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性除草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青燕 章程 +2 位作者 柴如山 章永松 刘维屏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以几大类已经商品化或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手性除草剂为对象,综述了各除草剂的除草活性、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及其在环境迁移中的对映异构体选择性现象及机理的研究成果。由于对映异构体间的生物学性质迥异,因此,手性除草剂对映异构体的... 以几大类已经商品化或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手性除草剂为对象,综述了各除草剂的除草活性、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及其在环境迁移中的对映异构体选择性现象及机理的研究成果。由于对映异构体间的生物学性质迥异,因此,手性除草剂对映异构体的活性、作用机理、代谢转化及其在生物体内的转移等都具有手性选择性差异。同时,手性除草剂对植物的选择性作用还会因作用对象及环境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其在环境中的选择性降解情况也十分复杂,不仅与该除草剂自身的理化性质有关,还与其所处的环境因素有关,诸如土壤类型、植物种类、微生物群落结构、温度、pH值等均会改变手性除草剂对映异构体的环境归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手性 对映异构体 选择性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中苯并(a)芘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周青燕 邹燕娣 +3 位作者 包李林 熊巍林 林俞霞 张谦益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7-139,共3页
采用先皂化再层析洗脱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9. 5%~106%,RSD为0. 68%~3. 6%,前处理具有成本低(<10元/样)、耗时短(60 min),试剂无水乙... 采用先皂化再层析洗脱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9. 5%~106%,RSD为0. 68%~3. 6%,前处理具有成本低(<10元/样)、耗时短(60 min),试剂无水乙醇无毒、环保的优点,适用于大批量植物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植物油 高效液相色谱 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来源和风险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邹燕娣 包李林 +3 位作者 周青燕 熊巍林 张谦益 周双全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3-127,共5页
对食用植物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塑化剂的来源和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针对植物油加工企业实际情况,分别从油料及其包装、加工,油脂接触的塑料制品进行全面排查和分析PAEs来源。结果表明:油料在种植过程中吸收了塑化剂导致其本身含... 对食用植物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塑化剂的来源和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针对植物油加工企业实际情况,分别从油料及其包装、加工,油脂接触的塑料制品进行全面排查和分析PAEs来源。结果表明:油料在种植过程中吸收了塑化剂导致其本身含有一定量的塑化剂;采用PP编织袋不会对油料造成塑化剂污染;油料在预榨之前有效地清理塑料杂质,可减少毛油中PAEs含量;油脂生产过程中接触的输油软管和垫片、垫圈等塑料制品的PAEs含量、温度、时间与PAEs在食用植物油中的迁移量成正比,是植物油中塑化剂污染的主要因素。脱臭工艺可脱除一定量的塑化剂。结合植物油中塑化剂来源和防治措施,可降低植物油中塑化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邻苯二甲酸酯 塑化剂 来源 风险控制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的特丁基对苯二酚含量 被引量:9
4
作者 金瑚 熊巍林 +3 位作者 包李林 周青燕 邹燕娣 林俞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8-261,共4页
建立了硅胶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植物油中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含量的方法。该实验对硅胶的用量、油样量、洗脱剂的极性、流速和层析柱规格进行了优化组合。分别用3.1μg、5.4μg和13.6μg作加标回收率和... 建立了硅胶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植物油中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含量的方法。该实验对硅胶的用量、油样量、洗脱剂的极性、流速和层析柱规格进行了优化组合。分别用3.1μg、5.4μg和13.6μg作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其回收率在95.6%~103.7%,RSD%为3.5%~5.1%,且同一样品的TBHQ含量测定结果与NY/T1602—2008测定的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可用于植物油中TBHQ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 高效液相色谱 特丁基对苯二酚 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痕量铅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6
5
作者 熊巍林 邹燕娣 +3 位作者 周青燕 周双全 董慧 王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6-140,共5页
研究了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痕量铅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其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定量评定,确定了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痕量铅的不确定度主... 研究了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痕量铅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其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定量评定,确定了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痕量铅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计量器具校准、标准曲线拟合、实验人员读数和仪器测定重复性,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0.048、0.022、0.016和0.013。当称样量为0.500 1 g时,铅含量为0.024 mg/kg,k=2(95%置信度),扩展不确定度为0.003 mg/kg,测量结果可表示为(0.024±0.003)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痕量铅 微波消解 不确定度评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色谱柱分离37种脂肪酸组分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邹燕娣 包李林 +3 位作者 周青燕 熊巍林 张谦益 周双全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6-160,共5页
分别采用CD-2560色谱柱和DB-WAX色谱柱对37种脂肪酸标样和油样脂肪酸组分进行分离,探索了色谱柱流速、分流比和程序升温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利用已知CD-2560色谱柱对37种脂肪酸混标组分出峰顺序、标样质量浓度和油样比对,理顺了DB-WAX色... 分别采用CD-2560色谱柱和DB-WAX色谱柱对37种脂肪酸标样和油样脂肪酸组分进行分离,探索了色谱柱流速、分流比和程序升温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利用已知CD-2560色谱柱对37种脂肪酸混标组分出峰顺序、标样质量浓度和油样比对,理顺了DB-WAX色谱柱测定37种脂肪酸混标中各组分出峰顺序和名称。结果表明,这两种色谱柱的最佳分离条件为:混标质量浓度1 mg/mL,柱流速0.55 mL/min,分流比70∶1,程序升温为100℃保持5 min,以3℃/min上升至230℃(CD-2560色谱柱保持30 min,DB-WAX色谱柱保持50 min)。采用这两种色谱柱用于5种油样中脂肪酸组分含量的测定,分离效果几乎一致,说明CD-2560色谱柱和DB-WAX色谱柱均能较好地应用于植物油中37种脂肪酸组分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色谱柱 脂肪酸组分 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灰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检测植物油中砷含量的方法改进 被引量:4
7
作者 邹燕娣 周青燕 +3 位作者 周双全 董慧 王艳 周志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对GB 5009.1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第二法中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干灰化法前处理上的操作细节进行补充和明确,对实验参数进行优化,并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在确保数据准确性的基础上,研究了称样... 对GB 5009.1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第二法中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干灰化法前处理上的操作细节进行补充和明确,对实验参数进行优化,并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在确保数据准确性的基础上,研究了称样量、硝酸镁添加量及添加形式、加防爆沸珠、炭化过程、灰化温度和灰化时间对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前处理条件为:称样量4 g;添加10 m L、400 g/L的硝酸镁溶液;加入防爆沸珠;90~110℃将水分蒸干,180~250℃将样品炭化至干渣,加入氧化镁后300~350℃加热至样品底部为灰色或白色;灰化温度540℃;灰化时间8 h。改进后实验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100.0%~106.0%,相对标准偏差为1.88%~11.78%。改进后的实验方法能准确测定植物油中的痕量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干灰化法 前处理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稀释植物油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铅含量 被引量:4
8
作者 熊巍林 包李林 +2 位作者 周青燕 邹燕娣 林俞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2-144,153,共4页
建立了溶剂稀释植物油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铅含量的方法。以磷酸二氢铵和硝酸镁混合溶液为基体改进剂,正丁醇溶解植物油,形成均匀透明的溶液,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植物油中的铅含量。优化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参... 建立了溶剂稀释植物油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铅含量的方法。以磷酸二氢铵和硝酸镁混合溶液为基体改进剂,正丁醇溶解植物油,形成均匀透明的溶液,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植物油中的铅含量。优化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参数。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该方法在铅质量浓度0~8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精密度实验RSD为3.4%~5.8%,检出限为3.2μg/L,回收率为96.0%~104.0%,RSD为3.6%~4.2%。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回收率好,适用于植物油中的铅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直接进样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中甾醇含量快速测定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邹燕娣 包李林 +2 位作者 熊巍林 周青燕 林俞霞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105,共4页
在GB/T 25223-2010基础上,对植物油中甾醇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简化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了重复性、比对和准确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选用胆固醇为内标物,氧化铝层析提取不皂化物作为待检样品,样品中不加硅烷化试剂,使得方法更简... 在GB/T 25223-2010基础上,对植物油中甾醇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简化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了重复性、比对和准确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选用胆固醇为内标物,氧化铝层析提取不皂化物作为待检样品,样品中不加硅烷化试剂,使得方法更简便,快速,成本更低。简化后的方法实验重复性RSD为0.012%~3.4%;豆甾醇加标实验回收率为94.07%~104.0%,说明该方法的重复性和准确性良好,能较好地应用在植物油中甾醇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醇 植物油 气相色谱 检测 优化 快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联用快速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种邻苯二甲酸酯含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邹燕娣 包李林 +3 位作者 周青燕 熊巍林 张谦益 周双全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8-142,共5页
建立了一种气质联用快速、准确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种邻苯二甲酸酯(DBP、DEHP、DINP)含量的方法。分别对油脂净化管的选择、乙腈萃取量、萃取时间和萃取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安谱的纯油基质萃取管作为净化管,在乙腈萃取量2 m L、... 建立了一种气质联用快速、准确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种邻苯二甲酸酯(DBP、DEHP、DINP)含量的方法。分别对油脂净化管的选择、乙腈萃取量、萃取时间和萃取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安谱的纯油基质萃取管作为净化管,在乙腈萃取量2 m L、萃取时间5 min和萃取方式旋涡混匀条件下:DBP和DEHP在0~1. 0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 999; DINP在0~20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 999 4;且DBP、DEHP和DINP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均分别为0. 05、0. 5μg/m L; 0. 5μg/m L加标样品中的DBP、DEHP和DINP回收率均在95%以上,RSD在10%以下;采用本方法测定5个样品的结果与GB 5009. 271—2016和SGS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食用植物油 GC-MS 快速 准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中痕量砷检测的萃取协同干灰化前处理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燕娣 周青燕 +2 位作者 周双全 董慧 王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1-133,141,共4页
建立了一种萃取协同干灰化前处理检测植物油中痕量砷的方法。通过方法检出限、定量限、方法精密度、方法重复性、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和样品对比实验对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0.25μg/L,定量限为0.80μg/L;方法... 建立了一种萃取协同干灰化前处理检测植物油中痕量砷的方法。通过方法检出限、定量限、方法精密度、方法重复性、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和样品对比实验对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0.25μg/L,定量限为0.80μg/L;方法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4.94%;方法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8.54%;方法回收率为87.00%~111.00%;样品对比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在6.33%以下。建立的方法能应用于植物油中痕量砷的测定,且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痕量萃取 协同 干灰化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植物油中苯并(a)芘含量测定的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燕娣 周青燕 +2 位作者 周双全 董慧 王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3-147,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准确性高、成本低的植物油中苯并(a)芘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基于GB 5009.7—2016以自制氧化铝柱为固相萃取柱,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称样量、洗脱剂量、洗脱流速、吸附剂存放时间、吸附剂量这5个影响植物油中苯并(a)芘洗脱的因... 为了建立一种准确性高、成本低的植物油中苯并(a)芘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基于GB 5009.7—2016以自制氧化铝柱为固相萃取柱,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称样量、洗脱剂量、洗脱流速、吸附剂存放时间、吸附剂量这5个影响植物油中苯并(a)芘洗脱的因素进行研究,优化前处理条件,并对测定方法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优化的前处理条件为称样量0.100 0 g、洗脱剂量120 mL、吸附剂(氧化铝)量22 g、洗脱流速1滴/2 s、吸附剂存放时间少于12周;方法检出限为0.2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4.23%~100.00%,RSD为1.20%~7.36%;同一样品测定结果与SGS测定值接近,相对平均偏差为2.36%~3.50%。说明本试验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应用于油脂企业植物油中痕量苯并(a)芘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植物油 前处理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粕中溶剂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燕娣 周青燕 +3 位作者 包李林 熊巍林 张谦益 周双全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7-140,共4页
通过研究基准豆粕的制作方法和标样、样品前处理影响因素,建立一种能准确测定豆粕中溶剂残留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制作基准豆粕时,加入适量水,有助于残留的有机溶剂充分挥发,得到合格的基准豆粕;标样结果稳定性与加水量关系不大,选择标... 通过研究基准豆粕的制作方法和标样、样品前处理影响因素,建立一种能准确测定豆粕中溶剂残留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制作基准豆粕时,加入适量水,有助于残留的有机溶剂充分挥发,得到合格的基准豆粕;标样结果稳定性与加水量关系不大,选择标样与样品的加热平衡温度均为120℃,加热平衡时间均为120 min,加水量均为200μL(3 g豆粕),样品重复性试验的精密度为0~4. 5%。对相同样品,采用本试验方法的测定结果较国标方法的高,更能准确反映豆粕的质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溶剂残留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基层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
14
作者 孙先朗 周青燕 兰芳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3-34,共2页
制约基层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孙先朗,周青燕,兰芳基层商业银行(指县以下商业银行机构,下同)是我国金融业务最集中的经营行,那么基层商业银行在当前推进商业化转轨的过程中,经营效益水平究竟如何?带着这一问题... 制约基层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孙先朗,周青燕,兰芳基层商业银行(指县以下商业银行机构,下同)是我国金融业务最集中的经营行,那么基层商业银行在当前推进商业化转轨的过程中,经营效益水平究竟如何?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对襄阳县工、农、建三家银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商业银行 因素分析 经营效益 权责发生制 基层行经营 襄阳县 对策思考 与对策 信贷资产 上存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