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胃不和则卧不安”辨治失眠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呼兴华
邓沂
程蓉
《江西中医药》
2009年第3期62-63,共2页
回顾近年国内从"和胃"入手论治失眠文献,从理论、临床、实验方面对"胃不和则卧不安"这一经典理论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以求论证"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指导辨治失眠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胃不和则卧不安
失眠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历史源流和发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呼兴华
丁辉
+1 位作者
焦振廉
李玲
《现代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14-17,共4页
运用文献回溯的方法,从《内经》学术发展的角度,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渊源、流变与发展予以梳理。认为此理论自《内经》始,先后经历了隋唐医家的补充,宋金元时期医家的验证与完善,以及明清时期医家的补充和发挥,终至日臻成熟,...
运用文献回溯的方法,从《内经》学术发展的角度,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渊源、流变与发展予以梳理。认为此理论自《内经》始,先后经历了隋唐医家的补充,宋金元时期医家的验证与完善,以及明清时期医家的补充和发挥,终至日臻成熟,在中医养生与临证中得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内经》学术
历史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孙秉严治疗肿瘤学术经验
被引量:
2
3
作者
丁辉
呼兴华
张华
《现代中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77-80,共4页
通过探讨孙秉严先生诊治肿瘤的方法思路和用药特点,得出孙秉严先生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有:(1)创"三印两触"诊法以明寒热瘀滞;(2)辨病辨证结合利于邪去正复;(3)重温下给邪以出路;(4)重视"癌毒",治以善用毒药攻伐和纠...
通过探讨孙秉严先生诊治肿瘤的方法思路和用药特点,得出孙秉严先生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有:(1)创"三印两触"诊法以明寒热瘀滞;(2)辨病辨证结合利于邪去正复;(3)重温下给邪以出路;(4)重视"癌毒",治以善用毒药攻伐和纠正阴阳失衡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医治疗
名医经验
孙秉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圣济总录》脾瘅用药及证治规律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呼兴华
宋子豪
+1 位作者
李玲
许建秦
《现代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的对《圣济总录》治疗脾瘅组方证治规律与药物功效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前期提供参考。方法整理《圣济总录》中所载治疗脾瘅11首方(38味),分析其处方用药规律。结果《圣济总录》论治脾瘅,以多饮、烦热、口甜为主要症状,组方药物...
目的对《圣济总录》治疗脾瘅组方证治规律与药物功效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前期提供参考。方法整理《圣济总录》中所载治疗脾瘅11首方(38味),分析其处方用药规律。结果《圣济总录》论治脾瘅,以多饮、烦热、口甜为主要症状,组方药物对应四气依次寒(25)、平(11),对应五味依次甘(24)、苦(23)、辛(21)。组方药物功效归类:清热生津类药物20味、化气生津类药物15味、养阴生津类药物17味。38味组方药物中,清热类13味,化气类8味,养阴类11味。结论《圣济总来》诊治脾瘅,治法以清热生津、化气生津、养阴生津为主,用药以甘寒为主,辛、平为次,为临床应用中药治疗糖尿病前期辨证属脾为湿困兼湿热伤津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脾瘅
生津
方药分析
圣济总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孙思邈《千金方》“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思想探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呼兴华
高原
+2 位作者
卢芬萍
范增慧
李玲
《现代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63-66,共4页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医经“因时施治”“因时先防”的养生治疗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孙思邈两部《千金方》包含了丰富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思想,如治伤寒法,遵循春夏少吐下,秋冬少发汗;治五脏虚劳,谨守春夏养阳气,秋冬...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医经“因时施治”“因时先防”的养生治疗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孙思邈两部《千金方》包含了丰富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思想,如治伤寒法,遵循春夏少吐下,秋冬少发汗;治五脏虚劳,谨守春夏养阳气,秋冬养阴气;食治应四时,以“逆调理之,食啖不可过度”为标准;因时用药,以“春夏宜用凉,秋冬宜用温”为指导;起居劳作,以春夏应生长,冬季应闭藏为原则。孙思邈继承和发展了《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思想,彰显了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应”的学术观点,对中医防治理论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思邈
千金方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因时施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丁甘仁治疗湿热类温病用药规律
被引量:
1
6
作者
吴晓晓
丁辉
+2 位作者
呼兴华
王晓琳
许建秦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探讨丁甘仁治疗湿热类温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丁甘仁临证医集》与《丁甘仁医案续编》中治疗湿热类温病的医案,提取医案中的处方,将数据整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建立数据库,...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探讨丁甘仁治疗湿热类温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丁甘仁临证医集》与《丁甘仁医案续编》中治疗湿热类温病的医案,提取医案中的处方,将数据整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建立数据库,分析数据。结果:搜集病案83个,处方100首,药物共计141味,挖掘出高频(频次≥14)药物26味,高频(频次≥20)药物组合32组,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个、新处方2首。结论:丁甘仁治疗湿热类温病以脾胃为关键,用药寒温并用,以祛湿为主,清热为辅,兼顾调理气机,注意顾护脾胃,标本兼顾;茯苓、竹茹、半夏、枳实为其治疗核心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类温病
《丁甘仁临证医集》
《丁甘仁医案续编》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丁甘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千金方》治疗消渴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被引量:
2
7
作者
呼延昕娜
呼兴华
+3 位作者
王晓琳
卢芬萍
许建秦
高原
《现代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整理两部《千金方》中治疗消渴的内服方剂并探索其用药规律。方法借助《中华医典》(V5)筛选《千金方》中治疗消渴的内服方剂,形成文本数据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V3.0)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等分析。结果共收集方剂80首,涉及...
目的整理两部《千金方》中治疗消渴的内服方剂并探索其用药规律。方法借助《中华医典》(V5)筛选《千金方》中治疗消渴的内服方剂,形成文本数据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V3.0)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等分析。结果共收集方剂80首,涉及中药143味。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天花粉(34次,42.5%)、甘草(22次,27.5%)、茯苓(22次,27.5%)、麦冬(22次,27.5%)、黄连(17次,21.3%)、地黄(15次,18.8%)、桂枝(12次,15.00%)等,对应药性以寒(30.5%)、温(22.2%)为主,药味以甘(52.8%)、苦(31.6%)为主;药物功效频次较高的前三类药物为补虚(24.1%)、清热(17.6%)、渗湿(7.6%);关联规则分析得出13组支持度≥8的高频药对,前三位分别为天花粉→甘草、茯苓→人参、茯苓→甘草;8条置信度≥0.7的关联规则,前四位相关药物分别为“甘草,麦冬→茯苓”“生姜→甘草、天花粉”“麦冬→茯苓、天花粉”“甘草→茯苓”。结论《千金方》治疗消渴病以养阴、清热、健脾为主要方法,甘苦并用,清补结合,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千金方
寒温并用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本育阴膏联合右佐匹克隆片对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玲
王凌
+3 位作者
呼兴华
张卓然
田心
王静怡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2期340-344,共5页
目的:评价固本育阴膏联合右佐匹克隆片干预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固本育阴膏观察组,每组40例,治疗8周。比较两组有效率及相关量表评分比...
目的:评价固本育阴膏联合右佐匹克隆片干预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固本育阴膏观察组,每组40例,治疗8周。比较两组有效率及相关量表评分比较、多导睡眠图(PSG)检测指标、两组阴虚体质积分转化指标。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5%)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评分分别为(16.20±2.33)分、(16.27±2.34)分,治疗后PSQI评分分别为(8.92±1.87)分、 (6.97±1.79)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的PSQI评分无明显差别 (P=0.886),但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治疗后CGI(临床医生总体印象)评分、WHOQOL-BREF(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明版)评分也有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觉醒次数、觉醒时间及睡眠潜伏期、RL、睡眠效率均改善得更加明显(P<0.05)。睡眠结构变化来说,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NREM (S1、S2、S3+S4)、REM均改善得更加明显(P<0.05)。结论:固本育阴膏联合右佐匹克隆片与单纯右佐匹克隆片比较,固本育阴膏联合右佐匹克隆片对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的干预更有显著效果,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失眠
阴虚火旺型
固本育阴膏
王静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不和则卧不安”辨治失眠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呼兴华
邓沂
程蓉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甘肃中医学院
出处
《江西中医药》
2009年第3期62-63,共2页
文摘
回顾近年国内从"和胃"入手论治失眠文献,从理论、临床、实验方面对"胃不和则卧不安"这一经典理论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以求论证"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指导辨治失眠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胃不和则卧不安
失眠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分类号
R256.2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历史源流和发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呼兴华
丁辉
焦振廉
李玲
机构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所
出处
《现代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14-17,共4页
基金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研课题(JCPT021)
文摘
运用文献回溯的方法,从《内经》学术发展的角度,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渊源、流变与发展予以梳理。认为此理论自《内经》始,先后经历了隋唐医家的补充,宋金元时期医家的验证与完善,以及明清时期医家的补充和发挥,终至日臻成熟,在中医养生与临证中得以广泛应用。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内经》学术
历史源流
Keywords
nourishing Yang in spring and summer
nourishing Yin in autumn and winter
academic though of The Inner Classic
historical origin and development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孙秉严治疗肿瘤学术经验
被引量:
2
3
作者
丁辉
呼兴华
张华
机构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
陕西省人民医院
出处
《现代中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77-80,共4页
文摘
通过探讨孙秉严先生诊治肿瘤的方法思路和用药特点,得出孙秉严先生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有:(1)创"三印两触"诊法以明寒热瘀滞;(2)辨病辨证结合利于邪去正复;(3)重温下给邪以出路;(4)重视"癌毒",治以善用毒药攻伐和纠正阴阳失衡为主。
关键词
肿瘤
中医治疗
名医经验
孙秉严
分类号
R27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圣济总录》脾瘅用药及证治规律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呼兴华
宋子豪
李玲
许建秦
机构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出处
《现代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22-24,共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704201)。
文摘
目的对《圣济总录》治疗脾瘅组方证治规律与药物功效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前期提供参考。方法整理《圣济总录》中所载治疗脾瘅11首方(38味),分析其处方用药规律。结果《圣济总录》论治脾瘅,以多饮、烦热、口甜为主要症状,组方药物对应四气依次寒(25)、平(11),对应五味依次甘(24)、苦(23)、辛(21)。组方药物功效归类:清热生津类药物20味、化气生津类药物15味、养阴生津类药物17味。38味组方药物中,清热类13味,化气类8味,养阴类11味。结论《圣济总来》诊治脾瘅,治法以清热生津、化气生津、养阴生津为主,用药以甘寒为主,辛、平为次,为临床应用中药治疗糖尿病前期辨证属脾为湿困兼湿热伤津证提供参考。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脾瘅
生津
方药分析
圣济总录
Keywords
prediabetes
Pi Dan
generate fluid
the analysis of prescription
Shengji Zonglu
分类号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孙思邈《千金方》“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思想探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呼兴华
高原
卢芬萍
范增慧
李玲
机构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处
《现代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63-66,共4页
基金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研项目(17-JCPT021)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研究院2020年度中医药科研计划资助项目(SSMYJY-2-2020-08)。
文摘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医经“因时施治”“因时先防”的养生治疗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孙思邈两部《千金方》包含了丰富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思想,如治伤寒法,遵循春夏少吐下,秋冬少发汗;治五脏虚劳,谨守春夏养阳气,秋冬养阴气;食治应四时,以“逆调理之,食啖不可过度”为标准;因时用药,以“春夏宜用凉,秋冬宜用温”为指导;起居劳作,以春夏应生长,冬季应闭藏为原则。孙思邈继承和发展了《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思想,彰显了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应”的学术观点,对中医防治理论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关键词
孙思邈
千金方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因时施治
分类号
R289.3 [医药卫生—方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丁甘仁治疗湿热类温病用药规律
被引量:
1
6
作者
吴晓晓
丁辉
呼兴华
王晓琳
许建秦
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处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1期55-58,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704201)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5-SCJH021)。
文摘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探讨丁甘仁治疗湿热类温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丁甘仁临证医集》与《丁甘仁医案续编》中治疗湿热类温病的医案,提取医案中的处方,将数据整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建立数据库,分析数据。结果:搜集病案83个,处方100首,药物共计141味,挖掘出高频(频次≥14)药物26味,高频(频次≥20)药物组合32组,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个、新处方2首。结论:丁甘仁治疗湿热类温病以脾胃为关键,用药寒温并用,以祛湿为主,清热为辅,兼顾调理气机,注意顾护脾胃,标本兼顾;茯苓、竹茹、半夏、枳实为其治疗核心药物。
关键词
湿热类温病
《丁甘仁临证医集》
《丁甘仁医案续编》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丁甘仁
Keywords
damp-heat seasonal febrile disease
Ding Ganren Linzheng Yiji
Ding Ganren Yian Xubian
data mining
medication rules
Ding Ganren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千金方》治疗消渴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被引量:
2
7
作者
呼延昕娜
呼兴华
王晓琳
卢芬萍
许建秦
高原
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处
《现代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31-35,共5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史文献重点学科建设单位项目[国中医药发(2009)30号]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研究院科研计划项目(SSMYJY-2-2020-13)。
文摘
目的整理两部《千金方》中治疗消渴的内服方剂并探索其用药规律。方法借助《中华医典》(V5)筛选《千金方》中治疗消渴的内服方剂,形成文本数据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V3.0)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等分析。结果共收集方剂80首,涉及中药143味。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天花粉(34次,42.5%)、甘草(22次,27.5%)、茯苓(22次,27.5%)、麦冬(22次,27.5%)、黄连(17次,21.3%)、地黄(15次,18.8%)、桂枝(12次,15.00%)等,对应药性以寒(30.5%)、温(22.2%)为主,药味以甘(52.8%)、苦(31.6%)为主;药物功效频次较高的前三类药物为补虚(24.1%)、清热(17.6%)、渗湿(7.6%);关联规则分析得出13组支持度≥8的高频药对,前三位分别为天花粉→甘草、茯苓→人参、茯苓→甘草;8条置信度≥0.7的关联规则,前四位相关药物分别为“甘草,麦冬→茯苓”“生姜→甘草、天花粉”“麦冬→茯苓、天花粉”“甘草→茯苓”。结论《千金方》治疗消渴病以养阴、清热、健脾为主要方法,甘苦并用,清补结合,值得借鉴。
关键词
消渴
千金方
寒温并用
数据挖掘
Keywords
Diabetes
Qian Jin Fang
Cold and warm
Data mining
分类号
R25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本育阴膏联合右佐匹克隆片对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玲
王凌
呼兴华
张卓然
田心
王静怡
机构
陕西省中医医院
陕西省中医医院文献研究所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2期340-344,共5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项目,项目号:2017SF-352,项目名称:基于王静怡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膏方干预阳虚、阴虚体质临床研究
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2016-279)。
文摘
目的:评价固本育阴膏联合右佐匹克隆片干预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固本育阴膏观察组,每组40例,治疗8周。比较两组有效率及相关量表评分比较、多导睡眠图(PSG)检测指标、两组阴虚体质积分转化指标。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5%)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评分分别为(16.20±2.33)分、(16.27±2.34)分,治疗后PSQI评分分别为(8.92±1.87)分、 (6.97±1.79)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的PSQI评分无明显差别 (P=0.886),但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治疗后CGI(临床医生总体印象)评分、WHOQOL-BREF(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明版)评分也有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觉醒次数、觉醒时间及睡眠潜伏期、RL、睡眠效率均改善得更加明显(P<0.05)。睡眠结构变化来说,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NREM (S1、S2、S3+S4)、REM均改善得更加明显(P<0.05)。结论:固本育阴膏联合右佐匹克隆片与单纯右佐匹克隆片比较,固本育阴膏联合右佐匹克隆片对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的干预更有显著效果,疗效更好。
关键词
亚健康失眠
阴虚火旺型
固本育阴膏
王静怡
Keywords
Sub-healthy insomnia
Yin-deficiency and Fire-excess Type
Guben Yuyin ointment
Chief physician WANG Jingyi
分类号
R255.9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胃不和则卧不安”辨治失眠研究进展
呼兴华
邓沂
程蓉
《江西中医药》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历史源流和发展
呼兴华
丁辉
焦振廉
李玲
《现代中医药》
CAS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孙秉严治疗肿瘤学术经验
丁辉
呼兴华
张华
《现代中医药》
CAS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圣济总录》脾瘅用药及证治规律分析
呼兴华
宋子豪
李玲
许建秦
《现代中医药》
CAS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孙思邈《千金方》“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思想探析
呼兴华
高原
卢芬萍
范增慧
李玲
《现代中医药》
CAS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丁甘仁治疗湿热类温病用药规律
吴晓晓
丁辉
呼兴华
王晓琳
许建秦
《西部中医药》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千金方》治疗消渴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呼延昕娜
呼兴华
王晓琳
卢芬萍
许建秦
高原
《现代中医药》
CAS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固本育阴膏联合右佐匹克隆片对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的疗效观察
李玲
王凌
呼兴华
张卓然
田心
王静怡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