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区鸽Ⅰ型副黏病毒F基因遗传进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
作者 刘健 周锦萍 +6 位作者 沈莉萍 桂亚萍 葛菲菲 王晓旭 杨显超 刘佩红 王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50-5161,共12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鸽Ⅰ型副黏病毒(PPMV-1)流行毒株F基因遗传变异情况,分析F蛋白生物信息学特征,为PPMV-1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应用RT-PCR方法扩增分离株F基因,测序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对F蛋白结构...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鸽Ⅰ型副黏病毒(PPMV-1)流行毒株F基因遗传变异情况,分析F蛋白生物信息学特征,为PPMV-1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应用RT-PCR方法扩增分离株F基因,测序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对F蛋白结构功能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分离株F基因编码区全长为1662 bp,编码553个氨基酸,F蛋白裂解位点序列为112R-R-Q-K-R-F117,符合强毒株序列结构特征。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属于新城疫病毒(NDV)ClassⅡ群Ⅵ.2.1.1.2.2亚型,与疫苗株La Sota和Mukteswar处于不同进化分支,与国内分离株Pi/SH/CH/0617/2013和pigeon/Ningxia/2068/2016同属Ⅵ.2.1.1.2.2分支。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F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分子质量约为59.03 ku,理论等电点(PI)为7.87,半衰期为30 h,不稳定系数为35.06,脂肪系数为109.73。F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膜和内质网中,具有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包含6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13个半胱氨酸残基、103个O-糖基化位点,以及67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中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β-转角分别占46.11%、31.46%、18.08%及4.34%,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相一致。B细胞抗原位点预测结果显示,F蛋白含有11个抗原表位(氨基酸数目≥7)。【结论】本研究分离获得的PPMV-1分离株属于NDV ClassⅡ群Ⅵ.2.1.1.2.2亚型,其F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表位,可作为PPMV-1疫苗研制和抗病毒治疗的靶蛋白。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控PPMV-1感染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发新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Ⅰ型副黏病毒 F基因 遗传进化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多种动物戊型肝炎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锦萍 孙泉云 +5 位作者 刘佩红 薛霞 李凯航 卢军 张维谊 齐新永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12期85-88,共4页
在上海地区收集血液样品(猪、牛、山羊、马、鸡、鸭、鸽、犬和部分珍禽等)964份,应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DS-ELISA)检测抗HEV抗体。结果表明,猪抗HEV抗体的阳性率为72.18%(301/417),其中母猪阳性率最高,为82.53%(222/269),育成猪阳性... 在上海地区收集血液样品(猪、牛、山羊、马、鸡、鸭、鸽、犬和部分珍禽等)964份,应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DS-ELISA)检测抗HEV抗体。结果表明,猪抗HEV抗体的阳性率为72.18%(301/417),其中母猪阳性率最高,为82.53%(222/269),育成猪阳性率为52.54%(62/118),保育猪阳性率为50.00%(15/30);22个猪场均检测到抗HEV抗体阳性猪,阳性率高于60%的猪场有16个,占阳性猪场的72.72%。在牛、山羊、马、鸡、鸭、鸽等血清中也检测到了抗HE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0%,24.00%,16.00%,1.90%,12.77%和4.44%,明显低于猪群的阳性率。在宠物犬中检测到了抗体阳性犬,阳性率为17.82%(18/101),说明犬对HEV易感。珍禽中野鸭、火烈鸟对HEV也有一定的敏感性,阳性率分别为6.60%(1/15)和10%(1/10),在孔雀和鸵鸟的血清标本中未检测到HEV抗体。猪群中戊型肝炎病毒存在较普遍,其他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多种动物也对HEV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动物 抗体 双抗原夹 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戊型肝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周锦萍 曾荣誉 +1 位作者 孙泉云 刘佩红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8期52-55,共4页
猪戊型肝炎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病,其病原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无囊膜的RNA病毒,基因组全长为7.2 kb^7.4 kb。研究发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猪群中普遍存在较高的HEV抗体,也检测到猪戊型肝炎病毒,与猪接触的职业人群的血清抗HEV抗体均高... 猪戊型肝炎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病,其病原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无囊膜的RNA病毒,基因组全长为7.2 kb^7.4 kb。研究发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猪群中普遍存在较高的HEV抗体,也检测到猪戊型肝炎病毒,与猪接触的职业人群的血清抗HEV抗体均高于非职业人群,有些国家从猪群中分离到的HEV核苷酸序列与当地居民感染的HEV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据此认为猪戊型肝炎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猪可能作为戊型肝炎的贮存宿主,在人类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公共卫生、异种器官移植和食品安全等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人兽共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免疫鸡抗体消长规律及免疫程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周锦萍 刘佩红 +4 位作者 倪卫忠 潘水春 徐新红 奚志龙 严鸣敏 《中国兽药杂志》 2007年第3期5-9,共5页
研究新型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种鸡和肉鸡的免疫原性,并对雏鸡母源抗体和免疫后的抗体进行动态观察,根据试验结果推荐该疫苗对鸡的免疫程序。用HI方法检测种鸡、肉鸡的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的衰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 研究新型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种鸡和肉鸡的免疫原性,并对雏鸡母源抗体和免疫后的抗体进行动态观察,根据试验结果推荐该疫苗对鸡的免疫程序。用HI方法检测种鸡、肉鸡的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的衰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首免和再免日龄。结果表明种鸡的母源抗体约能维持10 d多;0.3 mL/羽首免后10 d HI抗体就可达到6.40 log2,3-5周达到高峰期,至免疫17周后(19周龄)HI抗体水平仍然维持在4.88 log2;19周龄时0.5 mL/羽进行二免,有效抗体能维持约20周;280日龄0.5 mL/羽三免后抗体水平均一,下降缓慢,至种鸡淘汰时(三免后29周)抗体水平仍能维持在5.32 log2。肉鸡母源抗体约能维持7d,10日龄时0.3 mL/羽免疫,有效抗体能维持到上市。新型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鸡的免疫原性确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重组疫苗 H5N1亚型 抗体消长规律 免疫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博卡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5
作者 邓波 刘佩红 +6 位作者 周锦萍 王建 刘健 鞠厚斌 葛菲菲 崔立 华修国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0-74,共5页
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博卡病毒(PBoV)序列,通过VP1/2基因设计引物和Taq 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的方法与PPV、PRRSV及PCV均无交叉反应,具有较高特异性,在107 copies/mL~101 copies/mL模板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博卡病毒(PBoV)序列,通过VP1/2基因设计引物和Taq 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的方法与PPV、PRRSV及PCV均无交叉反应,具有较高特异性,在107 copies/mL~101 copies/mL模板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所制作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7,最低可检测到101copies/mL的阳性质粒。说明所建立的PBo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和精确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博卡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TAQ 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a/2b亚型病毒株毒力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健 张维谊 +4 位作者 鞠厚斌 杨德全 王建 刘佩红 周锦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7,共5页
本研究对367份猪内脏样本进行PCV2检测,对阳性样本进行2a/2b鉴别诊断,并采用ORF2测序方法对部分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在发病猪群中PCV2b阳性率远高于健康猪群,而健康猪群中PCV2a的阳性率高于发病猪群,从而在临床表型方面论证了PCV2b毒力强... 本研究对367份猪内脏样本进行PCV2检测,对阳性样本进行2a/2b鉴别诊断,并采用ORF2测序方法对部分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在发病猪群中PCV2b阳性率远高于健康猪群,而健康猪群中PCV2a的阳性率高于发病猪群,从而在临床表型方面论证了PCV2b毒力强于PCV2a。通过比较12株PCV2ORF2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关键氨基酸位点,9株PCV2b毒株在ORF2氨基酸76位为I,131位为T;而3株PCV2a毒株在ORF2氨基酸76位为L,131位为P,据比对结果可知,PCV2b毒株为强毒株,PCV2a毒株为弱毒株。研究结果表明,PCV2的2种亚型2a/2b无论是临床表型还是ORF2基因型,毒力表现都是有差异的,且PCV2b毒力要强于PCV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V2 2a 2b 毒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公猪精液中与繁殖障碍有关的6种病毒的检测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泉云 周锦萍 +2 位作者 张维谊 曹建国 刘键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1期30-33,共4页
采用PCR和RT-PCR技术,于2006年4月~10月对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30个猪场和人工授精站的生产公猪精液样品355份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PCV)、猪瘟病毒(CSFV)和日本脑炎... 采用PCR和RT-PCR技术,于2006年4月~10月对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30个猪场和人工授精站的生产公猪精液样品355份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PCV)、猪瘟病毒(CSFV)和日本脑炎病毒(JEV)等6种与猪繁殖障碍有关的病毒的检测,结果表明,日本脑炎病毒检测为阴性,检出PRRSV、PRV、CSFV、PPV和PCV阳性数和阳性率分别为6份(1.69%)、9份(2.54%)、5份(1.41%)、75份(21.1%)、6份(1.69%),有一个猪场的5份样品存在PRV和PPV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 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药物的体外筛选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健 杨显超 +6 位作者 李凯航 李鑫 徐锋 杨德全 葛杰 鞠厚斌 周锦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85-3390,共6页
试验旨在检测抗病毒药物对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有效性。利用F81细胞建立抗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药物的体外筛选模型,采用MTT法检测,计算病毒的抑制率。结果显示,阿昔洛韦、利巴韦林、L-赖氨酸、板蓝根和黄芪多糖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 试验旨在检测抗病毒药物对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有效性。利用F81细胞建立抗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药物的体外筛选模型,采用MTT法检测,计算病毒的抑制率。结果显示,阿昔洛韦、利巴韦林、L-赖氨酸、板蓝根和黄芪多糖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9.5、3.3、3.4、161.0和4.7μg/mL,聚肌胞IC_50为6.0m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76.8、39.3、2 588.0、4.5、78.7和5.8。结果表明,L-赖氨酸和黄芪多糖为高效抗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MTT 筛选 抗病毒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动物及其产品中大肠埃希菌O157:H7带菌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建 沈莉萍 +3 位作者 刘佩红 周锦萍 徐锋 薛霞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4期87-90,共4页
为了解上海市动物及动物产品中大肠埃希菌O 157∶H 7带菌情况及其毒力采集上海市猪、牛等动物粪便以及市场和超市猪肉、牛肉、牛奶、虾仁等样本568 份,应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生化特性鉴定、血清学试验、多重引物PC... 为了解上海市动物及动物产品中大肠埃希菌O 157∶H 7带菌情况及其毒力采集上海市猪、牛等动物粪便以及市场和超市猪肉、牛肉、牛奶、虾仁等样本568 份,应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生化特性鉴定、血清学试验、多重引物PCR进行大肠埃希菌O 157∶H 7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动物及动物产品中存在大肠埃希菌O 157∶H 7,检出率为2.05%。其中牛粪、猪粪中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76%和8.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O157:H7 动物及动物产品 带菌率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野鸟中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监测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泉云 王天厚 +7 位作者 刘佩红 周锦萍 周励勤 薛霞 李凯航 张维谊 卢军 鞠龚讷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6期19-23,共5页
为了评估野鸟在禽流感流行病学中的作用,于2004年4月-2005年6月间对上海地区捕捉到的63个品种的1 010只野鸟进行了血样和喉肛棉拭样品的采集。采用病毒分离试验和荧光RT-PCR试验对喉肛棉拭样品进行了病原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采用HA和H... 为了评估野鸟在禽流感流行病学中的作用,于2004年4月-2005年6月间对上海地区捕捉到的63个品种的1 010只野鸟进行了血样和喉肛棉拭样品的采集。采用病毒分离试验和荧光RT-PCR试验对喉肛棉拭样品进行了病原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采用HA和HI试验进行了禽流感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在15种野鸟的587份血样中检出了44份AIV阳性抗体,其中H1阳性数3份,阳性率为0.51%;H3阳性数4份,阳性率为0.68%;H5阳性数11份,阳性率为1.87%;H9阳性数26份,阳性率为4.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鸟 禽流感 流行病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健 徐锋 +7 位作者 杨显超 李鑫 邓波 杨德全 鞠厚斌 葛杰 龚国华 周锦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82-1187,共6页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FIR)病毒是引起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属于猫疱疹病毒1型(FHV-1)。选择FHV-1 gD基因设计1对引物FHV-1F、FHV-1R和探针FHV-1Probe,建立FHV-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出FHV-1的DNA,敏...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FIR)病毒是引起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属于猫疱疹病毒1型(FHV-1)。选择FHV-1 gD基因设计1对引物FHV-1F、FHV-1R和探针FHV-1Probe,建立FHV-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出FHV-1的DNA,敏感性达到75fg/μL,反应效率达到107%,R2值为0.9965,Ct值的变异系数低于2%。FHV-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敏感性高于普通PCR,特异性好、稳定性好,适用于FHV-1的临床诊断、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利用该方法对上海地区宠物门诊送检的疑似FHV-1感染的样品进行检测,其阳性率达到27.78%,表明上海地区宠物猫FHV-1的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继发感染大肠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诊断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健 周锦萍 +3 位作者 张维谊 鞠厚斌 沈莉萍 徐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7-149,共3页
江苏某猪场断奶仔猪发生以体温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本研究对其送检的病死猪样本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和病原的分离与鉴定,结果从其内脏样本中检测和分离到多种病原。通过细菌学方法分离到副猪嗜血杆菌和大肠... 江苏某猪场断奶仔猪发生以体温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本研究对其送检的病死猪样本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和病原的分离与鉴定,结果从其内脏样本中检测和分离到多种病原。通过细菌学方法分离到副猪嗜血杆菌和大肠杆菌,通过病毒学方法分离到猪圆环病毒2型(PCV-2)。通过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和实验室确诊,综合判断该猪场感染了PCV-2,并继发感染了副猪嗜血杆菌和大肠杆菌,造成较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V-2 大肠杆菌 副猪嗜血杆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规模化猪场保育猪传染病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泉云 周锦萍 +8 位作者 王建 刘佩红 鞠龚讷 沈莉萍 卢军 徐锋 薛霞 张维谊 李凯航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1期95-99,共5页
于2003年-2004年间对上海的13个规模化猪场的保育猪进行了集中采样,并结合临床检查、细菌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学诊断等方式对保育猪传染病进行了综合性调查,基本弄清了保育猪传染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为采取切实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提供... 于2003年-2004年间对上海的13个规模化猪场的保育猪进行了集中采样,并结合临床检查、细菌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学诊断等方式对保育猪传染病进行了综合性调查,基本弄清了保育猪传染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为采取切实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育猪 传染病 临床检查 细菌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 病毒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组织病理学和PCR诊断 被引量:6
14
作者 齐新永 张维谊 +2 位作者 王建 周锦萍 沈莉萍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11期25-28,共4页
应用病理学和PCR方法,对浙江某猪场送检的疑似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病猪进行诊断。结果发现肾脏呈现纤维蛋白性肾小球肾炎变化,真皮及皮下血管表现为坏死性脉管炎,淋巴组织中大量淋巴细胞缺失、多核巨细胞浸润,PCR扩增产物显示猪圆环... 应用病理学和PCR方法,对浙江某猪场送检的疑似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病猪进行诊断。结果发现肾脏呈现纤维蛋白性肾小球肾炎变化,真皮及皮下血管表现为坏死性脉管炎,淋巴组织中大量淋巴细胞缺失、多核巨细胞浸润,PCR扩增产物显示猪圆环病毒2型(PCV-2)阳性。结果表明,该猪场感染了PCV-2,并表现为PDNS的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肾病综合征 组织病理学 猪圆环病毒2型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病例的病原分离鉴定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健 周锦萍 +4 位作者 张维谊 鞠厚斌 王建 沈莉萍 徐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某猪场发生以体温升高为特征的病例。笔者对其送检的内脏样本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和病原的分离与鉴定,结果从其内脏样本中检测和分离到多种病原。从其内脏组织中分离到2株细菌,通过细菌学方法鉴定,一株为副猪嗜血杆菌,另一株为猪链球菌;将... 某猪场发生以体温升高为特征的病例。笔者对其送检的内脏样本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和病原的分离与鉴定,结果从其内脏样本中检测和分离到多种病原。从其内脏组织中分离到2株细菌,通过细菌学方法鉴定,一株为副猪嗜血杆菌,另一株为猪链球菌;将送检样本接种到Marc-145细胞,能观察到细胞病变,收获的病毒液经PCR检测,为蓝耳病病毒阳性;将送检的样本接种SPF鸡胚,收获的鸡胚尿囊液有血凝性,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鉴定为猪副黏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高热综合征 病原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定点监测猪群伪狂犬病病原学调查与病毒分离鉴定 被引量:8
16
作者 鞠厚斌 杨德全 +7 位作者 葛菲菲 刘健 李鑫 杨显超 齐新永 邓波 王建 周锦萍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4期9-13,共5页
为了解上海市定点监测猪群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情况,对2014—2015年来自兽医疾病诊断中心、种猪场、屠宰场和规模场的1 863份样品进行PRV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48份PRV核酸阳性,总阳性率为2.6%(48/1 863),其中2014年为4.3%... 为了解上海市定点监测猪群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情况,对2014—2015年来自兽医疾病诊断中心、种猪场、屠宰场和规模场的1 863份样品进行PRV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48份PRV核酸阳性,总阳性率为2.6%(48/1 863),其中2014年为4.3%(39/898),2015年为0.9%(9/965),呈现大幅下降趋势,表明上海市通过加强PR免疫,淘汰散养和中小型养殖场,加强种猪场PR净化等措施,使本市猪群的PRV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对部分阳性样品用BHK-21细胞进行PRV分离鉴定,共获得12株病毒,并对其中1株毒株进行了病毒毒价测定,获得了稳定的毒价,这为下一步的动物试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病原学调查 病毒分离 毒价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医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被引量:8
17
作者 葛杰 鞠龚讷 +1 位作者 王建 周锦萍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7期14-15,共2页
兽医实验室的检测质量一直是检测人员和相关兽医工作人员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做好兽医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特别是在与国际兽医实验室质量管理模式接轨的同时,提出符合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适合国情需要的兽医实验室基本资格要求和不同... 兽医实验室的检测质量一直是检测人员和相关兽医工作人员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做好兽医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特别是在与国际兽医实验室质量管理模式接轨的同时,提出符合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适合国情需要的兽医实验室基本资格要求和不同级别兽医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方案,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模式 兽医实验室 检测人员 工作人员 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维谊 鞠厚斌 +3 位作者 刘健 周锦萍 龚国华 卢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8期96-97,共2页
针对犬细小病毒(CPV)特异保守的VP2基因设计一对引物,预扩增片段大小244 bp。通过摸索试验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建立了对犬细小病毒进行快速检测的PCR方法,最低能检测出13 pg的CPV核酸模板,初步对13例疑似病料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4.61%... 针对犬细小病毒(CPV)特异保守的VP2基因设计一对引物,预扩增片段大小244 bp。通过摸索试验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建立了对犬细小病毒进行快速检测的PCR方法,最低能检测出13 pg的CPV核酸模板,初步对13例疑似病料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4.61%,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CPV的分离鉴定、临床病料的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PCR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及周边地区散养猪主要病毒病的流行状况调查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维谊 鞠厚斌 +3 位作者 周锦萍 陈琦 刘健 卢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7期36-38,共3页
采用PCR方法对上海及周边地区散养临床发病猪进行主要病毒病的病原学检测,主要包括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2005年检测病死猪病料97份,4种病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23.81%、35.90%、40.00%;2... 采用PCR方法对上海及周边地区散养临床发病猪进行主要病毒病的病原学检测,主要包括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2005年检测病死猪病料97份,4种病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23.81%、35.90%、40.00%;2006年检测357份,4种病的阳性率分别为15.91%、33.33%、10.53%、23.61%;2007年检测1050份,4种病的阳性率分别为13.92%、35.20%、7.78%、20.57%。2005年-2007年的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分别为3.09%、4.48%、3.62%,表明这些病原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散养猪中普遍存在,成为猪病防疫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病 病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健 曹火仁 +4 位作者 周锦萍 鞠厚斌 张维谊 王建 刘佩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66,共3页
选择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保守区设计1对引物P1和P2,扩增536 bp的片段,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出PCV-2的DNA,而对猪细小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及未接PCV-2的PK-15细胞均呈阴性;该法能检测出29 ng/L的病毒DNA。对扩增片段进行测... 选择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保守区设计1对引物P1和P2,扩增536 bp的片段,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出PCV-2的DNA,而对猪细小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及未接PCV-2的PK-15细胞均呈阴性;该法能检测出29 ng/L的病毒DNA。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属于PCV-2。应用该方法对2008年度上海及周边地区送检的91份临床样本进行了PCV-2的检测,结果表明,阳性样本为52份,阳性率为57.14%。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方法检测PCV-2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PCV-2感染疑似病例的诊断及其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V-2 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