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旅游地景观形象感知研究——以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伏学习 马识途 +3 位作者 李娟 聂蓓捷 和家欢 杨会娟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旅游网络照片是旅游者关于旅游地形象感知的视觉化表达,通过分析游客上传的网络景观照片可以了解游客对森林旅游地景观形象感知并对关键景观要素进行精准化管理与保护。本研究以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选取旅游网站的1656张景观照片作... 旅游网络照片是旅游者关于旅游地形象感知的视觉化表达,通过分析游客上传的网络景观照片可以了解游客对森林旅游地景观形象感知并对关键景观要素进行精准化管理与保护。本研究以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选取旅游网站的1656张景观照片作为研究对象,从认知和情感2个方面分析了塞罕坝旅游景观的形象感知。利用图像语义分割提取景观要素,对景观要素进行聚类分析和景观格局分析,利用DeepSentiBank和HowNet情感词典进行情感研究,并选取景观格局指标阐述了不同照片产生情感偏差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天空是旅游者关注的首要景观要素,其次是云彩、道路、森林;感知到的旅游景观分为植物景观、天气天象景观、水域景观和地物景观4种类型;照片呈现的情感总体表现为正面和中性情感,其中植物景观正向情感比例最高,地物景观的负面情感比例最高;斑块数量(NP)、斑块密度(PD)、景观形状指数(LSI)与情感值呈现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最大斑块指数与情感值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感知 深度学习 景观照片 景观格局 塞罕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自然旅游地旅行者时空分布及其驱动因素
2
作者 和家欢 周诗雅 +3 位作者 李娟 聂蓓捷 伏学习 杨会娟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为真实反映旅行者行为,优化自然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管理,以“两步路”中的旅行者活动标记点作为数据源,根据标记点集中程度界定的自然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借助GIS时空分析工具及地理探测器分析,总结旅行者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选取自然... 为真实反映旅行者行为,优化自然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管理,以“两步路”中的旅行者活动标记点作为数据源,根据标记点集中程度界定的自然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借助GIS时空分析工具及地理探测器分析,总结旅行者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选取自然环境因子、人文社会因子作为驱动指标,探究旅行者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旅行者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形成了27个旅行者活动热区。(2)旅行者年际分布处于集聚状态,最近邻指数呈现“U”型曲线形式,空间分布均比较集中,但热点区域年际变化明显,“单核心”集聚到“平行多核心”再到“双核心”“单核心”,说明该旅游目的地内部竞争格局处在变动中。(3)夏、秋2个季节旅行者活动集聚,旅行活动热区比较集中,但不同季节旅行者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4)景点、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是旅行者活动空间分异性的决定因素,其中景点是主导因素。综上所述,以旅行者标记点为主的时空大数据能更细致的刻画自然旅游地的旅游者行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自然旅游地 时空分布特征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机械林场林内景观对公众健康恢复性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聂蓓捷 伏学习 +1 位作者 和家欢 杨会娟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2年第2期198-205,共8页
森林是理想的恢复场所,营建良好的森林环境对公众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塞罕坝机械林场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基于40个调查样地,通过设计量表并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林内景观进行恢复性评价与美景度评价,探索恢复性效果、美景度... 森林是理想的恢复场所,营建良好的森林环境对公众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塞罕坝机械林场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基于40个调查样地,通过设计量表并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林内景观进行恢复性评价与美景度评价,探索恢复性效果、美景度与林分结构指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纯林和落桦混交林的恢复性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同样地间恢复性效果差异较大,恢复性效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7.126和25.123。恢复性效果与美景度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恢复性效果和美景度与平均树高、密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郁闭度、下木高度、胸径变异系数呈显著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 美景度 恢复性效果 林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