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羊城访书偶记 (三)广东藏书家近况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周连宽
-
机构
中山大学图书馆学系
-
出处
《图书馆论坛》
1986年第2期13-16,40,共5页
-
文摘
自明代迄于清末民初,广东私人藏书,不下四、五十家,详见徐信符所撰《广东藏书记略》和《广东藏书纪事诗稿》。各家藏书,陆续流散,其能抱残守缺者,百不一二。近年以来,常有献书之举,化私为公,最为得计。
-
关键词
藏书家
明万历
广东
藏书目录
徐信符
近况
十七年
清末民初
抗战期间
中山图书馆
-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35
[文化科学—情报学]
-
-
题名羊城访书偶记 (一)书肆巡礼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周连宽
-
机构
中山大学图书馆学系
-
出处
《图书馆论坛》
1985年第4期8-11,共4页
-
文摘
周老这篇文章所记述的内容是有关解放初期广州旧书业的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篇幅较长,决定分两期发表,文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书肆巡礼”、第二部分为“广东刻本”第三部分为“广东藏书家近况”。
-
关键词
解放初期
明万历
参考价值
书肆
藏书家
广东
棉纸
白口
书院
岭南文献
-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35
[文化科学—情报学]
-
-
题名论古典目录学、校雠学、板本学三者的关系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周连宽
-
机构
中山大学图书馆学系
-
出处
《图书馆论坛》
1984年第4期1-4,共4页
-
文摘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前人遗留下来的古籍,据估计不少于八万种。面对如此浩瀚的书海,如何鉴别优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实为当前文化界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前人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在古典目录学、校雠学、板本学三个部分,贡献很大。但对于此三者的关系,模糊不清,尚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
关键词
刘向
古典目录学
古籍
汉书·艺文志
别录
文字
校雠学
宋本
异同
武英殿
-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35
[文化科学—情报学]
-
-
题名羊城访书偶记 (二)广东刻本
- 4
-
-
作者
周连宽
-
机构
中山大学图书馆学系
-
出处
《图书馆论坛》
1986年第1期5-9,共5页
-
文摘
广东雕版印书,始于何时,已难稽考。黄慈博所撰“广东宋元明经籍椠本纪略”(《广东文物》,前广东文物展览会编,民三十年香港中国文化协进会出版。卷九第十一至二十六页),载宋代广东刻本十七种,尚多遗漏。例如。
-
关键词
广东
朱墨本
刻本
徐信符
广州
南海
中国文化
三十年
纪略
图书馆学刊
-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35
[文化科学—情报学]
-
-
题名海上书林杂忆(一)
- 5
-
-
作者
周连宽
-
机构
中山大学图书馆学系
-
出处
《图书馆论坛》
1985年第1期15-21,共7页
-
文摘
一近读郑西谛先生所撰《劫中得书记》和《续记》,觉得语语亲切,事事动人,不仅是因为他的文章技巧,而且因为书中所说的人和地,大都是我十馀年前曾经往来接触的。那时我读过他所撰的《求书目录》(《大公报文艺副刊》),也有同样的感觉。我与西谛曾见过几次面,第一次在四马路会宾馆楼宴席上,徐森玉老先生、开明书店的王伯涵、复旦大学教授钱默存,大众图书馆顾起潜等均在座。徐老前已会过,默存与西谛临坐,两人均健谈,庄谐杂出,趣味盎然。
-
关键词
抄本
开明书店
明万历
嘉靖
黄金
苏州
宋本
图书馆学刊
乾隆
丛刊
-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35
[文化科学—情报学]
-
-
题名我对古籍整理的几点意见
- 6
-
-
作者
周连宽
-
机构
中山大学图书馆
-
出处
《图书馆论坛》
1982年第3期32-33,8,共3页
-
文摘
我国是世界文化最古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把知识和经验记录在文字上流传下来,数量之多,内容之富,实所罕见。前人往往以“浩如烟海”一语形容之,一点不错。我们如何批判地继承这一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利于今天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事业,实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自从陈云同志指出古籍的整理、标点、注释和今译的重要意义以来,中央即积极筹划开展这项工作,国务院成立了古籍规划小组,并在全国各重点高等院校筹设古籍整理研究所或中心。
-
关键词
古籍整理
批判地继承
四库全书
精神文明
文化遗产
整理研究
社会主义
高等院校
世界文化
标点
-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35
[文化科学—情报学]
-
-
题名祝广东图书馆学刊的诞生
- 7
-
-
作者
周连宽
-
出处
《图书馆论坛》
1981年第1期2-2,共1页
-
文摘
图书馆事业具有两重性,即一方面具有学术性,一方面又具有服务性,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图书馆学术研究的发展,必然促使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又必然促使图书馆学术研究向前迈进。不总结服务经验,就无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进行学术研究,就无从改进工作,把图书馆事业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广东图书馆从业人员。
-
关键词
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学术研究
图书馆服务质量
互相促进
互相影响
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
改进工作
图书馆从业人员
广东
-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35
[文化科学—情报学]
-
-
题名丁零的人种和語言及其与漠北諸族的关系
被引量:8
- 8
-
-
作者
周連寬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7年第2期49-73,共25页
-
文摘
苏联南西伯利亞在古代悠远的历史中曾出現过許多种族,丁零即其中之一。自史記以下,诸史書有的称为“丁灵”,有的称为“丁零”,也作“丁令”。当它最盛的时候,曾奄有南西伯利亞的广大区域,东起貝加尔湖,西达鄂毕河流域,在汉代已成为匈奴的勁敌е惺酚涊d簡略,欲單凭現存文献資料,以追溯此一族的发展历史,几不可能,幸而近代考古学、人类学和語言学多所发現,足与文献資料互相参証,仅就鄙見所及,述其概略。
-
关键词
突厥族
匈奴人
西突厥
中国民族史
蒙古史
薛延陀
叶尼塞河上游
中国史
阿尔泰山
漠北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唐代西域裴羅将軍城考
被引量:3
- 9
-
-
作者
周连宽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1年第4期27-34,共8页
-
文摘
一《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羁縻州条引贾耽《皇华四达记》云:“五十里至热海,又四十里至冻城,又百一十里至贺猎城,又三十里至叶支城,出谷至碎叶川口,八十里至裴罗将军城,又西四十里至碎叶城,北有碎叶水,北四十里有羯丹山”这是最早记载关于裴罗将军城的一段;史料,自此以后,裴罗将军城之名,几隐没无闻,直至清代乾隆年间修《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其卷十三疆域六天山北路三什巴尔图和硕条才重提此城云:“裴罗将军城者,回纥骨力裴罗初与葛逻禄称左右叶护,后袭破拔悉密,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又攻杀突厥白眉可汗,遣使上功拜左骁卫员外大将军,当时必曾建城于碎叶川口,故称裴罗将军城”。按此书诮图斯库勒(Issikul),郎唐时的碎叶水而把碎叶城置于图斯库勒之南,其说大谬,但对裴罗将军城的解说,则颇有可取,惜未为中西学者所注意。王国维撰《西辽都城虎思斡耳朵考》①。
-
关键词
唐代西域
土耳其斯坦
可汗
西辽
碎叶
都城
将军
热海
中西学者
波斯人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汉使航程問題——評岑韓二氏的論文
- 10
-
-
作者
周连寬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4年第3期98-120,共23页
-
文摘
关于《汉书》地理志所载汉使航行至黄支国的问题,自藤田丰八和費瑯(G.Ferrand)二氏的論証以來,学者不断加以研究和討論,一九五七年韓振华氏发表《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一世紀間中国与印度东南亚的海上交通——汉书地理志粤地条末段考释——》一文,概括地論述了各家的說法,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厦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五七年第二期)次年,已故岑仲勉氏撰《西汉对南洋的海道交通》一文,属稿甫毕,适見韓文,于是績撰《汉使海程的再次討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五九年第四期,又見于岑氏去世后中华书局所輯岑氏著作《中外史地考証》)。岑韩二反对于这个問題都掌握有丰富的資料,
-
关键词
航行
东南亚
印度洋
航程
公元前
扶南
后汉书
对音
南印度
地名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关于玄奘从跋祿迦国至赭时国的一段行程
- 11
-
-
作者
周連宽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2年第4期84-98,共15页
-
文摘
唐释玄奘所撰《西域記》是中外交通史上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不特为中国学者所重視,即外国学者亦覃研考释,不遺余力。惟殊方語言,复杂綜錯,古今名物,变化万端,故玄奘西行所經地点,約略可識者固多,而隐晦难明者仍复不少。茲謹就跋祿迦国至赭时国的一段行程,拈出其可疑者五处,試一論之。
-
关键词
西域
大清池
地图
古华
热海
木素
行程
三藏法师
素叶水
苏联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