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西合山煤矸石重金属的淋溶实验及环境效应
被引量:
26
1
作者
周辰昕
李小倩
周建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5-141,共7页
准确掌握煤矸石中重金属元素的溶出特征与释放规律对评价与防治煤矸石对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选取广西合山市里兰矿区的大型煤矸石堆(GD06)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煤矸石静态浸泡和动态淋滤的实验研究,揭示煤矸石中8种典...
准确掌握煤矸石中重金属元素的溶出特征与释放规律对评价与防治煤矸石对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选取广西合山市里兰矿区的大型煤矸石堆(GD06)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煤矸石静态浸泡和动态淋滤的实验研究,揭示煤矸石中8种典型的有害重金属元素As、Cd、Cr、Cu、Mn、Ni、Pb、Zn在不同pH值、不同环境温度、与降水的不同作用方式下的溶出特征与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煤矸石在静态浸泡过程中除未检出Mn外,其他7种重金属元素的溶出浓度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表现出前期的快速释放和后期的慢速释放规律;而浸泡温度升高后,部分重金属元素如Cr、Cu、Pb在浸泡后期的释放速率呈增加趋势。动态淋滤过程中8种重金属元素表现出间歇性快速释放规律,且溶出浓度大于静态浸泡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更显著。pH值和温度是煤矸石静态浸泡重金属元素溶出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重金属元素的溶出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pH值减小表现出不同的溶出特征与释放规律。Zn、Ni、Cd和As在静态浸泡和动态淋滤实验中的释放量和释放率较大,是煤矸石淋滤液中最易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重金属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重金属
静态浸泡
动态淋滤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河中游临泽地区沙丘植物水分来源的D、^(18)O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
11
2
作者
周辰昕
孙自永
余绍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3-109,共7页
基于2008年7月份降雨、地下水、土壤水和植物茎干水的D、18 O同位素观测结果,分析了黑河中游临泽地区沙丘顶、底部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来源,确定了红柳、花棒、梭梭等沙丘植物的吸水层位及其对降雨和地下水的依赖程度,发现:①土壤水δ(D...
基于2008年7月份降雨、地下水、土壤水和植物茎干水的D、18 O同位素观测结果,分析了黑河中游临泽地区沙丘顶、底部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来源,确定了红柳、花棒、梭梭等沙丘植物的吸水层位及其对降雨和地下水的依赖程度,发现:①土壤水δ(D)、δ(18 O)剖面总体呈指数形式,局部受降雨事件入渗过程影响,土壤剖面的上界面受连续蒸发和降雨入渗作用,下界面接受潜水的连续补给;②地表至20~30cm深度内的土壤水由最近的降雨补给,其下至130cm深度内的土壤水由此前1~2周的降雨事件叠加补给,130~150cm深度以下的土壤水主要由潜水补给,偶尔混有前期较大降雨事件的入渗补给;③除沙丘底部的花棒利用较浅层次(120~180cm深度)的土壤水外,其他物种都利用≥185cm深度的土壤水,表明研究点的沙丘植物主要依赖更为稳定的潜水水源,偶尔利用入渗深度较大的降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氢氧同位素
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合山煤矸石重金属的淋溶实验及环境效应
被引量:
26
1
作者
周辰昕
李小倩
周建伟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5-141,共7页
基金
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合山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UGL140407)
文摘
准确掌握煤矸石中重金属元素的溶出特征与释放规律对评价与防治煤矸石对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选取广西合山市里兰矿区的大型煤矸石堆(GD06)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煤矸石静态浸泡和动态淋滤的实验研究,揭示煤矸石中8种典型的有害重金属元素As、Cd、Cr、Cu、Mn、Ni、Pb、Zn在不同pH值、不同环境温度、与降水的不同作用方式下的溶出特征与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煤矸石在静态浸泡过程中除未检出Mn外,其他7种重金属元素的溶出浓度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表现出前期的快速释放和后期的慢速释放规律;而浸泡温度升高后,部分重金属元素如Cr、Cu、Pb在浸泡后期的释放速率呈增加趋势。动态淋滤过程中8种重金属元素表现出间歇性快速释放规律,且溶出浓度大于静态浸泡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更显著。pH值和温度是煤矸石静态浸泡重金属元素溶出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重金属元素的溶出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pH值减小表现出不同的溶出特征与释放规律。Zn、Ni、Cd和As在静态浸泡和动态淋滤实验中的释放量和释放率较大,是煤矸石淋滤液中最易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重金属元素。
关键词
煤矸石
重金属
静态浸泡
动态淋滤
环境效应
Keywords
coal gangue
heavy metal
static immersion
dynamic leaching
environmental effect
分类号
X5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河中游临泽地区沙丘植物水分来源的D、^(18)O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
11
2
作者
周辰昕
孙自永
余绍文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3-10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02042)
文摘
基于2008年7月份降雨、地下水、土壤水和植物茎干水的D、18 O同位素观测结果,分析了黑河中游临泽地区沙丘顶、底部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来源,确定了红柳、花棒、梭梭等沙丘植物的吸水层位及其对降雨和地下水的依赖程度,发现:①土壤水δ(D)、δ(18 O)剖面总体呈指数形式,局部受降雨事件入渗过程影响,土壤剖面的上界面受连续蒸发和降雨入渗作用,下界面接受潜水的连续补给;②地表至20~30cm深度内的土壤水由最近的降雨补给,其下至130cm深度内的土壤水由此前1~2周的降雨事件叠加补给,130~150cm深度以下的土壤水主要由潜水补给,偶尔混有前期较大降雨事件的入渗补给;③除沙丘底部的花棒利用较浅层次(120~180cm深度)的土壤水外,其他物种都利用≥185cm深度的土壤水,表明研究点的沙丘植物主要依赖更为稳定的潜水水源,偶尔利用入渗深度较大的降雨。
关键词
稳定氢氧同位素
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
干旱区
Keywords
stable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water source of plant
Heihe River
arid region
分类号
P641.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西合山煤矸石重金属的淋溶实验及环境效应
周辰昕
李小倩
周建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黑河中游临泽地区沙丘植物水分来源的D、^(18)O同位素示踪
周辰昕
孙自永
余绍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