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砂岩透镜体成岩作用非均质性成因
被引量:
4
1
作者
周鸿璞
黄文辉
+3 位作者
姜在兴
张元福
唐鑫萍
董果果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62,7-8,共11页
以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砂岩透镜体为研究对象,根据显微镜观察、X线衍射、压汞和粒度分析等测试资料,利用反演回剥方法计算压实、胶结和溶解作用对储层的影响;结合原生物性、沉积环境和流体性质研究,探讨成岩作用非均质性成因,建立砂岩透...
以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砂岩透镜体为研究对象,根据显微镜观察、X线衍射、压汞和粒度分析等测试资料,利用反演回剥方法计算压实、胶结和溶解作用对储层的影响;结合原生物性、沉积环境和流体性质研究,探讨成岩作用非均质性成因,建立砂岩透镜体成岩作用非均质性演化模型.结果表明: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的砂岩透镜体可以分为三类:高孔隙带位于砂体中心的Ⅰ型,位于砂体表面的Ⅱ型,以及孔隙分布无明显规律、连通性较差的Ⅲ型.成岩作用非均质性受到沉积物的组成和结构、原始沉积环境和多期流体改造的综合影响.沉积物的组成和结构影响压实作用和流体活动性,并不是绝对控制因素;原始沉积环境影响早期碳酸盐胶结,作为保持性成岩作用,具有更显著的抵抗压实作用,为后期溶蚀作用提供可溶空间,是Ⅰ、Ⅱ型和Ⅲ型砂体的差异演化基础;经过叠加多期流体改造,产生不同的孔隙展布特征,是导致成岩作用非均质性的直接原因.Ⅰ型砂体为最有利储层,Ⅱ型砂体为较有利储层,Ⅲ型砂体不利于油气的保存和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透镜体
沉积环境
成岩作用
碳酸盐胶结物
利津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吸附甲烷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周鸿璞
李振涛
白小虎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2年第7期169-172,共4页
煤的吸附性能是煤层气资源可采性评价的重要技术参数。在实测数据和收集前人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并综述了影响煤吸附甲烷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煤对甲烷吸附量的因素包括煤岩自身因素,即煤级、煤岩显微组成、煤岩粒径、灰分含量、...
煤的吸附性能是煤层气资源可采性评价的重要技术参数。在实测数据和收集前人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并综述了影响煤吸附甲烷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煤对甲烷吸附量的因素包括煤岩自身因素,即煤级、煤岩显微组成、煤岩粒径、灰分含量、水分含量及水的赋存状态、物理化学结构等;和外界环境因素,即温度、压力及温压综合条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吸附
显微组成
煤级
灰分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岩显微组成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8
3
作者
李振涛
姚艳斌
+1 位作者
周鸿璞
白小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5-128,共4页
为分析煤岩显微组分对甲烷吸附作用的影响,对我国柴达木、鄂尔多斯和沁水等盆地的11个煤田49个煤样的煤质、煤岩显微组分和甲烷等温吸附关系进行了系统试验。结果表明:低、中煤阶煤的甲烷吸附能力随镜质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高煤阶煤...
为分析煤岩显微组分对甲烷吸附作用的影响,对我国柴达木、鄂尔多斯和沁水等盆地的11个煤田49个煤样的煤质、煤岩显微组分和甲烷等温吸附关系进行了系统试验。结果表明:低、中煤阶煤的甲烷吸附能力随镜质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高煤阶煤的吸附能力则随之增加而降低。惰质组含量对煤吸附甲烷能力的影响较大,高煤阶煤的甲烷吸附能力随惰质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低、中煤阶煤的甲烷吸附能力则随之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低、中煤阶煤中的丝质体含量越低、半丝质体含量越高,煤的吸附能力越强。低煤阶煤吸附甲烷的能力与壳质组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吸附能力
显微组分
煤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洲Muglad盆地Fula凹陷白垩系AG组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
4
作者
刘计国
周鸿璞
+4 位作者
秦雁群
邹荃
郑凤云
李早红
肖高杰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91,共10页
借鉴国内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与技术,运用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对中非裂谷系Muglad盆地Fula凹陷开展多级次层序地层划分、烃源岩地化分析、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和有利区带划分与潜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受基准面旋回发育控制,Fula...
借鉴国内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与技术,运用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对中非裂谷系Muglad盆地Fula凹陷开展多级次层序地层划分、烃源岩地化分析、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和有利区带划分与潜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受基准面旋回发育控制,Fula凹陷AG组可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湖泛面附近是岩性油气藏最有利分布位置。②研究区AG组主要发育三大物源体系,福西陡坡带为短轴近物源快速沉积,相带平面展布较窄;东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展布范围较大,沉积持续时间长;AG组沉积晚期在东南部发育一套展布范围较小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滩坝是岩性油气藏发育的有利相带。③AG组AG2段(SQ4)暗色泥岩主要沉积于浅湖—半深湖环境,干酪根类型为Ⅰ—Ⅱ1型,TOC平均为3.41%,生烃潜量(S1+S2)多大于8 mg/g,为好—极好烃源岩,可为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油气来源。④AG组可划分出7个岩性油气区带,其中Fula-Moga斜坡带北部成藏条件优越,勘探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湖泛面
三角洲前缘
滩坝
岩性区带
Fula-Moga斜坡带
AG组
白垩系
Fula凹陷
Muglad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砂岩透镜体成岩作用非均质性成因
被引量:
4
1
作者
周鸿璞
黄文辉
姜在兴
张元福
唐鑫萍
董果果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页岩气勘查与评价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62,7-8,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2)
文摘
以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砂岩透镜体为研究对象,根据显微镜观察、X线衍射、压汞和粒度分析等测试资料,利用反演回剥方法计算压实、胶结和溶解作用对储层的影响;结合原生物性、沉积环境和流体性质研究,探讨成岩作用非均质性成因,建立砂岩透镜体成岩作用非均质性演化模型.结果表明: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的砂岩透镜体可以分为三类:高孔隙带位于砂体中心的Ⅰ型,位于砂体表面的Ⅱ型,以及孔隙分布无明显规律、连通性较差的Ⅲ型.成岩作用非均质性受到沉积物的组成和结构、原始沉积环境和多期流体改造的综合影响.沉积物的组成和结构影响压实作用和流体活动性,并不是绝对控制因素;原始沉积环境影响早期碳酸盐胶结,作为保持性成岩作用,具有更显著的抵抗压实作用,为后期溶蚀作用提供可溶空间,是Ⅰ、Ⅱ型和Ⅲ型砂体的差异演化基础;经过叠加多期流体改造,产生不同的孔隙展布特征,是导致成岩作用非均质性的直接原因.Ⅰ型砂体为最有利储层,Ⅱ型砂体为较有利储层,Ⅲ型砂体不利于油气的保存和开采.
关键词
砂岩透镜体
沉积环境
成岩作用
碳酸盐胶结物
利津洼陷
Keywords
lenticular sandston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diagenesis
carbonate cement
Lijin sag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吸附甲烷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周鸿璞
李振涛
白小虎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2年第7期169-172,共4页
文摘
煤的吸附性能是煤层气资源可采性评价的重要技术参数。在实测数据和收集前人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并综述了影响煤吸附甲烷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煤对甲烷吸附量的因素包括煤岩自身因素,即煤级、煤岩显微组成、煤岩粒径、灰分含量、水分含量及水的赋存状态、物理化学结构等;和外界环境因素,即温度、压力及温压综合条件等。
关键词
煤层气
吸附
显微组成
煤级
灰分
水分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岩显微组成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8
3
作者
李振涛
姚艳斌
周鸿璞
白小虎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国家煤层气工程中心煤储层实验室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5-12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02099)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62-006)
+1 种基金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科技资助项目(YB2010114150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项目(NCET-11-0721)
文摘
为分析煤岩显微组分对甲烷吸附作用的影响,对我国柴达木、鄂尔多斯和沁水等盆地的11个煤田49个煤样的煤质、煤岩显微组分和甲烷等温吸附关系进行了系统试验。结果表明:低、中煤阶煤的甲烷吸附能力随镜质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高煤阶煤的吸附能力则随之增加而降低。惰质组含量对煤吸附甲烷能力的影响较大,高煤阶煤的甲烷吸附能力随惰质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低、中煤阶煤的甲烷吸附能力则随之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低、中煤阶煤中的丝质体含量越低、半丝质体含量越高,煤的吸附能力越强。低煤阶煤吸附甲烷的能力与壳质组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煤层气
吸附能力
显微组分
煤储层
Keywords
coal bed methane
adsorption capacity
maceral composition
coal reservoir
分类号
TD71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洲Muglad盆地Fula凹陷白垩系AG组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
4
作者
刘计国
周鸿璞
秦雁群
邹荃
郑凤云
李早红
肖高杰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91,共10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海外复杂裂谷盆地精细勘探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21DJ3103)
中油国际技术研发项目“Fula凹陷岩性油藏和Bongor北部斜坡带页岩油勘探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23-YFJJ-01)联合资助。
文摘
借鉴国内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与技术,运用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对中非裂谷系Muglad盆地Fula凹陷开展多级次层序地层划分、烃源岩地化分析、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和有利区带划分与潜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受基准面旋回发育控制,Fula凹陷AG组可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湖泛面附近是岩性油气藏最有利分布位置。②研究区AG组主要发育三大物源体系,福西陡坡带为短轴近物源快速沉积,相带平面展布较窄;东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展布范围较大,沉积持续时间长;AG组沉积晚期在东南部发育一套展布范围较小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滩坝是岩性油气藏发育的有利相带。③AG组AG2段(SQ4)暗色泥岩主要沉积于浅湖—半深湖环境,干酪根类型为Ⅰ—Ⅱ1型,TOC平均为3.41%,生烃潜量(S1+S2)多大于8 mg/g,为好—极好烃源岩,可为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油气来源。④AG组可划分出7个岩性油气区带,其中Fula-Moga斜坡带北部成藏条件优越,勘探潜力大。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湖泛面
三角洲前缘
滩坝
岩性区带
Fula-Moga斜坡带
AG组
白垩系
Fula凹陷
Muglad盆地
Keywords
lithologic reservoirs
flooding surface
delta front
beach bar
lithologic zones
Fula-Moga slope zone
AG Formation
Cretaceous
Fula Sag
Muglad Basin
分类号
TE121.3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砂岩透镜体成岩作用非均质性成因
周鸿璞
黄文辉
姜在兴
张元福
唐鑫萍
董果果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吸附甲烷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周鸿璞
李振涛
白小虎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煤岩显微组成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影响研究
李振涛
姚艳斌
周鸿璞
白小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非洲Muglad盆地Fula凹陷白垩系AG组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
刘计国
周鸿璞
秦雁群
邹荃
郑凤云
李早红
肖高杰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