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平面式气体火花开关的设计和制作 被引量:6
1
作者 周镇威 杨卓青 +2 位作者 丁桂甫 陆闻静 沈慧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56-1260,共5页
基于表面微加工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微型平面式气体火花开关,其尺寸仅为1.5cm×0.5cm,对制作的微型火花开关进行电路测试,得到其输出电流峰值约为3 450A,上升时间164ns。结合实验结果,对开关器件进行电路系统仿真并提取参数,得到... 基于表面微加工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微型平面式气体火花开关,其尺寸仅为1.5cm×0.5cm,对制作的微型火花开关进行电路测试,得到其输出电流峰值约为3 450A,上升时间164ns。结合实验结果,对开关器件进行电路系统仿真并提取参数,得到系统电感为26.5nH,电阻为0.066Ω,与传统机械结构的立体式火花开关相比,器件参数得到显著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隙开关 脉冲功率 微型平面化 微机电集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可动触点延长接触时间的新型微冲击开关 被引量:5
2
作者 蔡豪刚 丁桂甫 +2 位作者 杨卓青 周镇威 汪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7-152,共6页
基于非硅表面微加工技术,设计并制造了一种用于振动监测的新型微机电系统(MEMS)冲击开关。开关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作为可动电极的质量块,作为固定电极的十字梁,和位于质量块中心的具有延时作用的可动触点。通过ANSYS有限元仿真,对器件进... 基于非硅表面微加工技术,设计并制造了一种用于振动监测的新型微机电系统(MEMS)冲击开关。开关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作为可动电极的质量块,作为固定电极的十字梁,和位于质量块中心的具有延时作用的可动触点。通过ANSYS有限元仿真,对器件进行模态分析,考察了器件的横向抗干扰能力;并提取了器件的物理参数(如弹簧弹性系数和系统有效质量),以用于Simulink动态仿真。通过动态仿真验证了器件的工作原理,并与传统微冲击开关进行了比较。使用落锤试验对所制造出的微冲击开关进行测试,加载脉宽1ms的半正弦冲击加速度,测得其阈值约为145g,并且接触时间可稳定在50μs以上。测试结果与仿真符合较好,证明了新型设计可以有效地增强接触效果,所建模型可以较准确地描述器件的动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冲击开关 微机电系统 可动触点 接触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体温及感染率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镇威 温艺新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3期527-528,共2页
目的:评价双氯芬酸钠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体温及感染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间在医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术... 目的:评价双氯芬酸钠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体温及感染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间在医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处理与非甾体类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当日、手术后8 d的体温及其术后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当日的体温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8 d的体温均高于手术当日(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温和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用于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降低了患者的体温及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体温 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接入与信息化小区建设及其应用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镇威 《广东通信技术》 2001年第5期34-35,共2页
简述宽带业务接入主流技术,针对不同用户群的宽带接入的解决方案,信息化小区的应用,城域网的发展。
关键词 信息化小区 宽带接入 通信网 智能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