冯光恒
沙毓沧
纪中华
杜波
和寿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8-252,共5页
对干热河谷旱坡地Ⅰ(罗望子+木豆),Ⅱ(罗望子+木豆+柱花草),Ⅲ(罗望子+象草),Ⅳ(罗望子+自然草被)等4种复合生态农业模式0-40 cm土层水分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土壤含水量主要受自然降水的影响,雨季和旱季...
对干热河谷旱坡地Ⅰ(罗望子+木豆),Ⅱ(罗望子+木豆+柱花草),Ⅲ(罗望子+象草),Ⅳ(罗望子+自然草被)等4种复合生态农业模式0-40 cm土层水分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土壤含水量主要受自然降水的影响,雨季和旱季差异显著;不同模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模式Ⅱ和模式Ⅳ有较强的保水持水能力;在雨水补给不足时,模式Ⅲ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最高,模式Ⅳ最低;土壤水分季节波动模式Ⅳ最小,模式Ⅲ波动最剧烈;雨季,4种模式具良好的层间补水能力,旱季,模式Ⅰ和Ⅱ土层间补水能力最强。总体上看,4种模式对干热河谷旱坡地的土壤水分均有一定的保持能力,但模式Ⅱ的保水持水能力最强,综合效益最好,更利于干热河谷旱坡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土壤水分
旱坡地
干热河谷
元谋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旱坡地不同生态农业模式土壤水分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艳鲜
方海东
潘志贤
冯光恒
沙毓沧
纪中华
杜波
和寿甲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8-252,共5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1A11)
云南省基金项目(2006D0092M)
文摘
对干热河谷旱坡地Ⅰ(罗望子+木豆),Ⅱ(罗望子+木豆+柱花草),Ⅲ(罗望子+象草),Ⅳ(罗望子+自然草被)等4种复合生态农业模式0-40 cm土层水分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土壤含水量主要受自然降水的影响,雨季和旱季差异显著;不同模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模式Ⅱ和模式Ⅳ有较强的保水持水能力;在雨水补给不足时,模式Ⅲ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最高,模式Ⅳ最低;土壤水分季节波动模式Ⅳ最小,模式Ⅲ波动最剧烈;雨季,4种模式具良好的层间补水能力,旱季,模式Ⅰ和Ⅱ土层间补水能力最强。总体上看,4种模式对干热河谷旱坡地的土壤水分均有一定的保持能力,但模式Ⅱ的保水持水能力最强,综合效益最好,更利于干热河谷旱坡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土壤水分
旱坡地
干热河谷
元谋
云南
Keywords
eco-agriculture
soil moisture
dry slope land
dry-hot valley
Yuanmou
Yunnan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旱坡地不同生态农业模式土壤水分差异性分析
杨艳鲜
方海东
潘志贤
冯光恒
沙毓沧
纪中华
杜波
和寿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