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电厂控制棒价值测量评价方法改进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黎 周金满 +1 位作者 王晨琳 陈亮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5-490,共6页
控制棒价值测量是核电厂物理试验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试验测量得到的棒价值需要与理论值进行比较,确保其偏差小于要求的限值。该试验不但验证堆芯满足核设计和技术规格书的要求,以保证安全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国内各压水堆电厂的大量试验... 控制棒价值测量是核电厂物理试验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试验测量得到的棒价值需要与理论值进行比较,确保其偏差小于要求的限值。该试验不但验证堆芯满足核设计和技术规格书的要求,以保证安全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国内各压水堆电厂的大量试验数据表明,传统的控制棒计算方法得到的理论数据用于测量评价往往出现较大偏差。本文通过对传统的控制棒计算方法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对目前核电厂使用的两种主要的控制棒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根据两种测量方法,分别进行了理论计算方法的改进。通过电厂实测数据对比验证,针对两种不同测量方法的评价方法改进可有效降低控制棒价值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棒价值 偏差 调硼法 置换法 共轭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裕量法的堆芯功率能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同先 吴磊 +1 位作者 于颖锐 周金满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7,共6页
堆芯功率能力分析是在确定的反应堆运行模式下研究堆芯功率分布的控制,以满足核电厂在Ⅰ类工况下电厂机动性要求和Ⅱ类工况时安全性要求。传统的功率能力分析方法,比如综合法或较为先进的三维分析方法,均是计算功率分布相应的关键安全参... 堆芯功率能力分析是在确定的反应堆运行模式下研究堆芯功率分布的控制,以满足核电厂在Ⅰ类工况下电厂机动性要求和Ⅱ类工况时安全性要求。传统的功率能力分析方法,比如综合法或较为先进的三维分析方法,均是计算功率分布相应的关键安全参数,并验证关键安全参数满足相应的设计准则。对于使用在线功率分布监测系统的压水堆,功率能力分析方法计算满足设计准则的最大功率水平。以西屋3DFAC方法为基础,给出裕量法功率能力的计算模型;并采用裕量法进行三门核电厂首循环特定燃耗步的功率能力分析,证明裕量法计算模型的合理性。裕量法计算模型不仅有助于工程设计人员快速掌握AP1000核电厂的功率能力分析方法;同时也为其他具有堆内监测系统的反应堆的堆芯功率能力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能力 计算模型 裕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设计优化改进 被引量:5
3
作者 崔怀明 王明利 +3 位作者 王亚曦 周金满 黄代顺 杨敏 《中国核电》 2021年第2期157-167,共11页
本文对福建漳州核电厂1号、2号机组“华龙一号”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与相关系统设计方案相对于“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实施的优化改进及论证分析进行了说明,其主要内容包括:反应堆堆芯设计优化改进、反应堆结构设计优化改进、一回路系... 本文对福建漳州核电厂1号、2号机组“华龙一号”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与相关系统设计方案相对于“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实施的优化改进及论证分析进行了说明,其主要内容包括:反应堆堆芯设计优化改进、反应堆结构设计优化改进、一回路系统及其设备优化改进、相关仪控系统优化改进、相关安全系统优化改进等。通过以上优化改进措施,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使得福建漳州核电厂1号、2号机组反应堆热功率从“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的3050 MW提升到3180 MW,机组额定电功率从1161 MW提升至1212 MW。结合本工程其他它设计改进,使得“华龙一号”漳州项目建造比投资降低约3%,进一步提升了“华龙一号”的经济性和竞争力。最后,本文提出后续优化的方向和技术路线,为“华龙一号”持续优化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技术融合 反应堆 一回路系统 设计优化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包络功率形状验证方法研究
4
作者 刘同先 李天涯 +3 位作者 肖鹏 廖鸿宽 于颖锐 周金满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8-134,共7页
堆芯功率分布可用径向功率分布和轴向功率分布分别描述,功率分布对堆芯偏离泡核沸腾(DNB)具有较高的重要性。核电厂在运行过程及事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功率分布各不相同,为有效简化热工水力设计及事故分析所需的功率形状,根据事故过程中... 堆芯功率分布可用径向功率分布和轴向功率分布分别描述,功率分布对堆芯偏离泡核沸腾(DNB)具有较高的重要性。核电厂在运行过程及事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功率分布各不相同,为有效简化热工水力设计及事故分析所需的功率形状,根据事故过程中功率分布的变化程度以及核电厂保护系统特性,将事故分析所需的极限功率形状分类包络。根据华龙一号的保护系统设置,以堆芯功率能力分析方法为基础,介绍了华龙一号工况Ⅰ包络功率形状和参考功率形状的验证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工况Ⅰ包络功率形状和参考功率形状分别为各自适用场景下的包络功率形状。结果不仅有助于工程设计人员快速理解包络功率形状的验证方法,也有利于包络功率形状在后续事故分析中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络功率形状 堆芯功率能力 验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H微波设备中差错性能的在线监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金满 《微波与卫星通信》 1997年第4期1-5,15,共6页
本文介绍了在SDH微波设备中采用的监测差错性能的比特交替奇偶校验法,分析了检测原理、检测所需时间和检测所能达到的准确度。
关键词 SDH 差错性能 差错检测 微波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H微波中的差错性能参数和差错性能指标
6
作者 周金满 《微波与卫星通信》 1996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首先介绍SDH微波中差错性能参数的定义,接着介绍差错性能指标及其分配原则,然后将SDH微波中采用的以块为基础的差错性能指标和以前以比特为基础的差错性能指标进行对比。
关键词 微波通信 差错性能指标 差错性能参数 S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物损伤对压气机叶片高周疲劳强度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金满 薛强 +3 位作者 杨硕 霍延利 马梁 张桂昌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3,共7页
针对外物损伤(FOD)对压气机叶片高周疲劳(HCF)强度的影响特点及其规律,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预期发展趋势。从FOD特征对压气机叶片HCF强度的影响、残余应力以及激光强化对HCF强度的影响、FOD叶片数值模拟以及FOD叶片寿命模型等方面,... 针对外物损伤(FOD)对压气机叶片高周疲劳(HCF)强度的影响特点及其规律,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预期发展趋势。从FOD特征对压气机叶片HCF强度的影响、残余应力以及激光强化对HCF强度的影响、FOD叶片数值模拟以及FOD叶片寿命模型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表明:FOD从多方面影响着压气机叶片的HCF强度,并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如:60°是较为危险的一种冲击角度,随着外物冲击损伤深度的增加会降低叶片的强度,残余拉应力的产生可以提高叶片疲劳强度,适当的表面处理同样可以提高叶片的强度。现有的FOD对压气机叶片HCF强度研究存在以下问题:试验有待进一步改进,理论模型有待深入研究,残余应力对叶片HCF强度的影响规律尚不统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物损伤 压气机叶片 高周疲劳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