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1.0(乙氧基吡咯烷酮)1.0]膦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殷跃凡 李艳梅 +2 位作者 资彦楠 周轶平 毕韵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45-1252,共8页
用三氯化铝催化六氯三聚膦腈开环聚合制得线性聚二氯膦腈(PDCP),通过PDCP磷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新的水溶性高分子聚[(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1.0(乙氧基吡咯烷酮)1.0]膦腈(P3),用31P NMR,1HNMR,13C NMR和IR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用DS... 用三氯化铝催化六氯三聚膦腈开环聚合制得线性聚二氯膦腈(PDCP),通过PDCP磷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新的水溶性高分子聚[(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1.0(乙氧基吡咯烷酮)1.0]膦腈(P3),用31P NMR,1HNMR,13C NMR和IR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用DSC测定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熔融温度Tm,用蒸汽压渗透法(VPO)测定了其数均分子量.改进了聚二(乙氧基吡咯烷酮)膦腈(P2)的合成方法.体外降解实验表明,P3具有和P2类似的pH响应性降解行为,降解速率在pH=5.0时最快,而在pH=7.4和8.0时较慢.P3在所测试的3个pH缓冲溶液中均比P2降解慢.用31P NMR、薄层色谱(TLC)和滴定法对降解产物进行了检测,初步推断了P3在不同pH介质中的水解机理,其在pH=5.0的缓冲溶液中的降解,除侧链断裂外,聚膦腈的骨架也裂解;而在pH=7.4和8.0时的降解仅为侧链的断裂.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进行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实验表明,P3及其在pH=5.0的缓冲溶液中降解49 d后的产物均对细胞表现出了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其降解产物在浓度为800μg/mL时还表现出一定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膦腈 乙氧基吡咯烷酮 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 pH响应性降解 水解机理 体外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